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N最新韓綜《第六感》是一檔以推理為基礎的戶外綜藝,節目邀請了劉在石、Jessi、全素敏、李美珠、吳娜拉作為固定嘉賓,每期還會有一位飛行嘉賓加入推理遊戲。六位明星嘉賓一起探索新鮮且奇特的地方,通過真實的體驗發現存在的假象。
節目每期設置一個全新的主題,如第一期「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餐廳」,第二期「白手起家100億的年輕企業家」,明星嘉賓需要在被提供的三個觀察對象中找到完全由節目組打造的唯一一個假象。
為了增強綜藝效果,《第六感》也設置了簡單的獎罰機制,答對的人將獲得金柿子,而答錯的人中將有一名明星嘉賓要在下期節目中「剃光」眉毛。在推理過程中,明星嘉賓們也會分成兩組通過遊戲的形式獲取提示信息。
從前兩期內容看,《第六感》模式並沒有多複雜,也沒有借用邏輯緊密的故事劇情展現推理環節、放大反轉效果,但節目卻依舊可以抓住觀眾好奇心,吸引觀眾參與推理過程。
那《第六感》是如何在基礎的模式上進行微創新,給觀眾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仍保持了推理的嚴謹性和猜不透結局的驚喜感。
主題新奇滿足觀眾好奇心
從目前內容看,《第六感》最大的亮點是每期主題選項都較為「超常規」。第一期中三個被觀察對象都很冷門且非比尋常,像坐落隱蔽的郊外,一天只營業一小時的雞絲拉麵;顧客買了食材後可以直接自助燒烤的超市餐廳;非常美味但吃一次就要花費一百萬韓元的高端餐廳。每一個聽起來都不太像真的餐廳,並且明星嘉賓們在尋找線索時,每個餐廳都會顯示出不太合理的地方,這也加深了懸念感。
而具有獨特性的主題不但能精準地抓住觀眾的好奇心,還能增強內容的特別性。不過這既是《第六感》的亮點也是其難處,如果節目無法找到有趣的主題做支撐,不能調動觀眾的新奇感,那推理和內容的趣味性也會明顯下降。
在第二期尋找「假」的企業家,雖然有辦公場景、公司產品以及同事的介入,給觀眾全面地展現了企業家的工作與生活狀態,並利用白手起家這個定義製造反差感,如:從時薪四千元的桌遊小時工到一百億的桌遊公司CEO,嘗試從各個角度去創造獨特性。
但對比第一期的主題,這期內容的有趣程度稍顯薄弱,感覺節目並沒有找到「年輕企業家」的特別之處,也沒有挖掘出「白手起家」所帶來的反轉性,讓節目本有的看點打了折扣。
事實上,《第六感》的流程與模式並沒有讓人眼前一亮,但新穎點就在於節目藉助更為宏觀的角度展現了推理與觀察的過程,讓真人秀的環節與戶外真實場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節目與有稍許不同,後者是讓明星嘉賓前往每個小房間觀察藝術品猜出真手作。比如甄別蠟像任務,就是讓明星嘉賓們在一個真人與蠟像混雜的房間找出四尊蠟像。在畫面呈現上,《巧手神探》更像是大家參觀博物館,雖然節目中的遊戲代入感更強,但也容易讓推理部分與空間產生割裂。
而《第六感》卻讓嘉賓置身於戶外的真假場景中,針對不同情境與空間的精心刻畫,不單凸顯了戶外綜藝的趣味性,也保證了推理的合理性。
比如第一期,明星嘉賓們不僅會體驗美食還會與商家或顧客產生交流。乍一看,這就像是一檔普通的戶外體驗綜藝。但巧妙的是節目在開始就多次強調這三家餐廳裡有一家是假的,在真的戶外場景中打造假的空間,這種真真假假的相互交替,實則更容易放大明星嘉賓與觀眾的疑惑心理,讓他們完全沉浸於推理遊戲的氛圍。
《第六感》能如此吸引人眼球取決於節目題材滿足了觀眾對不合理事件的好奇心,這既是節目亮點也是一大挑戰。同時,節目用心製作空間打造真實的氛圍,使明星嘉賓和觀眾可以全身心投入,讓真人秀環節與戶外場景完美結合,也進一步增強了推理體驗。
沉浸式場景增強推理體驗
雖然主題的獨特性會影響節目內容的新穎度,但《第六感》仍保持了推理的嚴謹與反轉帶來的驚喜感,使節目內容更為豐富。
與以往的推理綜藝不同,《第六感》並沒有借用邏輯緊密的劇情展現推理過程,而是以視覺感官為主刺激觀眾的好奇心,最終達到了故事高潮。如上文提到,節目「以假亂真」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空間, 無論是基礎道具設施,使房間裡各個細節充滿生活化,還是演員的專業程度或是虛擬網際網路中的點評,都加強了場景的真實性,也提升了節目的懸念感。
比如第二期節目中,明星嘉賓們都保持懷疑的態度看待每一家公司,他們會懷疑同事是不是都是演員,辦公室中零散的文件與漏水的空調是不是節目組刻意安排,即便親眼看見CEO視頻會議也不能說明這個地方就是真實存在。正是因為節目組打造的場景過於逼真,讓推理動機充足且明確,同時也能讓內容更為有趣。
在整個推理過程中,除了明星嘉賓身陷真假難辨的場景裡,觀眾也和他們站在了同一個視角,到節目最後才能得知謎底。平等視角看節目不僅可以加強共鳴感,同時也能提升互動性。
不同尋常的餐廳和公司所營造的生活氣息與陌生感,不僅會讓觀眾產生新鮮感,還能迅速進入沉浸狀態,引導他們對真假空間進行分析和推測,實現良性的循環互動。而當最後謎底揭曉時,觀眾也能感受到反轉帶來的衝擊性。
除了打造的場景夠真實使推理動機成立,明星嘉賓們還能自由與老闆或客人進行交流,從他們的言行舉止中找到線索,同時引出每一家餐廳/公司背後的故事,為節目內容增添層次性。並且節目還細心地在每個地方設置了三條線索,這三條線索分別以圖像視頻或空間的形式呈現,讓明星嘉賓們根據提示進一步分析這個地方是不是真的。
例如第一期,明星嘉賓在與超市餐廳老闆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對方說話不自然,就連餐廳的海報都出現了錯字。而在人均消費一百萬韓元的韓食餐廳,相燁拿到了空間提示前往餐廳存放紅酒角落。因為只有紅酒而沒有傳統酒,讓大家懷疑這家高端韓食餐廳的真實性。節目依舊利用視覺呈現豐富內容,保證邏輯嚴謹的同時增強了正確答案的不確定性,也展現了明星嘉賓們在推理過程中的思慮與考量。
其實《第六感》最聰明的地方就是找到了推理類題材的另一個出發點,不是借用層層遞進的故事展現推理能力,而是全方位打造一個逼真的場景,讓明星嘉賓與觀眾都能迅速融入到這個空間氛圍中。同時利用觀眾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明確推理動機,提升了內容的趣味性。雖說《第六感》給觀眾帶來了雙重吸引,但後續內容是否能繼續保持新鮮感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