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直通車:2019年一季度選秀類綜藝分析

2021-02-28 群邑智庫

點擊題目下方群邑智庫,一鍵關注本帳號

2018年,被稱作偶像元年,新的流量偶像依託網際網路迅速誕生,選秀綜藝逐漸成為了頭部的綜藝節目。而隨著廣電總局加強了對選秀類綜藝的管控,選秀類綜藝的內容製作也進行了調整。本期的媒介直通車,媒介分析團隊將對2019年第一季度選秀類綜藝的表現進行盤點。主要觀察如下:

2019年選秀類綜藝市場仍具潛力,其數量佔比有大幅提升,視頻網站主攻養成類選秀。2017-2019年季播綜藝中選秀節目數量佔比呈逐年提升的趨勢,其中網綜佔比亦穩步增加。在選秀綜藝垂直細分類型中,養成類的數量佔比始終是最高的。

養成類綜藝《青春有你》和《創造營2019》仍是2019年選秀類綜藝的扛鼎之作。2019年選秀類綜藝中,養成類綜藝在流量和口碑上均表現良好,尤其是已完結的《青春有你》獲得單期1.53億流量,但口碑低於上一季;而騰訊熱播的《創造營2019》口碑達到了6.5分,超過其第一季(5.8分)。網臺聯播的選秀綜藝流量偏低,均在0.1億以下。

在政策的高壓下,今年的養成類選秀對節目環節進行了調整,且擴大了受眾的年齡圈層。年輕人一向是選秀綜藝的主力人群,而《青春有你》通過設置包含4名老藝術家在內的藝術指導團,跨越了受眾的年齡限制,30歲以上的人群佔比顯著提升。同時,節目播出後,愛奇藝的DAU提升了7%。

二代養成類選秀綜藝容易出現在內容製作上的同質化,使得大眾的共鳴感較低。同時,市場容量趨於飽和,目前國內的分眾養成輸出模式,或將造成粉絲群在專注度和熱情上的減弱。與《偶像練習生》相比,《青春有你》的流量高開低走,且節目和出道選手社媒熱度的延續性較差,官微粉絲也未達到上一季的效果。而《偶像練習生》節目和出道選手的百度指數在節目完結後仍保持了較好的影響力。

2017-2019年季播綜藝中選秀節目數量佔比逐年提升趨勢,其中網綜佔比在2019年也有小幅增長。在選秀綜藝垂直細分類型中,養成類的數量佔比始終是最高的,演藝競技和綜合類同為2部。

2019年選秀類綜藝中,養成類綜藝在流量和口碑上均表現良好,尤其是已完結的《青春有你》獲得單期1.53億流量,口碑低於上一季;而騰訊熱播的《創造營2019》(目前2期流量)口碑達到了6.5分,超過其第一季(5.8分)。網臺聯播的選秀綜藝流量偏低,均在0.1億以下。

年輕人是選秀綜藝的主力人群,15-30歲的年輕人更傾向於觀看選秀類綜藝,TGI均超過120。在廣電的政策高壓下,《青春有你》設置包含4名老藝術家在內的藝術指導團,但節目仍然受到關注,擴大了受眾的年齡限制,30歲以上的人群佔比顯著提升。同時,節目播出後,愛奇藝的DAU提升了7%。

今年的養成類綜藝缺少廣泛的社會熱度和大眾熱情。與《偶像練習生》相比,《青春有你》的流量高開低走,且節目和出道選手社媒熱度的延續性較差,官微粉絲也未達到上一季的效果。而《偶像練習生》節目和出道選手的百度指數在節目完結後仍保持了較好的影響力。

數據來源:艾瑞 ivt,mvt;季播綜藝

作者:Zoe Zou  智庫分析師

歡迎關注群邑智庫,定期為關注者推送一條圖文消息,另外還可以查看往期消息,點擊查看歷史消息按鈕,即可查看所有圖文歷史信息。

關注方式:

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查看公眾帳號」,點擊關注

搜索微信號:群邑智庫

長按以下圖片可自動識別二維碼並關注群邑智庫微信:

