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圖選自羅貝兒相關圖片,來源於網絡。
筱懿對你說:
羅貝兒事件,除了迷惑,更多是教訓——美,應該綻放在陽光下,而不是刀尖上。
點擊下方音頻即可收聽小莫老師的溫情朗讀 / 電臺配樂:王若琳《迷宮》
今年1月,香港針織大王,堡獅龍Bossini創辦人羅定邦的親孫女羅貝兒,在韓國做抽脂和隆胸手術時不幸發生意外,經搶救無效身亡,年僅34歲。
大半年過去後,事件終於有了結論。10月9日,韓國MBC電視臺援引警方報告稱,羅貝兒的死亡屬於嚴重醫療過失。
有多過失呢?調查報告顯示,手術主要有三大漏洞——
第一,術前沒有對羅貝兒進行基礎健康檢查和完整的過敏源檢測;
第二,手術同意書並非本人籤署,而是院方籤的字;
第三,術中鎮靜劑「丙泊酚」引發感染直至缺氧,現場卻連一個麻醉科醫生都沒有。
震驚之餘,網友不解極了:這樣一位家大業大的豪門千金,怎麼會找這種不靠譜的垃圾醫院做手術?
在我們的認知裡,醫美也分三六九等,很多整容失敗的女孩是因為沒錢才選擇黑診所,但對羅貝兒來說,價格完全不會成為阻礙她選擇醫院的理由,她理應去最貴最正規最安全的醫美機構才對吧。
▲左一為羅貝兒,有顏有錢,想不通她為什麼對極致的美貌有如此大的執念
所以,羅貝兒到底是從哪步選擇開始出現差池的?
從訴訟書中,不難捋出蛛絲馬跡。
羅貝兒這次去韓國,是因為認識了韓國一位名叫Shim Bok-hwa的整形診所業務員,在他的介紹下,羅貝兒打算把這次變美作為自己35歲的生日禮物。
但她可能直到閉眼也沒想過,這名業務員是個黑中介。
在韓國,接待外國患者公司的中介人必須在官方註冊,但據警方調查顯示,Shim Bok-hwa沒有經過任何的正式登記。
其實這種情況在韓國並不少見,比如從2008年開始國內就掀起了一波赴韓整容潮。
「想要李孝利的眼睛和宋慧喬的鼻子嗎?我們將實現您的夢想」,諸如此類的廣告遍布韓國各地,甚至為中國遊客殷勤地加上了中文。2014年,赴韓做整形手術的中國人已經多達5.6萬。
在潮水般湧來的需求面前,很多在韓國留學的學生做起了整容翻譯兼中介,給顧客和醫院牽線搭橋,提成高達50%。但對於醫院的資質和安全性,他們一概不負責。
所以羅貝兒踩的第一個坑,就是輕信了黑中介。
羅貝兒為什麼不直接選擇安全係數更高的公立醫院呢?
這裡有個隱晦的原因——有錢人和名人更注重隱私,知名整形大機構人多眼雜,而專攻部分白富美群體的渠道醫院就成了首選,服務於特定圈層,嚴格保密。
她們內心的訴求是,神不知鬼不覺變美後,依舊被認為是純天然。
▲羅貝兒和丈夫Danny Chi
羅貝兒在出事前,1月21日就前往涉事診所做了面部提升手術,可能是自覺效果不錯,也可能是被中介遊說,28日又去做了抽脂和隆胸手術,前後僅距離一周。
這場手術由號稱10年經驗的金成日主刀,但後來調查才知道,金成日並非「整形外科醫生」,而是「整形外科專家」。
安利一下,別小看這一個詞的區別:在韓國,整形專家只是在理論領域受到認可,不一定具有執行手術的資格。
據韓國官方數據,截至2014年,在韓國註冊的整形專業醫生僅有2082人,這就意味著,合法合規給患者動手術的醫生遠遠不足,動不動就號稱是「權威、泰鬥」的醫生,很大可能是個幌子。
這是羅貝兒踩的第二個坑,負責主刀的醫生竟沒有執刀資質或經驗。
在韓國,從事整形行業的醫生遠遠超過擁有執行手術資格的數量,這裡面存在一個韓國整容行業的可怕內幕——「幽靈手術」。
術前,給患者面診並承諾主刀的是權威醫生,但上了手術臺,主刀醫生就像幽靈一樣,神不知鬼不覺被換掉了。換成誰了呢?可能是內科醫生、牙科醫生,也可能是手術水平很不熟練的學徒醫生。
