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裡的堅守·巡山日記」今晚的月亮像「月餅」

2020-12-27 湘湘帶你看社會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開欄的話】也許你熟悉這樣一支隊伍,為了保護可可西裡脆弱的生態環境和瀕危物種,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許你認識這樣一位朋友,堅守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生命禁區」,用理想信念捍衛這一方淨土。

有人說他們是英雄,有人說他們是榜樣。其實,他們有錚錚鐵骨,也有熱淚滾燙。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和生死考驗,他們也有擔心與害怕;面對年邁的父母和操勞的妻子,他們滿懷愧疚與不舍。

今日起,推出《可可西裡的堅守·巡山日記》系列報導。讓我們一起走近可可西裡巡山隊,聽這些巡山隊員講述他們在生態保護一線堅定踐行初心使命,用生命守護青藏高原萬物生靈的感人事跡。

用堅守鐫刻忠誠,因為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圖為可可西裡管理局不凍泉保護站副站長孟克。

每一次的進山巡護都是在赴一場生命的冒險。圖為可可西裡管理局不凍泉保護站隊員祝即將出發巡護的戰友一切安好。攝影:黃靈燕

講述人:不凍泉保護站副站長孟克

記者 張多鈞 鹹文靜 整理

2007年9月25日,農曆八月十五。

車陷在淤泥裡已經一個多星期了。被困後我們立即用衛星電話求救,碰巧趕上雨季,幾天過去了,救援隊依然沒有出現。但是我們堅信救援隊一定會到來,我們等在可可西裡。

天還沒黑,又大又圓的月亮已經爬上了天空,架起鍋灶,我們決定「揮霍」一把,煮一包掛麵。

車輛陷入河中,不少吃的都被水泡了。不知道要困在這裡多久,留下來的幾袋方便麵和掛麵都得省著點吃。最近幾天,我們每頓只是煮一袋方便麵或者一小把掛麵,吃不飽也餓不死。

「 守護可可西裡是我一生的幸福!」——可可西裡管理局不凍泉保護站副站長孟克。

說實話,相比剛剛出發時的熱血沸騰,我的心一天天地沉了下來。

其實,早在上學那會兒,我就從書上、電視上了解過可可西裡曾經遭受的苦難,特別是看到傑桑·索南達傑為保護藏羚羊而犧牲的壯舉後,我就暗下決心,要到可可西裡當一名巡山隊員。踏著前輩們的足跡繼續他們的事業,才是一個男人該幹的事情,才能體現一個男人的價值。就這樣,幾個月前我來到了可可西裡,成為索南達傑保護站上的一名隊員。

一上班,就聽幾名老隊員說起巡山時的經歷,覺得又刺激又期待。終於,三四個月之後,作為新手的我被抽調加入了巡山隊。

七八名老隊員、兩輛吉普車,向著可可西裡駛去,向著茫茫的荒野駛去。越往裡走,我心裡就越是激動,不停地跟老隊員問東問西。人家也願意跟我這個毛頭小子分享經驗,巡山時遇到暴雨如何應對,下雪了路怎麼走……幾天下來,腦子裡裝了不少東西。我漸漸明白,老隊員口中的「萬能扎西」「萬能索南」「萬能扎巴」並不是綽號,而是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豐富的巡山經驗。

眼看巡山任務即將完成,我甚至還有些意猶未盡,在心裡暗暗期盼能再多走幾天。可誰知,老天爺就像是聽到了我的念叨,一場暴雨過後,河水上漲,我們的車子在過河時陷進了河底的淤泥,動彈不得。

「別慌,常事!」大家看出了我的緊張,一邊安慰我,一邊迅速將車裡所剩不多的食物轉移出去。沒一會,車子被洪水吞噬,只能看見一個車頂。

沒了車,自然就回不去了。求助之後,我們便開始陷入了漫長的等待。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從車裡「搶救」出來的食物越來越少。今天晚上的這頓掛麵,是我被困後吃過的最豐盛的晚餐。

