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西裝客授權轉載,作者:七哥,文章內容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排名」似乎一直是個很熱門的話題,好像湊夠了龍珠就能召喚神龍。
其實無論分類還是評價,這種講法本身就小看了衣服,工藝、定位、指導思想都不同的東西,我不知道怎麼去擺在一個共通的坐標系中去比較。
這幾年來,從客戶和製作者兩個方向收集了很多信息,把高低放在一邊,什麼樣的品牌值得稱為「頂級西裝成衣品牌」可以一談。
在這個話題中,我選取的大都是耳熟能詳且渠道通暢的牌子,那些冷僻的好東西能夠覆蓋的消費者畢竟太小,就不在這個話題區間談了。
這回先談義大利。排名不分先後,按照字母順序排列。
Attolini
大家耳熟能詳的頂級西裝品牌大都有定製業務,我偶爾也去觀摩一下,或者是義大利當地裁縫過來,或者是品牌有常駐國內的義大利裁縫,我總是會問同一個問題:
你們認為誰才是現代義大利的裁縫大師?
答案不一定是一個名字,但一定會有Attolini。
Attolini在義大利裁縫史上確實有不可磨滅的開創性意義。
Vincenzo Attolini
大家樂於承認Vincenzo Attolini大膽嘗試了最大可能取消結構,使西裝變得仿佛襯衫一般的處理方式。
有人會說Attolini手工含量首屈一指,或者說他的結構是有一定獨創性的,似乎「難做」「花時間」就是好的。有點看錯紅塵。
Attolini東京伊勢丹的代理商曾經抱怨:「衣服返修率真的很高。」
一方面Attolini有很好的活動量和舒適感,一方面為了達到這種風格和效果,支撐結構少了,可動結構多了,缺陷和風格的平衡是消費者要考慮的因素。
另一方面,Attolini的銷售常自嘲,遠遠看到有老年斑的男士走過來,就知道客戶上門了。服務生活優渥的老年紳士,這個定位註定它的價格高企,產量不大,遠離大眾消費市場。
從整體上說,Attolini的結構比例,尤其是袖型曲線亦莊亦諧,動量舒適,一套衣服能做到正式/休閒都沒有違和感,對整體感和細節處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在「西裝成衣」的範疇中,Attolini的「非標準」程度也是最接近甚至超越一些常見Bespoke品牌的,可以說是成衣中的異數。
Brioni
很多朋友對Brioni的印象是羅馬式的,更大陸範兒的「正裝」。
但義大利當地業內人士更願意將Brioni當做義大利,甚至也能代表那不勒斯手工工藝的民族驕傲。
論舒適度,Brioni比起Attolini、Kiton略遜一籌,但兼顧陽剛和優雅,軟硬適中的結構和比例是他最大的特點,也是在國際舞臺上頻頻亮相的本錢。
其他不說,看看每年奧斯卡最佳著裝,Brioni永遠佔到一個驚人的比例,江湖地位不是靠請客吃飯。
一個規模較大,定位較高的品牌,產品的深度和廣度往往無法兼顧。
但Brioni充滿力量感的正裝和完全無結構的那不勒斯式休閒裝,一樣做得獨樹一幟,或威權霸氣或輕柔服帖,在大工業時代都絕非易事。
面料的選擇雖非「頂奢稀有」,但那種輕易打中你的奢華感(視覺效果,質感手感體感的集合)是直擊消費者感性認識的,而且各面料品類沒什麼短板。
在他所在的價格定位裡,也是全世界出貨量最大的,版型之久經考驗,品控之穩定可靠,都是業界的旗幟。
近來世間對大品牌提供的「定製服務」頗有意見,實話說,國內外一些嘗試過Brioni定製服務,沒有達到期待值的朋友,不少依然是Brioni成衣的忠實客戶。
成衣品牌,拳頭產品還是成衣,想明白了並沒有什麼值得糾結的。
SP:Canali
Canali這兩年似乎江河日下,在大家心中也夠不上頂級的位置。
其實前些年也有無限風光的時候,曾經Canali、Corneliani、Caruso和Pal Zileri被稱為義大利男裝「四小鳥」,Canali在其中算是最知名,恐怕客戶基礎也是最好的品牌之一。(而且渠道還多)
國內一些搞大牌成衣代工的工廠,都不乏拆解學習Canali成衣的歷史,願意將其稱為「工業化全麻襯西裝的典範」。可見其工序合理,效果到位,在高級成衣的效果和工業化生產的工藝中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全麻襯、手工上領、手工上袖也成功建立了高級西裝成衣工藝的支點。
衣服本身保守且保險,基本是個剛需的路子,但也硬朗、乾淨、整潔漂亮,符合常人對好西裝的感性認識。
隨著競爭激烈,Canali的輔料如紐扣,物料如衣架和袋子都有很大程度的縮水,但基本工藝標準和品控依然堅挺,打折兇猛,以入手價格衡量依然超值。
EZegna
似乎一直有種嘲諷EZegna是智商稅的論調存在。
我承認EZegna確實是同檔位顯得較為「工業化」的產品,以他的商務定位而言,硬朗不如Brioni,舒適不如Attolini、Kiton,似乎不上不下,但他中庸而又有特色,不出毛病的前提下兼具出色的工藝面料搭配和與時俱進的產品嘗試。這是其他品牌未必有條件去做的。
EZegna擁有極強的面料生產和研發能力,垂直整合也是義大利品牌中相當強勢的。版型容體率非常好,上身效果給人的感性印象立竿見影地與中檔產品區分開來。肉眼可判的高級感也是品牌博採眾長,擁有極強風格組合能力的一個旁證。
Kiton
盛名之下無虛士。
Ciro Paone
Kiton的定位就是奢侈的高檔手工成衣。
在成衣世界裡,Kiton的面料選擇最難以複製。
對奢華纖維的設計和搭配,比如夏季半裡的絲毛絨上衣,比如對絲/羊絨等等稀有纖維的配比選擇和花色搭配,Kiton可說幾乎獨步江湖。
Kiton對舒適的堅持,有時候犧牲了一點外觀效果(皺),但舒適的西裝是容易徵服消費者的,尤其消費Kiton,想必已經沒有多少是剛需用戶,不用再為營業奔波。
既然要讓穿著西裝成為一種日常享受,舒適是基本訴求。
另外Kiton比起男裝不遑多讓的女裝也是業內人士願意津津樂道的,這點確實同類中無敵。
為什麼就列這幾個?
全列不如不列。當然大家耳熟能詳的還有其他四小鳥或者Saint Andrews、Luciano之類有歷史與口碑的品牌,但以產品的維度、出貨量、入手難度綜合考慮短板都很明顯,不是深度愛好者接觸的機會不多,可以放在另外的話題區間去討論。一家之言,供大家參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