下面這個畫面正是一家韓國整形醫院進行「幽靈手術」的監控錄像。
幽靈醫生A:「好了嗎?」
幽靈醫生B:「啊,怎麼不行啊?完了。可能是我水平太差。」
醫院院長:「好了嗎?啊?怎麼把脂肪弄得這樣血淋淋?」
幽靈醫生B:「沒辦法啊。哈哈哈……」
整容女孩躺在手術臺上面臨生死考驗,圍在一旁的醫生們卻嘻嘻哈哈聊著天。果不其然,術後這名女孩的腿等部位留下了嚴重後遺症。
而在韓國發生的醫療事故中,近一半與「幽靈手術」有關。
更誇張的是,韓國不少整容機構大範圍進行工廠式的「幽靈手術」。在這樣的體系下,面對致命危險的瞬間,是竭力挽救還是任由死亡,他們的選擇讓人毛骨悚然。
參與一場手術的人可能會有3~4個,即使出現死亡,也沒有人肯對患者的生命負責。因為如果搶救,患者轉入重症監護室,醫院不僅要承擔昂貴治療費用,還可能面臨訴訟。
但如果患者死亡,只需要偽造一下資料,或把責任推給麻醉師,再由保險公司賠付死者家屬3~5億韓元,醫院便可以全身而退。
▲整容失敗後在韓國首爾街頭集體抗議的姑娘們,維權之路極其艱難
在這裡,是一場只可能有受害者卻沒有加害者的死亡遊戲。
跳進這樣一個兇險大坑裡,羅貝兒發生整容事故的概率太大了。
據說手術過程中羅貝兒先是出現劇烈疼痛不斷抽搐,主刀醫生給她注射了兩次鎮靜劑。結果羅貝兒的血氧飽和度大跌,僅過1個小時之後就停止了呼吸。
知乎上,有醫學科普博主提到:麻醉實施和監管問題是目前私人醫美行業現狀最大的定時炸彈。
很多私立醫院根本沒有全麻資質,一般採取包藥包臺的形式請麻醉醫生,有的甚至連這個錢都省了——羅貝兒的手術室裡就沒有麻醉醫生。
很多私立醫院會直接忽悠病人做所謂「夢幻麻醉」,就是外科醫生兼職麻醉醫師,快速泵丙泊酚的靜脈麻醉。這種方式風險極大,行業內的人比喻是「類似於坐飛機的時候機長一邊開飛機一邊發餐」。最終,正是作為鎮靜劑使用的管制藥物丙泊酚,把羅貝兒推入了死亡之門。
當年麥可·傑克遜也是因為被私人醫生注射了過量的丙泊酚,最終導致心臟病發作離世。
如果站在金字塔頂端、擁有最多選擇權的富家千金都有可能踩坑殞命,我們普通人是不是需要更多一分警惕心和平常心?
臉上的事再「小」,也不能心「大」。在非法機構裡,就連最常見的微整也有風險,比如很多醫美黑針並不是正規安全的玻尿酸,而是加入了生長因子,直接後果就是注射部位會增生,變得疙疙瘩瘩。
任何時候,為讓自己變美付出努力都不該被歧視。
▲電影《醫生》劇照
但要Do任何項目,都記住這幾條必須不能偷懶的功課:
選擇正規的醫院和醫生,三甲醫院、公立醫院更有保障;
詳細了解主刀醫生的資質、手術風險,術前做好全面檢查;
吸脂等不能局麻的大手術,儘量選擇可以提供手術過程錄像的醫院;
在微整針劑藥品的選擇上,不圖便宜,查詢確認是藥監局過審的藥物。
就像非標準美人張曼玉的感慨:美要加上滋味,加上開心,加上別的東西,才是人生的美滿。「別的東西」有百樣千種,可我想打底的必須是健康。
▲電影《醫生》劇照
若你享受自己不經雕琢的獨特,祝你能像黃永玉先生所寫的那樣:
明確的愛,直接的厭惡,真誠的喜歡。站在太陽下的坦蕩,大聲無愧地稱讚自己。
參考資料:
《香港紡織大亨孫女韓國整容死亡調查出爐:醫療團隊存在嚴重過失》來源:紅星新聞
《「整友」之死: 醫療整形的陷阱》來源:民生周刊
《韓國整形業「幽靈手術」遭曝光 被指像731部隊》來源:小央視頻
凌航,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籤約作者。是95後寫作新手,也是外表嚴肅內心火辣辣的雙子座美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