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過好「三道關」:一是愚昧關,二是怯懦關,三是懶惰關。
先說愚昧關。
愚昧的人最無知,愚昧的人最愚蠢,愚昧的人最不明白事理。
因為無知,所以就容易犯錯誤,思想和言行就顯得幼稚可笑;因為愚蠢,所以就會被動挨打,動輒得咎,舉步維艱;因為不明事理,所以就不能順天應人,按照客觀規律辦事,通達順暢,廣受歡迎。總之,因為愚昧,人生就會被蒙蔽,就不會清醒智慧,就容易做出各種盲目而錯誤的選擇,就會養成各種壞習慣,使人生遭受各種不必要的挫折、痛苦和失敗。
所以,人生必須首先戰勝愚昧這個大敵。
而要戰勝這個大敵,最好的辦法,也是最大的捷徑,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就是實踐、實踐、再實踐,就是思考、思考、再思考,就是要用謙虛謹慎、虛懷若谷的態度,去向人生、社會、宇宙、自然學習,去總結經驗教訓,去探索宇宙人生的奧秘。唯如此,才能利用各種資源,打破冥頑,消除愚昧,走向聰慧和光明。
再說怯懦關。
所謂怯懦,就是膽小怕事,就是懦弱,就是缺乏勇氣。
人生是一個成長、發展、進步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經風雨、見世面、過難關的過程,更是需要富有鬥爭精神、具有堅韌不拔意志和抗打擊、抗風險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一旦怯懦,一旦失去了勇氣,那麼,他就會失去戰鬥的精神,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就會喪失各種機遇,就會失去獨立和自由,就會遭受滅頂之災,被強者所吞噬。
而要避免這一切不利的結果,就必須放棄怯懦,使自己變得勇敢而堅強,擁有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擁有攻堅克難的勇氣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
為此,就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就要在生活實踐中主動鍛鍊和磨練自己,就要克服自私狹隘的思想觀念,就要自覺培養自己的膽量和勇氣,在戰勝艱難困苦中、在各種生死考驗面前更好地歷練和成就自己。
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人一旦擁有了勇氣,人生的諸多紛繁複雜的問題,大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最後是懶惰關。
懶惰就是偷懶,就是不喜歡費體力或腦力進行勞動和工作,就是不勤快。
懶惰的人,阻礙發展和進步,百事不成,是社會的累贅和負擔;懶惰的人,容易鏽蝕,變得愚笨和無能,喪失人的正常生理和生活機能;懶惰的人,缺乏行動力,腐朽沒落,容易敗壞社會風氣。
人是動物,要發展要進步,就必須運動、勞動,進而創造和獲得應有的資源和保障,使自己身心健康,使社會和諧美好。這就要求,所有的人,都不能懶惰,都要愛勞動、積極有為,儘可能地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懶惰的人,則與此背道而馳,所以必然要被淘汰和拋棄。
克服懶惰習慣,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反其道而行之,充分認識到懶惰的危害性,自覺改造自己,要不怕勞動、不怕吃苦,要用實際行動去做事幹事,勤奮努力,並從中得到益處好處、嘗到甜頭,只有這樣,才能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變得勤快起來,並善於用行動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為自己的人生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未來。
總之,人生只有過好以上「三道關」,才能為自己和社會掃除前進道路上的嚴重障礙,使人生少走彎路,並擔負起應有的責任,創造出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