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臭,別名大便,屎,粑粑,翔!為了方便孩子溝通,我們一般用「臭臭」來形容大便。既文雅又好聽,還通俗易懂。
昨天四歲的大寶興高採烈地告訴我:「媽媽,我在幼兒園拉臭臭了。我是不是又長大了?」豎起大拇指,贊他:「哇,真的好大進步哦。你之前能自己吃飯,自己換衣服,自己尿尿,現在還會自己拉臭臭啦。」要想讓孩子有滿滿的自信心,就得給他大大的贊。
其實之前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他有試過拉臭臭在褲子上。他現在還記得自己一共拉在褲子上有3次,但是每次都是王老師幫忙洗褲子,幫他擦屁股。你也許會好奇,為什麼孩子內急自己不會去上廁所蹲著呢?哈哈,今天我來破題!
一、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臭臭?
孩子上幼兒園後,他不願意在幼兒園拉臭臭,他每次都是上學前或者放學後在家拉臭臭。我很好奇,問他為什麼呀?他的回答有點出乎我意料,我來講給大家聽聽。
1、因為幼兒園的廁所是蹲廁,我在家有自己的小馬桶(專屬小坐廁),坐著總比蹲著舒服吧。所以,我情願忍著回到家再拉臭臭。2、因為幼兒園的老師很忙,我不想因為自己拉臭臭讓老師更忙,麻煩到老師。所以,我還是回家再拉臭臭吧。3、因為拉臭臭會給其他好朋友看見,我會很不好意思呢。所以,我能忍則忍吧。驚呆了吧?我家四歲的寶寶居然表現出自我、換位思考為別人考慮、感到害羞。
這也不禁讓我想起津津媽的兒子在幼兒園,課間操時間一個沒忍住,「嘣」一條「香蕉狀」的粑粑掉在他的腳邊。
那時候他上的幼兒園有實時監控,家長可以通過APP觀看孩子在幼兒園的一舉一動。我那同事看到自己的兒子津津拉臭臭了,先是一個孩子發現津津拉臭臭跑去告訴老師,另一個孩子發現後驚呼:「津津拉臭臭了。」結果,然後一群孩子圍在津津身邊研究「便便」。
小朋友A:「哇,津津你吃玉米了嗎?」小朋友B:「津津,你好像有點上火了。你的便便好硬呢。」小朋友C:「津津,你的臭臭好臭呢。」
津津媽媽看著監控裡的兒子和一群孩子,聽著一群孩子巴拉巴拉地議論兒子拉出來的臭臭,孩子們為什麼會研究起好朋友的便便了呢?
津津媽媽說,那個時候我真心害怕孩子心裡留下什麼陰影。結果放學接孩子時,他很自豪地說:「媽媽,我拉臭臭了,同學們關心地叫我多喝水,可能有點上火。老師幫我擦屁股,還給我洗褲子,把我照顧得很好。」
所以,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臭臭多半是因為害羞和害怕。擔心別人笑話自己,擔心麻煩老師和同學。
二、如何讓孩子接受在幼兒園拉臭臭是正常的事情?
人有三急!你知道三急是什麼嗎?尿急!屎急!屁急!這是能忍的嗎?不能!
1,告訴孩子不管在什麼時候,只要有內急都可以請求解決。比如,在幼兒園玩耍過程中,需要上廁所可以告訴老師,請她幫忙;比如很多人在排隊上廁所,你覺得特別急,可以請求別人讓你先上;但是如果一直忍著就會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2,告訴孩子強忍內急不上廁所,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比如,尿急不去廁所,我們的膀胱就會爆滿;屎急不去廁所,就會拉褲子上,而且臭臭會在身體裡面形成細菌群,容易讓我們感染上呼吸道疾病;屁急,忍著不放出來,有研究證明,屁會在身體裡面游離,然後從口腔、鼻孔排出。
3,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拉臭臭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師會像媽媽一樣照顧自己。比如,尿褲子了,老師會幫忙更換,還會幫忙洗乾淨晾曬;比如拉完臭臭,老師會幫忙擦屁股;比如同學們不會因為你尿褲子或者拉臭臭取笑你。
4,告訴孩子每個人的生理就是這樣的,吃進去的食物會通過消化系統,吸收營養後排出糞便。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過程,不要覺得奇怪或害羞。
像我們家的大寶,有時候會因為過於集中玩耍,忘記了上廁所,結果尿褲子了。我從來不會罵他,或者吼他,因為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吼越恐嚇他,他就越害怕或者越叛逆。反而,溫馨的提示比大聲呵斥效果更好!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也有在幼兒園不願意拉臭臭,或者尿褲子的經歷,請你一定不要罵他或者說他,更甚者取笑他。因為這處理不好有可能時他的終生陰影!誰不是從小長大的呢,對孩子多一點寬容多一點關愛!
拉臭臭是正常的事,就跟我們吃飯一樣正常!哈哈,希望你喜歡我的建議,跟孩子一起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