其實,對於餓了一星期肚子的七八個壯漢而言,一碗掛麵兩口就能吃完,但面剛分好,幾個老隊員就把自己碗裡的清水掛麵往我碗裡撈了一口。

「你最小,又是第一次巡山,多吃點,吃飽了不想家。」

我看著他們的臉,怕眼淚掉進碗裡,連忙抬頭看著天上,月亮又大又圓,真像一個月餅。

「要是這些東西都吃完了救援隊還不來,我們該怎麼辦?」吃完最後一口麵條,我忍不住,好奇又忐忑地問隊長。

「這不是你操心的事兒,放心,有老哥在。」

隊長的話,像是一顆「定心丸」,讓我焦慮不安的心平靜了下來,也讓我覺得,跟著這些人,跟對了。

這是一群特別好的兄弟。車輛陷進洪水河後,沒有一個隊員埋怨司機,五千多米的海拔,大家你一鏟我一鍬挖著河中的泥沙,與泥沙鬥,與可可西裡嚴酷的高寒環境鬥,我從未見過一個如此團結的集體,他們之間的這種感情讓我動容。還記得一開始我們還從泥裡挖出了一個蘋果。誰也捨不得吃,剛才拿出來時,已經壞掉了。

堅守在可可西裡的這幾個月,我才體會到,在這裡,巡山隊員最苦的是心頭的孤獨。就像被困的這些天,白天看不到一個陌生的身影,只有刺骨的寒風和驕陽烈日。到了晚上,周圍靜得可怕,能聽到的只有風聲和不時的狼嚎聲。家中年邁的父母、忙碌的妻子、幼小的兒女……就會像放電影似的在腦子裡湧現。

今晚的月亮真大真圓,真像一個月餅。呆呆地望著月亮,我恍惚間聞到了月餅的醇香,也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晚上做了個夢,夢到救援隊找到了我們,看到他們的那一瞬間,我心裡比娶媳婦還高興……

