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佛
阿彌陀佛的梵文原意是「無量光」和「無量壽」兩種意思,具有空間和時間兩種性質,本來都是阿彌陀佛一身所兼具的,但在喇嘛教內卻將這兩種含義分別當做兩尊佛供奉。藏傳佛教認為無量光佛是原生的,無量壽佛是他的化身。在藏傳佛教寺院裡無量壽佛的壁畫、塑像、唐卡畫像可以說觸目皆是,特別是在靈塔殿裡,長壽佛是不能缺的。長壽佛著菩薩裝,具文靜的女性特徵。頭戴天冠,梳著高髻,上身袒露。呈現桔紅或土紅色,身上有瓔珞、項圈等莊嚴的器具。最典型的特徵是雙手作禪定印,即雙手上下疊放在屈盤的雙腿上,手中拜一個生長著吉祥花卉的寶瓶。他的頭微低,表情靜穆高潔,掠過一絲神秘的微笑。體態勻稱,像一位端莊的女性。
彌勒佛
彌勒佛在藏語中讀強巴佛。他是釋迦牟尼預言的未來佛,要在釋迦滅寂後經過天上四千歲,相當於人間的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才能下生人間,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弘揚佛法。目前還正在兜率天宮(藏語稱甘丹)中說法,等待下來南瞻部洲。彌勒像各具姿態,形象各異。藏傳佛教寺院中絕對要供奉彌勒佛,且一般都是巨型的,高數米乃至數10米。扎什倫布寺的強巴佛殿中供奉著一尊高達30米的鍍金彌勒佛,為了便於瞻拜這尊佛像,圍繞著他修了五層殿宇,這樣才能看清身體各部的細節。
白度母
白度母藏音譯卓瑪嘎爾姆,「度母」,亦稱「救度母」、「多羅母」等。藏密常以長壽佛、白度母及尊勝佛母等三尊合稱為:「長壽三尊」。相傳白度母是觀世音菩薩左眼眼淚所化。據藏傳佛教說,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很多,度母是他化身的救苦救難本尊,以顏色區分,現為二十一尊象;二十一尊度母的顏色都不相同,最受尊敬、寺廟中最常見的是白度母。
白度母據說性格溫柔善良,非常聰明,沒有能瞞得過她的秘密。人們總愛求助於她,故又稱為救度母;白度母身色潔白,面目端莊祥和,雙手和雙足各生一眼,臉上有三眼,因而又稱為七眼佛母。相傳額上一目觀十方無量佛土,其餘六眼觀六道眾生。她的形象為頭戴花蔓冠,烏法挽髻,雙耳墜著大環,穿麗質天衣,上身袒露,勁掛珠寶瓔珞,斜披珞腋。雙腳盤坐在盛開的蓮座上,右手膝前施接引印,左手當胸以三寶印撫烏巴拉花,花莖曲蔓至耳際。左持一朵曲勁蓮花,右手掌向上,表示原意幫助人解難。形象典雅優美。修度母法者,一切罪業消滅,一切魔障消滅,能救一切災難。而且無子息者,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財得財,長壽富貴,皆能遂願,成就急速,其功德利益無量。
綠度母
綠度母(Green Tara)為觀世音菩薩的修行伴侶。全稱聖救度佛母,我國古代稱多羅菩薩、多羅觀音,共有二十一尊,皆為觀世音菩薩之化身。綠度母即二十一尊度母之一,此尊現少女相,全身綠色,一面二臂,現慈悲相。頭戴五佛寶冠,身佩各種珠寶,著各色天衣,下身重裙,以示莊嚴;菩薩座於蓮花月輪上,右足呈蹍踏狀,左足踡屈。右手向外置於右膝上,作施願印,持烏巴拉花,左手置於胸前,亦持烏巴拉花。修持此尊密法,能斷生死輪迴,消除一切魔障、業障、病苦等,並能消災、增福、延壽、廣開智慧,凡有所求,無不如願成就,且命終往生極樂世界。
大威德金剛
大威德金剛,大威德金剛是格魯派密宗所修本尊之一,因其能降服惡魔,故稱大威,又有護善之功,故又稱大德。梵名「閻魔德迦」(英語:Yamāntaka),藏語為」多吉久謝」, 日本東密稱為「大威德明王」。也叫閻曼德迦、怖畏金剛、牛頭明王。大威德金剛藏密認為其是文殊菩薩的忿怒相,屬教令輪身,是事業的根本。於無上瑜伽部、格魯派(黃教)中,與勝樂金剛、密集金剛同為主要的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