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號:原來是柒公子(ID:nice-tourist)
在樓下超市聽到許嵩的歌,一聲拉回十七歲。
回憶實在奇妙,隨時隨地毫不商量就能拖著你看一下來路。
記得我以前高中同桌特別喜歡許嵩,她會唱許嵩的所有歌。
雖然唱的不是很好聽,也可能許嵩的歌有點難唱,我那時還不理解,幹嘛入迷的喜歡一個那麼遙遠的人。
不過我現在知道了,之所以會迷戀一個人,就是為了成為像他一樣好的人。
許嵩參加點讚中國特別節目 / 視覺中國
許嵩最火的時候是在十年前,2009年出了第一張專輯《自定義》。
這張專輯裡的歌《多餘的解釋》、《城府》、《認錯》.像龍捲風一樣襲來,一下就紅透了半邊天。
他的聲音不算好聽,但每首都會把人帶入相應意境,而且歌詞嚴格押韻,像唐詩宋詞一樣……
那時候我也特別喜歡許嵩,他的歌詞我都抄了好幾本。
不過當時我們90後被說是垮掉的一代,說喜歡許嵩的都是非主流。
所以在人面前都不敢承認自己喜歡許嵩,有時候分享人mp3一起聽的時候突然切到許嵩的歌都特尷尬。
現在可能是我長大了,我可以很坦然地跟人講我以前喜歡許嵩呢!
但我依然不喜歡「非主流」這個詞和許嵩綁在一起。
我覺得非主流的不是許嵩,也不是許嵩的歌,是那個脫節的年代,而許嵩剛好處在那個時代。
但許嵩對歌迷真的好,想當初他的粉絲在網上被罵腦殘粉的時候。
記得他說:「我的歌迷們大多是孩子,不要罵他們了,要罵就罵我吧!」
而且也因為他從不參加商演,這些年除了安徽跨年演唱會上,我沒在電視上見過他,綜藝節目更看不到他的身影。
所以他頭上的網絡歌手,非主流的標籤一直去不掉。
說真的,挺憋屈。
不過感到委屈的都是真正懂他的人,倒不是他本人。
在《海上靈光》這本攝影圖冊裡,他明確回應了外界的負面評價: 人不可能全然不顧外人看法,但不必淪落到活給別人看。
沒有淪落到活給別人看,表現在他對音樂的態度上。
許嵩是半路出家,發的第一張專輯就已經開始「火」了。
從他出道開始,他就是一個創作型音樂人,所發的專輯質量一張強過一張,價格也可以接受,而且專輯製作真的是用心在做。
2010年前後的專輯《自定義》和《尋霧啟示》,裡面的歌《灰色頭像》、《廬州月》以及《清明雨上》.基本每一首歌都能上熱榜。
直到2011年3月,許嵩加入了海蝶音樂公司,推出的第三張創作大碟《蘇格拉沒有底》。
沒有再維持流量王的人氣了。
歌曲的立意完全上升了一個等級,粉絲理解門檻也變高,不過這正是他意料之中的。
因為他在「有意識的」進行著第一次轉型,可以說這張專輯是許嵩生涯的分水嶺。
比如說《敬酒不吃》一聽歌名,就痞氣十足。
「敬酒不吃吃罰酒的爽
我一個人品嘗
你心裡定在罵我輕狂
但能把我怎樣」
在這首帶點爵士的R&B裡,許嵩將「酒桌文化」寫進歌裡,他放大社會現象,玩味地唱出對某些社會規則的鄙夷和諷刺。
還有我最愛的歌《拆東牆》,許嵩又仿佛指導了一場電影,上演著一個唐朝小老闆的悲劇人生。
「興也苦 亡也苦 青史總讓人無奈
更迭了朝代 當時的明月換撥人看」
最後的一句「當時的明月換撥人看」,無形中將故事從古代拉回到現代,用他獨有的黑色幽默探討了現代的「強拆」。
難怪有網友說,歌曲裡的許嵩嬉笑怒罵皆文章。
之後的專輯裡,為「小悅悅事件」寫《全球變冷》,為城管暴力執法寫《違章動物》,呼籲人們不要宅在家裡寫《河山大好》,呼籲人們好好生活不要一直刷微博寫《微博控》..
