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並不是擁有超級力量就是英雄,沒有人知道超級七人卻只是一群偽君子。或者說他們只是一個為了達成自己人設的演員。極端商品化的英雄,真的會是英雄嗎?還是說只是聞到臭味的蒼蠅。
他們是城市主角,使用自己的力量,擁有著擁泵和權力,鏡頭前永遠陽光燦爛,他們是人前偶像。他們擁有著平凡人渴望的一切,成為了普通人的夢想。在力量之下,普通人在他們眼中又是什麼?螻蟻還是予取予求的工具?
他們和超級惡棍的區別是啥?從某種意義來說區別不大,唯一的區別就是力量。
你一定相信超級英雄的存在。
你相信漫畫書或是電影裡說的那樣,這個世界總應該有超級英雄,他們應該挺身而出面對宇宙末日,不惜拿生命打一個響指。
你相信蒙面義警的初衷從來都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在他們身後追著他們跑得哥譚警察和號角日報都只是狹隘的偏見。
你相信超級英雄也有人性,也會在世俗的政治爭執中身不由己,即使再自私也不過是在隱私和責任的權衡中機場打一場內戰。
這時候《黑袍糾察隊》走過來,友好地伸出手,你以為又遇上新同好,還沒來得及高興,轉眼就被挨了一巴掌:「超級英雄哪有那麼簡單?」
少年時候自己對英雄的理解其實是很狹隘的,無非是具備飛翔天際或變身動物的能力,這一點很多故事裡的人物都能做到,所以英雄的概念對自己是模糊的。仿佛英雄存在的意義,也在於滿足自己的一種對於神奇的渴望。而相對的,壞人反派的印象也是明顯的,就好像是說著蛇佬腔的黑暗大佬,其面目必然猙獰可怖,藏身的地方永遠是黑暗的洞穴或者哥德式的高樓。那個時候,只有正義戰勝邪惡的結局,最多也是反派良心未泯,棄惡從善,所謂正義也有黑暗面的設定是不存在的。
甚至於後來看過的蝙蝠俠系列,也不滿足所謂黑暗面的設定,只是英雄人物的形象開始產生陰鬱和多變的可能,跟革命英雄開始截然不同,也一定程度跟社會正統的勢力站不到一起,但這只是編劇導演們的巧妙設計,英雄們一樣會在最後關頭堅不可摧,意志頑強,成熟機敏,甚至頗具性的吸引力,這不扯麼?難道會有人因為短了兩寸而註定改變人生的立場嗎?
從正義到邪惡的跨越,應該是從安納金天行者開始的,那是一個奇妙的階段,不止是觀影史的,你開始察覺人生很多面是不如你預期中那麼好的,甚至是扭曲和壓榨人性的,你開始反抗權威,不再把父母和老師的話當做應該要去遵守的規則,你開始隨心所欲地去做一些事,即便是會招致某些人的討厭。一切的反抗仿佛命中注定,是類似於黑武士那般深刻於命運的安排,原力的黑暗面,長輩們的嚴厲和冷酷,機械而單調的高中生活,這是要為某個偉大的目標而做準備吧,為了帝國,為了西斯皇帝。
我始終想不透的是,為什麼對於很多人而言,本來充斥著幻想和設計痕跡的反派,到了後邊的階段,卻突然變得明朗而清晰,邪惡對於很多人而言,已經不再是侵略地球和虐殺平民了,而是一種強勢主義對於弱勢主義的挑釁和顯擺,尤其是當你目睹過兩個原本如兄弟般的人,因為一個女孩子反目成仇,不相往來後,邪惡的焦點也開始廣泛而模糊了,世上真的有邪惡嗎?
那些離開了你的人,真的是被某本武林秘籍所誘惑,而開始要去成為不一樣的人嗎?為什麼人會突然間覺得,開著跑車,跑到大學校園裡,把至少跟自己有一面之緣的人碾壓致死,是一件大不了的事呢?你開著坦克,從我的朋友和同學身上碾過去,居然是出於愛護我的原因,甚至還被活下來的人認為是必要的行動,真理和正義你讓我怎麼去相信它們是有意義的?人活著不就是被這些事來回碾壓,然後像骷顱殭屍一般爬起來活著,裝作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嗎?
