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不能殺的3個人,孫權殺一人,關羽殺一人,曹操殺一人

2021-02-07 學點厚黑學
三國最不能殺的3個人,孫權殺一人,曹操殺一人,關羽殺一人




戰亂年代,人的生命很廉價,不僅戰場上,會隨意被對手殺掉,平時稍不注意,就會被別人殺掉,而曹操、孫權等梟雄,具有生殺大權,只要不合他們心意的人,他們可以隨意殺掉。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他們都可以殺掉,這3個人,是不能殺的,但孫權、曹操、關羽各殺了一人。


一、關羽



關羽是蜀漢名將,和劉備情同兄弟,他很早就跟隨劉備了,所以在蜀漢的地位很高,是蜀漢的二號實權人物。


劉備率兵奪取益州、漢中時,關羽替劉備鎮守荊州。不過在劉備剛拿下漢中不久,關羽為了早日匡扶漢室,未經劉備許可,擅自發動了襄樊之戰,這導致劉備沒有做好準備,未從秦川出兵進攻曹魏。


按照諸葛亮《隆中對》中的策劃,劉備在拿下荊州、益州後,還要等北方生變後,劉備才能率大軍出秦川攻打曹魏,再派一上將軍率荊州之兵攻打襄樊。但實際上,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所以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是嚴重的戰略失誤。雖然關羽在襄樊之戰前期,水淹七軍,取得了數場大勝,但由於劉備沒有出兵,導致他兵馬不足,後期乏力,打不過源源不斷支援的曹魏。



襄樊之戰前期,關羽擊敗了曹仁,還水淹七軍,生擒了于禁和龐德,但是隨後,曹操為了擊敗關羽,派出了名將徐晃、張遼率兵支援曹仁,還聯合孫權對付關羽。孫權本來和劉備是盟友,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很脆弱,孫權也一直惦記著劉備的荊州,所以他也準備趁此良機奪取荊州。

關羽在樊城苦戰之際,呂蒙率兵白衣渡江,奪取了荊州。而關羽在樊城前線,敗給了支援而來的徐晃。這讓關羽陷入了困境,樊城由於徐晃的到來,攻破已經變成了遙不可及的事,而後方荊州又被呂蒙佔據,跟隨關羽的荊州士兵,他們的家人落在了呂蒙之手,而且生活得不錯,所以他們為了家人,不願再替關羽和呂蒙作戰了,紛紛逃跑了,最後關羽身邊只剩下了幾十騎。


這個時候,江東已經拿下了荊州,原本就可以了,但是孫權還要執意殺掉關羽。孫權殺掉關羽後,就發現自己做錯事了,所以他將關羽的頭顱,送給了曹操,準備將禍水往曹操身上引,但是曹操不傻,他以諸侯的大禮厚葬了關羽的頭顱,這導致劉備將怒火發在了孫權身上,開始率兵伐吳。


雖然劉備的伐吳之戰,江東贏了,但他們是慘勝,也付出了慘重代價,這讓曹魏坐收漁翁之利,成了最大贏家。


二、龐德



龐德原本是馬超帳下的悍將,在馬超兵敗後,他投降了曹操。龐德也是個非常忠義的人,在襄樊之戰時,他跟隨于禁率領七軍支援曹仁,還在和關羽交戰的過程中,用箭射傷了關羽的胳膊。


不過,龐德比較不幸,他們到達樊城後不久,就接連下起了大雨,導致漢水河水猛漲,而關羽抓住機會,掘開河堤,淹了于禁、龐德率領的七路大軍,龐德雖然殊死抵抗,但還是被關羽生擒了。龐德是一員忠義的悍將,他的兩個故人,馬超和馬岱也在蜀漢,所以關羽準備勸降龐德,但是龐德為人忠義,寧死不降,還大罵關羽,這激怒了關羽,他最終讓人將龐德給殺掉了。

關羽殺了龐德後,龐德的兒子龐會氣憤不已,他發誓要殺了關羽全家替父親報仇。在三國末期,龐會跟隨鍾會滅掉蜀漢之後,他帶領士兵殺了關羽全家,替父親報仇血海之仇。關羽原本沒必要殺龐德,他可以將龐德留下來,派一能說會道之人去勸說龐德,或者讓馬超去勸說龐德,龐德或許能投降自己,他帳下也能增添一員猛將,還能避免蜀漢亡國之後全家遭受屠殺的厄運,可惜關羽殺了龐德。


三、華佗



華佗是三國時期的神醫,曹操患頭疼病後,請華佗前來給自己醫治。華佗檢查後對曹操說,這病在短期之內很難治好,即便是長期治療也只能延長壽命。不久後,華佗因為想家,以妻子生病為由,離開了曹操。這之後,曹操頭疼難忍,催促華佗回來為其治病,華佗以妻子病未痊而拖延。


