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真正的愛車人士,並不會只是流連於它的表象,而是會從內到外,從古至今,一點一點,一層一層地去探索,就如同對待你的愛人一般。初識因外表而吸引,慢慢相處又會對她的內在所熟知,而等你真正愛上她的時候,便會對她的過往所好奇,心想:「要是早一點遇到她該有多好」,佔有欲開始隱隱作祟......
今天,車密要為大家剖析的就是這麼一款,外表嬌豔又極富內涵,擁有輝煌歷史,還是一個派系創世鼻祖的老爺車,它便是——奔馳300SL!
冠軍名號的由來
提到奔馳300SL,知道它的人除了會想到價值昂貴的收藏品和最經典跑車之一以外,最主要的標籤就當屬那驚世駭俗的鷗翼門設計以及由賽車轉變而來的身份了,並且它們倆之間還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這款車在設計之初,一切都是以車身輕量化、空氣阻力最小化以及最大程度提升性能為首要目標,而最終結果便是幾乎沒有絲毫裝飾成分的流線造型。該車忠實地貫徹了以簡潔為主的造型理念,完美的設計比例,卓越的性能,出神入化的操控特性,直到今天仍不失新鮮感和吸引力。
而這款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被命名為W194的賽車也並沒有讓奔馳失望,完美地實現了它的所有使命。在1952年度的主要賽事中,該車取得了一系列令人刮目相看的戰績。在波恩的大普利克斯,300SL款橫掃賽場,包攬了賽事的冠亞軍頭銜,其出色的表現令人驚異;在著名的墨西哥Carrera Panamericana賽事,該車也取得了同樣的優秀表現。所有這一切使得梅賽德斯-奔馳體面地回到了賽車運動,續寫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輝煌,後來成為一代經典的奔馳300SL(w198)也是由它衍生而來。
華麗轉身投向民用市場
1954年2月,300SL和190SL兩款概念車首次亮相紐約國際賽車展,瞬間引爆輿論熱潮,受到汽車愛好者的狂熱推崇。便於同年8月,在德國辛德芬根實現了最終量產,重要的一點是,誕生於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它,就已經實現了整車幾乎全部使用鋁製材料來打造,由此可見它在當時的先進程度。
不過想要獲得如此內外兼修的它,當然就要付出同等的代價,300SL是同期售價最貴的德國車,達到了29000馬克,並且定製全鋁製車身還要支付一定的額外費用,在那個年代可以稱得上是天文數字了。到1963年停產,它一共生產了1400輛,也正是因此,奠定了它現如今堪稱聖物的收藏價值。
驚世之作,原由竟是出於無奈?
在上文中提到了300SL的設計初衷完全就是以賽車為出發點,而正是因為這個原由,使得它由於底盤骨架的側梁過高,無法布置車門。工程師們迫於無奈,不得不在車頂上安裝門軸,車門藉助伸縮彈簧向上打開,最著名的「鷗翼」車門就此誕生。這在汽車造型史上首次採用這種形式,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同時也代表了奔馳造型設計的中心要素——需求決定一切。
在300SL實現量產三年之後的1957年,300SL開始轉為雙門雙座敞篷跑車版,代號為W198II,普通車門版300SL於1963年年初停產,生產了1858輛。這款車型將標誌性的鷗翼車門改為普通車門。它搭載3升6缸發動機,採用直噴燃油技術,最大功率220馬力,搭配四速手動變速箱,最高時速達到214 ~249km/h。這款車車重從鷗翼版的1310kg提升到1420kg,操控性能也相對削弱,因此硬頂鷗翼300SL才算是真正的經典。
密式總結
時至今日,已不乏奇特的開門方式,例如剪刀門、蝴蝶門等等,雖然都讓人垂涎欲滴,卻無法堪稱之最。而300SL不僅當年在《auto,motor und sport》雜誌中獲得了「梅賽德斯 300SL是最典雅,同時是這個時代最具靈感的賽車——這是汽車的夢想」這樣的評價。在當下也是工業設計的傑作、運動車型的典範,是最具收藏價值、最值得敬仰與供奉的經典車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