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各種佛像及唐卡——連載第二篇

2020-12-22 顯密壇城

長壽佛

阿彌陀佛的梵文原意是「無量光」和「無量壽」兩種意思,具有空間和時間兩種性質,本來都是阿彌陀佛一身所兼具的,但在喇嘛教內卻將這兩種含義分別當做兩尊佛供奉。藏傳佛教認為無量光佛是原生的,無量壽佛是他的化身。在藏傳佛教寺院裡無量壽佛的壁畫、塑像、唐卡畫像可以說觸目皆是,特別是在靈塔殿裡,長壽佛是不能缺的。長壽佛著菩薩裝,具文靜的女性特徵。頭戴天冠,梳著高髻,上身袒露。呈現桔紅或土紅色,身上有瓔珞、項圈等莊嚴的器具。最典型的特徵是雙手作禪定印,即雙手上下疊放在屈盤的雙腿上,手中拜一個生長著吉祥花卉的寶瓶。他的頭微低,表情靜穆高潔,掠過一絲神秘的微笑。體態勻稱,像一位端莊的女性。

彌勒佛

彌勒佛在藏語中讀強巴佛。他是釋迦牟尼預言的未來佛,要在釋迦滅寂後經過天上四千歲,相當於人間的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才能下生人間,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弘揚佛法。目前還正在兜率天宮(藏語稱甘丹)中說法,等待下來南瞻部洲。彌勒像各具姿態,形象各異。藏傳佛教寺院中絕對要供奉彌勒佛,且一般都是巨型的,高數米乃至數10米。扎什倫布寺的強巴佛殿中供奉著一尊高達30米的鍍金彌勒佛,為了便於瞻拜這尊佛像,圍繞著他修了五層殿宇,這樣才能看清身體各部的細節。

白度母

白度母藏音譯卓瑪嘎爾姆,「度母」,亦稱「救度母」、「多羅母」等。藏密常以長壽佛、白度母及尊勝佛母等三尊合稱為:「長壽三尊」。相傳白度母是觀世音菩薩左眼眼淚所化。據藏傳佛教說,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很多,度母是他化身的救苦救難本尊,以顏色區分,現為二十一尊象;二十一尊度母的顏色都不相同,最受尊敬、寺廟中最常見的是白度母。

白度母據說性格溫柔善良,非常聰明,沒有能瞞得過她的秘密。人們總愛求助於她,故又稱為救度母;白度母身色潔白,面目端莊祥和,雙手和雙足各生一眼,臉上有三眼,因而又稱為七眼佛母。相傳額上一目觀十方無量佛土,其餘六眼觀六道眾生。她的形象為頭戴花蔓冠,烏法挽髻,雙耳墜著大環,穿麗質天衣,上身袒露,勁掛珠寶瓔珞,斜披珞腋。雙腳盤坐在盛開的蓮座上,右手膝前施接引印,左手當胸以三寶印撫烏巴拉花,花莖曲蔓至耳際。左持一朵曲勁蓮花,右手掌向上,表示原意幫助人解難。形象典雅優美。修度母法者,一切罪業消滅,一切魔障消滅,能救一切災難。而且無子息者,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財得財,長壽富貴,皆能遂願,成就急速,其功德利益無量。

綠度母

綠度母(Green Tara)為觀世音菩薩的修行伴侶。全稱聖救度佛母,我國古代稱多羅菩薩、多羅觀音,共有二十一尊,皆為觀世音菩薩之化身。綠度母即二十一尊度母之一,此尊現少女相,全身綠色,一面二臂,現慈悲相。頭戴五佛寶冠,身佩各種珠寶,著各色天衣,下身重裙,以示莊嚴;菩薩座於蓮花月輪上,右足呈蹍踏狀,左足踡屈。右手向外置於右膝上,作施願印,持烏巴拉花,左手置於胸前,亦持烏巴拉花。修持此尊密法,能斷生死輪迴,消除一切魔障、業障、病苦等,並能消災、增福、延壽、廣開智慧,凡有所求,無不如願成就,且命終往生極樂世界。

大威德金剛

大威德金剛,大威德金剛是格魯派密宗所修本尊之一,因其能降服惡魔,故稱大威,又有護善之功,故又稱大德。梵名「閻魔德迦」(英語:Yamāntaka),藏語為」多吉久謝」, 日本東密稱為「大威德明王」。也叫閻曼德迦、怖畏金剛、牛頭明王。大威德金剛藏密認為其是文殊菩薩的忿怒相,屬教令輪身,是事業的根本。於無上瑜伽部、格魯派(黃教)中,與勝樂金剛、密集金剛同為主要的本尊。

