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畢節市威寧縣秀水鎮大山深處傳出怪聲,有人將視頻傳上網絡並配上文字,「龍吟虎嘯」「秀水鬼叫」,引發公眾廣泛關注。
幾天後官方即發布調查結果,經專家鑑定,不明聲響為鳥類黃腳三趾鶉所發。畢節市公安局還通報,網民劉某江、虎某江等人為博取關注,將事發地視頻杜撰添加類似「虎叫」「狼嚎」等恐怖音效,同時附上「秀水鬼叫」「聽鬼叫黑死人」等文字在多個平臺傳播。警方已分別給予4人教育訓誡、行政拘留等處罰。
復盤「龍吟虎嘯」事件,無非是別有用心者利用普通人對大自然的未知心理,故意製造恐慌,以達到博取關注、蹭流量或獲取獎勵等個人目的。
▲怪叫聲現場湧入大量群眾來圍觀「龍吟虎嘯」。視頻截圖
它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絕不是像部分人所說「開個玩笑,娛樂大眾一把」那樣輕鬆:視頻經過網絡發酵後,每天有上千人前往秀水鎮,希望能夠看到所謂「龍吟虎嘯」場面。從參觀者上傳視頻看,山頭緩坡上烏泱泱一片全是人,草皮被踏禿,現場十分嘈雜,安全隱患突出。更造成視頻在網絡上流傳後,眾多觀看者心生疑惑,惶恐不安,使得人心動蕩,給安全穩定大局造成了負面影響。
在當前新冠肺炎的防疫大背景下,如此大規模人員聚集,本身就是對地方防疫任務的極大挑戰。當地政府不得不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設置卡點、維護治安、疏散交通,嚴防遊客出現人身安全或社會治安問題。
網絡時代,普通人在社交平臺上享有自由表達權,但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所有言行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進行,突破法律底線,故意製造恐慌氣氛,就必然要被法律懲罰。
從畢方警方通報判斷,這又是一起自媒體借熱點事件蹭流量事件。自媒體時代,流量為王,可以變現金可以攢名氣。在名利雙收的刺激下,近年來,自媒體借熱點新聞蹭流量的現象呈越演越烈之勢。
借熱點事件蹭流量本身問題不大,弄好了會是成功的營銷案例。但蹭流量要牢記不能突破底線,既包括道德底線也包括法律底線,特別是後者。遵紀守法、不擾民不傷民、不傳播戾氣負能量,不給社會製造恐慌,應是基本要求。
嚴防自媒體以犧牲公眾利益亂蹭流量的關鍵,就是通過堅決執法劃出清晰紅線,通過提高對違法炒作的處罰來加大震懾力。對每一起典型藉機炒作事件,都依法整治,讓頂風作案者付出應有代價,並將其當成反面教材,通過震懾和引導,撥亂反正,促進自媒體行業健康發展。
上遊新聞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