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合作唯一聯繫人微信號:fhytbb 請務必註明「商務合作」
這是馮老溼的唯一圈子,歡迎掃碼加入,和馮老溼親密接觸,有問必答,馮老溼每天會在圈子裡分享不一樣的文章
今天跟大家談兩個人,一個是晚清革命黨烈士秋瑾,一個是漢朝名將李陵。
秋瑾持刀拍照,眉宇間露出英雄之氣
1
秋瑾的故事其實大家都知道,籌劃發動反清起義失敗,被清政府捕殺。
大家都知道的事,我就不說了。
我專說大家不知道的。
今天,我跟大家說三個人:處死秋瑾的人、逮捕秋瑾的人,和秋瑾的兒子。
當年下令處死秋瑾的紹興知府,名叫貴福,是一個蒙古人,晚清官吏。
殺秋瑾之後,不到5年,滿清就倒臺了,民國成立。
因為手上沾有秋瑾的血債,貴福不敢光明正大做人。
貴福知道:革命黨肯定不會饒了他。
於是,貴福隱姓埋名,改名為「趙景祺」,去了革命黨歷史基礎較為薄弱的東北地區,在奉系體制之下,繼續做官。
當時的奉系大佬是張作霖,不知道趙景祺(貴福)的底細,就算知道,張作霖也不在乎,因為張作霖本身也不是革命黨。
而且恰恰相反,張作霖和趙景祺(貴福)一樣,手上也有革命黨的血債,張作霖在清廷倒臺之前,也殺過革命黨(張榕)。
所以,趙景祺(貴福)去了東北躲起來,是對的。
這人很聰明。
後來,偽滿洲國成立,貴福(趙景祺)繼續在偽滿洲國體制下,做官。
再後來,溥儀的四妹妹韞嫻,還與貴福(趙景祺)的兒子趙國圻結婚了。
1937年,欠秋瑾一條人命的貴福(趙景祺),在奉天(瀋陽)病死,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像貴福這種壞人,竟然也享壽67歲。
唉。
天地不仁。
然後,我說說逮捕秋瑾的人。
當年奉命逮捕秋瑾的,是當時浙江的山陰縣令李鍾嶽。
李鍾嶽奉命抓人,逮捕了秋瑾。
依據秋瑾弟弟秋宗章的回憶,這個李鍾嶽,在搜查秋瑾屋子的時候,還故意吩咐手下,不要搜秋瑾的閨房,因為李鍾嶽想留一手,不想牽連太多的革命黨。
李鍾嶽雖然是清朝的官,但是,他是一個讀書人,本質上是一個正直的人,他也對革命黨有一定的同情,只不過當年的局勢,各為其主,他能做到這份上,其實已經算很不錯的了。
秋瑾被抓之後,在人證、物證不充分的情況下,被貴福下令殺頭,對於這一點,李鍾嶽非常不滿。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紹興被殺頭。
秋瑾被殺之後,李鍾嶽的良知,承受了極大的壓力,他非常懊悔抓捕秋瑾的行為。
僅僅兩個多月之後,也就是同年的9月23日,在忍受良心煎熬兩個多月之後,李鍾嶽在杭州,上吊自殺身亡了。
李鍾嶽自殺之後,當時中國的報紙一片讚美之聲,說李鍾嶽是「義殉」秋瑾。
最後,我談談秋瑾的兒子。
鮮為人知的是,秋瑾有個兒子,名叫王沅德。
王沅德(右)和他母親秋瑾(左)長得也挺像
秋瑾被清政府處決的時候,王沅德10歲。
王沅德10歲的時候,母親被政府殺了。
他那時還小,他能怎麼辦呢?指望他去劫法場?做不到的。
王沅德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媽媽,被政府殺了頭。
秋瑾就義之後,王沅德的爸爸(秋瑾的丈夫)教訓他:要吸取你媽媽的教訓,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涉足政治。於是在民國成立之後,王沅德走了一條和母親截然不同的路:經商。
王沅德長大之後,在商界發展得很好,是民國時期「湘潭電燈公司」的董事長。
秋瑾的丈夫是湖南湘潭人,兒子王沅德長大後在湘潭等地經商,很正常。