相關焦點

  • 走進藏傳佛教:了解密宗佛像造型藝術
    自藏傳佛教誕生以來,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演變中, 藏傳密宗佛像藝術就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立足於雪域高原, 在「潤物細無聲」中深深地影響著藏族、土族、蒙古族等民族的生活習俗、文化藝術乃至思維方式等。其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 不僅僅在於民眾虔誠的信仰, 還在於它遍布雪域、形式多樣、自然靈活, 且符合佛教義理。由於藏傳密宗佛像是佛教在融合苯教教義基礎上形成並發展起來的, 因此, 作為傳播手段和工具的藏傳佛教藝術也必然是佛苯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即以苯教形象為基礎, 以佛教義理為指導的感性形態, 是佛教義理的感性顯現。
  • 裝藏和開光:藏傳佛教佛像的「安住」儀式
    藏傳佛教對新建的佛像(佛塔、佛殿以及新繪製的唐卡畫像等)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要舉行加持儀式。這種加持儀式,安多藏語叫「熱布乃」,漢語意思是「安住」,是祈請諸佛的智慧法身安住於佛像之中,接受頂禮和供養,並為眾生賜福。
  • 藏傳佛教造像、法器、唐卡集粹,不乏宮廷御製精品|一拍即合
    勝樂金剛作為藏傳佛教中的重要本尊,這一題材的佛教藝術作品諸如造像、唐卡等所見不少。但像大羿拍賣這尊勝樂金剛造像一樣精美的作品卻十分少見,市場上偶能見到可與之相提並論的作品,皆廣受藏家追捧,價值不菲。如2017年西泠印社春拍推出的一尊高39釐米的勝樂金剛造像拍出816.5萬的高價(參閱2)。這尊造像體量較高,但工藝不如大羿這尊,尤其是細節的處理尚有一定差距。
  • 從唐卡展看藏傳佛教的圖紋與「淨域虔心」
    由於唐卡本身質地脆弱,現存唐卡中,15世紀之前的作品存世量並不多,明清時期的唐卡藝術臻於成熟,故而存量最大。從現場的唐卡可以欣賞與解讀藏傳佛教中的一些圖紋。唐卡中的男女神祗擁抱與歷史信息在談到唐卡之前,不妨先簡單了解一下佛教的體系,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南傳佛教,並稱三大佛教體系。這一簡單的劃分法主要從其流傳的地域以及典籍所使用的語言考慮。
  • 藏傳佛教,只看這一篇就夠了!
    藏傳大悲咒(瓊英卓瑪)藏傳佛教的標誌: 法輪與鹿. 象徵佛法生生不息,萬物皆有佛性.也是紀念佛主在野鹿苑初轉法輪(傳經),一對溫順的小鹿跪下來聽法.一般放置在寺廟大殿前面正上方正中央。無論是漢語或藏語都沒有字面意義,發音都一樣.是佛教密宗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語,密宗認為這是秘密蓮花部的根本箴言,也即蓮花部觀世音的真是言教,故稱六字箴言。藏傳佛教將這六字視為一切根源,循環往復念誦,即能消災積德、功德圓滿. 六字箴言在藏區隨處可見,這張是山頂繪製巨幅六字箴言時拍下的.
  • 藏傳佛像與密宗佛像的關係,很多人都存在誤解!
    目前,有極大一部分人認為藏傳佛像就是密宗佛像,而密宗,不是神秘莫測,就是異端邪說。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一部分人對藏傳佛教的實際情況並不了解,再加上接觸到非正規途徑的宣傳,以訛傳訛,所以導致了極大一部分人對於密宗佛像產生了誤解。那麼,藏傳佛像是否就等於密宗佛像呢?如果僅僅從概念上講,密宗一詞不能用來單獨稱呼藏傳佛教。
  • 一種有禁忌的繪畫——唐卡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涉及佛教的唐卡畫成裝裱後,一般還要請喇嘛念經加持,並在背面蓋上喇嘛的金汁或硃砂手印。也有極少量的緙絲、刺繡和珍珠唐卡。唐卡包括的內容極為廣泛:有反映藏傳佛教和各種神靈的宗教唐卡;有反映自然科學成就的藏醫、藏藥、天文歷算唐卡;有記載歷史事件的史料唐卡;有記錄人物的傳記唐卡。
  • 走出民間,成為世界非遺——熱貢唐卡存在的意義
    美輪美奐的唐卡藝術創作,在熱貢地區,呈現出『家家從藝,人人學畫』的創作藝術奇觀。作為藏傳佛教藝術作品,唐卡首先是為宗教服務的,它所表現的宗教內容和宗教情感隨著藏傳佛教在青海大地的廣泛傳播而不斷地深入人心。
  • 2016藝拍年鑑 唐卡及佛教文物
    佛教文物作為典型的佛教藝術品,其收藏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在近幾年不僅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價格一路看漲。    17世紀 噶舉派上師唐卡 棉布礦物顏料長61cm;寬51cm成交價:322,000 人民幣2016年12月3日 北京翰海2016秋季拍賣會(佛像部分) 西路十年—金銅佛像 (
  • 到西藏旅遊才發現,唐卡價格居高不下的秘密,是我們想得太簡單了
    傳記唐卡很多不了解唐卡的人會認為,唐卡只是西藏人畫在紙張或布幔上的捲軸彩畫。但事實上經過幾個世紀的傳承,一些早期的老唐卡早已成為人們了解藏傳佛教的百科全書。因為唐卡的內容題材雖涉及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領域,但傳世精品往往都是關於藏傳佛教的作品。
  • 咱們家裡能不能掛唐卡?唐卡為什麼在拍賣會上屢屢創出高價?
