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器材 鏡頭篇 尼康AF-S 24-70/2.8E VR評測 鏡皇駕臨

2021-02-14 廣州攝影俱樂部

我們很用心準備每一篇攝影教程,

如果您喜歡我們推薦的文章,

請關注我們公眾微信!

超過500G攝影視頻教程免費領!

廣州攝影俱樂部 公眾微信:gzsheying

廣州攝影俱樂部 攝影Q群:44303309


  時隔八年,尼康在今年推出了AF-S 尼克爾 24-70mm f/2.8G ED的升級版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這款鏡頭是首款採用非球面ED玻璃鏡片的尼克爾鏡頭,此外,該鏡頭還配備了VR減震裝置、電磁光圈裝置以及抗油汙氟塗層。


  24-70mm f/2.8標準變焦鏡頭加裝光學防抖,最早始於騰龍2012年推出的SP 24-70mm f/2.8 Di VC USD,與佳能擔心體積控制不同,尼康跟進了這一潮流。如今市場上除了索尼的Vario-Sonnar T* 24-70mm F2.8 ZA SSM II是小改款外,騰龍和佳能均是「新鮮」主力。那麼尼康這款新鏡又有什麼優勢呢?下面我們不妨將佳能(2代)、尼康(新舊兩代)及騰龍的同類產品對比一番。


規格對比

兩代24-70mm f/2.8鏡頭結構對比

  從規格表上不難看出,尼康在新24-70mm上下了血本,塊頭堪稱同類產品之最。既然身材高大自然用料也不含糊,採用同類鏡頭最繁複的16組20片結構,內部含有3片非球面鏡片、2片低色散ED鏡片、1片高折射率(HRI)鏡片(官方未標示)、1片非球面ED鏡片以及納米結晶塗層。值得一說的是這片非球面ED鏡片。該鏡片採用ED(超低色散)玻璃製成,並且在鏡片的一側或兩側具有非球面表面的特點,可對邊緣的橫向色差、彗形眩光、畸變和球面像差等有效校正。這種特殊鏡片只是在尼克爾鏡頭上首次應用,而在其他品牌高端鏡頭上也有使用,比如奧林巴斯M.ZUIKO PRO系列鏡頭中的EDA(超低色散非球面)鏡片。至於尼康這款新24-70mm f/2.8成像素質如何我們會在後文詳細測試。

兩代24-70mm f/2.8 MTF對比 新版邊緣解析力明顯提升

外觀及細節

兩代24-70mm f/2.8 外觀對比(左:新版 右:舊版)

  外觀設計上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延續了上代的風格,只不過做了個「拉伸」。事實上AF-S 尼克爾 24-70mm f/2.8G ED就以修長著稱(133mm長),二代可以說更上一層樓,長度達到一覽眾山小的154.5mm。粗細方面,新鏡頭增長的並不像長度那麼明顯,接近SP 24-70mm f/2.8 Di VC USD的腰圍。如此一來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的體積成為同類產品中最大的,重量也超過了1kg。

鏡頭鍍膜特寫

  鍍膜方面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應用了納米結晶塗層,減少鬼影和眩光的出現。此外,為了提高鏡頭的耐久性,鏡頭的最前端和後表面採用氟塗層,能有效排斥水滴和油汙,即使鏡頭附著異物也可輕鬆去除。

對焦環與變焦環

鏡頭變焦兩端狀態

  由於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主要增加的是長度,而對握持敏感的粗度變化並不大,這使得這款鏡頭雖然增重170g,但手持起來與舊版差別並不大。金圈下方的對焦環寬度並未增加,阻尼稍顯生澀。鏡頭長度增加使得變焦環明顯加寬,變焦手感更好。變焦環上的焦段標識從環下方挪到上方,這樣設計用戶從機頂部俯瞰鏡頭,機身不會遮擋這些標識。

