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島國新出了一部來勢洶洶的深夜劇。
不僅開分豆瓣9.2,而且迅速竄上了豆瓣熱榜第一名——《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以下簡稱《魔法師》)。
看著這個不明覺厲的片名,我被猛地點開了第一集。
一股日劇裡常見的喪頹氣味,瞬間撲面而來——
男主安達清是個一臉衰相的社畜,在公司營業部上班。
劇集開場時,他剛好29歲零364天。
這一天對他來說平平無奇——
早上擠早高峰上班,站在馬路中間仍然睡眼惺忪;
到了辦公室就開始埋頭工作,因為不善拒絕,經常被同事甩來額外的活兒幹。
除了社畜之外,男主還是個母胎solo。
生活孤獨、圈子封閉,連生日都只有包括媽媽在內的兩個人記得。
眼看就要30歲了,還遲遲沒有破處,這讓他在同事面前抬不起頭來。
其實,男主並不是沒有和人交往的欲望,但因為社恐又自卑,即便看到覺得不錯的對象,他也不敢主動上前。
這一點連同事都為他捉急。
為了讓他有點危機感,同事跟他開玩笑說,要是到了30歲還是處男,就會變成「魔法師」。
對於這話,男主面上完全不信。
內心卻在咆哮:好想脫單啊,要是真的會點魔法就好了……
萬萬沒想到,一夜之後,男主求錘得錘。
30歲生日當天,他像往常一樣出門上班,買早餐時怪事發生了——當他的手碰到店家的瞬間,居然聽到了對方心裡的聲音:
沒錯,他莫名獲得了讀心能力。
不過只有當肢體接觸發生時,才能聽到別人的內心所想。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幻聽,到了公司後,他又向同事伸出了「鹹豬手」。
果不其然,就聽到對方正在吐槽自己……
按照這個劇情套路,一般人發現自己有了「超能力」,肯定忍不住要搞事。
比如園子溫執導的日劇《我們都是超能者》裡面,男主鴨川也是突然獲得了讀心能力,並且同樣是個處男。
他瘋狂迷戀著班上新來的轉校生淺見,於是便決定利用超能力成為「英雄」,以此獲得淺見的青睞。
不過和中二的鴨川不同,本劇男主已經是個老社畜了。
他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能力要通過接觸觸發,那就儘量不和人接觸,以保證生活一如往常。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上班避開早高峰,電梯人多就等下一趟,買東西也改成電子支付……
可以說,「魔法」的到來不僅沒幫他脫單,還讓他變得更孤僻了。
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司等電梯時,碰到了帥氣的同事黑澤。
黑澤不僅是營業部的銷售王牌,而且深受女性歡迎。
男主原本和他毫無交集,覺得這種人「肯定10多歲就破處了」,和自己活在不同的世界。
但沒想到,兩人進電梯後挨到了一起。
一瞬間,男主聽到黑澤內心小鹿亂撞,說了句「沒想到一大早就能見到」……難道說他在公司裡有喜歡的人?
到底哪個女孩被黑澤看上了呢?
抱著吃瓜心態,男主一邊繼續探聽黑澤的心裡話,一邊四下尋找「可疑對象」……結果猝不及防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這一下,他原地懵逼。
吃瓜吃到自己頭上就算了,還四捨五入聽到了同事的表白……難道30歲處男的命運就只剩下「不約而同」???
