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紙對摺103次之後,厚度將大於宇宙直徑,宇宙也放不下它了

2021-01-10 小奇探秘

1張紙對摺103次之後,厚度將大於宇宙直徑,宇宙也放不下它了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總是存在著許許多多非常有意思的實驗,這些實驗往往都令人不可思議,看似比較平常的事情,實際上卻蘊含著非常深刻的原理,能夠讓我們的視野得到開闊,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事情。

那就是摺紙,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將紙進行對摺,以此來方便收藏,但是對摺紙張也是存在著一個極限值的,當對摺的次數達到這個極限值之後,就無法再進行對摺,比如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A4紙,這種紙張的摺疊極致應該在6到7次左右,如果使用工具,強行摺疊的話,也能夠達到8次左右。

但是這就達到了A4紙摺疊的極限值了,還想繼續進行摺疊的話,即使是使用工具也會變得非常的困難,對此我們也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A4紙只能摺疊7到8次,再也無法繼續進行摺疊了。

目前,全世界對於紙張摺疊次數最多的是13次,而且這個記錄可不是一張簡單的A4紙達成的,早在2011年,美國一所大學就利用了一張長達1.5萬米的紙張,準備進行摺疊,最終摺疊到了13次,便再也無法繼續進行下去了,這張紙的厚度其實只有0.1毫米,但是每一次摺疊,厚度都會呈現倍數增長,比如摺疊1次,紙張就成為了0.2毫米厚,摺疊2次,就達到了0.4毫米厚。

而最終這一張長達1.5萬米的紙張,在摺疊了13次之後,厚度已經達到了將近1米,這也是目前全世界紙張摺疊次數最多的一次實驗,所以回歸到我們問題,紙張在不斷的摺疊過程當中,厚度會呈倍數增長,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給予一張無限大的紙張,然後進行摺疊,紙張的厚度最終會達到宇宙直徑的極限值,那個時候,宇宙確實也就放不下了。

至於到底要摺疊多少次,這還真的能夠計算出來,首先原始紙張的厚度,我們就按照平常的紙張一樣,為0.1毫米,前面的幾次摺疊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化,而當摺疊到了13次的時候,就會像上面那個實驗一樣,厚度也將達到1米左右,而隨著厚度的增加,每一次摺疊,厚度就會大幅度的增加。

當摺疊的次數達到了20次的時候,紙張的厚度也就達到了100米,當紙張摺疊27次的時候,紙張的厚度將達到12000米,這個厚道已經遠遠超過了地球上面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了,當紙張摺疊30次的時候,紙張的厚道也就達到了100千米,摺疊42次,紙張的厚度,可以直接連接地球和月球。

摺疊51次的時候,厚道將達到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當摺疊81次的時候,紙張的厚道達到了12萬光年,這個數值已經完全超過了銀河系的直徑10光年,而如果真的將一張紙張摺疊到了103次的話,那麼宇宙或許真的就放不下了,要知道,我們目前的可觀測宇宙也達到了930億光年,但是摺疊了103次的紙張的厚度,已經遠遠超過了930億光年的直徑。

當然,這930億光年的直徑是我們人類目前的可觀測宇宙範圍,目前整個宇宙的範圍肯定是要遠遠大於這個數值的,在天體物理學理論當中,也存在這宇宙無限大的說法,但是如果紙張也可以無限摺疊的話,到最終,再大的宇宙也難以放下這樣的紙張。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令人無法相信的假設而已,先不說宇宙能不能放下,紙張的無限摺疊本身就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假設,然而在這個實驗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知識,那就是數量增長理論,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很神奇的理論,往往都能夠實現所謂的以小博大,任何渺小的物質,在數量面前,都會發生質的變化。

然而,所謂的以小博大本身就是一種很難實現的謬論,比如我們上面說的摺疊現象,首先就需要一張可以無限摺疊的紙張,這個前提本身就難以實現,或者說這個前提本身就很大,而以此博大,自然也就能夠成功了。

但是,我們依舊無法否認,數量增長理論的魅力,看上去似乎匪夷所思,但是實際上卻真是如此,總而言之,紙張在摺疊103次之後,宇宙真的會放不下,當然,前提是長到這樣一張可以無限摺疊的紙張!