原來,他早已從一個歌唱情愛的網絡歌手,蛻變成了將思想、想法注入到歌裡的「批判家」。
許嵩《山水之間》獲得第九屆移動咪咕匯年度最暢銷十大金曲獎 / 視覺中國
去年生日,許嵩又發布了最新單曲《老古董》。
「老古董 你也曾受萬人擁戴追捧
老古董 失傳之前聽我道聲珍重
老古董 天涯裡自會相逢
老古董 直到我和你一樣成為老古董」
2018年的許嵩,32歲,而立之年,很難說這張專輯裡沒有什麼深意。
其實許嵩是在借老古董自詡。
全歌描繪了一個藏身於無名小樓的老古董,曾經被萬人擁戴追捧,卻被「聽熱鬧的」聽者們忽視了其內在的價值,漸漸被淡忘。
正如他一路走來,收到追捧同時也受到質疑,外面日新月異,只是許嵩依舊在他的無名小樓堅守創作。
老古董相信「天涯裡」自會有「知己」相逢。
所以啊,這一步步的轉變,是他在主動的過濾自己的粉絲。
曾經有人問過許嵩,不跟隨潮流,不擔心歌迷接受不來嗎?
許嵩回答道:「唱歌,不光是迎合。我和我的歌迷是同步成長,做音樂的人千萬不要低估聽音樂的人。」
我覺得也只有遵守「不一味討好」、「不活給別人看」,才能做到不向潮流妥協,也不向聽眾妥協。
就好像真正的作家只想在書中傳達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單純為了暢銷。
做音樂不是一味地討好大家 / 網易雲音樂
沒有淪落到活給別人看,還表現在他的生活態度上。
不上綜藝,沒有緋聞,喜歡做飯,攝影... ...
翻看他的微博,很少看到音樂商演的宣傳,更多的是旅遊照,新學的菜式,是他過的悠然自得的生活。
可能他就是要立志成為一個會敲代碼、會醫學、會做飯,還會攝影的音樂人。
而脫下「音樂人」這層職業的外衣,活生生一個遺世而獨立的隱士形象。
業餘時間享受生活的許嵩 / 微博@許嵩
2014年8月,發行的專輯《不如吃茶去》就可以看出了,許嵩那一顆深處萬丈紅塵又保持著離世的內心。
專輯的封面色調偏冷,皓月,孤舟,自酌自飲。
不過,飲得不是酒,而是茶。酒是入世,而茶是出世。
眼前就仿佛看到了一個叫做「許嵩」的隱士,乘一葉扁舟,正遙望江畔漁火。
誠如他在這張專輯裡寫到:「碑文完美有誰看...」以及「誓與浮名散...」
他只是想安安穩穩做好自己,不被流量為王的娛樂圈所「娛樂」。
2017年的北京巡演,31歲的許嵩站在座無虛席的萬人體育場說了這樣的話:
「有朋友跟我說,你總是埋頭在寫歌、創作、發專輯,也不去融入娛樂圈,娛樂一下,光靠純粹的做音樂是沒有出路的。
但是今晚你看這萬人體育館座無虛席,你們幫我證明了,就光是埋頭寫歌,做音樂一樣很有出路。」
聽完,就淚目了。
這麼些年,低調的許嵩背負了太多,喜歡他的人也漸漸都長大了。
我們過了那個想讓全世界都知道許嵩的年紀,喜歡他的歌的人還是會繼續聽著,專注他的作品。
不喜歡的人早已把他拋之腦後了.
也可能是受他的影響,這麼些年,我在平時寫作,極少寫一些有流量的熱點,而是寫真正值得寫或者想寫的東西。
剛寫公眾號的時候,很多朋友勸我多學習別人公眾號,寫點吸引眼球,犀利一點的八卦內容,你現在寫得東西太無聊了。
不過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和許嵩一樣,沒有淪落到活給別人看,而是做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很多年前,許嵩剛火的時候。
有一個主持人問他,如何看待被稱為第二個周杰倫。
彼時那個安安靜靜的少年沉默了幾秒,說:「還是做這一個許嵩吧。」
作者簡介:原來是柒公子,一個與山川湖海雪月風花的女子。關注微信公眾號:原來是柒公子(ID:nice-tourist)。
網易新聞招聘新媒體內容運營正職、坐班實習生,工作地點北京,三餐免費,提供班車、下午茶。長期招聘線上約稿作者,單篇稿費300-1500元。點擊☞招聘☜即可查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三月開學季,好課5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