此外,王沅德還是「湘潭膏鹽礦」的董事長,又有幾大油鹽號、鞋帽店、綢緞莊、當鋪、「湘潭電燈公司」的股份,等等。
王沅德的商業觸角,遍布各行各業,是當時湘潭的首富。
民國湘潭版的李嘉誠。1955年,王沅德因病逝世。
王沅德的兒子王孝敏,也就是秋瑾的孫子,由於是烈士後代,一直受到國民政府和新中國政府的照顧和優待,讀書成才之後,供職於廣鐵集團。
2
我們都知道西漢大將李廣。
飛將軍李廣。甘肅天水人。
當年抗擊匈奴的猛將。
李廣的兒子、孫子,也在漢軍中服役。
今天我和大家講一講,李廣的孫子,李陵的故事。
李陵和他爺爺一樣,都是受漢朝皇帝器重的武將。
公元前99年,李陵奉漢武帝之命,率五千步兵,出徵匈奴。
行軍到蒙古高原當時名叫「浚稽山」的一個地方,李陵的五千漢兵,遭到三萬名匈奴兵的圍攻。
李陵和他的官兵們,奮力作戰。
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李陵彈盡糧絕之後,被匈奴人俘虜了。
李陵將軍想像圖
戰敗的消息,傳回到長安。
漢武帝一聽李陵被俘,就不高興。
在漢武帝的三觀中,戰敗就應該自殺,還被俘,靠,什麼人。
李陵在朝中,人緣很好。於是,許多臣子勸漢武帝,為李陵開脫,說咱李陵啊,沒有援軍,他已經盡力了,他投降應該是假裝的,他可能有他的立功計劃,我們相信他不是苟且偷生,請陛下息怒。
當時為李陵說話的人很多,例如司馬遷,就是其中一個。
再後來,漢武帝也想通了,覺得自己也有責任,倉促命令李陵帶五千人出擊匈奴,兵力太少,當初也太輕敵了。
於是,漢武帝決定,派兵北上,把李陵救出來。
派誰去呢?
派李廣利、公孫敖、韓說、路博德等大將,率數萬大軍,出徵匈奴,要把李陵解救出來。
其中,漢武帝給公孫敖的任務是:
深入匈奴腹地,直接解救李陵。
公孫敖率兵深入草原和大漠,和匈奴交戰。
未果。
這匈奴人跑得快,想找他決個戰,不容易。
公孫敖俘虜了一些匈奴兵。
於是,公孫敖審問這些匈奴兵,打聽李陵的下落。
被俘的匈奴兵告訴公孫敖:
「李陵被匈奴俘虜之後,很快變節,一直在幫匈奴練兵和製造兵器,對付漢朝。」
(事後證明:這些被俘的匈奴兵搞混了,其實幫匈奴練兵的,是另一位被俘的漢將李緒,不是李陵,但是,當時公孫敖不知道)
公孫敖錯誤地聽信了匈奴俘虜的說法,並轉告了漢武帝。
漢武帝沒向其他渠道證實,盲目聽信了公孫敖的報告,認為李陵叛變了,是個卑鄙小人,於是漢武帝大怒,下令將李陵整整一個家族,所有的親屬,全部屠殺乾淨,一個都沒有留。
漢武帝傳世畫像。這個老闆脾氣有點大哦
噩耗傳到匈奴俘虜營中的李陵耳邊。
晴天霹靂。
五雷轟頂。
滿門抄斬。人世間,對一個人最大的打擊,莫過於此。
讀者你換位思考一下,換了是你,這種打擊,你是否能扛得過來。
你該有多恨漢武帝。
李陵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從這起打擊中,慢慢地緩過神來。
後來,重新打起精神做人。
李陵決定,投奔匈奴,為全家人報仇。
匈奴的且鞮侯單于,見李陵終於答應歸順匈奴,十分高興,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李陵。
換句話說,李陵做了匈奴其中一個王的駙馬爺,而且封了王,叫「右校王」。
李陵脫下漢人服裝,穿上匈奴的軍服。
安安心心,做匈奴人了。
幹一行,愛一行。
後來,李陵多次帶領匈奴兵,攻擊漢軍。
用現在的話說,已經成為妥妥的「漢奸」了。
朋友們,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做?