景深距離窗

  這款24-70mm最近對焦距離,在35-50mm時是0.38m,而24、28、70mm時是約0.41m。由於體積限制尼康為這款鏡頭新開發了寧靜波動馬達(SWM),不僅體積減小,還將AF速度提高了約1.5倍,由於採用新算法AF精度也得到了提高。至於實際效果後文編輯會進行對比測試。

技術標識

  鏡頭中段一側列有眾多技術標識,如Nano Crystal Coat(納米結晶塗層)、SWM(Silent Wave Motor, 寧靜波動馬達)、VR(Vibration Reduction, 防抖)、ED(Extra Low Dispersion, 低色散鏡片)、IF(Internal Focus, 內對焦)、Aspherical(非球面鏡片)以及82(濾鏡口徑)等。產地則是日本的櫪木工廠。

VR防抖新開關設計

  這款標變鏡頭配備VR減震功能,可有效降低相機震動造成的影像模糊,提供相當於快門速度提升4.0檔(標準模式,基於CIPA標準)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這款鏡頭的VR開關採用新的設計,以往的鏡頭的VR開關是分成ON-OFF與Normal-Active兩個按鈕。而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採用OFF-NORMAL-ACTIVE一個三檔按鈕,這種設計與AF-S 尼克爾 300mm f/4E PF ED VR上的「OFF-NORMAL-SPORT」類似,只不過防抖模式從SPORT換成了ACTIVE。

E鏡頭 卡口上無光圈連動杆

G鏡頭卡口上的光圈連動杆

  在鏡頭卡口部分,我們可以看到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並沒有一小片光圈連動杆。這使得這款鏡頭無需通過機身反光鏡旁的光圈撥杆機械控制光圈(機械結構存在磨損會影響精度和速度)。這款鏡頭與AF-S DX 尼克爾 16-80mm f/2.8-4E ED VR一樣鏡筒內配備帶驅動裝置的光圈葉片元件,通過來自機身的電子信號控制光圈,這樣設計即使在高速連拍期間也能實現更穩定的自動曝光控制。以往該技術尼康只會應用在連拍需求更高的遠攝鏡頭上,此次出現在16-80mm、24-70mm兩款標變鏡頭上,也反映了尼康開始E頭化。另外,採用電磁光圈設計,在即時取景下改變光圈值反應會更快,當然這種操作產生的噪音要比「電動光圈」明顯的多。

  尼康針對這款鏡頭鏡筒的可拆卸零件反覆進行衝擊試驗和檢查,以實現更高的堅固性和耐久性。因此,該鏡頭可承受專業攝影師所處的嚴苛環境。高耐久性和耐衝擊的鏡身還實現對溫度變化的高耐受性。

遮光罩

  遮光罩上,由於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的口徑從77mm增大到82mm,所以上代的HB-40遮光罩並不能延續使用,新遮光罩型號為HB-74,採用按壓式拆卸按鈕。HB-74內側沒有植絨,僅做了消光處理。另外,當遮光罩反扣時候,由於HB-74長度比HB-40短,這樣還可以露出部分對焦環,可以轉動操作。

成像測試:

  下面我們看一下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的光學素質:小編測試使用尼康D800E作為機身。拍攝使用RAW+JPG、AWB設置、ISO 100。

鏡頭銳度

24mm中心和邊緣銳度截取位置(無限遠)

1.中心銳度(無限遠)

F2.8

F4.0

F5.6

F8.0

F11

F16

F22

  兩款鏡頭24mm端在全開光圈下中心銳度都還不錯,AF-S 24-70mm f/2.8E VR要比舊版好一點點,F4.0-F8之間新舊兩款鏡頭基本相當;當光圈收到F11時,兩款鏡頭銳度都開始下降,但相比之下AF-S 24-70mm f/2.8E VR略好一點;F16-F22時,兩款鏡頭的銳度都比較差了,只是AF-S 24-70mm f/2.8G更肉一些。

70mm長焦端

70mm中心和邊緣銳度截取位置(無限遠)

