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圖片
封面
封底
封底官配
中脊
盤盒內
光碟
光碟(俯拍)
原版片名: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
中文譯名:危機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
其它譯名:13小時:班加西無名英雄(香港)
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臺灣)
上映時間:2016-01-15(美國)
簡介:電影改編自米切爾·朱可夫的同名小說,由《變形金剛》系列的導演麥可·貝執導。故事講述了在2012年利比亞班加西,美國領事館發生了一起反美示威事件,入夜後數十名武裝分子衝進領事館,示威演變為暴力衝突。此時,由六名軍事精英組成的特種拯救隊臨危受命,歷經危機13小時對抗敵人。
主演:詹姆斯·戴爾
約翰·卡拉辛斯基
馬克斯·馬蒂尼
多米尼克·福穆薩
巴勃羅·施瑞博爾
大衛·丹曼
馬特·萊斯切爾
託比·史蒂芬斯
導演:麥可·貝
太平洋影音公司 出版
博泰文化 發行
ISBN 978-7-7991-6783-1
國權像字 19-2016-0292 號
新出像進字〔2016〕497 號
光碟配置:BD100
光碟容量:90.5G
正片片長:2:24:27
編碼格式:HEVC H.265 / 3840×2160p / 24p / HDR10 / Dolby Vision - 杜比視界
畫面比例:2.40:1
原聲音軌:英語(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
英語(Dolby Digital 5.1 / 640 kbps / 視力障礙輔助音軌)
中文音軌:無
其它音軌:德、西班牙、法、義大利、日
* 共7條音軌
英文(聽力障礙輔助字幕)
中文字幕:繁體中文(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香港粵語風格)
其它字幕:阿拉伯、丹麥、德、希臘、西班牙、法、義大利、日(正片、說明)、韓、匈牙利、荷蘭、挪威、葡萄牙、羅馬尼亞、荷蘭、瑞典、泰
* 共22條字幕
英文
繁體中文(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香港粵語風格)
* 由於技術限制,以下圖片均為「屏攝圖」,照片無法完全還原UHD給觀眾帶來的HDR效果,故以下對比僅供參考,圖片效果與實際目測有差距。
頂級菜單-語言(字幕)選擇
主菜單
設置
分段
正片對比(上:BD SDR;下:4K UHD HDR10)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高人評價:片中故事多數發生在晚上,由於屏攝夜景的難度較大,所以我在「截圖」時特意都挑的白天。雖然上傳圖片都會經過微信公眾平臺的壓縮,但第二組、第四組對比圖仍能看出BD比UHD的噪點更明顯。也正是由於夜場多,所以UHD在4K和HDR的輔助下能夠顯示更清晰的夜間畫面。本碟還支持「杜比視界」,故畫質較BD版更勝一籌。
前階段一直在報「地球娛樂」,今天給各位換換耳音,來一篇「博泰文化」的國版UHD嘗嘗鹹淡,呵呵~~~雖然老鳥們都清楚,但我還是要給新丁碟友解釋一圈,目前針對「好萊塢」原六大電影公司的中國內地正版音像代理關係分別為:「地球娛樂」代理「華納、環球、福斯」;「新索」代理「索尼」;「博泰」代理「派拉蒙」。迪士尼無國代。而今日碟報的《危機13小時》就是「派拉蒙」的片子。
