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次雙十一大家都剁手買了多少面膜呢?小花猜沒有幾百張也得有幾十張。除了片狀面膜,大家應該也買了不少瓶瓶罐罐的面膜吧。
但是,面膜真的是不可替代的護膚品嗎?每日一敷真的能年輕10歲?
堅決不浪費一分錢護膚的小花,決定要一探究竟,瞧瞧面膜是不是真的有這麼神奇。
面膜的作用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面膜是怎麼給我們的漂亮臉蛋保溼的。
面膜的主要作用是封包促滲和水合作用。
封包促滲是指面膜將皮膚和空氣隔離開來,短時間增加皮膚的溼度,促進有效成分的吸收,但皮膚同時也會吸收面膜中對皮膚不好的成分,比如香精、防腐劑。
而水合作用是指面膜的水分可以滋潤皮膚角質層,皮膚角質層含水量增高、透明度提升,所以敷完面膜的皮膚給人一種「年輕10歲」的水嫩感覺(但是這種水嫩是短暫的)。
現在市面上的面膜種類很多,本文主要講幾類常見的面膜,比如面貼布型面膜、撕拉型面膜、泥膏狀面膜、乳霜型面膜,還有你們口中說的「醫美面膜」。
面膜的種類
面貼布型面膜
面貼布型面膜就是我們常用的片狀面膜,有無紡布、蠶絲、純棉纖維等材質,但其實這些材質只是起載體作用,讓「精華液」附著在上面,對面膜的保溼效果沒有什麼影響。
面貼布型面膜使用起來挺方便的,除了可能臉大無法覆蓋全臉,精華液滴得到處都是,沒什麼不好的。
在儲存過程中為了防止細菌等微生物的汙染,面膜裡還會加入防腐劑。即使面膜中防腐劑的含量符合標準,但是對於過敏性皮膚的人群來說,還是要慎用面膜。
撕拉型面膜
撕拉型面膜加入了成膜劑成分。將面膜直接抹到皮膚上,等水分揮發後,形成一層膜,將其撕下來即可。
在撕面膜的過程,有一些皮膚上附著的油脂及汙垢會被帶走。我們見到的撕拉型面膜大多數有去黑頭、去除角質的功能。
不過,在這個撕拉的過程中,無論你多麼溫柔似水,都可能會傷害皮膚,比如,汗毛被連根拔起(代入感很強的花已經痛得在哇哇大哭了)。而且操作不當有引發毛囊炎的風險,最終還可能導致毛孔粗大。
泥膏狀面膜
這類面膜和撕拉型不一樣,雖然兩者都是直接塗抹上臉,但是泥膏狀面膜不會成膜,需要自己清洗乾淨。
有些泥膏狀面膜裡會添加活性炭、礦物質等有吸附性的成分,能吸附皮膚表面的油脂和汙垢。
但是清潔面膜只能清潔皮膚表面的油脂,並不能清潔到毛孔深層,在皮膚表面停留過久,還會損傷皮膚屏障。
乳霜型面膜
大家常說的「睡眠面膜」就是屬於乳霜型面膜。
這類面膜在面霜/乳液的基礎上添加了成膜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有一定的封閉性。簡單來說,就是戴了層套的面霜/乳液(嗯,沒開車)。
「醫美面膜」
大家口中的「醫美面膜」指的是醫用敷料/醫用冷敷貼,屬於械字號。
一般會在有創雷射治療後使用,不推薦作為常規護膚品使用。想了解更多「醫美面膜」的信息,傳送門在這:醫美面膜這樣用才對!
面膜真的不可替代?
本花介紹這麼多種類的面膜可不是為了給你們種草,而是讓你們省錢。
面膜最大的用處還是保溼(其它吹得天花亂墜的功效請自動打碼屏蔽掉)。
一說到保溼,我們日常使用的保溼面霜、乳液等同樣也可以做到(可能因為某些面膜滴滴答答的,「溼」得比較明顯),不一定要敷面膜才能保溼。
而且敷完面膜後,沒有及時塗抹保溼的面霜/乳液,乾燥與你,依舊不離不棄。
總之,面膜不是護膚所必需的,不推薦大家把面膜當作常規護膚品使用。
當然,如果你實在捨不得自己買的那點囤貨,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 敷面膜的次數不能過多和時間不宜過長。
◆ 敷完面膜一定要記得塗保溼面霜或乳液。
◆ 如果是皮膚敏感的人,在用新面膜時,取一點面膜裡的精華液塗抹在耳後或手腕內側,觀察15分鐘,沒有發生過敏刺激的現象,才能繼續使用。
◆ 一定要從正規渠道購買面膜。畢竟靠臉吃飯,用在臉上的東西還是要謹慎一點。
◆ 至於長痘痘粉刺閉口的人,還是和面膜say goodbye 吧!
今天又教給你們一個省錢小技巧。看到這裡,希望大家對面膜有新的認識,不要再盲目跟風霍霍自己的臉了。
〔參考文獻〕
[1]曹光群.8種面膜的配方與製備工藝[J].日用化學品科學,2015,38(04):50-52.
[2]付思婭,陳佳.面膜基布材質對面膜補水效果影響的研究[J].石化技術,2018,25(08):21-23.
[3]王希英,方振興,吳婧,曾穎.五大連池火山礦泥清潔泥膜的製備工藝[J].黑龍江科學,2019,10(24):41-43.
〔免責聲明〕
本文數據更新於2020年12月19日
由「皮膚科楊希川教授」原創,旨在為讀者進行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皮膚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