F2.8

F4.0

F5.6

F8.0

F11

F16

F22

  70mm端的情況與24mm端類似,在全開光圈下中心銳度都還不錯,AF-S 24-70mm f/2.8E VR要比舊版稍好一點點;F4.0-F8之間兩者不相上下;F11-F22時,兩款鏡頭的銳度逐漸變差,相比之下還是AF-S 24-70mm f/2.8E VR略好一點(比如F16時)。

2.邊緣銳度(無限遠)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24mm廣角端

F2.8

F4.0

F5.6

F8.0

F11

F16

F22

  24mm端,全開光圈下,我們可以明顯看出AF-S 24-70mm f/2.8E VR邊緣更為清晰。當光圈收到F4時,雖然AF-S 24-70mm f/2.8G銳度有所提高,但仍不如AF-S 24-70mm f/2.8E VR;F5.6-F8時AF-S 24-70mm f/2.8G追趕而上,新舊兩款鏡頭的邊緣相差無幾;當光圈收到F11-F22時,兩款鏡頭銳度逐步下降,兩者相比AF-S 24-70mm f/2.8E VR稍好一些。

70mm長焦端

F2.8

F4.0

F5.6

F8.0

F11

F16

F22

  70mm端的情況與24mm端類似,F2.8-F4下,AF-S 24-70mm f/2.8E VR的邊緣有明顯優勢;當光圈收到F5.6-F8時新舊兩款鏡頭的邊緣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當光圈收到F11-F22時,兩款鏡頭銳度逐步下降,兩者相比AF-S 24-70mm f/2.8E VR稍好一些。

紫邊表現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24mm廣角端

24mm 紫邊測試截取位置

F2.8

F3.2

F3.5

F4.0

70mm長焦端

70mm 紫邊測試截取位置

F2.8

F3.2

F3.5

F4.0

  大光比逆光下,我們觀察一下葉片、樹枝與天空交接部分。從圖中可以看到24mm端F2.8下AF-S 24-70mm f/2.8G存在明顯紫邊,AF-S 24-70mm f/2.8E VR則要輕得多;當光圈收到F4時,AF-S 24-70mm f/2.8G依然有可見紫邊,AF-S 24-70mm f/2.8E VR則完全可以忽略。70mm端F2.8下,兩款鏡頭的色散比24mm端輕得多,相比之下還是AF-S 24-70mm f/2.8G稍微明顯一些;光圈收到F4時,AF-S 24-70mm f/2.8G仍有一點紫邊,AF-S 24-70mm f/2.8E VR則可以忽略。新舊兩款24-70mm雖然都配備三片ED鏡片(新版其中一片是非球面ED),但從實拍抑制色散的效果來看還是新版略勝一籌。

彗差及星芒

1.彗差

  「彗差」是指光軸外的某一物點向鏡頭髮出一束平行光線,經光學系統後,在象平面上會形成不對稱的彌散光斑,這種彌散光斑的形狀呈彗星形,即由中心到邊緣拖著一個由粗到細的尾巴,其首端明亮、清晰,尾端寬大、暗淡、模糊。

  簡單來說夜景等圖片中點光源的邊緣變形,就像鳥兒展翅般發散出一片光芒,不能形成點圖像的一種現象。AF-S 24-70mm f/2.8E VR強調這點改善。下面我們用AF-S 24-70mm f/2.8G、AF-S 24-70mm f/2.8E VR 24mm端全開光圈(F2.8)、ISO100、AWB拍攝遠處的路燈。

24mm端 彗差測試截取位置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邊緣彗差對比

  從實拍來看,AF-S 24-70mm f/2.8E VR邊緣的點光源還原比較正常,而AF-S 24-70mm f/2.8G的點光源發生變形,呈「三角形」,且邊緣清晰度也明顯不如新版。

