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開欄的話】也許你熟悉這樣一支隊伍,為了保護可可西裡脆弱的生態環境和瀕危物種,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許你認識這樣一位朋友,堅守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生命禁區」,用理想信念捍衛這一方淨土。
有人說他們是英雄,有人說他們是榜樣。其實,他們有錚錚鐵骨,也有熱淚滾燙。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和生死考驗,他們也有擔心與害怕;面對年邁的父母和操勞的妻子,他們滿懷愧疚與不舍。
今日起,推出《可可西裡的堅守·巡山日記》系列報導。讓我們一起走近可可西裡巡山隊,聽這些巡山隊員講述他們在生態保護一線堅定踐行初心使命,用生命守護青藏高原萬物生靈的感人事跡。
用堅守鐫刻忠誠,因為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圖為可可西裡管理局不凍泉保護站副站長孟克。
每一次的進山巡護都是在赴一場生命的冒險。圖為可可西裡管理局不凍泉保護站隊員祝即將出發巡護的戰友一切安好。攝影:黃靈燕
講述人:不凍泉保護站副站長孟克
記者 張多鈞 鹹文靜 整理
2007年9月25日,農曆八月十五。
車陷在淤泥裡已經一個多星期了。被困後我們立即用衛星電話求救,碰巧趕上雨季,幾天過去了,救援隊依然沒有出現。但是我們堅信救援隊一定會到來,我們等在可可西裡。
天還沒黑,又大又圓的月亮已經爬上了天空,架起鍋灶,我們決定「揮霍」一把,煮一包掛麵。
車輛陷入河中,不少吃的都被水泡了。不知道要困在這裡多久,留下來的幾袋方便麵和掛麵都得省著點吃。最近幾天,我們每頓只是煮一袋方便麵或者一小把掛麵,吃不飽也餓不死。
「 守護可可西裡是我一生的幸福!」——可可西裡管理局不凍泉保護站副站長孟克。
說實話,相比剛剛出發時的熱血沸騰,我的心一天天地沉了下來。
其實,早在上學那會兒,我就從書上、電視上了解過可可西裡曾經遭受的苦難,特別是看到傑桑·索南達傑為保護藏羚羊而犧牲的壯舉後,我就暗下決心,要到可可西裡當一名巡山隊員。踏著前輩們的足跡繼續他們的事業,才是一個男人該幹的事情,才能體現一個男人的價值。就這樣,幾個月前我來到了可可西裡,成為索南達傑保護站上的一名隊員。
一上班,就聽幾名老隊員說起巡山時的經歷,覺得又刺激又期待。終於,三四個月之後,作為新手的我被抽調加入了巡山隊。
七八名老隊員、兩輛吉普車,向著可可西裡駛去,向著茫茫的荒野駛去。越往裡走,我心裡就越是激動,不停地跟老隊員問東問西。人家也願意跟我這個毛頭小子分享經驗,巡山時遇到暴雨如何應對,下雪了路怎麼走……幾天下來,腦子裡裝了不少東西。我漸漸明白,老隊員口中的「萬能扎西」「萬能索南」「萬能扎巴」並不是綽號,而是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豐富的巡山經驗。
眼看巡山任務即將完成,我甚至還有些意猶未盡,在心裡暗暗期盼能再多走幾天。可誰知,老天爺就像是聽到了我的念叨,一場暴雨過後,河水上漲,我們的車子在過河時陷進了河底的淤泥,動彈不得。
「別慌,常事!」大家看出了我的緊張,一邊安慰我,一邊迅速將車裡所剩不多的食物轉移出去。沒一會,車子被洪水吞噬,只能看見一個車頂。
沒了車,自然就回不去了。求助之後,我們便開始陷入了漫長的等待。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從車裡「搶救」出來的食物越來越少。今天晚上的這頓掛麵,是我被困後吃過的最豐盛的晚餐。
其實,對於餓了一星期肚子的七八個壯漢而言,一碗掛麵兩口就能吃完,但面剛分好,幾個老隊員就把自己碗裡的清水掛麵往我碗裡撈了一口。
「你最小,又是第一次巡山,多吃點,吃飽了不想家。」
我看著他們的臉,怕眼淚掉進碗裡,連忙抬頭看著天上,月亮又大又圓,真像一個月餅。
「要是這些東西都吃完了救援隊還不來,我們該怎麼辦?」吃完最後一口麵條,我忍不住,好奇又忐忑地問隊長。
「這不是你操心的事兒,放心,有老哥在。」
隊長的話,像是一顆「定心丸」,讓我焦慮不安的心平靜了下來,也讓我覺得,跟著這些人,跟對了。
這是一群特別好的兄弟。車輛陷進洪水河後,沒有一個隊員埋怨司機,五千多米的海拔,大家你一鏟我一鍬挖著河中的泥沙,與泥沙鬥,與可可西裡嚴酷的高寒環境鬥,我從未見過一個如此團結的集體,他們之間的這種感情讓我動容。還記得一開始我們還從泥裡挖出了一個蘋果。誰也捨不得吃,剛才拿出來時,已經壞掉了。
堅守在可可西裡的這幾個月,我才體會到,在這裡,巡山隊員最苦的是心頭的孤獨。就像被困的這些天,白天看不到一個陌生的身影,只有刺骨的寒風和驕陽烈日。到了晚上,周圍靜得可怕,能聽到的只有風聲和不時的狼嚎聲。家中年邁的父母、忙碌的妻子、幼小的兒女……就會像放電影似的在腦子裡湧現。
今晚的月亮真大真圓,真像一個月餅。呆呆地望著月亮,我恍惚間聞到了月餅的醇香,也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晚上做了個夢,夢到救援隊找到了我們,看到他們的那一瞬間,我心裡比娶媳婦還高興……
【來源:青海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