曹操派人去華佗家中查看,發現華佗妻子並未生病,曹操大怒,下令殺了華佗。華佗不肯前來,很可能是曹操的病治不好,所以故意躲避曹操,但是曹操殺了華佗之後,讓天下少了一神醫,導致後來他最喜歡的小兒子曹衝生病後,沒有神醫為其治病,曹操是後悔不已,不該殺華佗。


孫權、關羽、曹操因為殺關羽、龐德、華佗,都付出了慘重代價,所以這3人,他們是不該殺的。

相關焦點

  • 三國最不能殺的3個人,孫權殺一人,曹操殺一人,關羽殺一人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他們都可以殺掉,這3個人,是不能殺的,但孫權、曹操、關羽各殺了一人。 一、關羽 關羽是蜀漢名將,和劉備情同兄弟,他很早就跟隨劉備了,所以在蜀漢的地位很高,是蜀漢的二號實權人物。 劉備率兵奪取益州、漢中時,關羽替劉備鎮守荊州。
  • 關羽回憶一生四大錯:錯看一人,錯放一人,錯殺一人,罵錯一人
    說起三國裡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武將,當關羽不讓。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裡走單騎,單刀赴會、甚至是刮骨療毒。他的英勇事跡被老百姓不斷加工傳頌,乃至神化。他也被儒家尊稱為武聖人,直到今天,我國許多省份還有拜關公的習俗。
  • 曹操為何沒能一統三國?只因兩個致命錯誤:放跑一人,少殺一人!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縱觀三國多少風雲人物,我認為曹操稱得上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建立了三國中實力最強的曹魏政權,相比孫權和劉備,曹操獨佔上風。因此後人評價「曹操是打天下,孫權是夢天下,劉備是哭天下」。既然曹操才能出眾,為何沒能一統三國?縱觀曹操的一生,其實只因犯下兩個致命錯誤:放跑一人,少殺一人!若不是這兩個敗筆,曹操的歷史地位恐怕不止於此。
  • 三國君主錯殺過哪些名臣?兩國都殺過皇子,一人之死天下冤之!
    這一點,作為一代目的曹操和劉備自然不必說,即使是三代目的孫權,有時候也會犯這樣的錯誤。下面就來給您盤點一下,三國時期,三位開國之君都誤殺過哪些「良臣」:一、曹操曹操手下的人才最多,他也是最能用好人才的領導人。
  • 劉備稱帝時有三人反對,一人被殺,一人被貶,一人「真香」
    其實不然,那只是《三國演義》給大家的錯覺,真實歷史上劉備稱帝的阻力很大,其中叫的最歡的有三人,他們三人的下場:一人被殺,一人被貶,一人「真香」。從這段記載中能夠看出來,雍茂是一個有名聲的人,劉備殺了他後,導致了「遠人不復至」的後果,意思是沒有人才再去蜀漢了。
  • 孫權百般強調,關羽殺不得,為何呂蒙執意要殺,是私人恩怨嗎?
    在說正史之前,先說一下演義描寫的情況: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孫權採納呂蒙之計,派遣朱然、潘璋小路設伏,由潘璋部將馬忠俘獲了關羽父子,然後將他們押解到了孫權跟前。孫權愛慕雲長世之豪傑,就想招撫關羽。主薄左鹹說:「不可。以前曹操得到此人時,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如此恩禮,都不能留得住他。
  • 孫權反覆強調不能殺關羽,為何呂蒙執意要殺,難道是報私仇?
    劉備借荊州不還,在孫權的心裡紮下了一根刺。關羽北伐打得曹操一方措手不及,曹操知道正面剛不過關羽,便選擇了聯合東吳。孫權在此之前還是和劉備結盟的,但荊州對孫權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孫權動搖了,派出了呂蒙去攻打荊州。孫權明明在臨行前和呂蒙反覆強調不能殺關羽,可為何最後關羽還是死在了呂蒙的部下馬忠手裡。
  • 關羽被殺後,他的後人都是什麼結局?有一人英年早逝
    到了公元219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較量中逐漸佔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襄陽,攻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進而包圍樊城。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麋芳、士仁都背棄關羽。同時,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諡曰壯繆侯。
  • 孫權殺了關羽,是不是鼠目寸光呢?如果不殺的話,什麼事情呢?
    孫權殺關羽當然不是鼠目寸光啊,咱們別被《三國演義》迷惑了啊。可別真的以為孫權有多麼的怕劉備啊,那是不存在的。《三國演義》裡寫的孫權為了讓劉備退兵,要割讓荊州還要送回孫尚香,可惜這是「演義」,在陳壽的《三國志》裡孫權可沒有這麼慫。
  • 為什麼關羽被困麥城後,沒有一人來救?
    東漢末年,關羽出生於如今的山西運城,為世人所熟知,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也是《三國演義》中頗為重要的一個章節。在此之後,關公一直跟隨著大哥劉備,為振興漢室盡心竭力。當時蜀國大將關雲長,名氣威震天下。公元200年,曹操擊敗劉備,劉備為求性命投奔袁紹,而此時曹操擒拿了關羽,又因惜才,捨不得殺他,希望能將其收入麾下。然而關羽始終心系劉備,根本無心效忠於曹操。
