《胭脂扣》: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2021-01-17 宋簷堂

世人所言之愛情為何物,自是千般人有萬般想法。李碧華的《胭脂扣》只論一種,便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某個深夜,一冷豔女子到報館登報尋人,工作人員袁永定見她無力付廣告費以為欺騙,便叫她次日再來,誰料她竟尾隨一路,閒聊中得知,她原是香港三十年代石塘咀名妓如花。她與愛人吞鴉片自殺殉情,為的是愛人陳十二少出身的名門望族難以容忍一介風塵女子為婦。他們那時以胭脂扣定情,戀的難捨難分。陳十二少為了如花逐出家門,溺於困頓,起先的濃情蜜意在柴米油鹽中漸漸消弭。陳十二少原本就是紈絝子弟,無力養家餬口,染食鴉片的二人終於在經濟困窘之後決定殉情,於陰世再約。如花在陰間苦等五十年,終不見愛人到來,便上了陽間來尋。卻不料等來的只有愛人在人間的蒼老困苦。

想來這愛恨嗔痴俱為一體,所謂「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有些愛起於外表在歲月摧殘中未必一定長久「當然,在愛情遊戲裡,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眼」。如花與陳十二少相識於風月之中,本就迷醉了的紈絝子弟怎會看出自己的真心亦或是怎會付出自己全部的真心,不過就是為這女子一時美貌,為這一晌貪歡。書中所言屬實:「楚館秦樓,鶯梭織柳,不過是縹緲綺夢。只落得信誓荒唐,存歿參商。」把愛情看得重時,甜言蜜語你儂我儂,「你有很多樣子,男裝、女裝、化妝、不化妝、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每一種樣子都喜歡,加在一起都喜歡。」「不好看我都要看,誰叫我喜歡你。」;「我說我想等一個命中注定之人出現,然後刻骨銘心愛一場,不計得失,不計結果。」

相互都把愛情把對方珍重地放於心上,置於靈魂,難以割捨;看得弱時,這愛情便飄渺無邊際了,似愛而非或又情深義重。在愛情的遊戲裡,有人沉淪難以自拔,有人後悔彌足深陷,有人清晰理智以待,亦有人痴迷地等待愛人的相聚。如花難以定義為「痴情種」,風月之事她見得多了,真心怎會因為陳十二少的幾句甜言蜜語便全部交代?陳十二少也未必是完完全全的「渣男」,他也是真情付出過的,為愛放棄一切。這二人都是情場老手,他們的愛情不過高手過招,看誰先認輸。這遊戲玩的久了,也就分辨不出自己的感情,他們都以為著深愛,以為殉情是遊戲最好的結束,豈知上天不以為然。陰陽兩隔,五十年痴痴等待,餘生的困窘孤苦,好不戲劇性亦或是必然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也讓人看得入迷。

「情像火灼般熱,怎燒一生一世,延續不容易。」世人的愛情都是在分分合合中產生,我們離開了這個愛人,以為當初的深愛不過如此,殊不知下一次的偶然邂逅竟也成就了下一段自認為不平凡的感情。如花有時看得明白「是天地間有忌妒者,故意捉弄,叫分合無常,叫緣分螺物,半點不由人?」有時卻也痴傻「整條街,瀰漫著當歸的香味,聞著聞著,魂魂魄魄都不知當歸何處。」她來這人間一趟,到底是為著真愛還是給自己一個轉世的交代,想必如花也是似是而非,不明不白。世人都看不明白愛情,也沒有人能真正懂得愛情。愛情不是三言兩語能交代明白,每個人都和如花一般似是而非,每一段愛情都不一定有來處亦或是有去處,正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正如「說好永遠的,不知怎麼就散了。」

有人為著愛情自我奉獻自我感動企圖拴住愛人;有人為著愛情犧牲一切包括性命最後也失去所有,如花以為自己的殉情感動了自己感動了別人,實則只有她自己感動了。哪個人不嘲笑她傻,為了所謂的愛情,為了一個不值得的人丟掉性命,可誰又知她或許死的那片刻迴光返照或有後悔,抑或她本就是甘之如飴呢?沒人能做解釋,沒人看得明白。正是「樓臺殿閣,頃刻不見了,火滅煙消盡成灰燼,音樂變得緩慢,搖曳,古人的腳步,雷射過了,眾人沉醉於世紀之末。」

不得不說,李碧華寫得很成功,讀了《胭脂扣》便只覺回味無窮。或如花一早便知「負情是你的名字,錯付千般相思,情像水向東逝去,痴心枉傾注,願那天未曾題。」陳十二少本就是一個舊時代名門望族的紈絝子弟,他愛如花是一定的,只這愛的淺薄,他吞鴉片也吞得乾乾脆脆毫不遲疑。可被人救回來,見愛人已死也重又回了曾經的家,繼續流連風花雪月,他懼死,他放棄了,他想活著。誰又能多做評價,這世上長情之人本就不多,痴情的人更少之又少呀!

「十二少,謝謝你還記得我,這胭脂盒我掛了五十三年,現在還給你,我不再等。」故事的結尾,如花找到了十二少,回去陰間轉世投胎了。讀者是否釋然?或許每個人在看到陳十二少的悽慘結局無不拍案叫好,也都為如花唏噓不值,可這就是屬於他們的最好的結局,陳十二少用餘生的孤苦伶仃或許也稍稍彌補了如花。讀者怎會知道如花的心意?她或許釋然,原諒也或許不甘,悔恨,總之她該走了,這五十多年該有個了結。

一個胭脂扣,一段民國情,一位痴情人……這種種因素無不讓這本小說增添了悲情的色彩,無不引人深究。

「曾聽聞民國愛情,十有九悲。」舊時代的枷鎖,痴情人的錯付,哪一個不讓人感動?