從頭兩集的表現來看,這部劇製作精良、節奏飛快、情節高能,在輕鬆的喜劇氛圍裡帶著暗戳戳的羞恥,能夠迅速吸引觀眾的好評並不奇怪。
但在獵奇和抓馬的表象下,它的幾個核心設定在日劇裡其實並不新穎,甚至可以說相當常見。
比如讀心能力,除了剛剛提到的《我們都是超能者》,還有《高臺家的成員》《家族八景》等劇中也都出現過。
《家族八景》
一般來說,伴隨這種設定展開的劇情分為兩種套路。
一是主角,也就是能力獲得者,本身具有某種性格缺陷,比如自閉自卑、不善言談等等,故事就圍繞著他在學會讀心後的成長與蛻變展開。
在《我們都是超能者》中,主角們能力覺醒的條件,就包括身為處子+極度自卑。
男主鴨川喜歡淺見,卻絲毫不知如何與其接近。在對方轉學後的一個月裡,連上前去說句話的嘗試都沒有過。
每天一邊腦內開車、yy不斷,一邊又為自己勃發的性衝動感到羞恥。
所以在會讀心後,他迫不及待地探測了淺見的內心,想知道她是如何看待自己。
兩人的關係,也隨著男主的能力覺醒而產生改變。
另一類,是將主角置於某種「觀察者」的位置,通過他的讀心能力去解鎖他人的故事,形成群像式的敘事。
比如《家族八景》中的女主,就是一名會讀心的家政婦女。
劇集通過她在不同地方工作的經歷,揭露每個家庭在祥和幸福表象下的真實樣貌。
正因為每個人都有不願分享的秘密,所以讀心術的設定很容易玩出高能。
既可以挖出人性的種種陰暗進行嚴肅敘事,也可以在腦內小劇場裡花樣開車。
今天這部《魔法師》也不例外。當男主意外發現了黑澤的心意後,獨處場景就變得各種不忍直視。
比如一起加班時,一碰到對方,他就要被迫聽到滔滔不絕的痴漢yy……
劇中的大部分臺詞,都是這樣密(尷)集(尬)的心理獨白。
每次男主意外碰到他人,公開處刑的羞恥感簡直要溢出屏幕。
除了讀心術之外,「大齡處男」的人物設定在日劇中也很常見。
比如出圈神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裡的男主平匡,就是一個草食系處男,專業單身35年;
《寬鬆世代又如何》中,男主山路也因為年過29仍沒破處,走哪都被歧視擠兌。
2017年時,還有一部設定更奇葩的《成人高中》。
講的是日本出臺了「第二義務教育法」,直接把「年過30仍沒有性經驗」的男男女女送回學校,強制接受成人社交教育……
在這些影視作品中,「破處焦慮」的背後既體現著日本社會的處男歧視現象,也揭露出當代年輕人社交意願和能力的嚴重喪失。
就像《成人高中》裡拒絕入學的學生所說——性經驗原本就是個人的自由,缺乏性經驗不應該被視作一種缺陷。
但與此同時,不論破處與否、單身不單身,一個人想要生活幸福,就需要擁有讓自己感到舒適的社會關係。
那意味著,當你遇到願意結交的人時,要知道如何去與對方認識與溝通,而不是停留在「心裡想想」的程度,因為害怕被拒絕而將自己孤立起來。
說回《魔法師》,這部劇裡的男主,其實就是典型的自卑+社交技能為負。
同事推來的工作,完全不會拒絕;碰到喜歡的人,不知怎麼主動;在得知黑澤暗戀自己後,他的第一反應也是覺得對方「腦子壞掉了」。
對於這份無法理解的愛意,他既不面對也不拒絕,而是想通過迴避來無視它。
好在,黑澤十分主動。
他雖然還沒有開口表白,但在第一集結尾時,就以加班到半夜沒有電車為由,把男主請回了自己家裡借宿。
一集同居的壯舉完成√
而就在男主欲拒還迎的摩擦中,他聽到了黑澤內心對自己的看法,驚訝地發現原來有人一直在關注著自己,肯定著他的努力。
這樣一個忽然溫馨的結尾,為劇集奠定了甜中帶暖的基調。
雖然漫畫原著並沒有完結,但不難想像,30歲時忽然超能覺醒的男主,要開始一段羞恥中二的破處之旅了。
最近喜劇劇荒的小夥伴們不妨趁熱入坑,圍觀社畜廢柴如何打敗處男魔法~
也許是國內最認真的電影自媒體
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
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