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老百姓得知嫪毐造反,下1秒舉動,詮釋了秦國人的可怕

2020-12-25 騰訊網

從《大秦賦》學點啥第11期

我大秦的父老兄弟們,秦法有令,帶甲見王不跪,你等今日雖無甲冑在身,但你們即將成為真正的大秦銳士,你們都是我大秦的熱血男兒啊!—秦王政

《大秦賦》中嫪毐趁秦王政在雍城正式加冠親政,鹹陽守軍空虛的情況起兵造反,圍攻呂不韋府邸的同時攻入秦王城。與此同時嫪毐勢力把持的驪山大營數萬軍隊向雍城進發,試圖以此廢掉秦王政。

雍城的秦王政聞訊連忙下令邊境駐軍回防平叛。考慮到當時雍城僅數千守軍,出去下達王令的士兵途徑郿縣時靈機一動,衝入郿縣縣城,然後沿街高喊「逆賊嫪毐叛亂,速速前往雍城護駕」。

此話一出,現場百姓先是交頭接耳討論,不久就紛紛回家。而這個回家並不是我們常見劇情中的老百姓們都躲起來,生怕自己被牽扯進動亂中。

老百姓們從家裡面拿出能傷人的利器,然後結隊向雍城進發,與此同時郿縣的軍號聲長鳴,全縣進入備戰狀態,最終約2500人成功到達雍城護駕。秦王政為安定軍心,就發表了文章開頭那段氣勢十足的講話。

郿縣秦人在得知自己的君主有難,不但不躲,還主動上戰場殺敵。在君國一體的古代社會,秦人心中的那股愛國情懷讓人十分動容,

當《大秦賦》演到沒有鎧甲的,僅著麻布的郿縣誌願軍深情地望著秦王政,口中高喊著「大王萬歲、大秦萬年」時,內心不禁感嘆秦國在面對危機的時候,盡然有如此凝聚力,秦國不統一六國,可謂是天理難容。

相對的也正是這股凝聚力,完美詮釋了秦國人的可怕。俗話常說「林子一大啥鳥都有」,凝聚力這東西我們說著感覺很容易,不就是讓一群人達成共識嗎?

但若我們親身去做,就會發現只要是跟人相關的工作,凝聚共識就是這個工作中最難的環節。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想法,且這些想法有時各自間是南轅北轍,人心是深似海的。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當面對危難之時,還想凝聚人心可是難上加難。而在《大秦賦》中,嫪毐造反,秦王政陷入可能輸掉戰爭的危難,但是當王令傳達到普通老百姓耳中,他們幾乎沒有猶豫,高呼「大王萬歲、秦國萬年」的去護駕秦王政。

由此可見在日常的生活中,秦國的老百姓對這個國家以及政府有著極強的信任感,願意把自己的身價性命託付給這個國家。

國民同體、君臣百姓上下同心,這正是能讓東方六國風聞喪膽的秦國人可怕之處。

至於為什麼秦國人會有如此強的凝聚力?在史料中,需要感謝1個叫商鞅的男人,它在各行各業制定詳細的行業標準,同時設計完備的晉升空間,打仗足夠勇猛的人可以靠軍工成為貴族,種糧食種的好的人,也可以靠給國家貢獻的糧食產量,受到榮譽表彰以及各種補貼。