李碧華的《胭脂扣》被拍成電影後更廣為人知,梅豔芳與張國榮的演繹,如花的冷豔,陳十二少的風流,清晰少年生動於我們面前。

誰能想到,這樣小小的一枚胭脂扣後隱藏的是一段長長的「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的情。令人唏噓也不禁垂淚有感於「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相關焦點

  • 十首唯美別離詩詞: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人生就是經歷一場過客與過客的不斷交替,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請真誠的對待生命旅途中出現的每一個人,不論以怎樣的方式存在,都要至誠至真,讓相識無陌然。1.《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宋·歐陽修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詩詞裡愛情的八種狀態
    ——唐·李白《長幹行·其一》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清·納蘭容若《木蘭詞 擬古決絕詞柬友》心靈相通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唐·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眼約心同,空有靈犀一點通。
  • 人生自是有情痴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自古分別情傷,誰也不想提起,可人生變化無常,你我卻不得不分離。這正是人生的「情」字,為人所痴狂。痴情至深,無關風月,也無關你我,如此的深情該何處消解?愛與恨的糾纏,跟隨著我們的人生,一念相隨萬古情。那傷心離別的歌,就不要再反反覆覆地唱了。本如此哀婉悲傷,每每唱一次,我的心就跟著痛一次,真叫人斷腸!
  • 十首關於愛情的詩詞,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雙方一個在江頭,一個在江尾,相隔千裡,卻阻擋不住相思之意。唯有共飲長江水,才稍解相離之恨。
  • 人生自是有情痴
    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專業博士,漢語言文學博士後,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江寧織造博物館館長、南京明清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另任國務院僑辦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際華文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地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章學會常務理事。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我的一段養鴿回憶史!(一)
    會不會太誇張啊,就這樣誇張的重拾了中斷約30年的養鴿子興趣(原來是在臺北吉林會,因為飛航問題散會了)阿進跟他朋友要了鴿舍,而我也成了此鴿舍的新主人。有了鴿舍,那鴿子呢?回絕了阿進的優良鴿種,為什麼?因為我想自創品牌(真是個自大狂)。不過真的是我的夢想啊!
  • 人生自是有情痴 | 閱讀《詩經》
    偶然間誦讀起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恍然間,眼前似演繹出一幕幕凡塵俗事:紅男綠女,來來去去,走走停停
  • 人生有情,無關風月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仿佛每一段相逢,都是為了明日的離開。既知到最後都要離別,卻依舊有那麼多人,一往情深地期待相逢。是啊,用一盞茶的相聚,換一生的離別,也是值得的。他們在人生的渡口,演繹著悲歡離合,等待著宿命將緣分一次次安排。
  • 印象最深但總記不得全詩的幾句詩,有沒有哪一句讓你感同身受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歐陽修《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
  • 逆水寒ol:青天寨奇遇,人生自是有情痴
    這會兒大當家賣號,幫會不知道能存在多久。如果火鳳不在了,我可能也不會玩了,確實沒什麼意思。上號除了發呆,就是花錢,這哪兒是我要的江湖。心情低落,馬兒都不想騎了,一路跑到青天寨做奇遇,等一個下雨天。恰好它就下了。
  • 有哪些讓你覺得是人間絕句的詩詞?
    有哪些讓你覺得是人間絕句的詩詞? 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歐陽修《玉樓春》 2.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 那些驚豔的詩詞情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白居易即使是天長地久,也總會有盡頭,但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只願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會辜負了我一番痴戀情意。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象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在天願為比翼雙飛鳥,在地願為並生連理枝。
  • 此情不關風與月——香港風月片巡禮(導演篇)
    那年月的錄像廳,有一套類似江湖黑話的「暗語」是我們這些常年混跡於此的老炮兒們才懂得的。每到夜幕降臨,總有這麼幾個常客會默契地相互對望一眼,然後高聲大喊:「老闆,這部片子不好看,換帶子!」 就在那間神秘的小黑屋裡,我們這代人完成了青春期的性啟蒙,而作為教材的那些「好看的」錄像帶,在很多年我們才知道,它們有一個很文藝的學名,叫做「風月片」。
  •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全詞著重刻畫情感,如剝筍抽繭,逐層深入。將分別——遠別--無音信--夜聞風竹--尋夢不成--燈又燼,詞意隨著愁緒漸濃而漸深。房裡的燈花燃成了灰燼,自己與親人的相會也不可能實現,思婦的命運變得和燈花一樣悽迷、黯淡。
  • 歐陽修最有爭議的詞,其中一句剛問世便被奉為經典,至今無人超越
    歐陽修十分惜才,並且眼光獨到,唐宋八大家中,有五位都受過他的提拔。而歐陽修自己本身也是一位大文豪,一生創造過許多著名的詩詞,其中有一首詞,據說是歐陽修最受爭議的一部作品,剛剛被世人知曉時,轟動一時,被後人稱為經典,有人說他在寫愛情,有人說他是在寫友情,至今也沒有人能夠超越。
  • 【生活箴言】色不迷人人自迷,······下一句怎麼接的?(經典)
    縱看古今,人生皆戲,戲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