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1月21日訊(記者 孫桂東) 21日下午3時30分,市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受強冷空氣影響,氣溫22日起明顯下降,過程降溫幅度8℃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24日早晨,市區最低氣溫-13℃左右,內陸地區最低氣溫-15℃~-18℃。
21日,全市晴間多雲,北風3級~4級。市區最低氣溫-4.3℃,最高氣溫0.4℃,郊區最低氣溫-9.3℃~-4.4℃,最高氣溫在-0.3℃~2.7℃之間,全市最低氣溫出現在萊西-9.3℃。
據中央氣象臺監測,從21日開始,寒潮天氣已經開始自北向南侵襲。22日,今冬最強的一次寒潮就將開始影響島城,並帶來強降溫、大風和降雪天氣。由於本周初在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下,氣溫持續走低。21日下午3時30分,市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預計22日~24日有強冷空氣影響島城,氣溫22日起明顯下降,過程降溫幅度8℃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24日早晨,市區及沿海最低氣溫可降至-13℃左右,內陸地區最低氣溫-15℃~-18℃,全市白天最高氣溫-5℃~-7℃,氣溫偏低。
除了降溫,22日夜間到24日白天,全市北風風力較大,陸地可達6級~7級,陣風9級,海上7級~8級,陣風11級。另外,22日下午到上半夜,島城陰有小雪,23日~24日,全市多雲間陰大部分地區有間歇性的陣雪,降雪量分布不均,由於氣溫較低,大部地區會有不同程度的積雪。25日白天天氣轉晴,冷空氣強度減弱,北風轉偏西風4級~5級,氣溫回升。市氣象臺提醒市民要注意添衣保暖,戶外作業人員注意安全。
根據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海冰綜合監測結果顯示,1月21日,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域海冰總面積約為16989平方公裡,其中,浮冰外緣線離岸距離為遼東灣60海裡,黃海北部15海裡,渤海灣6海裡,萊州灣3海裡。北海預報中心發布海冰藍色警報,北海分局啟動海冰災害四級應急響應。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域海冰冰情與常年同期相比發展較快。
「棉褲」預警拉響,出門穿啥看指數半島都市報1月21日訊(記者 景毅) 近日,受強冷空氣影響,島城進入冰窖模式,網友更是將氣象臺發布的寒潮預警調侃為「棉褲預警」。記者從青島市專業氣象臺了解到,該臺每天兩次發布穿衣指數預報,為市民增減衣物做參考。記者打探指數究竟是如何製作?
「穿衣指數寒冷,根據當前氣溫和天氣條件建議著厚棉衣加羊毛衫等冬季服裝。」這是1月21日下午青島市氣象臺發布青島市穿衣指數預報。青島市專業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李慶寶告訴記者,穿衣指數是青島市專業氣象臺為服務民眾專門提供的穿衣參考氣象服務。所謂穿衣指數是指根據自然環境對人體感覺溫度影響最主要的天空狀況、氣溫、風、溼度等氣象條件,對人們適宜穿著的服裝進行分級,以提醒人們根據天氣變化適當著裝。穿衣氣象指數共分8級,指數越小,穿衣的厚度越薄。
李慶寶說,青島市的穿衣指數有一套專業的衡量公式,該公式是一位退休的老專家根據多年氣象服務經驗並結合外地情況製作而成。李慶寶說,影響穿衣指數的主要因素當然是氣溫,但青島的氣候特點決定了風也是影響穿衣的一項重要因素。「比如說今明兩天我們預報的穿衣指數可能會達到8級,也就是最高級別,市民出門需要穿厚棉衣加厚毛衣的最厚組合,但到了1月24日左右青島氣溫降到最低點的時候,到時的穿衣指數可能會降到7級,因為到時風的影響可能不會像這兩天強。」除了溫度和風,溼度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李慶寶說,除了靠氣象數據說話外,穿衣指數的製作還要靠專家實際體感來進行修正。為了方便市民參考,青島市專業氣象臺在每天下午4點發布當天夜間至次日凌晨的穿衣指數,每天清晨6點半發布當日白天的穿衣指數,兩個時間點基本可以滿足早晚外出市民的需求。除了穿衣指數,專業氣象臺還提供其他一些有意思的提醒服務,比如洗車指數、感冒指數、釣魚指數、紫外線指數等,為市民出門前提供參考性意見。