英雄到底是什麼?我在看《超人vs蝙蝠俠:正義黎明》的時候就在想,如果超人真的存在,那他只能被當做是上帝一般的存在,我們所有的希望和信仰,都將圍繞他而建立;因為不可能真的有氪星石,所以只能仰望,哭訴跪倒在地上,渴望穿著披風的上帝來維護公道;或者真的有氪星石,我們質疑那個曾經跪拜在他面前的正義化身,仇恨他無法分身的事實,並將之曲解為毫無人性和殘暴不仁,用最具史詩意義的審判將他殺死,回歸到我們原本就該面對的命運輪迴裡來,或者成為遲早會腐敗的解放者,或者選擇後退,奔逃,躲藏,恐懼,哭嚎,在合上雙眼之時發現上帝真的來過,但一切已不可挽回。
《黑袍糾察隊》是另一種方向的考量,在那個世界裡,我們的尊嚴尚存,而超級英雄們也並非那麼光明正大,反而因為如此才具備真正創造幽默的一種戲劇空間。這種戀母控+暴露狂+同性戀+嗑藥人+變態異類+天真妹+隱藏Boss的設定提供了太多可以去設計劇情的基礎,去想像和推導不同角色之間的交流互動,去建造跟現實世界結合的不同節點,從而豐富整個劇的故事線和人物發展線索,仿佛觀眾也能置身於這巨大的棋盤,把自己當做整個世界的觀察者和遭遇者,所以能夠將情感帶入到預先設計好的故事線裡,產生戲劇作用。這肯定不是解救世界的靠譜方法,卻可以讓人在閉眼前樂個夠,倔強地罵道:有種你就不睡覺,否則遲早有人把炸彈塞進你的屁眼,炸開你那貌似堅不可摧的殼。
《黑袍糾察隊》的世界滿足了你對超級英雄世界的一切想像。幾千個超級英雄被正義所感召,懲奸除惡,登上頭條,再一發不可收拾成為全民偶像——畢竟誰可以拒絕這幫上可以解決恐怖襲擊拯救人類,下可以超英101出道擅長「唱,跳,rap和打壞蛋」的超級英雄呢?
休伊就是處在如此瘋狂世界裡的一份子,準確的說只是一個nobody。他像所有故事裡的nerd一樣,有一個談不上漂亮但絕對不醜的女朋友,有一份賺不了多少錢的數碼用品店工作,當然還少不了對超級英雄的狂熱,然而這一切一直到——
外號叫「火車頭」的速度英雄因為沒剎住車把女友撞死為止——與其說撞死不如說是撞炸,承認吧你曾有一瞬間想像過閃電俠會做出類似的事,卻根本不敢細想出來——而冠冕堂皇以「正義」名號被搪塞掉的女友之死讓休伊第一次意識到超級英雄世界遠不像他想像的那般純粹無暇。也正是這樣的遭遇讓他被一早就對超級英雄們充滿懷疑的糙漢比利盯上。為了復仇,正義或是其他比利說不明白的理由,比利召集起其他幾個早就對超級英雄虎視眈眈的老戰友,組成「黑袍糾察隊」, 一支由CIA資助的民間組織開始進行秘密的打擊行動……
而與此同時,一顆超級英雄新星(她的代號真的就叫星光)通過選秀成為了揶揄DC正義聯盟的超級英雄團體「超級七人組」的新晉成員。本想著一夜成名,終於得以開啟拯救世界偉大使命的星光,一眼望去看到的只是外表光鮮的英雄背後齷齪的一面和被商品經濟社會綁架的英雄使命。在英雄世界的內部,與「黑袍糾察隊」同樣初衷的小火苗,也在慢慢燃起……
由《傳教士》,《地獄神探》作者加思·恩尼斯創作的《黑袍糾察隊》漫畫原著本身也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守望者》珠玉在前,「Who watches the watchmen?/ 誰來守望那些守望者」這個反英雄的議題在漫畫界肯定不算開天闢地,連漫畫裡的《懲罰者》有時候都會獵殺英雄嘛。真正讓它能夠脫穎而出,獲得小屏幕改編機會的,我相信是它對超級英雄的調侃和對這個時代的絕望抗議。
