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研討會專家發言摘登

2020-12-22 華聲娛樂

藝術的史詩 時代的史詩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研討會專家發言摘登

(11月7日,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照片均為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田超 攝

11月6日至7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驚豔亮相,脫貧頌歌情動京城,引發「追劇」熱潮。

11月7日上午,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及湖南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演藝集團主辦的《大地頌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的文藝評論家匯聚一堂,暢談該劇何以情動京城。本報摘登專家發言,以饗讀者。

充滿力量的現實題材

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 馮雙白

(馮雙白)

觀看中,眼淚幾次充滿我的眼眶,感動之至。

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與貧困鬥爭是人類的重大主題,《大地頌歌》選擇這個題材相當有魄力。該劇具有現實題材作品的鮮明特徵,既觸碰時代的重大矛盾,又給出解題答案,且積極向上充滿力量,非常難得。

《大地頌歌》的成功,正在於它既是大地上的事情,又非常準確、生動。全劇充滿了情感。比如說劇中的龍書記、編順口溜的村民等,都充滿了生動、鮮活、動人的力量。凱麗和萬茜的表演,從臺詞表達到人物演繹、情感處理,分寸拿捏非常到位。

舞蹈在劇中起了重要作用。它有時是人物心理的呈現,有時是時代氛圍的體現,有時是劇中人自我情感的抒發,有時是全劇的精神符號。《大地頌歌》綜合了歌舞藝術、歌舞劇、影像、電視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開拓和探索性質。特別是十八洞村民及留守兒童合唱團等人物原型上場,作為舞臺元素的重要部分,非常打動人心。龍書記的扶貧日記貫穿全劇,為全劇的藝術空間做了很好的鋪墊,讓心理片段的進入變得合情合理,使全劇各幕渾然一體、天衣無縫。

難以忘懷的集體記憶

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王一川

(王一川)

我本想帶著旁觀的眼光看,不動心,但是好多次都忍不住淚水。

正在中國大地展開的脫貧攻堅戰,本身就是一場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性變革。期間,已經和正在湧現出許多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值得文藝工作者大書特書。選擇怎樣的藝術樣式才合適?顯然難度很大。

《大地頌歌》藝術樣式上的創新給人印象特別深。歌舞劇的主樣式,加上報告劇樣式、風光展示劇樣式、實景圖片,最後還有原型現身等,為意義豐富的表達提供了形式上的保障,是新時代的綜合藝術創新,令人興奮。

該劇在創新表達形式的同時,在故事的敘述上主次分明,塑造了感人的藝術形象,比如龍書記、小雅奶奶等。其對湖南地緣美學傳統的調用,使該劇具有鮮明的湖南特色,是一部很好的宣傳湖南民情風俗、時代風貌的作品。

該劇主旨內涵豐富,展示了多樣而全面的扶貧方式和扶貧經驗,有產業扶貧(種植獼猴桃),也有教育扶貧、醫療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甚至還有婚戀扶貧,幫助大齡青年脫單等。從觀眾多次掌聲中看得出,該劇相當成功、感人,為觀眾留下了難以忘懷的集體記憶。

讓人深刻了解、理解扶貧

中國文聯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向雲駒

(向雲駒)

我是湖南湘西人,對扶貧的相關問題感觸很深,對這個題材也很關注。以十八洞村為原型的宣傳和創作很多,湖南是走在前面的,之前有話劇也有電影,現在這部《大地頌歌》尤其讓人震撼。

其中有一點特別讓人激動:在舞臺上,把犧牲的扶貧幹部的數量及肖像在大屏幕上疊加展示出來,特別震撼。我們現在的扶貧攻堅和傳統的扶貧完全不一樣。它究竟是怎麼做的,有哪些困難,意義在哪裡,為什麼有犧牲?不在第一線工作的人,都難以深刻地了解和理解。因此,做好宣傳和闡釋工作非常有必要。《大地頌歌》以文藝的方式,震撼人心地呈現了這一內容,讓人特別感動。

《大地頌歌》詮釋的不僅是一家人、一村人的命運改變,更是以小見大,展現這段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歷史。它通過不同的藝術手段,突破藝術題材門類的限制,在舞臺劇創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劇中音樂是一大亮點,老歌新歌輪番上陣,老歌《瀏陽河》《馬桑樹兒搭燈臺》等根據劇情發展都出現得非常貼切。

一部成功的扶貧大劇

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 徐粵春

(徐粵春)

