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成龍以武師的身份進入演藝圈,隨後以《醉拳》《蛇形刁手》等電影確立了功夫喜劇的動作風格。
80年代自導自演的《警察故事》也是紅遍全國。
到了90年代成龍更是憑藉動作片《紅番區》打入好萊塢。之後更是以《尖峰時刻》奠定了自己在好萊塢的地位。「成式打鬥」的形象也是聞名中外了。
2005年,成龍憑藉警匪片《新警察故事》獲得了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電影中成龍飾演的警察,與以往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完全不同,大家也首次看到成龍受制於人,跪地求情的無奈。許多人也許會認為這是成龍轉型之作。
其實這並不是成龍真正的轉型之作,為了徹底改變自己「成式打鬥「的固定形象,成龍參與了爾冬陞導演籌備了十年之久的電影。
《新警察故事》中的吳彥祖也是親情加盟,力求自己演技的突破,電影名為《新宿事件》。
但三人傾盡全力完成這部投資高達1.5億的作品,正要給觀眾們帶來一場視聽盛宴的時候,影片因為其中的暴力情節設計,不能登陸內地上映。
因為不願破壞故事劇情的完整性,以及違背自己的初衷,爾冬導演拒絕刪改,成龍也對此表示了力挺。
這也是成龍從影以來,唯一一部被禁止上映的作品。
今天就由四月給大家講講關於這部不能上映的電影的故事。
01.《新宿事件》的誕生
90年代中期,「古惑仔「電影在香港風靡一時,爾冬陞導演也產生了拍攝這種類型電影的想法,《新宿事件》的創作也是從此開始。然後隨著劇本,工作,時間等多方問題,一直到2007年6月,《新宿事件》才正式開拍。
成龍對於參演《新宿事件》也曾說道:「爾冬陞的劇本,我不看就接,我不是相信這個劇本,我是相信這個導演。」
而吳彥祖,自從2000年開始就多次和爾冬陞導演合作,2004年,他們合作的《旺角之夜》,更是讓吳彥祖獲得了自己職業生涯中首個「金像影帝」提名。
《新宿事件》中成龍飾演的鐵頭,為了找回青梅竹馬的戀人,偷渡到了日本。因為沒有合法居民身份,他只能藉助在吳彥祖飾演的同鄉阿傑家裡,在日本幹一些髒活累活。
大家都覺得善良的鐵頭不應該做這些髒活,阿傑便和幾個同鄉湊錢給鐵頭買了個慄子車。
可阿傑卻一不小心捲入了幫派的紛爭,被當地臺南幫的老大抓住,砍了一隻手,鐵頭和一群從中國去的同鄉知道消息後,趕緊把阿傑帶回了家。
鐵頭跪坐在阿傑床邊,悠悠醒來的阿傑,一邊痛哭一邊喊著:「我要我的手。」
鐵頭為了給阿傑報仇,砍掉了臺南幫老大的手。卻也因此認識了日本黑幫的江口。
江口看重了鐵頭的身手以及一無所有的身份,他承諾給鐵頭一張日本身份證,並且把現在臺南幫的地盤給他。只要他去除掉現任黑幫老大。
身在江口幫派屋簷下,鐵頭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一番波折後,他還是完成了江口交代的事情,並打算做點小生意,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可卻有警察找到了鐵頭,說他之前的一些同鄉,已經成為了日本最大的華國犯罪組織。
鐵頭心系兄弟,就趕緊回去查看情況,卻發現了已經模樣大變的阿傑。
阿傑傷好之後,性情大變,以欺負人為樂。
而其他同鄉,因為有了臺南幫的地盤,也逐漸經不住黑道金錢的誘惑,逐漸成為新的黑幫。
跟著警察回來的鐵頭引起了同鄉們的敵視,並成為了當地區域亂戰的導火索。
電影最後,幫派覆滅,鐵頭也深受重傷,留下「我們大家不欠大家」的話語隨著水流飄走了。
鐵頭這個小人物形象,有別于成龍之前演過的所有角色。而且也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正派人物,可以說是成龍的一次徹底轉型。
02.對於劇情細節的苛求
有著之前港片「古惑仔」的前作在前,其實這種反映小人物掙扎的黑幫題材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
但爾冬陞導演是個對電影有著自己堅持的人,《新宿事件》的多處細節,都是他親自操刀撰寫,甚至專門去了日本取材黑幫文化。
可他過於追求真實的設定,反而忽略了市場政策的限制,也忽略了自己影片的定位。
電影中多次黑幫衝突,都用了大量特寫,致命的傷口也用了各種逼真的道具。其驚悚程度,不亞於看一部恐怖片了。
而這種鏡頭,也都出現於影片中劇情的高潮點和轉折點。
其實爾冬陞導演也曾嘗試剪輯過簡單版本的,給包括了兩個內地導演在內的五個業內人士觀看,看完都說不行,只離破碎的沒法看
晨報記者曾經在採訪中問爾冬陞:「影片不能在內地上映,會覺得可惜嘛?
爾冬陞表示:「通不過也就算了,總不能去糊弄人。「
03.刪減片段並不是個例,每個電影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清晰的定位
審核政策的出現,必然會讓一些電影在創作的過程中受到一些限制。
作品如果定位不清晰,很容易被迫刪減。
可除了像爾冬陞導演這樣執著堅持的人外,還有很多人,會選擇大量刪減片段,造成了影片敘事不連貫,出現未填的坑的情況。
創作者在選擇劇本,拍攝的過程中,不能只靠自己隨心所欲的創作,還是要符合客觀現實。不要創作出來後,再進行傷筋動骨的刪減。
電影《大餓》就因為刪減了一個長達十分鐘的完整支線,讓電影的立意減少了一分。讓主角關於教育的部分人設變得沒有用處。
與之相比,土耳其導演錫蘭在2014年憑藉《冬眠》拿下金棕櫚獎,2018年他帶著這部新作野心勃勃去參加坎城電影節,主辦方要求將影片剪短遭到他的拒絕。
片子最終保持了188分鐘的「純潔之身」,但也被主辦方安排在「垃圾時間」放映。
對他來說,影片中每個鏡頭,每個光影,都包含著自己花費的無數心血,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而國外很多導演,面對《新宿事件》這種包含暴力元素過多的作品,則直接將電影歸進了R級電影,比如《沉默的羔羊》,《電鋸驚魂》。
不管國內國外,一部電影最重要的還是要明確自己的定位。要是只為了成年人拍,就一開始奔著這個方向去完善設定,不要喊著是全年齡向,卻忽略了低齡或者老齡觀影者。
同時也反對一些號稱拍著全年齡向,卻參雜大量不良劇情的不負責任舉動,讓部分觀眾看不懂,或者不能看。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往往也不會也不被觀眾買帳。
如今,喜歡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多。成龍和爾冬陞導演《新宿事件》的折戟,也告訴了我們所有電影製作人,對於自己作品定位的重要性。
每一個作品都值得更好的對待,每一個觀眾都值得更好的作品。
希望作為觀眾的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好作品出現。
我是@四月沒有半,一個喜歡看電影的人,關注我,每天分享一個精彩電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