相關焦點

  • 大陸綜藝類電視節目中「老師」的媒介形象分析
    本研究是依照分類的方法,將大陸綜藝類電視節目中「老師們」角色定位。旨在探討「老師」媒介形象的建構是否有助於還原大陸綜藝類電視節目的真實感。 筆者整理了2012年7月優酷視頻網,綜藝類大陸類視頻中,具有「老師」媒介形象的電視15個節目,如下表所示。(關於「老師」的媒介形象的界定,具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與主持人區別,不掌控整個節目的現場錄製;第二,對於在場的嘉賓選手而言,他們不是評審者,沒有最終的決策權——筆者注)以這20個大陸綜藝類電視節目為分析樣本,對「老師」的媒介形象進行角色分類。如下表所示。
  • 媒介直通車:「國潮」營銷分析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本期的媒介直通車,我們將從宏觀背景、消費者轉變、品牌溝通三個方面,解讀目前國潮營銷的發展。2009年消費者搜索和媒體報導的關鍵詞代工、正版化、三無、收購、粗糙2019年中國品牌的新面貌自主研發、核心科技、
  • 2019一季度網綜冠名贊助盤點:廣告主「押寶」選秀綜藝
    近兩年,網絡綜藝的商業價值正一路走高。2018年優酷推出的《這!就是街舞》冠名費突破6億,騰訊視頻《明日之子2》總贊助超7億。 2019年開年以來,重點網綜節目招商情況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整體來看,廣告主都是趨利避害的,有商業號召力的網綜,一定是流行的引領者,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市場發展趨勢。
  • 群邑智庫:2018年暑期檔綜藝節目分析
    本期的媒介直通車,分析團隊將對2018年暑期檔的綜藝節目進行分析。主要發現如下:•2018年暑期檔綜藝節目涵蓋了音樂、體育、情感觀察、喜劇脫口秀多元化的題材形式:播放量方面,音樂類節目仍然佔主導地位,佔比達到64%,其中《幻樂之城》、《這!就是對唱》融合了劇情元素,在類型上的創新上打破了傳統的音樂綜藝固有模式。
  •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發展概況分析
    到了2008年,各大視頻網站開始計劃自製節目了,在真人選秀類、音樂打榜類、美妝時尚類以及喜劇搞笑類上都做了不同的嘗試,比如說搜狐的《衝刺好聲音》,優酷的《曉說》以及土豆的《土豆玩出味》等。我們針對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現存的形態進行分析,其內容主要包括製作團隊、題材形式和播放平臺三個方面,通過對這三個方面的調查研究析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的分析和未來網綜的發展趨勢做好基礎。
  • 一季度央衛視綜藝、大劇收視圖解
    讓我們通過下面的分析來一探究竟。2015年一季度央衛視綜藝欄目收視洞察2015年以來,央視以內容為先、積極創新為導向,收視保持穩定。中央一套王牌綜藝收視穩定,穩佔前六名;《星光大道》《出彩中國人》《夢想星搭檔》領跑央視綜藝欄目前三。
  • 淺談文化類綜藝電視節目的融合與再生
    摘要:作為近年來新興的電視節目類型,文化類綜藝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綜藝效果迅速席捲電視收視市場。本文以央視頻道當下大熱的文化類綜藝系列節目為例,分析在新的媒體環境下,以電視為承載媒介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所具有的新的時代語境,並分析其電視語言機制的融合與再生。
  • 分析盤點:中國綜藝節目走過的2019年
    到底哪款綜藝才是2019年最大贏家?能否給2020年的綜藝節目製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一、在數據放大鏡下,2019年哪個綜藝節目是真正受觀眾喜歡的?採用戶外+室內攝製場地的綜藝節目多為觀察類,通常是戶外嘉賓進行活動、室內嘉賓觀察點評。2019年的頭部綜藝節目嘉賓陣容依然以明星為主,明星在粉絲量、話題度、流量等方面都能給綜藝節目帶來更多關注,甚至能影響到綜藝節目的招商。從觀眾的角度來看,明星通常遠離公眾自帶神秘色彩,通過綜藝節目或可以了解到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他們在節目中的表現也可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 數據 | 2017年綜藝節目收視分析
    本文依據CSM媒介研究2017年所有調查城市收視數據,對綜藝節目的收視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以期對業內人士有所借鑑。• 綜藝節目收視總量較2016年有所下滑2017年所有調查城市觀眾全年人均收看綜藝節目總收視時長為5384分鐘,較2016年降幅超過23%。
  • 2020一季度電視節目收視大漲 防疫紀錄片異軍突起
