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患者】麻風病是一種由麻風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這種病變主要主要體現在皮膚和周圍神經。主要表現為麻木性皮膚損害,神經粗大,嚴重者甚至肢端殘廢。晚清時期,麻風病患者隨處可見,他們的結局往往無比悽慘。(這是一組反映晚清時期苦難中國人的老照片)
【碼頭上用土辦法治療病痛的苦力】晚清時期醫療水平極端落後,當時以中醫為主。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一旦患上了疾病,往往都是選擇用土辦法來治療。不過,當教會醫院在各地興起後,教會醫生也會免費給一些窮人看病。
【提水歸來的老人】晚清被視為貧窮落後的時代,生活這個時代的老百姓,一方面需要忍受列強的壓榨,另一方面則需要面露官方不停剝削。由於晚清政府籤訂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需要大量賠款,結果這些賠款又落到了廣大窮苦老百姓頭上,可見當時老百姓生活之艱難。
【戴著木枷的犯人】晚清酷刑眾多,比如大家熟悉的十大酷刑。需要注意的是,十大酷刑並不是說酷刑的數量是10種,它包括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縊首,烹煮,宮刑,刖刑,插針,活埋,鴆毒,棍刑,鋸割,斷椎,灌鉛,彈琵琶,抽腸,騎木驢等等。
【母子三人】照片中女孩正在纏足,腳部纏著厚厚的裹腳布。纏足跟古代人畸形的審美觀有莫大關聯,「在傳統觀念中,纏足是為了取悅男性,人們通常認為小腳對男性具有吸引力。」女孩4歲開始就把腳趾和足弓折向腳心,用布條纏緊,這樣就能阻止腳部繼續發育,使之成為「三寸金蓮」。
【窩棚裡的老奶奶】晚清時期稅收種類多如牛毛,鴉片稅成為第一惡稅。鴉片稅包括分為洋藥釐金、土藥釐金、土藥稅、土膏統捐、土藥統稅、罌粟畝稅、鴉片牌照捐、鴉片憑照捐、鴉片燈捐等。晚清政府推廣老百姓種植鴉片,並徵收徵稅,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
【鄉紳訓斥乞丐】晚清時期,一點不誇張地說,「滿大街都是乞丐。」晚清時期乞丐到處都是, 官府還實行登記造冊,嚴格控制一個地區的乞丐數量。當一個地區乞丐數量過多,影響官府統治時,官府就開始所謂的賑災措施,比如發放恩賞米石、收養老弱病殘、設立粥廠等。
【碼頭上的乞丐】除了吃飯面臨嚴峻挑戰外,當時老百姓的住房條件也非常惡劣,「房子是用土塊或者碎磚頭壘起來的,外麵糊上一層泥巴。有的房頂覆蓋著瓦片,多數房屋頂部都只是蓋著層蓆子,再在上面敷上石灰和乾草的混合物。所有的房屋都沒有超過一層樓的高度,一個五口之家或者六口之家就擠在這樣的一間或者多間房屋中。」
【晚清巨人】這張照片備註顯示,男子的身高達到了2.3米,就是說該男子的身高比姚明身高還要高(姚明身高2.26米)。儘管身材高大,可男子行動不便,經常出現了各地雜技表演現場,成為大家圍觀獵奇的對象。
【圍牆下的乞丐】晚清時期,美國駐華公使何天爵在北京生活多年,他對當時中國國情有很深刻的認識。何天爵說:「在中國,如果你看到十幾個大人和小孩子為了一堆牛糞而爭得不可開交,一點都不要覺得稀奇。」何天爵沒有誇大,這就是當時的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