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6月1日訊 他們偶爾遲到,但一定會到!五月就是要看一場五月天演唱會!「亞洲第一天團」五月天在5月的後一天,舉辦「突然好想見到你」Mayday live in the sky線上演唱會,實現「五月之約」,三大創作才子蕭敬騰、李榮浩、毛不易雲端聚首合唱《突然好想你》,以歌聲互相守護的彼此。向來只有五月天能超越五月天,為了歌迷感受到五月天對音樂的執著與熱情,特地在臺北市立體育場重金打造四大演唱會舞臺,穿越熒幕的「任意門」,如同置身在搖滾區的第一排,酷炫的舞檯燈光,如親臨演唱會般真實震撼。演唱會透過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騰訊視頻、騰訊微視、企鵝電競7家平臺同步Live,本場演唱會熱門話題總閱讀量近28億,7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其中「五月天演唱會每個座位都有螢光棒」熱搜榜最高第三名。此外一小時的線上演唱會全球在線觀看次數累積4244萬人次,演唱會持續回放,觀看人數持續攀升中。
為了「突然好想見到你」線上演唱會,五月天比照演唱會的高規格,在臺北市立體育場打造四大舞臺,包括搖滾小房間、星空立方舞臺、無人看臺區、派對燈牆極具用心。演唱會一開始,五月天在「搖滾小房間」唱著《一顆蘋果》,接著五人走出小房間,一瞬間場景變到室外,眼前是五迷們熟悉的體育館場景,與五月天演唱會的記憶湧上,在「星空立方舞臺」的舞臺上,五月天以《盛夏光年》和《孫悟空》直接炒熱氣氛。在《盛夏光年》的《星空》下,五月天《不願讓你一個人》,與全球歌迷在派對燈牆同步開趴,《派對動物》《離開地球表面》將積累已久的搖滾能量一次宣洩,讓線上歌迷開玩笑說:「樓下房客感受到樓上的激烈震動!」
這場別開生面的演唱會,五月天和嘉賓李榮浩、蕭敬騰、毛不易也以不同於以往的方式合唱。首次合體同框毛不易,他細膩的創作富有獨特氣息,五月天相當欣賞,第一次的合作就是藉由雲端合唱,也讓他們感到特別,另外多次合作的蕭敬騰、李榮浩是「LIFE人生無限公司」的好友,四組藝人透過線上聚首,合唱《突然好想你》,為五月之約送最浪漫最溫暖的情話,在突然好想五月天的時候,你不再是一個人,還有優秀的音樂人相伴高歌,《突然好想你》也在演唱會結束後上線,陪伴歌迷。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蕭敬騰也投入副業新開飲料店「署茗職茶」,知道五月天忙線上演唱會,親自直送後臺,讓五月天試喝自家飲料。
在放緩腳步回歸初心的一年,雖然世界面臨了一場考驗,阿信說:「這個世界永遠會發生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改變隨時會來,也因為這樣五月天特別地想要維持一些永遠不改變的事情」,今年五月之約,五月天帶領歌迷回到了承載著記憶與情感的臺北市立體育場,當時充滿年輕活力的五位大男孩,拍攝《愛情的模樣》時,在體育場跑上跑下,跑到腿軟;當年在出道僅僅一個多月,五月天就在臺北市立體育場舉辦生涯第一場大型萬人演唱會「第168場演唱會」;2003年復出的「天空之城復出演唱會」也是在同個場地,當時四萬名觀眾的數字更打破了當年臺灣演唱會單場觀眾人數最高的紀錄,之後演唱會場場爆滿的歌迷,奠定了「演唱會之王」的地位。雖然這次「突然好想見到你」線上演唱的現場沒有觀眾,但仍在1.6萬個座位上擺滿著螢光棒,象徵著熒幕前陪伴五月天的每位歌迷。
首次在四下無人的場館演出,沒有歌迷的尖叫聲,五月天也坦言有一點不習慣,石頭說:「之前就是我們唱完歌,都會有人歡呼,有人鼓掌,但是今天可能就只有我們團員自己,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時刻,好像我們現實距離很遠,但是感覺起來我們心靈的距離好像更近。」緊接著瑪莎以演唱會上熟悉地嘶吼式打招呼,怪獸忍不住打趣說:「我覺得現在大家在房間裡裡面,可能耳朵都爆了!」瑪莎隨即解釋:「我想大家應該都悶了很久,沒有辦法去親身聽到演唱會的日子,可是我相信只要這段時間可以度過,有一天一定可以在比這個還要大的地方,更空曠的場地,用更大聲的方式,在場中跟著五月天的音樂,跟著我們的歌聲一起吶喊。」希望五月天的歌曲帶給大家力量,期待下一次的見面。
其實在Mayday Just Rock It!!!「藍BLUE」演唱會結束後,五月天團員各自忙碌,瑪莎享天倫之樂,和小孩吃著太太做的餅乾和麵包;怪獸則是學拉花、冠佑學做麵條,更透露因為五個月沒演唱會,在與家人用餐時,一時技癢拿著筷子敲碗盤,被小玫瑰笑虧:「爸爸你的職業病又來了。」石頭也特別為了這場演唱會提前從英國回來,在居家隔離14天後,時差和作息都調整好,整個人顯得神清氣爽、容光煥發。
抬頭仰望藍天就會找到力量,正如五月天和五月天的音樂,溫柔地陪伴大家,演唱會最後在五月天的《諾亞方舟》歌聲中,帶領著歌迷航向了無限,在熟悉的《倔強》精神裡,迎接充滿燦爛陽光的盛夏,期待下一次的相遇,謝謝你們填滿五月天的心,五月天等待你們,回來填滿這裡。在突然好想五月天的時候,你不再是一個人,五月天與李榮浩、蕭敬騰、毛不易合唱的《突然好想你》也在演唱會結束後上線,陪伴歌迷。更多五月天相關訊息,請密切關注五月天及相信音樂官方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