本片系曾執導過《珍珠港》、《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著名導演「麥可·貝」的作品。貝導在影迷圈中還有另一個暱稱——「爆炸貝」,即他非常擅長拍攝槍火類動作片,因此請他執導《危機13小時》算找對人了。本片雖然取材自「米切爾·朱可夫」的同名小說,但故事是有真人真事滴,且發生時間離現在也不遠——2012年9月11日。在這次暴力衝突中,美方有包括大使在內的四人陣亡……影片全程都是仿紀錄片的手持攝影模式,凸顯其真實性。在我看來本片的最大優點是:雖屬美國電影,但視角卻並未絕對主觀,片中沒有妖魔化襲美基地的武裝分子,甚至還在片尾處放了一段描述他們妻子到戰場認屍的橋段。片中鏡頭絕大多數是平視的旁觀視角,即使在戰鬥過程中,也僅有非常少的俯視上帝視角,這讓觀眾有了更多的臨場感……最後,電影並沒有把傷亡原因歸結於恐怖分子襲擊,而是把責任推向了美國政府的自身救援機制及官僚體系,這種出了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的思維模式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影片給予我兩點啟發:第一,「有信仰」就一定好麼?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人說:中國人就是因為沒有信仰才XXX的(這裡的XXX一定是缺點)。可片中襲擊美使館駐地的班加西武裝分子個個都有信仰啊,甚至信仰到可以隨意殺人的地步,我們雖沒有信仰可也沒瘋成這樣啊~~~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沒信仰不見得一定是壞事。第二,美國為啥喜歡當世界警察、到處「管閒事」哩?最近聽羅胖的羅輯思維節目,恰好從「地緣政治」角度提出了一個觀點:因為美國所處北美大陸,兩側都是大洋,屬於天然的安全國家,因為想進攻美國就要先跨過大洋,但福禍相依,進攻難、防守也難,開放的海岸線讓美國幾乎無法防守,一旦有敵軍真的跨過大洋來打美國,那登陸後就是直接進入了美國本土。事實上,這事也確實發生過,在1812~1815年,英美兩國就爆發了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英軍就一路打進美國、甚至佔領了白宮……後來日本又通過空襲珍珠港讓美國嚇了一大跳,當時在美國國內就有謠言稱日本軍隊已攻佔了芝加哥……雖然此後同類事件再也沒有發生過,但這種「不安全感」已經植入了美國人的心底。同樣是「貝導」執導的科幻片《世界末日》片頭也有這樣一個橋段,明明是隕石落到了美國,而計程車司機卻大喊「薩達姆轟炸我們……」,這就是不安全感的體現。當然,外界看來這完全是美國的杞人憂天,可他們自己不這樣看。他們認為:只要敵國登錄美國就說明他們的國防失敗了,所以他們一定要把威脅控制在國外,將國防線外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全球布防的局面。所以才給人一種到處「管閒事」,當「世界警察」的感覺。當然這事很複雜,不可能用這樣一個簡單的角度就解釋清楚,這只是分析的角度之一而已……
下面說說碟。在UHD版上市之前,博泰也在國內發行過本片的BD版本,是「正片+花碟」的的BD雙碟套裝。因有獨立花絮碟,所以無論是BD正片碟還是UHD正片碟,碟內均沒有花絮。從音軌和字幕配置上比較,BD、UHD的原聲音軌都採用了「杜比全景聲」格式,所以聲音方面,二者水平相當。本片未在國內公映,故BD、UHD都沒有普通話配音音軌,但BD比UHD多了一條「簡體中文字幕」,這是BD強於UHD的地方。若單論畫面,那確實還是支持4K HDR(杜比視界)的UHD更勝一籌。片長145分鐘,光碟容量高達90G,音軌字幕數量在UHD影碟中並不算多的,所以大部分數據容量還是用在了畫面方面。本片夜景多,所以如果你家裡有支持「真HDR」的電視(或投影),那UHD版肯定是首選,如果看不了真HDR,那還是老老實實的選擇BD版本吧。
影碟機:OPPO UDP-203
影碟機:SONY BDP-S5500
投影機:SONY VPL-VW368(4K視頻投影機、支持HDR10)
投影幕:JK HD-W2 MK III 105寸畫框幕(經科白塑幕)
視頻線:高登尚4K HD-V1000 HDMI 2.0a/b線 (1米、10米)
功 放:YAMAHA RX-V3081
音 箱:7.1.4
主 箱:萬登庭2Ce
中 置:萬登庭VCC-1
環 繞:何氏H9(落地箱)*4
天 空:SKH-410(B)*4
低音炮:何氏TA100+好萊塢SW10
屏 攝:小米MIX3手機(手動模式 白平衡:自動 / 感光度:200)
本文首發日:2019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