2.星芒

  星芒效果,屬於光線繞射的特殊現象,一般導因於鏡頭光圈縮的太小。星芒的形狀對稱與否,完全取決於鏡頭的光圈葉片形狀,而芒數的多寡則取決於葉片的片數。奇數片的鏡頭出來的光芒數是葉片數的兩倍,也就是說光芒會向兩個方向延伸,比如葉片數為9,光芒數就為18。而偶數光圈片的鏡頭出來的光芒數和葉片數相等,有一個方向延伸的光芒和相對的重合了。

星芒測試截取位置
星芒局部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星芒測試對比

  上面我們用分別用兩款24-70mm f/2.8 F11小光圈拍攝遠處路燈,可以看到他們都拍出不錯的光芒效果。由於兩款鏡頭均採用9葉片圓形光圈,可拍出18條光芒。

抗眩光表現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24mm 端

F2.8

F2.8 鬼影對比(點擊放大)

F8(點擊放大)

F8 鬼影對比

  我們使用兩款24-70mm f/2.8 24mm端拍攝路邊路燈,光圈分別設為F2.8和F8。從實拍來看AF-S 24-70mm f/2.8G在F2.8時,光源已經暈開,且在暗部的樹冠上留有更明顯的鬼影;當光圈收到F8時AF-S 24-70mm f/2.8G更為明顯。相比之下AF-S 24-70mm f/2.8E VR的納米結晶塗層在抑制眩光和鬼影上效果稍好一些。

防抖效果

  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配備了VR減震裝置,可提供相當於快門速度提升約4.0檔的相機震動補償。不過防抖效果因拍攝者及攝影條件的差異是不同的。防抖測試總需要人來握持,人為因素使得結果會有偏差,本文中測試僅提供一定參考,對比僅說明防抖起到的效果,但效果程度因人而異。

70mm端

1/80s

1/40s

1/20s

1/10s

1/5s

1/2.5s

  從對比圖不難看出在1/20s時,關閉防抖拍攝的畫面已經發虛,開啟防抖則保持清晰圖像;當快門低到1/10s以下後,關閉防抖拍攝的畫面已經完全糊掉;而開啟VR防抖後,至少可堅持到1/10s;當然到1/5s和1/2.5時即使開啟防抖,拍攝的畫面也發虛,但清晰度還是要好於關閉防抖的。

對焦速度對比

  前文談到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相比舊版,將AF速度提高了約1.5倍,由於採用新算法AF精度也得到了提高。至於實際效果,我們對鏡頭的景深距離窗進行錄像,觀察新舊兩款24-70mm對近距離、遠距離物體對焦的切換速度。

  從對焦提示音(比實際合焦稍慢)和景深距離窗的標尺變化速度來看,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的對焦速度要更迅捷一些。這在筆者使用這款鏡頭實拍中體會的更為明顯,除了對焦速度更快,新版鏡頭對暗部的對焦精度也有明顯提升,這些對記者來說無疑都是實用的改進。

實拍樣片:

  那麼這款鏡頭實拍效果又如何呢?下面為青年報攝影記者崔峻老師拍攝的貴州侗族、瑤族山寨和無忌器材編輯畢超拍攝的CBA比賽,機身均為尼康D4,JPG(L)、AWB,圖片僅縮小至1200寬,保留EXIF信息。

評測總結

金圈

  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的出現標誌著,尼康開啟「大三元」更新計劃。今年8月尼康發布的三款鏡頭中,無疑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是最受關注的一款。尼康並未令大家失望,在這款鏡頭上下了「猛料」,匯集了非球面ED玻璃鏡片、高反射鏡片、VR防抖、電磁光圈、納米結晶塗層、氟塗層等眾多新技術,其中非球面ED玻璃鏡片更是首次採用。