《大地頌歌》是一部成功、優秀的新時代扶貧大劇。成功在哪裡?我覺得有這麼幾點。

第一,脫貧攻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個創舉。《大地頌歌》成功運用了綜合藝術樣式,表達這個宏大、厚重、深邃的藝術主題。藝術形式和表達內容是高度統一的。第二,《大地頌歌》成功地把要表達的藝術主題轉化為了藝術意象。主題文藝創作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把理性思維表達的主題轉化為形象思維表達的藝術意象,這點做不好就容易刻板生硬。《大地頌歌》通過文學提煉,運用扶貧的標誌性意象進行藝術性轉化,而且轉化得非常成功。第三,成功發掘出脫貧攻堅這項偉大事業蘊藏的偉大精神。《大地頌歌》塑造了一個個新時代典型形象,譬如,幫扶工作隊隊員、共產黨員,通過他們的言行舉止表現了人的精神高度和思想境界。第四,是演員的選用。

此外,《大地頌歌》把真實和虛構融合敘述得非常好,最大程度釋放了真實的力量,是史詩歌舞報告劇。

跨界融合的舞臺藝術

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劇本創作中心藝術總監 羅懷臻

(羅懷臻)

《大地頌歌》的思想主題厚重、質樸,具有歷史感、穿透力。面對消滅貧困這一千年難題,中國知識分子不能袖手旁觀,中國文藝人不僅要到達現場,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加以表達呈現。

在演出的兩個小時中,該劇始終緊緊抓住觀眾的心。這不是靠明星的魅力,而是靠思想情感的力量。新聞報導中的真實故事,轉換視角在舞臺上呈現,藝術和現實互動,讓人們不禁潸然淚下。

作品選擇了跨界融合的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全新的演繹方式在藝術創作上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帶來了一種新的概念。它可能為我們將來創作具有新史詩體量、容量、分量的作品,提供一個參照。

我們在繼承話劇、舞蹈、歌劇、音樂劇等各種舞臺藝術的創作成果的同時,也應該繼承近30年來綜藝晚會的創作經驗,綜藝晚會也是舞臺藝術。我們可以有一臺傳統的表演藝術樣式的作品,也不排斥像《大地頌歌》這種全方位的、多視角的,帶著歷史透視感和現實表現力的表達方式。

《大地頌歌》

做好了「情」這個文章

原總政歌劇團藝術指導 王祖皆

(王祖皆)

這是一部富有創新精神、具有整體藝術美的歌舞劇佳作。要創作好一個音樂劇最根本的是什麼?是故事。《大地頌歌》選取的幾個故事都是有生活原型的,所以很真實。歌舞劇屬於音樂戲劇,音樂的含情量就是它的含金量。這個劇的主創緊緊抓住了「情」在做文章,而且做得非常好。不管是《夜空中最亮的星》,還是《大地赤子》,從敘事到音樂,都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大地頌歌》充滿了詩意,具有湖南地域風格,有苗族風格,既有時代感,又有民族性。

《大地頌歌》從表現內容出發,適應時代審美需求,不拘一格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創新和突破,集戲劇、文學、音樂、舞蹈、美術、影視、紀實報導等多種手段於一體。在導演統領下,舞美、燈光、多媒體、音響密切配合,形成一個整體,為劇增了不少色、添了不少彩。

最後希望《大地頌歌》能夠繼續登攀,打造出原創的具有湖南音樂風格的經典唱段,唱響湘西,唱響湖南,唱響全國。

脫貧攻堅精神的完美體現

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掛職)、中國文聯辦公廳副主任 汪澤

(汪澤)

在眾多的扶貧題材藝術作品中,《大地頌歌》以其獨特的藝術品質脫穎而出,成為今年首都舞臺上的一個亮點。在遭遇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短時間內排出這部藝術精品,體現了「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湖南精神,也是脫貧攻堅精神的完美體現。許多觀眾眼含熱淚走出劇院,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

全劇以史詩歌舞劇表現宏大主題,全方位大膽地進行藝術創新,全面展現了湖南精準扶貧的非凡歷程、我國精準扶貧的重大成就,藝術性地表達出「吃水不忘挖井人,脫貧感謝共產黨」的共同心聲,帶給觀眾全新的審美體驗。

《大地頌歌》的藝術創作來源於真實故事,通過藝術家們的創作提高,劇中每一位主人公都形象豐滿、生動感人,讓觀眾在為主人公命運悲與喜的同時深受感動和啟發,這就是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完美統一產生的藝術魅力。

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幕《夜空中最亮的星》。當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孩子們集中亮相時,觀眾的眼睛瞬間就溼潤了,純潔的童聲就像大地上長出的新芽,晶瑩剔透、生機勃勃。

用文化書寫歷史

用藝術記錄時代

中國音樂家協會副秘書長 熊緯

(熊緯)