    咱們家裡能不能掛唐卡,首先就咱們國家來說,它屬於藏傳佛教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但是唐卡中大部分的繪畫題材還是集中在我們比較常見的佛像中。從供方的角度來說,一張唐卡和一個佛像是沒有區別的。唐卡為什麼在拍賣會上屢屢創出高價?
  • 藏傳佛像釋迦牟尼與阿彌陀佛的區別是啥?
    一、地位不同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藏傳佛像釋迦牟尼不是其本名,是後人對他的尊稱,意義是「釋迦族聖者」。藏傳佛像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我們屬於娑婆世界)的教主,因釋迦牟尼出生於印度,對我們來說屬於西方,所以說是西方教主。
  • 藏傳佛教中多面多臂的觀音菩薩圖像研究(續)
    馬頭金剛具有巨大的降魔去障能力,是咒師們的主修本尊,在藏傳佛教中得到非同尋常的重視。馬頭金剛屬於無上密續本尊。全身珊瑚紅色、三頭六臂,三面代表輪迴解脫的三個途徑及三種空性。漢傳佛教中的護法一般泛指龍天護法,而藏傳佛教中的護法種類繁多,並且各有修持儀軌、供養讚頌之法。其中大黑天護法是大悲觀音為眾生祛除各種障礙而化現的忿怒護法,在排憂解難、增長善心方而有巨大的功效。
  • 2016年度鑑賞丨唐卡及佛教文物Top50
    佛教文物作為典型的佛教藝術品,其收藏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在近幾年不僅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價格突飛猛進,一路高漲。17世紀 噶舉派上師唐卡 棉布礦物顏料長61cm;寬51cm成交價:322,000 人民幣2016年12月3日 北京翰海2016秋季拍賣會(佛像部分) 西路十年—金銅佛像 (
  • 古天一2020拍賣會 | 「緣起」 唐卡秘境
    唐卡作為藏傳佛教美術重要的承載形式之一,在宗教實踐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於唐卡本身質地脆弱,且易遭到各種人為損壞。因此,現存唐卡中,15世紀之前的作品存世量並不多。此幅唐卡表現的格魯派兩種皈依境之一「上師相應法皈依境」。畫面主要由四組人物組成,其中圖左和圖右分別為佛陀教法的兩個主要傳承之持有者,此二傳承分別是廣大的菩薩行傳承與甚深見傳承,前者強調「廣度」,後者注重「深度」,如此代表藏傳佛教的教法既廣且深。
  • 藏傳佛教中的「九宮八卦」圖
    作為藏傳佛教傳播的核心區域,藏區為什麼會出現道家文化特色的「九宮八卦」圖案,並以此作為護身符?而且從佛教理論而言,佔卜、算卦等是佛經明文禁止出家比丘不許從事的活動,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這要從兩方面說起。
  • 唐卡
    名稱:黃財神,作者:Baldhoj Lama (已經開光)藏名藏拉色波,是密教之護法神祇,藏傳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養的五姓財神是一種以幾何圖形為主的構圖,壇城是指佛的宮殿,由外到內以圓形和形的幾何體形式層層相套構成,正中間為主尊或佛,外面圖形以水圖案及火焰圖案裝飾,第二層起用圓形的金剛圖案、水圖案、蓮花圖案裝飾,表示大海、風牆、火牆和金剛牆、蓮花牆、護城河。內套正方形圖案表示城牆、屋簷,層層深入,最後到達主尊殿,並用紅、黃、白、藍表示東南西北四方,圖案結構複雜,抽象和具象手法並用。
  • 家中為什麼不適合掛唐卡 家中唐卡裝飾的注意事項
    唐卡是一種線條複雜、色彩豐富、帶著濃鬱宗教特色的捲軸繪畫,大多數唐卡表現的是藏傳佛教的主題,也有很少一部分表現其他題材、服務與其他內容。有人問家中為什麼不適合掛唐卡?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準確。我們下面就來看一看家中唐卡裝飾的注意事項。
  • 清華藝博呈現唐卡與造像之美,包括沈從文捐贈的降龍文殊
    公元七世紀中葉,佛教從印度和唐朝漢地傳入西藏,與本土的苯教及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藏傳佛教。唐卡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捲軸畫,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澎湃新聞了解到,展覽「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於4月26日開幕,將首都博物館收藏的26件造像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的38件唐卡並置展出,呈現唐卡與造像藝術之美。由於疫情影響,目前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並未對外開放,「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經授權,精選刊發展覽中的精品。其中包括知名作家、文物學者沈從文先生捐贈的唐卡降龍文殊與吉祥天母。
  • 從永樂御製唐卡到宣德青花大碗:「永樂大帝的世界」還聚集了哪些拍場天價古董
    3.48億港元拍下的「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以及其他14件包括鄭和《發心書寫金字經》、瓷器以及佛像在內的文物。4月28日,這件永樂唐卡以及其他14件包括寫經冊頁、瓷器以及佛像在內的文物匯成「永樂大帝的世界——御製唐卡暨永宣文物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