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忠堂》自7月1日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檔以來,因其人物頗具傳奇色彩、劇情跌宕起伏,被觀眾點讚,更因其傳達華商精神,弘揚華商文化,引起反響,奪得收視口碑雙豐收的成績。
2018年,現實題材、古裝題材、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等爭相湧現,電視劇市場空前火爆。而年代大劇《誠忠堂》憑藉什麼賺足好口碑,在激烈的電視劇市場中突出重圍?
一、歷史背景濃厚,凸顯人物魅力
《誠忠堂》由著名作家、編劇朱秀海創作,導演路奇執導,製片人孟凡耀擔任總製片人,張博、童瑤、潘虹、喬欣等主演,講述了喬家第五代傳人喬映霽(張博飾)在辛亥革命的時代風雲中以商救國的傳奇故事。該劇雖為年代劇,卻沒有沉悶的故事情節和單一的人物性格,而是通過描繪宏大的歷史背景,突出人物在面臨選擇時的堅定。
年代劇重在講故事,有歷史背景的鋪墊,往往能為年代劇增添更多傳奇色彩。《誠忠堂》將故事背景定位在辛亥革命時期,喬映霽通過「借」自家銀子的方式資助革命軍,為革命勝利作出巨大貢獻。革命尚未結束,國家的工業化進程速度減緩,在這樣的背景下,喬映霽一邊恢復早已廢棄的茶路,重開茶山,一邊著手開闢海上和陸上兩條茶貨之路,帶動晉商完成中國金融業的現代化改造。喬映霽的成功絕非偶然,正是惡劣環境下的產物。而另一位主人公蓮花為阻止袁世凱復闢,數次將自己至於險境,甚至遠赴俄羅斯尋找新的革命之路。革命不分男女,信念不分國度,而蓮花的做法,無疑將自己堅定、自信的一面呈現出來,這樣的形象更加光輝。
時勢造英雄,而英雄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時代發展。年代劇中大多與歷史背景掛鈎,有了背景支撐,劇中的人物命運必將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改變。這樣的設定,不僅能突出當時的大背景,更能從多種角度刻畫不同的人物形象。可以說,《誠忠堂》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與當時濃厚的歷史背景密不可分。
二、傳承華商精神,為商人樹標杆
《誠忠堂》的主人公喬映霽一生秉持、踐行著「以商救國」的宏遠志向,才得以在一次次革命中保住祖國的經濟命脈。該劇通過喬映霽在辛亥革命中對晉商之道的探索,闡釋了「商運興就是國運興,商運衰就是國運衰」的道理,從中體現出晉商乃至華商實幹堅韌、誠信為本的華商精神,以及心懷天下、利歸黎民的家國情懷。
在古代,重農抑商的傳統和政策限制,阻礙了商業的發展,而晉商夾縫中求生存,創造性地發明了票號,開拓出了一條南起武夷山、北至恰克圖的萬裡茶路。喬映霽推動現代銀行制度,巧妙地實現了晉鈔的異地流通,走出了晉商金融改革的堅實一步。喬映霽還富於民,以革命黨人的身份親上戰場,為推翻帝制浴血奮戰,不惜毀家紓國,也要阻止袁世凱復闢。從重農抑商到以商救國,中國商人上下求索,探求出中國富強的另一條道路,晉商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國人的氣魄,為商人的經營之道樹立了標杆。
《誠忠堂》所處時代正值中國內憂外患之際,喬映霽則用自家票號助力革命,為中華民族走向光明之路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實現了從「為小家」到「為大家」的轉變,弘揚了中國商人的家國情懷。晉商順應時代潮流,憑藉智慧和勇氣,向國人證明了商品經濟的正確性,向世界展示了華商的經商智慧與濟世精神。
三、弘揚華商文化,呈現華之大美
以喬家為代表的晉商傳承了中國優秀的商業文化,從重農抑商的農耕社會,到商業文化繁榮發展的現代化社會,中國商業文化也隨著經濟發展而不斷發展。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晉商通過「義商」的形式資助中國革命,大力推行金融改革,甚至不惜喬家蒙受經濟損失也要讓人民富足。革命動蕩的時期,晉商所表現出的為商唯善、敢於創新、毀家紓國的優秀品質,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有著重要作用。
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當代中國思想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和升華,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誠忠堂》的創作團隊在歷史文化題材的深度挖掘上切口小、站位高、格局大,在還原辛亥革命這段歷史的同時,深度挖掘晉商精神、晉商文化等技藝,並將其創造性地轉化為現實中的優秀文化作品,從側面為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提供了生動經驗。
世代相傳的文化基因已經代復一代融入中華兒女的血液中,表現在風度氣質、言談舉止上,是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誌。而《誠忠堂》中,晉商在動蕩不安的時代,仍能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晉商力量,傳承中華精神,這正是強大文化基因的最好體現。該劇在傳承晉商精神的同時,亦在弘揚華商文化,呈現華之大美。
有深度,有溫度,有情懷,正能量
編輯 · 段清怡 | 設計 · 常 江
審核 · 趙宏剛 | 終審 · 張忠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