【來源:青海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堅守·我在可可西裡巡山】今晚的月亮像「月餅」
    今日起,青海日報客戶端推出《堅守:我在可可西裡巡山》系列報導。讓我們一起走近可可西裡巡山隊,聽這些巡山隊員講述他們在生態保護一線堅定踐行初心使命,用生命守護青藏高原萬物生靈的感人事跡。視頻拍攝/青海日報客戶端記者 殷之皓今晚的月亮像「月餅」講述人/不凍泉保護站副站長 孟克青海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多鈞 鹹文靜 整理2007年9月25日,農曆八月十五。車陷在淤泥裡已經一個多星期了。
  • 今晚的月亮像「月餅」
    ——可可西裡管理局不凍泉保護站副站長孟克。也許你熟悉這樣一支隊伍,為了保護可可西裡脆弱的生態環境和瀕危物種,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許你認識這樣一位朋友,堅守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生命禁區」,用理想信念捍衛這一方淨土。有人說他們是英雄,有人說他們是榜樣。其實,他們有錚錚鐵骨,也有熱淚滾燙。
  • 我在可可西裡無人區巡山|百家故事
    在這場搜救中,也有可可西裡管理局巡山隊的參與,他們在各保護站周邊十幾公裡的地帶裡搜尋。多年的巡山經驗讓隊員們成了可可西裡的活地圖。雖然搜救並不屬於他們的工作職責,但早些年,每當有遊客或驢友被困,他們都會作為嚮導給搜救隊引路。在他們的腦海裡,每一座山的位置,每一條河的水量,哪裡水深、哪裡水淺都一清二楚。
  • 「奮鬥新時代 建設新青海」可可西裡的生命捍衛者——記全國先進...
    作為獲得此次全國「最美職工」榮譽十人之一和全國先進工作者,也是我省首次獲得全國「最美職工」榮譽的人,胸口沉甸甸的勳章,讓身為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管委會可可西裡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站長的趙新錄更具使命感與責任感,也讓他覺得這份榮譽不僅屬於他,也屬于堅守在可可西裡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的所有隊員。
  • 「圖刊」探訪青海可可西裡藏羚羊「幼兒園」
    每年,可可西裡巡山隊員都會救助產仔季被落下的藏羚羊幼仔。今年7月,可可西裡巡山隊員救助了8隻藏羚羊幼仔進行人工飼養,等它們到兩歲,進行野化訓練,最終野化成熟回到大自然。自2000年以來,這所海拔4440米的藏羚羊「幼兒園」已幫助300多隻藏羚羊寶寶重回大自然。
  • 可可西裡的生命捍衛者 ——記全國先進工作者、索南達傑保護站站長...
    胸口沉甸甸的勳章,讓身為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管委會可可西裡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站長的他,更具使命感與責任感,他覺得這份榮譽不僅屬於自己,也屬于堅守在可可西裡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的所有隊員。從天寒地凍、風雪瀰漫的荒漠,到步步泥淖、處處河流的溼地,從保護生態環境、拯救瀕危動物的責任,到卓乃湖畔藏羚羊保護現場的堅守足跡,趙新錄把23年的青春留在了這片茫茫無人區,這個靦腆、不善表達的一線職工,用他吃苦耐勞、不懼危險的精神把大愛留在可可西裡,當這裡生命的捍衛者。
  • 世界地球日丨我用所有守護你,我的可可西裡
    還有另外一張照片,身著單衣的巡山隊員在奮力地推車,車輪下的爛泥裡,是他們的帳篷和棉大衣。把物資墊到車底,增加摩擦力,拉出車輛,是隊員們最後的招數了。不管使用什麼辦法,這幾十年來,從來沒有巡山隊員說放棄,甚至把車輛遺棄在可可西裡。在他們眼裡,走好每一趟巡山路,順利完成每一次巡山任務,是他們的使命。
  • 一部製作精良的「聲音大片」 ——三集廣播連續劇《堅守可可西裡》錄製完成
    向建黨100年深情獻禮1月22日,三集廣播連續劇《堅守可可西裡》在西寧舉行審聽會,標誌著由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青海廣播電視臺、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聯合製作的三集廣播連續劇《堅守可可西裡》錄製完成。廣播劇《堅守可可西裡》共3集,每集30分鐘,主要講述女大學生志願者雪梅尋找環保衛士譚巖松的兒子譚傑展開,通過雪梅的所見、所聽、所感,以及他們的親身經歷,反映了在艱苦的環境下、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巡山隊員們用忠誠和擔當,為了可可西裡這片充滿生機和靈性的土地,不惜以生命換取生命,誓死守護藏羚羊、執著堅守可可西裡的感人故事。
  • 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幼兒園」
    新華社記者王金金、王豔、藍翔 嚴冬季節的可可西裡滴水成冰。 上午九點,在索南達傑保護站駐站的巡山隊員趙新錄、鄧海平、達才,帶著奶瓶和奶壺,來到保護站後面的一片草地。 「可可西裡戶外太冷,手很容易粘在鐵鎖上。」
  • 《可可西裡》:生命禁區裡的絕唱
