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段視頻在很多香港網友的微信圈相互轉發中。
一位女士坐在地板上嚎啕大哭,歇斯底裡大喊:「我要回香港」,視頻的背景是一家酒店內,旁邊一位身穿防疫服裝的人員按住坐在床上小姑娘的頭部,等待救援。
床上的一灘血跡,拍視頻的人指,這名4、5歲小女孩摔傷頭部大量出血、且有一個數釐米的傷口,卻未得到酒店妥善照顧。
救護車遲遲未到,女孩未被送院,僅由一名醫護人員幫忙止血,而女孩頭部鮮血已沾染床單,母親亦因此不禁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顯得十分無助。
圖中可見,傷口的確很深,隨後,送到診所,條件環境的確十分簡陋,拍視頻者問:就在這裡縫針嗎?
視頻到此為止,沒有下文,但應該會得到相對的處理。
據東網新聞,最近年關將至,不少香港人回內地探親,準備過年,相對的,廣東城市的隔離酒店接待能力也十分緊張。
有交流的平臺24日報導,60名在香港赴惠州隔離的港人,聯名投訴,批評隔離酒店收費昂貴、環境惡劣,而且毫無服務可言,聲稱駐守在酒店的保安態度橫蠻。
信中指出,他們過關後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被送至惠州市龍門縣天然居酒店隔離,到酒店後才知該處單日隔離費用為470元人民幣,包括房費370元人民幣、餐費100元人民幣,餐費必須交,遠遠高於惠州市內隔離酒店平均價格約250元人民幣,超乎他們的預期和承受能力。
他們得知價格後,試圖與酒店人員交涉,聲稱酒店負責人大聲夾惡,且周圍站住多名保安人員高舉警棍與他們談判。
他們無奈只好入住,但之後發現該酒店送餐時間嚴重滯後、飯菜有蟲、雞肉有毛,且不允許他們叫外賣,床單浴袍有汙漬,電視無法觀看,亦無暖氣供應。
事件一出,在微博的平臺,正反兩級針鋒相對,各有各理。
還有很多評論,就不一一錄取。
隔離,本應的含義就是:隔開分離居住,目的就是確保自己並沒有感染病毒,在這期間所受的待遇,跟平時自己旅遊住宿是完全不同。
所以,面對隔離居住,長達14天的房間生涯,在入住前就必須有一個心態,告訴自己,是隔離,並非度假。
不同城市,不同的條件,有個成語叫「田忌賽馬」,意思是不同層次的馬匹對比不同的級別,這個典故出自於戰國時期,啥年代?就是秦始皇還沒統一之前!
然而,幾千年過去,這個成語典故到現在,還是很多人不明白,網上的很多評論更是如此,遇到香港有些窮人的生活,就問「為啥不來內地?」,話說,真的去內地會更好嗎?
而隔離的住宿更是如此,將香港的條件去對比惠州的條件?別忘了,你是在隔離,不是在度假,不是所有的地區就跟香港一樣,一有事情打999,香港人民警察立馬服務到家,不爽甚至可以指著來罵的那種生活環境!
所以,糾正自己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而提供服務者,不管是否願意與否,現在是拿錢提供服務,至少,在接待方面就必須提高相對的標準。
我去過很多次惠州,溫泉酒店我都住 過,惠州的醫療條件對比香港的確是落後。我曾經入住去惠州「某門」溫泉酒店,一個團友泡溫泉暈倒,被送去醫院點滴輸液,我陪他整整一個通宵,換了四瓶水,感受非常,印象深刻。
然而,此刻作為隔離酒店,人家不是來度假,但你也不要把自己降格!至少,食物的標準,每次換房後的清潔,總該做好吧?別說因為量大而做不到,一間酒店的運營,就是要承受最高的臨界點,況且,現在隔離期間,隔離者一住就是14天,跟每天客似雲來的旅行團,散客的接待是完全不同!
為啥就不能做好基本的服務呢?
今天,有網友投稿,說說她從香港回去在珠海隔離的故事:
看完了,感受如何?
有讚賞,有投訴,不同的際遇,不同的反饋。
的確,入住隔離酒店,就跟「抽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