不過,當時的匈奴和漢朝,是打打談談,有時候也有和平。
和平年代,有一次,漢朝派使節出使匈奴,李陵質問漢朝來使:
「我當年帶兵為漢朝打仗,是因為援兵不來,所以我才被俘的,我自問沒有什麼對不起大漢的,他漢武帝,憑什麼殺我全家?」
漢朝的來使告訴李陵:
「陵哥,你別急,聽我解釋,陛下(漢武帝)是誤信了匈奴俘虜的話,誤以為你真的幫匈奴練兵、造兵器、對付漢朝,陛下很生氣,所以陛下才殺了你全家,不過,那只是一場誤會而已。」
李陵說:「幫匈奴練兵、造兵器的根本不是我!是李緒!」
漢朝使節走了之後,李陵越想越氣,於是叫人把李緒刺殺了。
再後來,漢武帝也死了,漢昭帝繼位,派了李陵的好朋友兼老鄉任立政帶隊,出訪匈奴,尋找機會,勸李陵回來。
任立政到訪匈奴,找機會單獨會見李陵,並勸他:
「那殺你全家的,是漢武帝,他都已經死了,當今陛下是漢昭帝,漢昭帝跟你無冤無仇,你還是回來吧,我們大家都很想念你!」
李陵說:「吾已胡服矣。大丈夫不能二次受辱。」
李陵的意思是說:我穿匈奴的衣服、做匈奴人,已經很多年了,漢武帝殺我全家,這是奇恥大辱,如果即使這樣對我,我都還回去臣服於他們劉家,那就是第二次受辱,那我就是個孬種,作為男子漢,我絕對做不到。
任立政勸說無果,悻悻而歸。
當時,恰好蘇武被匈奴流放在貝爾加湖放羊。
李陵去看望蘇武,並勸蘇武歸順匈奴。
蘇武斷然拒絕。
李陵訪蘇武想像圖
公元前81年,蘇武獲準返回漢朝,李陵送別蘇武。
蘇武勸李陵跟他一起回漢朝。
李陵對蘇武說:
「如果漢武帝不殺我全家,我本可以殺掉匈奴單于,立功回國,但是,既然他殺了我全家,那麼這件事,就再也無法挽回了,我是不會跟你回去的。」
於是,李陵就留在了匈奴,最後,終老在匈奴的土地上了。
李陵和匈奴公主生下的後代,在北方的草原上,也開枝散葉,生根發芽。
後來時光一晃,六百多年過去,到了唐朝,在今天吉爾吉斯斯坦這個地方,有個叫「黠戛斯」的部落,自稱是李陵的後代,派使節來了長安,受到唐中宗李顯的接見。
唐中宗李顯對黠戛斯的使者說:
「你們是李陵的後代,本質上也姓李,我也姓李,我們是同宗,你們和其他國家的蠻夷,不一樣,不是一回事。」
因為祖宗都姓李的關係,黠戛斯和大唐的關係很好。
黠戛斯曾經多次出兵,幫助大唐打仗,例如大唐打突厥的時候,黠戛斯就曾經出兵,幫助唐軍。
黠戛斯位置圖。當年黠戛斯有許多人自稱是李陵後人,並與大唐關係良好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李陵在大草原上的後裔,逐漸也忘記了自己的祖先(李陵),也漸漸本地化了。
至今,李陵仍然有血脈,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土地上繁衍。
歷史就是這樣,在東亞的地盤上,遊牧民族的血脈和漢人的血脈,互相交融。一兩千年之後,誰不敢說誰的血統最純正。
李陵的故事,就講到這了。
親愛的讀者們,我們從這個真實的歷史故事裡,學到什麼呢?應該吸取什麼教訓呢?尤其漢武帝,作為一個大集團的領導,一個大公司的老闆,在李陵這件事上面,有哪些做得不對呢?
馮學榮過去10年發表過和未發表過的文章彙編為電子文集共24集(每集約200頁、含文約30篇)PDF格式,包括:《馮學榮談經濟常識》、《馮學榮說大千世界》一套五冊、《馮學榮精品散文集》一套四冊、《世界的真相其實很有趣》、《馮學榮雜文集》一套兩冊、《馮學榮談歷史》一套五冊、《日本為什麼侵華》、《不忍面對的真相》、《隱動力》、《馮學榮談財富、三觀與自由》、《親歷北洋:從共和到內戰》、《中國歷史的側面Ⅱ》,共24冊電子文集(紙質書免問),讀者優惠價199元,請掃以下二維碼加微信惠購(請您在添加微信時務必註明「買書」二字),電子文集可以發到您微信裡或電子郵箱裡(可以下載到電腦),凡惠購者均有超值神秘禮物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