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佳能在上海發布了它們的下一款「重磅」產品——一個叫做「大影家」的手機 app,啥?!
提到佳能,相信 99.9% 的人想起的都是相機或者鏡頭,而不會把它和手機 app 聯繫起來。其實在去年年底,佳能就曾在日本市場為 iPhone 開發了幾款 app,包括用來記錄照片位置信息的 Photo Log Map,可以更方便地整理照片的 Easy Photo Sorter。不過這些 app 更像是佳能旗下某個部分的「業餘愛好」,功能上亮點不多,佳能自己也沒有大力推廣。
不過大影家和上面這些「打醬油」的 app 都不太一樣,這款 app 由佳能和網易合作開發,功能是幫助用戶提高攝影技巧,並且專為中國市場「定製」。
通過遊戲的方式提高攝影技巧相信大家都玩過憤怒的小鳥、紀念矽谷這樣的闖關類遊戲,大影家的設計邏輯和它們差不多,只是把遊戲中的關卡變成了一個個拍照教學點,比如如何拍頭像、拍美食、拍三分之一構圖等等。
大影家裡共有 88 個這樣的教學點(app 裡叫做「挑戰」),大部分的挑戰中,都會包含簡單介紹、拍照小貼士和新手拍攝提示三個部分,其中小提示和拍照提示中會提供一些比較實用的拍攝技巧。
以第 17 個挑戰「極簡主義/告別冗雜」為例,小提示中會告訴你「顏色不宜過多」、「嘗試邊角式構圖」、「利用黑白模式」、「利用過曝的方式」等拍照技法,新手拍攝提示中會教你使用黃金分割、在相機中打開黑白模式(基於佳能相機的菜單)。「學習」了以上這些東西之後,我們就可以拍攝或者上傳已拍攝好的照片了。
根據難度的不同,這 88 個挑戰被分成了從「攝影小白」到「當紅影家」6 個級別。
不過由於攝影的特殊性質,大影家無法像遊戲 app 那樣,直接根據你的表現(也就是上傳的照片)打分。為了判斷你是否學會「挑戰」的內容,大影家選擇了「集贊」的方式,當你上傳的照片收集到足夠多的贊之後,大影家就會認為你學會了這一級別的內容,並解鎖下一級別。
不過問題就來了,贊是需要別人來點的,但由於大影家剛剛發布,用戶基數較小,至少現階段被別人點讚並不太容。另外,大影家目前給他人點讚的體驗也不太好,除了 app 主頁的系統自動推薦的照片之外,如果你想給自己關注的好友點讚,需要點開 app 右上角的「漢堡包」按鈕,然後打開「我的影友」,再去一張張找照片。
大影家還提供了一個「影家名師」功能,大家可以把自己拍攝的照片提交給攝影師,攝影師就有可能對你的照片給出評價,不過目前「影家名師」裡只有……兩個人。
由於剛上線不久,大影家的 app 還不太完善。以 iOS 版為例,在我使用的兩三個小時之內,app 出現了三次空白無法加載的情況,只能清後臺重新打開;另外,每次進入了一個挑戰項目後返回上一級菜單,挑戰內容的列表似乎都要重新加載一次,雖然內容本身並不會有什麼變化。
免費的 app 是為了賣相機?如果你想提高攝影水平但又懶得翻拍照教程,這款佳能出品、兼具了實用性和一定的可玩性的 app 還是非常值得一試。更重要的是,和很多打著免費旗號的教學類 app 會包含內購不同,大影家是完全免費的,只是「集贊解鎖」的過程可能有些難度。
不過這又引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企業不是慈善組織,佳能為啥費這麼大心思,和網易合作整出一個這樣的 app?
在發布大影家之前,佳能向我們展示了這幾個數字。在中國,包含單眼相機、無反相機、智慧型手機在內的「拍照設備」保有量高達 4.5 億臺,平均每人每年要拍 2200 張照片,平均每天 6 張。佳能試圖通過這些數據證明,「想拍出好照片」這件事本身是有很大的市場的。
但佳能沒有告訴我們的是,數位相機的整體銷量在過去幾年發生了巨大的下滑,根據日本國際相機影像器材工業協會(CIPA)的數據,2015 年數位相機的總出貨量僅有 3540 萬臺,還比不上 iPhone 一季度的銷量。要知道,在 2007 年,數位相機的出貨量還超過了 1 億臺。
換句話說,我們拍的照片越來越多,但用相機拍的照片卻越來越少。不過從產品本身看,現階段單反/無反相機相比智慧型手機還是有明顯優勢的,這就引出了佳能做手機 app 背後的意圖。當你使用大影家一步步提高攝影技能的同時,總有一天會發現:手機的攝像頭不夠用了,需要一臺相機才能滿足你的需求。而這時候,當看了這麼多和佳能相機相關的教程和技巧後,在選購相機時自然會對佳能有更多的好感。因此說到底,佳能做這個 app 還是為了賣相機。
至於佳能是否能在未來實現它的「野心」,大家可以下載體驗後(iOS、Android)自己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