    上映於2004年的陸川導演的代表作《可可西裡》在昨夜的狂風驟雨中再次打動了我。這部獲獎眾多、名揚海內外的電影不僅讓很多人知道了可可西裡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存在,更讓人們知道了曾經在那裡的極端環境之下有一群將生死置之度外的鐵漢們用生命守護著那裡的珍稀物種。
  • 紀錄片《可可西裡守護者》開機
    可可西裡是一篇廣袤而神秘的土地。2004年,陸川執導的影片《可可西裡》上映,讓更多人開始了解這裡。之後的十幾年,越來越多的影視創作者將鏡頭對準可可西裡,但在記錄動物生態之外,很少有人去關注保護動物的人們。20日,紀錄片《可可西裡守護者》在重慶開機,重慶籍導演趙章翔表示,他們將拍攝保護動物的巡山隊員們,記錄他們在可可西裡的生活。
  • 《可可西裡》|生命的禮讚
    影片講述了警察尕玉為了調查藏羚羊獵殺狀況,他假扮記者身份,隨考察團來到可可西裡,在此他目睹了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屠殺藏羚羊的盜獵分子展開英勇鬥爭的故事。該片囊括了、第41屆臺灣金馬電影獎最佳影片,第25屆中國金雞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等獎項。
  • 《可可西裡》,一部用生命換來的電影,一輩子只敢看一次
    事實就這樣毫無修飾的展現在了他的面前,在無聲地痛訴著可可西裡的悲傷,人們的自私與殘暴。夜晚的可可西裡美的就像是一幅畫,每一顆亮晶晶的星星都像是會說話的眼睛,亮的讓人心醉。但快樂的氣氛並沒有維持多久,清晨時分,馬佔林父子偷偷逃跑了。日泰帶著人整整追了一個上午,但由於長時間奔跑,引起了高原反應,一名隊員倒在了地上,吐血不止。
  • 以影像訴說自然秘境生命傳奇 華為P40系列深入神秘可可西裡
    4月22日我們即將迎來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世界地球日的首要主題是「氣候行動」。世界地球日的創辦主旨是希望人類對於日趨嚴峻的環境保護工作得到警醒和反思。每年的4月22日,很多的社會團體和具有社會責任的企業都會行動起來,參與到世界地球日的宣傳當中來。
  • 解密《可可西裡》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影片講述了北京來的秘密警察尕玉以記者身份做掩護,來到傳聞中神奇的可可西裡。美麗寂寥的可可西裡正安睡在寧靜中,但突然出現的槍聲打破了這片寧靜。藏羚羊保護站上的巡山隊員被盜獵者殘殺。巡山隊長日泰帶領巡山隊連夜緊急出發,誓要抓到盜獵者。但是盜獵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剝去皮毛的藏羚羊屍骨。巡山隊員在遍布危險的茫茫大戈壁上奮力追蹤,終於,抓到一部分盜獵分子。
  • 探訪青海可可西裡藏羚羊「幼兒園」
    每年,可可西裡巡山隊員都會救助產仔季被落下的藏羚羊幼仔。今年7月,可可西裡巡山隊員救助了8隻藏羚羊幼仔進行人工飼養,等它們到兩歲,進行野化訓練,最終野化成熟回到大自然。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藏羚羊「幼兒園」內,兩隻小藏羚羊親密互動。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 揭秘電影《可可西裡》幕後冷知識
    在1985年,可可西裡這片高原區域生活著大約100萬隻野生藏羚羊,後來藏羚羊羊絨價格暴漲,吸引來很多不法分子來到可可西裡濫殺濫捕野生藏羚羊,由此開始野生藏羚羊的數量開始急劇下降。生活在可可西裡附近的藏族人和漢族人,自發組成了一支巡山隊,由索南達傑任隊長,這支志願隊伍在可可西裡地區展開了反盜獵行動。在5年多的時間裡,先後有兩任隊長因此犧牲。3.影片創作。
  • 優秀國產電影大盤點之《可可西裡》
    《可可西裡》《可可西裡》是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陸川執導,多布傑、張磊、奇道等主演。2004年10月1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2004年該片獲得了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第41屆臺灣金馬電影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 《可可西裡》一部讓觀眾忽略演員演技的電影
    可可西裡這部神作上映於2004年,由陸川導演指導,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陸川導演,創作生涯中最為引人注目的電影之一。影片的開頭是被殺隊員的天葬儀式,結尾是巡山隊長的天葬儀式,天葬是藏族人的最高葬禮儀式,這也表達了藏族人民保衛藏羚羊的決心和對巡山隊員的無比尊重和崇敬之情!
  • 現實遠比電影殘酷,可可西裡反盜獵者的淚與傷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可可西裡》,反映了可可西裡反盜獵的巡山隊員和盜獵者之間的博弈的悲慘故事!西部工委高大上的名字其實才有3名隊員,然而他們卻英勇地在廣袤的可可西裡巡山,哪怕遇上最危險的直接和盜獵者對峙!西部工委的別名:西部野犛牛隊。在藏族的傳說中野犛牛溫順卻吃苦耐寒,但也不卑不亢。第一支武裝反盜獵的隊伍就誕生了。期間索南達傑帶領3名隊員在一年的時間裡陸續巡山打擊盜獵者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