其中對超級英雄世界最惡毒的調侃,肯定就是之前提到的OOC版正義聯盟,劇中的「超級七人組」,七人組分別是山寨閃電俠「火車頭」,山寨海王「深海」,沒得山寨的「透明人」,山寨蝙蝠俠的「暗影」,山寨「神奇女俠」的梅芙女王和山寨超人/美國隊長的「祖國人」,以及上一代剛剛退休明顯山寨火星獵人的「點燈人」。
這幾個行正義之名的超級英雄打一開始就沒想留給觀眾什麼好印象,他們的超級英雄形象完全顛覆人們的認知——「火車頭」是一個癮君子,「深海」不光是個凱文·史派西似的猥褻犯,和前兩年漫畫裡的海王一樣只是沒人喜歡的遜男,「透明人」喜歡隱身偷看女廁所,「祖國人」表面無懈可擊,背地裡卻是個視人命如草芥的戀母狂魔……被利益驅使下,他們或是將自身的黑暗面完全表露,變成了目無法紀、暴力狂妄、濫殺無辜的殘酷匪徒,或是乾脆把英雄使命全權交給經紀人,只把工作留給做偶像和賺大錢。《黑袍糾察隊》拿起社會裡你我心知肚明卻總不願承認的極端黑暗面劈天蓋地糊在完美的英雄主義身上,設問:你打心底相信現實生活裡的超級英雄到底會是理想傻白甜還是現實罪犯?
對我來說,另外一點讓《黑袍糾察隊》站上巨人肩膀上的是它對這個時代的反思。《守望者》創作於冷戰陰影,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的威脅讓阿蘭·摩爾通過超級英雄作為出口給了那個時代一個自己的惡毒見解,冷戰陰影是刻在《守望者》裡的,我相信今年原創的劇版《守望者》肯定也逃不出這個母題。而《黑袍糾察隊》的時代則立意於我們生活的這個商品經濟時代,所有東西都是商品,都可以拿來賣錢——包括正義本身。
看起來邪惡的超級英雄組織背後是一個龐大的商業經濟帝國,幾個手無寸鐵的生意人用金錢就可以控制人中之神們的一舉一動。人們關注的不是英雄救了幾條人命,而是關注支持率,關注隱藏的票房周邊利潤,即使為此讓正義缺席也在所不惜——像不像那些明星政客?加思·恩尼斯極端誇張地讓人性最自私的黑暗面汙染肆無忌憚汙染英雄們神性那一部分,推出英雄時代裡幕後真正的壞人——龐大的商業帝國。儘管我們生活的世界迄今為止還沒有超級英雄,可是那些商業帝國仍然矗立在那裡,構成了整個社會的根基,與其說是它在反對超級英雄,更不如說是抗議這個時代——想到這兒在30多度的高溫裡不禁打了個冷戰。
幾乎完整從《傳教士》拉來的製作團隊埃文·戈德堡和塞斯·羅根——沒錯就是那個你熟悉的喜劇明星,他自己也找機會客串了一下——組成的幕後陣容自然沒有給觀眾對拍攝和特效失望的機會,包括漫畫裡誇張的血漿暴力和情色戲碼,分鏡上乾脆保留了漫畫裡的名場面:
除了漫畫裡拿西蒙·佩吉臉畫的主人公休伊在電視劇裡升級為了休伊的父親這些無傷大雅的細節外,《黑袍糾察隊》基本算是原汁原味還原了漫畫,讓昏暗的色調把故事的暗黑意味拉的越來越詭異,越來越深沉——深沉到故事越來越乏味。好吧,也許故事之後幾集仍然很有腔調,很開腦洞,可是在前幾集適應了血漿黃暴和冷笑話後,越來越走心講腐敗英雄的前世今生,玩世不恭的迷人氣場於是也自然越來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