對於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是否穿暖和了的問題,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於主任表示,要判斷孩子穿的衣服是否合適,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摸摸孩子不完全暴露的後頸部是否溫熱,如果適中那就剛好;如果有出汗的狀況就代表穿多了。
寒潮突襲,四招預防「寒潮病」寒潮突襲,醫學專家提醒,老年人和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極易犯病,需保持高度警惕。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血管內科胸痛門診醫生陳劍飛介紹,在冷空氣的刺激下,老年人容易因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還容易因感冒導致肺部感染並發心衰。
對於慢性病患者和中老年人,面對突然來襲的寒潮,專家建議:首先,要注意保暖;其次,對於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需要長期服藥的慢病患者,應注意病情的變化,在醫生指導下及時調整藥量;第三,在飲食上應注意膳食平衡、營養豐富、規律進食,增加蔬菜、水果和肉蛋奶等優質蛋白的攝入;第四,在氣溫較高的時間段安排適量的室外運動,增強抗病的能力。
寒潮天氣常帶來暴雪等自然災害發生,導致道路交通發生危害的風險增加,跌倒摔傷等常常發生,特別是老年人,發生跌倒導致骨折等疾病易發生。
氣溫下降時,消化道疾病患者也會增多,冷空氣的刺激下,胃腸道易痙攣、疼痛、功能失調,表現有胃痙攣、胃炎、拉肚子、噁心等,消化道本就脆弱的市民,在寒潮來臨時要注意保暖,系好衣扣,防止胸腹部著涼,同時少吃難消化食物。
哮喘的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急性發作根本原因還是感染,所以要儘量避免感冒咳嗽,外出時注意保暖,口罩帽子圍巾都要戴好,儘量不要低溫天氣出門。在寒冷天氣到來之前,對冷空氣過敏哮喘的患者應適當鍛鍊增強對冷空氣的耐受力,出門及進門後要及時搓熱鼻周圍,加強機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 據新華社
應對21日,為了應對低溫天氣,市供熱辦發布了城市供熱紅色低溫預警。同時,市城市管理局已提前部署各熱力公司做好供熱燃煤儲備及熱源能力調配工作,組織熱力公司對所有換熱站制定了運行保障方案。明確非居民用戶限熱、系統錯峰運行、管網提前蓄能、參數及時調整等工作措施,保障居民用戶的供熱質量,目前全市已儲備煤炭120萬噸,可滿足熱源點40天供應,能夠滿足居民用熱需求。全市累計開通服務熱線221條,24小時受理居民供熱問題,供熱調試人員3122名在崗執勤,確保做好入戶調試工作。記者 孫桂東
清雪為做好城市清雪除冰工作,保障了城市正常運行秩序,市城市防汛辦公室已組織全市城市清雪成員單位做好降雪期間的應急值班,明確了香港路、山東路、南京路等1200餘條市政主幹道路的清雪除冰職責,目前全市已成立清雪隊伍290餘支,清雪除冰人員6000餘名,準備融雪劑1200餘噸、防滑沙6000餘立方,灑水車、撒布機等清雪除冰設備均已備勤待用。市城市防汛辦公室將與市氣象臺保持密切溝通,適時啟動城市冰雪災害應急響應。記者 孫桂東
供水部分供水管道因強降溫與水溫變化共同作用,可能產生不均勻收縮導致供水管道爆管,為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穩定優質供應,市城市管理局已要求供水企業對供水設施進行全面檢查,落實供水管線防凍保暖措施,減少容器管道凍裂洩漏、堵塞等事故的發生,同時加大管線巡查力度,及時發現、處理供水設施漏水事故。記者 孫桂東
菜籃子21日,青島市商務局緊急召開「菜籃子」市場保供專題會,研究提出8項市場保障措施,確保冰凍天氣和春節期間「菜籃子」市場供應。22日起全市啟動日監測報告制度,密切關注天氣和市場變化,一旦發現「菜籃子」商品脫銷斷檔、價格大幅波動等異常情況,立即按程序向有關部門報告。其次,按照全市統一部署,繼續在市內六區180餘處批零投放點,組織投放1.39萬噸「菜籃子」政府儲備商品。城陽、撫順路、華中、黃河路四家蔬菜批發市場日均蔬菜上市量要分別保持在1000噸、600噸、500噸和100噸以上。確保強降溫天氣下,「菜籃子」商品上市數量不減、價格平穩。記者 王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