    4月24日,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客戶服務部副總監呂一丹開闢直播通道,圍繞電視市場的現狀及變化,與數十家4A代理和國內廣告公司以及國內主流廣電媒體的200餘位同仁分享了一季度用戶視聽接觸行為的分析和解讀。
  • 2019五大衛視&三大視頻網站音樂類綜藝搶先看
    《音樂在路上》平臺:北京衛視時間:2019年類型:國內首檔頂級音樂人實境真人秀嘉賓:擬邀羽泉、汪瀧蘇、蘇運瑩等簡介:邀請華語流行音樂40年曆程中的旗幟性人物做客「Music House」,音樂、往事、廚藝、採風,一期一個主題,重溫華語流行音樂40年的經典與榮耀。
  • 2019年什麼綜藝最受歡迎?9大平臺2019綜藝宮略在此!
    整個綜藝市場,謹慎有餘、創新不足,中庸式推新、保守式發展。隨著日前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湖南衛視青春創研大會的雙雙落幕,整個秋季招商會亦塵埃落定,五大一線衛視、四大視頻網站在2019年的內容資源都已揭開了神秘面紗。2019年什麼綜藝最受歡迎?爆款可能誕生在哪個領域?各大平臺都有怎樣的內容偏重?
  • 2020一季度電視節目收視大漲,電視劇收播比重創十年新高
    4月24日,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客戶服務部副總監呂一丹開闢直播通道,圍繞電視市場的現狀及變化,與數十家4A代理和國內廣告公司以及國內主流廣電媒體的200餘位同仁分享了一季度用戶視聽接觸行為的分析和解讀。
  • 新天藥業2019年營收同比增長11.39% 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淨利下滑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見習記者 許焱雄4月27日晚間,新天藥業發布了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2019年報顯示,2019年新天藥業實現營業收入7.73億元,同比增長11.3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142.22萬元,同比增長0.6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6866.1萬元,同比增長16.24%,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經營目標。
  • 誰說2019年綜藝市場無爆款?你錯過了最重要的關鍵詞
    來源:DT財經2017年經歷了《中國有嘻哈》的「嘻哈熱」,2018年開闢了《偶像練習生》的「偶像元年」,轉眼到了2019年,曾經備受矚目的偶像選秀星光黯淡,遊戲競技節目口碑下滑,《中國好聲音》、《中國新說唱》等綜N代難以煥發新生,綜藝市場卻並沒有出現令人期待的新爆款。
  • 題材、形式日益趨同,2019年喜劇類綜藝數量不減但「笑聲」難在
    到了2015、2016這兩年,喜劇綜藝可以說呈現出了井噴的態勢。但是,就像此前大家一窩蜂追逐親子類、遊戲競技類綜藝一樣,隨著喜劇類節目頻頻擠進各大衛視、網絡平臺,節目從收視到口碑都開始呈現出整體下滑的趨勢。尤其是自2017年以來,多檔喜劇脫口秀節目由於政策原因遭遇停播,喜劇綜藝慢慢走進發展的瓶頸期。
  • 2020-2026年中國綜藝節目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戶外旅遊類    8.11.4 瘦身真人秀    8.11.5 公益傳播類    8.11.6 健康醫學科普類    8.11.7 生活常識科益類第九章 2018-2019年中國綜藝節目渠道分析  9.1 2018-2019年衛視綜藝節目市場現狀調研    9.1.1 節目數量劇增    9.1.2 主要播出平臺
  • 2017第一季度衛視綜藝分析:文化類綜藝風頭足,老牌節目仍佔上風
    其中,文化類節目最具有「現象級」的面相。《中國詩詞大會2》《朗讀者》《見字如面》等形成了開年綜藝的一股「清流」,也為觀眾在娛樂節目外提供了新的類型選擇。據悉,從今年二季度到下半年,各衛視均有意向製作播出文化相關類型的節目,如東方衛視已推出文化益智節目《詩書中華》。
  • 音樂類短視頻APP媒介形象模型的建立和檢驗
    目前,音樂類短視頻發展勢頭最猛的就是抖音。抖音短視頻APP自 2016 年 9月上線以來,經過三個月的打磨期,在 2017 年開始後突然發力,收穫了眾多的戶在2017 年上半年(數據周期:2017.6.26-2017.7.2)短視頻類 App 的排行榜上位列第 9,在音樂類短視頻中位列第一[5],成為短視頻 APP 中的黑馬。
  • 分析盤點:真實數據下的2019中國綜藝節目
    觀眾不買帳,收視、口碑慘澹,這既有老牌綜藝榮光不復,亦有新興綜藝撲得悄無聲息。到底哪款綜藝才是2019年最大贏家?能否給2020年的綜藝節目製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一、在數據放大鏡下,2019年哪個綜藝節目是真正受觀眾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