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

  在一系列新技術的武裝下,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相比舊版,在(F2.8-F4)邊緣銳度、彗差、對焦速度、暗部對焦精度、防手震上具有明顯優勢。然而新版並未做到全面壓制舊版,70mm端畸變控制、暗角控制、體積重量上舊版仍有優勢。如此看來,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的設計思路非常鮮明,光學上重點提升後期軟體難已修正的項目(暗角、紫邊、畸變均可軟體修正),機械方面則提升對焦性能、增加防抖功能以及改善結構可靠性,總之以「實用」為主。對於消費者就要看自己的使用需求了,像記者等需要高速對焦,新版無疑更為合適。新版目前除了售價較高之外,阻礙販售的最大因素就是鏡頭長度,新版長度增加直接影響了便攜性和存放空間,如果對體積不敏感、追求更高性能的話,選擇新版自然再好不過。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觀點、圖片、文字、或視頻來自網絡搜集,

僅僅供大家學習和交流,不會做其他任何的商業用途。

其權威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承諾。

如果本文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權、著作權、肖像權的內容,

請您聯繫 曉憩楓林,我們會立即核實並做刪除處理。

同時,若您有好的攝影專題與作品,歡迎來搞刊發!

資料整理:曉憩楓林

個人微信:e3love QQ282283806

新浪微博:@曉憩楓林-新銳時尚攝影師

廣州攝影俱樂部 攝影QQ44303309

行攝者文化傳播

承接策劃組織各類展會典禮攝影活動!

回復以下內容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攝影風景篇 回復 1 風景  攝影人像篇 回復 2 人像