相關焦點

  • 一張紙如果對摺105次後,連宇宙都放不下了?
    從這個故事便能引申到我們今天的主角——指數,指數級的增長是非常迅速的,甚至可以將其稱為「爆炸式增長」。而如果我們將紙不斷進行對摺,那麼它的厚度同樣也是呈指數級增長。我們先簡單列舉紙張對摺多次的情況我們以A4紙為例進行計算,一張A4紙的厚度通常在0.1mm左右,如果我們摺疊1次就是0.2mm折2次0.4mm 折3次0.8mm 折4次1.6mm 折5次3.2mm折6次6.4mm 折7次12.8mm 折8次25.6mm 折9次51.2mm折10次102.4mm 折11次204.8mm
  • 一張紙對摺105次,宇宙真的就放不下了嗎?指數增長有多快?
    宇宙在我們眼中簡直是大到無邊無際,人們也不知道宇宙的邊界在哪裡。很多人不相信一張紙經過105次對摺後,宇宙都放不下,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吧!我們以A4紙為例,厚度大概0.1毫米左右。任意一張紙都不可能對摺105次,普通的紙最多也就能摺疊7次。如果不相信的話,我們可以自己拿一張A4紙試一試,對摺一兩次很容易,對摺7次以上難度就大大增加了。
  • 一張紙對摺105次,宇宙真的就放不下了嗎?
    現在我們來計算一下把一張紙折105次到底有多厚。我們假設一張紙的厚度是0.1毫米。我們把一張紙對摺一次就是0.2毫米,對摺兩次就是0.4毫米,三次0.8毫米……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第一次:0.1×2^1=0.2(毫米) 第二次:0.1×2^2=0.4(毫米) 第三次:0.1×2^3=0.8(毫米)
  • 一張紙最多摺疊8次?她把紙摺疊了13次後,發生了什麼?
    A4紙摺疊51次後,會到達太陽表面?你先摺疊夠8次再說吧!紙張是再普通不過的了,可以用它來寫字,也可以用來摺紙。在近日網絡上就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一張紙是不可以摺疊超過7次的。一張普通的a4紙厚度大概是0.1毫米,再將這張紙對疊三次之後厚度大概是0.8毫米左右,相當於人指甲的厚度,再次對接10次,大概是10.24釐米,大約是人手掌的厚度,摺疊30次之後,就已經超過了107公裡,摺疊到42次,之後就達到了42萬公裡,已經超過了地球和月球之間38萬公裡的平均距離,在對疊51次之後就達到了2.3億公裡。
  • 人永遠無法將紙摺疊8次以上?這個實驗成功打臉科學家
    上學的時候感到無聊,我們應該都玩過將一張紙折起來的遊戲,從本子上撕下一張紙,然後將它對摺,一次、兩次、三次......折到第八次就是極限了,無論使多大的力氣只能摺疊八次,於是我們換了一張更大一點的紙,折來折去卻還是得到相同的結論,於是科學家就說了,無論一張紙多大,對摺的次數都不會超過八次。
  • 一張紙可以摺疊幾次?45次可到達月亮的高度!
    一張紙可以對摺多少下? 假設有一張很薄很薄的紙,就像是細絲那麼薄的。要把這個「薄」量化:假設紙的厚度是1/1000釐米,也就是10的-3次方釐米,為0.001釐米,再假設這張紙夠大,比報紙還大。我們開始將它對摺,你覺得我們可以對摺幾次? 另一個問題是: 如果你能將一張紙摺疊成任意多次,比方說30次,你想那時紙會有多厚? 在開始之前 我鼓勵你好好想想這問題可能的答案。好,在對摺一次後,厚度變成2/1000釐米,如果再對摺一次,這張紙就會變成4/1000釐米。每折一次,紙張厚度加倍。
  • 一張A4紙疊幾次能到月球?42次!但真相令人沮喪!
    大部分情況下紙的對摺次數確實很難超過7次,不信你可以試試,即使是長徑比相差很大的,也不過是8次或者9次,那麼從實際操作和理論兩種情況來看,一張紙能摺疊的次數是多少次呢?此時的厚度又能達到多少高度呢?現實中最多能摺疊幾次?
  • 宇宙最大結構被發現,直徑高達100億光年,銀河系連塵埃都不如
    雖然我們平時經常喊地球已經出現「人口爆炸」,就是地球容不下那麼多人了,其實要判斷地球可以容多少人,需要從兩個方面判斷,一個是地球的生態承載能力;另一個是地球的空間承載能力;首先來說說生態承載能力,所謂生態承載能力是指地球可以養活多少人,這裡面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包括環境承載能力、生態承載能力、糧食承載能力、資源承載能力,由於受到眾多的因素限制
  • 美欲在月球上建造兩臺望遠鏡,最大直徑約1公裡,可看到宇宙之初
    月球是極為理想的天文觀測地,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層,不會因為霧霾雨雪等現象影響觀測,也不會因為空氣密度和厚度的變化使天體產生閃爍和變形現象,更沒有像地球大氣電離層那樣的可阻擋宇宙電波的離子層,而且月球沒有地球上這樣的人為光汙染,所以觀察的條件十分良好。
  • a4紙的尺寸是多少釐米 a4紙的一般是什麼尺寸 a4紙厚度是多少毫米