商鞅讓整個秦國的國家機器,都最大程度上處於透明化下運作,老百姓看得到晉升的希望,對自己的生活有盼頭,而不像東方諸國的百姓,一朝為奴,此後可能代代為奴。

與此同時商鞅在城門的「立木為信」,用不可思議的獎金,讓全秦國的百姓清晰的明白,秦國政府是一個說話算話的政府,是一個值得信賴的組織。

政府有信,國家讓老百姓有生活的盼頭,這樣的國一定會讓老百姓信賴,國、民也就自然而然的同體,形成利益共同體。

綜上,國家、百姓都心往一處想,秦國人的凝聚力不強才見鬼。而有了凝聚力,舉國心往一處使,若秦國不強是讓人難以置信的。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嫪毐為何造反?背後事實,電視劇演簡單了,真相更殘酷
    《大秦賦》中的嫪毐憑藉趙姬的喜愛,整日不但沉迷酒色無法自拔,行為上更是狐假虎威,把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宗親權貴全得罪了,是實打實的大反派。權力欲發展到巔峰的時候,嫪毐甚至妄圖取秦王嬴政而代之,選擇舉兵造反,遭到秦王嬴政全力扼殺。最終嫪毐不但沒了榮華富貴,還丟掉小命。
  • 嫪毐為何造反?歷史背後真實的故事太殘酷,《大秦賦》都不敢演
    ——許渾《途經秦始皇墓》嫪毐明知趙姬愛他,所以他利用趙姬身份在宮中胡作非為,因此把文武百官得罪了個遍,說他是大反派一點也不過分。嫪毐心高氣傲,最後甚至想要謀反將嬴政取而代之,但好在秦王嬴政早有準備,把嫪毐的計劃扼殺在搖籃裡,最終嫪毐死得非常慘。話說回來電視劇裡是這樣演的,那真正的歷史也是如此嗎?其實歷史背後真實的故事太殘酷,《大秦賦》都不敢演。
  • 《大秦賦》中的嫪毐多厲害?封長信侯與太后趙姬生下兩個孩子
    如果您對資訊信息不滿意,也歡迎您在底部留言給小編提出建議;如果您喜歡我就贊我一下我會動力更強噠~~                                                                                                       近期一部電視劇《大秦賦》可以說是火遍大江南北,主要講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故事,說到秦始皇
  • 嫪毐被車裂下線、嬴政趙姬母子反目,《大秦賦》終於開啟了事業線
    引言:《大秦賦》嫪毐被車裂下線,嬴政趙姬母子反目,感情線告一段落,終於迎來了事業線。眼看著《大秦賦》已開播過半,嬴政還未加冠親政,秦國大權還被太后相國把持。而長信侯嫪毐這個假寺人因得太后寵信,權力是越來越大,行為也越來越猖狂。
  • 《大秦賦》渭陽君大殿上陳述嫪毐數罪,刺殺嫪毐,被大王拔劍斷臂
    《大秦賦》渭陽君大殿上陳述嫪毐數罪,質問並刺殺嫪毐,險些說出嫪毐趙姬醜事,被大王拔劍斷臂。《大秦帝國之天下》更名《大秦賦》,是一部古裝歷史劇,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
  • 《大秦賦》嫪毐最後的結局是好是壞 大秦賦嫪毐哪一集下線
    在電視劇《大秦賦》秦王嬴政發現了自己的生母趙姬和嫪毐的不倫戀情還有了兩個孩子。嫪毐是呂不韋送給趙姬的嫪毐這個人也有很大的野心。《大秦賦》嫪毐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大秦賦嫪毐哪集死。《大秦賦》嫪毐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趙姬在成為王太后之後,和嫪毐有過一段私通的經歷。
  • 得志莫猖狂,否則遲早亡,《大秦賦》嫪毐終下線
    當《大秦賦》剛剛播出的時候,我也是對這部劇期待萬分,但是隨著劇情的展開,正如許多朋友說的那樣,歷史正劇演著演著,變成了宮廷劇,加上我個人對嫪毐這種小人的不喜,從三十多集開始,我就開始快進看劇,到後來直接跳過數集,直接從嫪毐造反開始接著看,看這種小人的滅亡,心情怎麼也能變得舒暢。
  • 《大秦賦》風雲突變,嫪毐造反,冬兒下線,嬴政沒捨得「摔孩子」
    《大秦賦》風雲突變,嫪毐造反,冬兒下線,嬴政沒捨得「摔孩子」由張魯一、段奕宏主演的大型古裝歷史改編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
  • 《大秦賦》嫪毐:最喜歡的那場戲可惜刪了
    原標題:《大秦賦》嫪毐回應「戲多」,最喜歡那場戲可惜刪掉了丨角色葉項明自己最喜歡的一場戲,是嫪毐看到兩個孩子被摔死在面前,「可惜最後刪掉了。」那幾乎是葉項明最耗費心力的一場戲,拍完後他從下午四點一直昏睡到第二天早上。「嫪毐什麼時候領盒飯?」這是和演員葉項明相關,衝得最高的一條熱搜。
  • 歷史上,嫪毐造反後,秦始皇派兩個楚國人平定叛亂!