攝影活動篇 回復 3 活動  攝影技巧篇 回復 4 技巧

攝影資訊篇 回復 5 資訊  攝影教程篇 回復 6 教程


點下方「閱讀原文」獲取1300G攝影視頻教程

相關焦點

  • 攝影器材 鏡頭篇 尼康AF-S 24/1.8G ED定焦鏡頭評測
    AF-S尼克爾24mm f/1.8G ED鏡頭的推出進一步完善了兼容尼康FX格式的f/1.8大光圈定焦鏡頭產品陣營,尼康的鏡頭產品線涵蓋從超廣角到中遠攝範圍*2,尼康將通過豐富的鏡頭產品線回應更廣泛的用戶需求。
  • 尼康24-70 f/2.8E VR、24 f/1.8、200-500 f/5.6E VR鏡頭簡評
    與不痛不癢的18-xxx DX鏡頭相比,這些鏡頭無疑顯得更有意思,也更符合攝影愛好者的胃口。讓我依照關注度由低到高的順序來逐一評論這幾支鏡頭。首先,我們來看AF-S 24-70mm f/2.8G ED這支曾經鏡皇的繼任產品。大三元中的24-70mm經常被用來代表鏡頭的設計與製造水平。
  • E時代金圈鏡皇 尼康24-70mm F2.8E ED VR實戰評測
    對於影像廠商而言,三顆"大三元"鏡頭均是各家光學集璨力量之精華,24-70mm更是首當其衝重中之重,所有的科技力量統統都在其身獲得完美體現。尼康早在2007年8月發布尼克爾AF-S 24-70mm F2.8G ED之時,納米結晶塗層、ED鏡片還是超聲波馬達先後運用其中,加速了金圈G時代前進的步伐。現在回首看來,即使相隔8年也依然實力雄厚。
  • 器材評測|黃金焦段帶防抖 尼康24-70mm F2.8E
    攝影人都知道,大三元(16-35mm F2.8、24-70mm F2.8和70-200mm F2.8)鏡頭是最考驗一家相機鏡頭廠商實力的產品
  • 尼康發布AF-S尼克爾70-200mm f/2.8E FL ED VR鏡頭
    尼康公司宣布推出AF-S尼克爾70-200mmf/2.8E FL ED VR,一款兼容尼康FX格式數碼單眼相機大光圈變焦鏡頭,在整個變焦範圍提供不變的最大光圈
  • 尼康AF-S 尼克爾 70-200mm f/2.8E FL ED VR
    對於攝影發燒友來說,總有一天會買到屬於自己的70-200mm。對於尼康用戶來說,尼康已經將大竹炮升級到了電磁炮。目前尼康用戶可以選擇的70-200mm,主要有AF-S 70-200mm f/2.8G ED VR II(大竹炮)、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電磁炮,最新一代70-200mm f/2.8)以及AF-S 70-200mm f/4G ED VR(小小竹炮)。
  • 攝影器材 鏡頭篇 騰龍「新新」龍炮SP 70-200MM F2.8VC USD G2圖賞
    70-200mm鏡頭全稱為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鏡頭代號為A025。鏡頭對原有鏡頭進行了不小的升級,防抖系統提升至最高5檔的防抖效果,並且對焦速度和精準度都有提升,最近對焦距離從1.3m減小到了0.95m,並且新鏡頭支持騰龍1.4X和2.0X增距鏡。並且新鏡頭的尼康卡口版本採用了電磁光圈,不再是光圈撥杆。
  • 佳能24-70 F2.8L II鏡頭評測
    第1頁:先評後測 第2頁:佳能EF24-70mm f/2.8L II外觀賞析 第3頁:佳能EF24-70mm f/2.8L II鏡頭銳度測試 第4頁:佳能EF24-70mm f/2.8L II暗角測試 第5頁:佳能EF24-70mm f/2.8L II抗眩光測試 第6頁:佳能EF24-70mm f/2.8L
  • 尼康全新大三元鏡頭駕到 尼克爾Z 70-200mm f/2.8 VR S鏡頭打造卓越畫質
    繼2018年尼康正式進軍全畫幅微單市場後,「鐵絲」對尼克爾Z卡口「大三元」鏡頭的呼聲也愈發強烈。2020年1月7日,尼康正式發布兼容FX格式的Z卡口大三元長焦變焦鏡頭,尼克爾Z 70-200mm f/2.8 VR S鏡頭。
  • 站穩無反市場的重要拼圖,尼康Z 24-70/2.8 S試玩
    其中人稱「大三元」的恆定光圈變焦鏡頭又是鏡頭群中最具地位的象徵,可以說直接決定了系統的競爭力。 對於尼康而言,其單反的「大三元」標準變焦鏡頭AF-S 24-70/2.8E ED VR體積大、畫質表現相比競品也沒有優勢,直接導致了很多用戶將上代或第三方產品作為首選,對於尼康來說十分尷尬。
  • 表現光的靈動,「AF-S尼克爾24-70mm f/2.8E ED VR人像攝影師的利器
    而在拍攝中,要記錄下這些瞬間,使用尼康D850搭配AF-S尼克爾24-70mm f/2.8E ED VR變焦鏡頭能夠快速地切換不同景別,獲得豐富的畫面效果。同時,尼康D850搭配AF-S尼克爾24-70mm f/2.8E ED VR變焦鏡頭的搭配,可以獲得連圖像邊緣都很銳利的影像。同樣,利用鏡頭廣角端的畸變原理,低機位拍攝。並且讓場景中的線條置於畫面邊緣,這樣能夠拍攝出非常具有張力的畫面,以及戲劇化的效果。
  • 器材黨 騰龍新新小龍炮 SP 70-200mm F2.8 G2評測