    我們在進行這些操作的時候,往往會聽說過a4紙,但是不少人並不清楚a4紙的尺寸是多少釐米?a4紙的一般是什麼尺寸?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掃除盲點,再來看看a4紙厚度是多少毫米,給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參考。 一、a4紙的尺寸是多少釐米1、a4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紙張大小,它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 216定義的,具體規格是21*29.7cm,也就是210*297mm。
  • 【科普】宇宙有多大?
    其實大家都知道宇宙很大,卻一直說不出來有多大,直到近代有了各種手段才將可觀測的宇宙範圍計算出來。通過計算,可觀測宇宙的直徑約為930億光年。這個數字太大,我們無法想像。的確,在我們人類的眼中,太大事物都過於抽象而無從設想,尤其是採用了「光年」這個長度單位更是讓人難以想像。
  • 探秘可觀測宇宙外的世界,扭曲的蟲洞?另外的宇宙?物質的鏡像?
    宇宙外面有什麼?既然想知道宇宙外面有什麼,那就必須先說下人類目前觀測到的宇宙有多大,哪一個才是外面。我們把宇宙一層一層地剝開,從小到大排序。首先這是地球,我們都居住在這裡。地球的直徑是12,742千米。接著是太陽系,太陽系的直徑是80AU。
  • 宇宙到底有多大(一)
    但不要忘記,宇宙大爆炸與我們日常見到的爆炸不同。 隨著爆炸而膨脹的不僅僅是物質,還有宇宙各處的時空。(這裡說的時空是一個數學模型。它把時間和空間看做一個緊密交織的整體。)       自從宇宙開始膨脹,隨著時間的流逝,1釐米大小的「空間」膨脹成2釐米,並且如此不斷膨脹下去。
  • 宇宙最大恆星被發現,直徑接近45億公裡,亮度是太陽1千萬倍?
    所以人類科學家勘測,宇宙的來源是因為宇宙大爆炸,所以的星體都是宇宙在大爆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物質,連我們生活的太陽系,也是宇宙中一顆渺小的物質而已,宇宙雖然浩瀚廣闊,但是組成宇宙的基本天體之一就是恆星,那麼很多小夥伴就會奇怪了,宇宙中最大的天體到底多大?接下來就給大家講一下宇宙中最大的天體被發現!
  • 我的心,略微大於整個宇宙
    當萊因哈特皇帝指著浩瀚宇宙說出「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這句臺詞時,身邊的夥伴們都沸騰了,即便放映結束結伴歸家,他們依舊沉浸在劇情中,指著更遠的天空反覆模仿著。「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也成了我鄉下生活的重要記憶。大概沒有人不喜歡仰望星空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豐富的動力,但它同時也是嚴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這句話也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想到宇宙的時候會得到感動和寬慰。
  • 為什麼一張紙摺疊不了第9次?美女用100米紙親測,臉都打腫了!
    為什麼一張紙摺疊不了第9次?美女用100米紙親測,臉都打腫了! 對於一張紙摺疊不了9次這種說法,美女顯得有些懷疑,她先是找來了一張普通的紙張進行摺疊,沒想到能夠折到第七次就已經十分困難了,於是她決定用一張更大的紙來檢測。
  • 宇宙什麼形狀?幾乎是平的!
    它的每一部分,每一次變遷,每一次互動,最終造就了我們今天所見的宇宙。但是確切地說,宇宙的形狀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讓我們把一個維度拿掉,先來想像一下如果宇宙存在於二維表面上,會是什麼樣子。當我們提到二維表面時,通常會聯想到平面,比如一張紙。
  • 實用摺紙:用1張A4紙就可以折出1個6寸相框
    文|樹姐姐照片與相框的搭配是最好保存照片的方式,相信你的辦公桌上,房間書桌上都有1個放著相片的相框把。做了今天這款摺紙,樹姐姐才發現自己是多麼不愛拍照,翻遍家裡,都沒有找到1張6寸的照片。所以成品圖裡面樹姐姐找了一張明信片做演示。
  • 宇宙很空曠,原子內部也一樣,但空曠處並非一無所有
    如果按照真實的比例,根本無法在一張紙上畫下整個太陽系。舉例而言,如果我們在一張紙上畫一個直徑為一釐米的太陽,那麼地球應該畫在哪裡呢?地球應該畫在距太陽一米以外的位置,因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太陽直徑的108倍。
  • 浩瀚的宇宙到底有多少星系?目前的數據已經讓人們感到迷茫
    站在太陽系的的角度,直徑達10萬光年的銀河系包含了大約1500-4000億顆恆星。太陽系在銀河系面前就是一粒塵埃,那麼在宇宙中到底是多少星系呢?目前的數據可能會讓人們感到絕望。要弄明白宇宙到底有多少星系,我們需要一級一級來進行分析和統計。銀河系在太陽系面前是一個龐大的星系,可是走出銀河系之後,你就會發現它根本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