  • 關羽一生只對曹操下跪過一次,不是為報恩,而是為一人求情
    在《三國演義》中,要說名聲最大的,名氣流傳最廣的,無疑就是關羽了。以至於在後世才被人們稱之為「關公」。對於關羽,無疑就會想到兩點,一是忠、二是義。至於關羽的「忠」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在失去徐州,被曹操生擒之後了,當時曹操可謂真的是將關羽視為了座上賓,甚至連呂布的赤兔馬都送給了關羽,而不是給了自己的兒子。可關羽在得知劉備下落之後,卻過三關斬六將也要回到劉備身邊,不得不說這樣的忠確實是任何一個領導者想要的。而要說關羽「義」的地方更加是數不勝數了,可殊不知關羽的義氣已經到了嘆為觀止的地步,甚至為救一人願意下跪求人。
  • 從演義到三國殺,盤點下始終被關羽克制的倒黴蛋們
    三國殺的魅力,可謂是老少皆宜,在閒暇的時光裡,不少朋友都喜歡打幾局三國殺來打發時間。
  • 十步殺一人
    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在公眾號上,引用了一下李白《俠客行》裡面的句子「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有朋友來私下告訴我:某某某勸我不要與你交往,因為你性格不好,弄不好要殺人的。哈哈。先將李白《俠客行》全詩抄錄如下: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 呂蒙為什麼恨關羽?呂蒙殺關羽的原因是什麼?
    呂蒙本來就不大讚同蜀吳聯盟,加上孫權又在關羽這邊受了不少的氣,呂蒙便下定決心要殺了關羽。關羽輕敵竟被呂蒙四面楚歌無路可退而抓住,呂蒙殺了大名鼎鼎的關羽,他的死期也不遠了。在他殺關羽沒多久,他自己也被孫權殺了。  呂蒙為什麼要殺關羽  歷史上都說呂蒙殺了關羽,實際兩人根本就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呂蒙為什麼要殺關羽。
  • 三國四男一女五位小人物:殺了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還差點打死馬超
    咱們今天要聊的,就是正史和傳說中的三國四男一女五個小人物:四人殺了關羽張飛黃忠趙雲,一人差點打死馬超——殺了四位五虎上將,還差點打死一個,是什麼人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和巨大的破壞力?    如果劉備把「送還範疆(強)張達」作為恢復孫劉聯盟的條件,孫權是不會有半點猶豫的:弒主之徒,我留著也沒用,你想要,就給你!  刺殺張飛之後,範疆(強)張達就在正史和演義中消失了,這樣看來,他們不過是兩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人物,他們唯一能夠被人記起的,就是殺害主將叛逃。
  • 三國殺:新史詩武將徐榮登場,神話再現又添一人!
    這次的七夕活動十分給力哦,新上線多款情侶皮膚、史詩武將、皮膚限時兌換,最最重要的是新上線五個新武將,其中有新史詩武將徐榮、陸遜成神八神將又添一人!新史詩武將徐榮徐榮今天給大家介紹下最重要的兩個新武將,徐榮,東漢末年將領。曾在於汴水之戰中擊敗曹操的獨立追擊軍,梁東之戰中擊敗孫堅的部隊。
  • 殺關羽的大將潘璋究竟是什麼來頭?
    文|長空星照【導讀】潘璋是東吳名將,然而更讓他出名的是殺了三國名將關羽。
  • 三國十大猛將,為什麼武聖關羽可以放在第一位?
    他的戰績主要表現在逍遙律之戰,據《三國志·凌統傳》記載「權策馬驅馳,統復還戰,左右盡死,身亦被創,所殺數十人,度權已免,乃還。」逍遙津之戰時,張遼率7000軍隊突襲孫權,導致孫權大軍混亂,形勢危急。據《三國志·張遼傳》記載「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張遼僅帶800死士殺入敵營,直把孫權逼到一處高地,甚至不敢迎戰張遼,最後張遼在十萬大軍中殺出重圍,安然離去」此戰過後,「張遼止啼」的威名就在江東傳開!第四位:典韋
  • 從英雄殺中看三國蓋世豪傑
    英雄殺中的呂布技能挺合適他的生平的,呂布向來高傷害而低防禦,正應了他武力天下第一卻好勇無謀。胯下赤兔馬,手中方天畫戟,呂布真的不愧是三國武將戰力的標杆。呂布和他的坐騎赤兔馬都曾是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人們心中的尤物。但是呂布的命運並不太好,他的一生在三國歷史的天空像一顆流星一樣划過,並沒有最終成就一番事業。
  • 三國四大武功高手:一人獨戰關羽張飛魏延,一人跟張飛大戰三天一千回合不敗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在《三國演義》出現之前,講述三國故事最有名的一本書,叫做《三國志平話》。雖然這本書摻雜了許多光怪陸離的東西,比如曹操本是韓信轉世,劉備的前世是被呂后做成肉醬的彭越,能言善辯的蒯徹則變成了罵死王朗的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