    本篇要講的小龍炮其實已經是騰龍第三代的70-200mmF2.8鏡頭了,我們可以稱之為新新小龍炮。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型號A025)這枚新新小龍炮的具體型號為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型號A025),從型號中我們可以看出以下信息,該鏡頭隸屬騰龍高性能高品質的SP系列,焦段70-200mm,F2.8恆定光圈,適配全畫幅單反,內置VC防抖裝置,採用USD環形超聲波馬達,而G2則表明了它是同型號鏡頭的二代產品
  • 尼康發現丨表現光的靈動,「AF-S尼克爾24-70mm f/2.8E ED VR人像攝影師的利器
    而在拍攝中,要記錄下這些瞬間,使用尼康D850搭配AF-S尼克爾24-70mm f/2.8E ED VR變焦鏡頭能夠快速地切換不同景別,獲得豐富的畫面效果。同時,尼康D850搭配AF-S尼克爾24-70mm f/2.8E ED VR變焦鏡頭的搭配,可以獲得連圖像邊緣都很銳利的影像。同樣,利用鏡頭廣角端的畸變原理,低機位拍攝。並且讓場景中的線條置於畫面邊緣,這樣能夠拍攝出非常具有張力的畫面,以及戲劇化的效果。
  • DX新金圈——AF-S DX 尼克爾 16-80mm f/2.8-4E ED VR
    2002年時,隨著尼康D1和D100的發布,尼康先後發布了三款DX畫幅的金圈鏡頭,用來配合當時的旗艦DX畫幅機身,分別是超廣角AF-S DX 12-24/4 G IF-ED、魚眼定焦AF DX 10.5/2.8 G ED Fisheye和「內牛」AF-S DX 17-55/2.8 G IF-ED。
  • 看到Z 24-70mm F2.8 S 我才知道尼康不是壞而是很壞
    就在前幾天,尼康Z 24-70mm F2.8 S終於露出真身,外電評測也出來了。我只想說,真香,所以今天特別寫了這一篇。我最早關注Z 24-70mm F2.8 S,是因為在新聞稿中,尼康反覆強調比起自家單反版本的AF-S 24-70mm f/2.8E ED VR細了25%,輕了18%。要知道,24-70mm和70-200mm是我最常用的兩個掛機焦段。
  • 微距防抖小鏡皇 佳能24-70mm f4 IS鏡頭評測
    北京時間2012年11月6日,佳能公司正式發布了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和佳能EF 35mm f/2 IS USM兩款鏡頭。其中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的發布正好彌補了佳能「小三元」中的空缺,和佳能EF 17-40mm f/4L USM以及佳能 EF 70-200MM f/4L USM共同組成了「小三元」組合。今天我們天極網的評測室拿到了這款「小鏡皇」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鏡頭,下面我們就為大家帶來一份詳盡的評測報告。
  • 尼康70-200mm f/2.8E FL ED VR鏡頭正式發布
    圖:尼康70-200mm f2.8E FL ED VR鏡頭【尼康70-200mm f/2.8E FL ED VR鏡頭正式發布】售價2799美元,約合人民幣18800元。圖:尼康70-200mm f2.8E FL ED VR鏡頭結構圖。
  • 實力不俗 尼康24-70mm f/2.8E ED VR體驗
    從2012年的年底開始,佳能首先推出了EF 24-70/4L IS USM鏡頭,讓標準變焦鏡頭搭載了光學防抖功能,並且大幅提升了畫質以及對焦的表現,接著索尼在2014年發布了Vario-Sonnar T* 24-70/2.8 ZA SSM II,相對於前代產品提升了鏡頭的對焦以及防護能力。
  • 攝影器材 評測篇 尼康200-500mm鏡頭評測 平民長焦新神器
    此次尼康帶來的200-500mm f/5.6E ED VR也是一支大炮無疑,但是一款定價在萬元以內的超長焦大炮。雖然在做工上沒有達到金圈級別,而且光圈略小。但是考慮其售價,值得普通攝影愛好者們擁有。下面我們來看詳細評測。
  • 尼康Z 70-200mm f/2.8 VR S評測:再刷720鏡頭新紀錄
    2.8),該鏡頭和同時間發布的AF-S 120-300mm f/2.8E FL ED SR VR一樣,是尼康首批應用SR鏡片的鏡頭,MTF值接近爆表,它能成為最強的70-200mm F2.8鏡頭麼?從光學結構上看,Z 70-200 2.8與尼康單反鏡頭電磁炮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有著不少相似之中,前者由18組21片鏡片組成,其中G1鏡群排列與70-200 2.8E相似,但用料全面升級,並首次採用SR鏡片。SR( 藍光高折射)鏡片是尼康最新開發的鏡片,它能大幅度折射藍光及更短波長的光線,能有效補償鏡頭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