    值得注意的是,《大秦賦》作為一部電視劇,不可避免地會對歷史進行改編和演繹。在歷史上,嫪毐造反並沒有這麼詳細的記載。更為關鍵的是,平定嫪毐之亂的主要功臣,還是兩位楚國人。對於丞相呂不韋來說,曾將嫪毐收入府中,並讓他假扮為宦官,從而入宮侍奉太后。對於歷史上的這一情節,已經被《大秦賦》細緻入微地體現了。後來趙姬為便於掩人耳目,攜嫪毐搬遷至秦國舊都雍城居住,二人生下兩個兒子。隨著太后對嫪毐的日漸寵信和重視,呂不韋的權勢開始受到制衡,而嫪毐愈漸囂張,被封為長信侯。商鞅變法後,秦國能夠封侯的大臣,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 《大秦賦》嫪毐終於舉兵謀反,冬兒捨身救扶蘇,大王嬴政傷心落淚
    《大秦賦》嬴政把鹹陽和兒子扶蘇託付給呂不韋,嫪毐終於舉兵謀反,冬兒捨身救扶蘇,大王嬴政傷心落淚。古裝歷史大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等待這麼久,大王嬴政終於要從趙姬手裡獲取親政大權了,他的行冠禮定在襄城,需要離開國都鹹陽,這對他來說風險很大,尤其是知道嫪毐正在準備造反。在出發去襄城之前,嬴政去丞相府看望了呂不韋,和他寒暄了許久,說起了以往情誼。呂不韋問他為什麼當時阻止他殺嫪毐,嬴政告訴他,他要一舉拿下嫪毐,只有等嫪毐舉兵造反的事有了鐵證,嫪毐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人之後,自己殺他才有名。
  • 大秦賦嬴政不殺嫪毐,是編劇下的大棋,真相大白為何觀眾仍不買帳
    《大秦賦》自播出一來,褒貶不一,看好的覺得這部劇製作精良算是本年度為數不多的大劇,值得一看。看不好的,覺得這部劇簡直就是打著歷史劇的宮鬥劇或者言情劇,自打嫪毐上線以來,這部劇迎來了最大的爭議和差評,口碑也急轉直下。
  • 《大秦賦》嫪毐42集謀反,47集下線,《嫪毐傳》果然名不虛傳!
    文︱雲少侃娛樂最近熱播的《大秦賦》,宮鬥劇情逐漸進入白熱化,引發廣泛吐槽!豆瓣評分更是下跌至7.2分,跌跌不休!嫪毐31集通過舉報成蟜開啟作妖模式,趙姬還力排眾議給他封了長信侯!從此平步青雲,風頭一時無兩!只是,從31集到47集,關於嫪毐的「狗血」造反劇情居然有16集之多!
  • 《大秦賦》:嫪毐臨死拉呂不韋墊背,呂不韋決定告老還鄉?
    在《大秦賦》中,嫪毐贏得了趙姬的喜愛,兩人還私底下生了兩個孩子,而趙姬和嬴政之間的關係卻也是越來越遠,母子之間再也沒有當初在趙國時候的親密。而嫪毐野心不小,但是並沒有什麼政治才能,最終也是被嬴政所殺。那嬴政是怎樣殺掉了嫪毐的,嫪毐又是在什麼時候會下線呢?
  • 《大秦賦》悲情公子嬴傒:輸給弟弟,妄念趙姬,不及嫪毐!
    大家想看他指點江山,想看他揮斥方遒橫掃七國,卻只能先忍受著這些或妥協或委屈的劇情,大秦賦大概換成嬴政親政歷險記也說得過去。其實到目前為止,《大秦賦》裡對人物角色的刻畫,有好幾名都要遠勝於此時還沒霸氣全露的嬴政。
  • 《大秦賦》中的嫪毐,在歷史上是個怎樣的人?
    前言在最近熱播的歷史劇《大秦賦》當中,秦始皇生母趙姬和假太監嫪毐的宮闈醜聞貫穿了將近一半的劇集。作為這部劇的關鍵人物之一,嫪毐憑藉太后的寵愛,由一屆布衣步步高升至諸侯的人生令人嘖嘖稱奇。那麼嫪毐此人在歷史上是否和劇中一樣呢?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 大秦賦:嫪毐能夠四處結交一些人,並不是他本人有多厲害
    《大秦賦》中趙姬在做了太后以後,與男寵嫪毐同床共枕,並且為嫪毐生下了兩個孩子。因此,嫪毐也從一個假的寺人,成為了太后的心腹,漸漸地也就對權力有所迷戀。太后架不住枕邊風,面對群臣一意孤行,也要封嫪毐為長信侯。
  • 大秦賦:假太監嫪毐與趙姬生下兩子,但若兩人不孕子,或許能善終
    而在嫪毐的眼中太后為自己生子,那就間接代表自己是太上皇,這崇高的榮譽對於他來講簡直是一大誘惑。因此趙姬便和嫪毐兩人逃到了城外生活,並且趙姬在這幾年內接連生下了兩個孩子。從這一刻開始, 嫪毐不再只是當年那個被呂不韋送到宮中的假太監,而是成為了這場皇室爭奪戰中,極具野心的人,他認為趙姬為自己生子之後,那麼他就有了能夠抗衡呂不韋的權勢。
  • 大秦賦
    《大秦賦》大秦帝國史詩劇之收官之作,該劇講述了始皇帝嬴政從幼年質趙到壯年掃六國、並天下近四十年的戰國風雲、雄渾史詩。編導人員看的出是用盡了心思,這幾天的劇情顯得拖沓了,但依舊會是部好劇。一開播好評如潮,這倆天看的過程中,睡著了過好幾次,個人覺得宮廷內鬥劇套路多了些,我想編劇導演初衷是想細緻表現嫪毐發展到要造反串位的演變過程,也是符合常理,可觀眾是奔著史詩劇初心去的,自然希望很多兒女情長的東西點到為止即可。
  • 大秦賦,嬴政為什麼殺甘羅那麼輕鬆,而殺嫪毐那麼困難?
    而殺嫪毐的時候,冠冕堂皇一堆,「秦法論罪,不誅心」明明可以最小的代價誅殺嫪毐,卻最終等到嫪毐造反,死了那麼多無辜的人。歷史上甘羅是甘茂的孫子,甘茂是上蔡人,典型的楚系勢力,但卻並非楚國外戚勢力,而且和之前的老秦族人甘龍並沒關係。雖然甘茂曾經做到過左丞相,但是那也是憑的一己之功,本質上只不過是一個高級打工仔。所以他的孫子依附於相邦呂不韋門下,是符合歷史邏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