《大地頌歌》圍繞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展開,主題宏大。湖南是精準扶貧首倡地,該劇展示了脫貧成果,體現了人民群眾脫貧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對黨的感恩之情,是用文化書寫歷史、用藝術記錄時代的精品之作。

舞臺呈現形式精彩紛呈。全劇將真實的扶貧故事用親切樸實的筆觸、沾滿泥土芳香的語言、浸透山野之風的音調和當代時尚的旋律元素綜合進行了藝術創造。多元素、多形態、多層次、多維度的舞臺呈現形式給觀眾形成了強大視覺衝擊和美輪美奐的聽覺享受,彰顯了史詩歌舞劇的魅力。

各種藝術綜合應用出新出彩。該劇融匯吸收電視、音樂劇、話劇、歌舞晚會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大膽創新令人印象深刻。

作為音樂人,我特別喜歡劇中許多音樂片段,也特別欣賞在創作中把音樂劇的表現形式和經典民歌的元素進行融合的方式,這加強了與老百姓的情感溝通。

唯真至善 至善至美

中國音樂家協會《詞刊》常務副主編 楊啟舫

(楊啟舫)

看完《大地頌歌》,我和在場大多數人一樣,含著淚水走出了劇場。8日立冬,但是因為這部劇,我的心裡一直暖暖的。它是現實主義題材中的成功之作,體現了創作者的責任擔當和創新意識。現場觀眾的掌聲、感嘆聲、笑聲、哭泣聲說明了這一點。

《大地頌歌》的成功,源自其真實的力量。唯真至善,至善至美。這部劇的故事真實、人物真實、情感真實,以及表演者和製作單位在疫情期間投入創作的真情表達,賦予了該劇打動人心的真實力量和波瀾壯闊的藝術觀感。

比如,劇中龍書記捐款、眾人合力救小雅、黃詩燕妻子和王新法女兒思念親人等片段的細節刻畫,因為其細節真實可感,在場觀眾眼睛為之溼潤。

再比如,謝幕的時候劇中的原型登臺,大家對他們給予的尊敬和致敬,展現了真實的人物和故事帶給我們的感動。

這部劇涵蓋了話劇、歌劇、詩劇、報告劇、電視綜藝晚會等藝術形式,以「頌歌」的形式展開,各部分內容緊扣主題。希望在劇情節奏、敘事手段等方面加強打磨,讓作品更加光彩奪目。

