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被曲解最深的正經成語,本無關風月,如今卻讓人難以啟齒
我們經常說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而在這歷史的長河中誕生了很多的文明,然而離殤在不斷的發展,文化也在不斷的更新,因此也產生了許多文化上的差異,其中語義的訛變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甚至有些詞語都失去了本來的含義,而被曲解成另一個含義。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下面這三個成語,他們的本義本來無光風月,但現在的含義卻越來越讓人難以啟齒。
第一個就是人盡可夫
說到人盡可夫大家想到的都是不好的含義,現在通常用來形容女子行為不檢點,所有的男人都可以當做丈夫看待,經常暗指風月場所的女子,還衍生出了不少的解釋,比如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嘗等等。然而其實「人盡可夫」的本意指一個女子的丈夫可以有很多選擇,但父親卻只有一人,丈夫怎麼能與父親相比呢!
「人盡可夫」出自《左傳·桓公十五年》,說的是春秋時期,鄭厲公因為忌憚祭仲專權,便派祭仲的女婿雍糾去殺祭仲,但卻被祭仲的女兒得知了計劃,於是祭仲的女兒回去問她的母親:「父與夫孰親?」,她的母親告訴她「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意思是父親只有一個,丈夫卻可以有很多選擇,怎麼能夠相比呢?於是雍姬就告訴祭仲,雍糾要殺他,於是雍糾被殺,鄭厲公逃離鄭國。可見這個詞語本身是非常正經的,但如今卻被曲解成這麼不正經。
第二是一場春夢
說到「春夢」很多人都會想到不健康的畫面,但其實他的本意是過去的一切轉眼成空,比喻不切實際的想法落空。這個成語的出自五代·韋縠:「倚柱尋思倍惆悵,一場春夢不分明。」而在宋朝蘇軾被貶到海南昌化,有一個70歲的老婆婆知道蘇軾的經歷後,感慨的說:『內翰昔日富貴,一場春夢。』」說的是昔日的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場春夢而已。
第三是暗通款曲
聽到暗通款曲如今一般都會想到男女偷情之事,雖然它本來的意思也是貶義的,但更偏向的是官商勾結,為了隱瞞別人,私下溝通,與風月無關。而如今被引申為這麼不正經的含義,則是因為這個成語在古本焚椒錄中的記載:「如是者,叄管齊下!終使可汗見疑猜忌,以蕭後與趙暗通款曲,遂成冤獄而殞歿!」說的是宰相三管齊下,讓可汗懷疑蕭後和趙惟一私通。這個成語才被誤解為才這麼猥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