湖南日報記者 賀威 唐亞新 劉笑雪 整理


相關焦點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今晚亮相央視
    &nbsp&nbsp&nbsp&nbsp假期長沙文藝演出精彩紛呈,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今晚亮相央視&nbsp&nbsp&nbsp&nbsp長沙舞臺,假期不打烊&nbsp&nbsp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緊張排練 9月底上演
    連結: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9月底上演紅網時刻9月2日訊(記者 夏君香)以全面反映湖南省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目前劇組正處於緊張的彩排階段,主演及來自湖南、上海、重慶等地的歌舞團正在梅溪湖大劇院緊張排練。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即將揭開神秘面紗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大麥官方售票截圖。紅網時刻9月21日訊(記者 夏君香)今天中午12:00,萬眾矚目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火熱開票。僅僅幾分鐘,所有演出門票幾乎就被一搶而空,火爆程度不言而喻。記者從大麥了解到,本次開票售出的是9月28日、9月29日在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的《大地頌歌》演出票,價位分為180元、240元、300元、360元、480元等5類。
  • 組圖|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首次彩排
    華聲在線9月7日訊(記者 劉思佳 霍烈 攝影 李健)今晚,以全面反映湖南省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進行首次正式彩排演出。該劇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11月初亮相北京國家大劇院。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九月底上演
    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大地頌歌》由6幕+序曲和尾聲組成,6幕內容分別是《風起十八洞》《奮鬥》《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步千年》《幸福山歌》《大地赤子》,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三湘兒女在脫貧攻堅中的滿滿獲得感和幸福感。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開票啦!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21日(星期一)12:00在大麥(www.damai.cn)火熱開票!
  • 11月6日,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北京見
    11月6日至7日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燈光、威亞、舞美、主LED屏系統測試……11月3日,北京國家大劇院,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正在抓緊進行裝臺工作。11月1日,劇組開始裝臺,預計5日上午可完成。舞臺背後,眾演員正在緊張排練。即使已經練了很多遍,他們仍在為了完美的演出不斷努力。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來了,9月27日首演
    9月13日上午,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湖南省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一級巡視員龔愛林,湖南省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友雲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9月底上演
    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亮相北京國家大劇院《大地頌歌》由6幕+序曲和尾聲組成,6幕內容分別是《風起十八洞》《奮鬥》《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步千年》《幸福山歌》《大地赤子》,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三湘兒女在脫貧攻堅中的滿滿獲得感和幸福感。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9月底長沙首演
    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11月初亮相北京國家大劇院。《大地頌歌》由6幕+序曲和尾聲組成,6幕內容分別是《風起十八洞》《奮鬥》《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步千年》《幸福山歌》《大地赤子》,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三湘兒女在脫貧攻堅中的滿滿獲得感和幸福感
  • 史詩性的精彩紀錄——評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
    觀看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的整個過程,我一直被深深地吸引著,被深深地感染著,被深深地感動著。我覺得,這部劇的最大特點是以史詩的氣魄和史詩的筆法,真實、凝練、生動地記錄了十八洞村脫貧致富的曲折經歷,從而讓觀眾通過十八洞村看到了當今中國精準扶貧讓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宏大、壯闊、感人的歷程,這就是這部劇的史詩性。
  • 繪就三湘扶貧攻堅的壯美畫卷,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登陸國家...
    11月6日至7日,由谷智鑫、何炅、張凱麗、萬茜等領銜主演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在國家大劇院震撼上演。《大地頌歌》是文藝湘軍以十八洞村為原型,歷時一年多打造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將扶貧路上湧現出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展現了湖南「精準扶貧」的決心和精神,傳遞了湖南人民取得脫貧攻堅戰勝利後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對黨的感恩之情。《大地頌歌》採用「6+2」即「序言+6個故事+尾聲」的結構模式,6個故事分別為《風起十八洞》《奮鬥》《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步千年》《幸福山歌》《大地赤子》。
  • 以湖南十八洞村為原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今日官宣!
    由谷智鑫、何炅、張凱麗、萬茜領銜主演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終於官宣啦!!據了解,這部從去年10月開始創作,以十八洞村為原型,將扶貧路上湧現出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總時長約2個小時,登臺演職人員300餘人。
  • 芒果臺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即將與觀眾見面!《大地頌歌》
    以全面反映湖南省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目前劇組正處於緊張的彩排階段,主演及來自湖南、上海、重慶等地的歌舞團正在梅溪湖大劇院緊張排練。主創團隊正全力以赴,期待以最好的舞臺效果與觀眾見面。
  • 時代偉業的詩性表達——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評論綜述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自9月27日在長沙首次公演以來,演出場場爆滿,一票難求。日前在國家大劇院連演2場,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和熱烈反響。目前,全網點擊量4.28億次,微博話題《大地頌歌》置頂推送閱讀量突破18.8億次,引發了社會關注和熱議。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文聯等在北京、長沙3次舉辦作品研討會,評論界對作品的主題題材、定位、藝術表現形式、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討,給予高度肯定和評價。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緊張排練 九月底上演
    以全面反映湖南省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目前劇組正處於緊張的彩排階段,主演及來自湖南、上海、重慶等地的歌舞團正在梅溪湖大劇院緊張排練。主創團隊正全力以赴,期待以最好的舞臺效果與觀眾見面。
  • 繪就三湘扶貧攻堅的壯美畫卷,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登陸國家大劇院
    11月6日至7日,由谷智鑫、何炅、張凱麗、萬茜等領銜主演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在國家大劇院震撼上演。《大地頌歌》是文藝湘軍以十八洞村為原型,歷時一年多打造的大型史詩歌舞劇。自2013年「精準扶貧」重要論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後,7年來,三湘兒女進行了艱難實踐,繪就了一張波瀾壯闊、感人肺腑的時代畫卷。
  • 視頻組圖|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迎來二次彩排
    01:09 紅網時刻9月14日訊(記者 胡邦建 夏君香 袁思蕾 王嫣 胡弋 攝影 張必聞 攝像 杜洋 剪輯 廖軒儀)9月13日晚,以全面反映湖南省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進行了第二次正式彩排演出。
  • 「1038」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9月底上演
    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11月初亮相北京國家大劇院。《大地頌歌》由6幕+序曲和尾聲組成,6幕內容分別是《風起十八洞》《奮鬥》《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步千年》《幸福山歌》《大地赤子》,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三湘兒女在脫貧攻堅中的滿滿獲得感和幸福感。
  • 直播|探訪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劇組後臺,走起
    新湖南客戶端9月13日訊(記者 楊思 田夢瑤)今天下午4:00,新湖南抖音號前往梅溪湖大劇院,帶你一同探訪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劇組後臺,邀請大家一起來圍觀劇外精彩花絮和演員們的後臺日常! 來新湖南抖音號直播間,精彩不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