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動畫電影導演名字或被偷梁戴思傑 導演與資方閃婚要小心
熊貓動畫電影導演閃婚資方被奪名 喊話戴思傑別蹚渾水 業界呼籲保護導演署名權 杜絕導演被奪名亂象
北京大拇指鄧魯平提供,為內容負責
日前,首部國產熊貓題材動畫電影《熊貓明》(也可能已改名)編劇導演鄧魯平(魯客)在其微博發文並喊話國家電影局,同時群發材料給媒體,稱其署名權被公然掠奪踐踏,有可能改成連一秒鐘都沒導演過該片的旅法導演戴思傑的名字,因此要求國家電影局暫停其擔任編劇導演的該電影的過審和發行。作為和《哪吒》幾乎同時起步、題材劇本和質量都堪稱上乘並且因為是首部熊貓動畫電影而被廣泛看好的影片,該片的多舛命運確實讓人關注。
此為又一例較為轟動的電影主創被資方奪名事件,在一些影視主創與資本的聯姻中,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剛開始閃婚雙方也曾有蜜月期,但由於理念不合以及各有各的小九九,矛盾會逐步暴露甚至鬧的不可開交,強勢的資方會故意弱化導演的署名,甚至掛上其他知名導演名字。但像鄧所述的這樣被資方悍然換成別人名字的,尚屬罕見。
據悉,曾是國內著名文化記者的鄧魯平以獨家報導春晚和擔任範冰冰上升期四五年的獨家宣傳人而知名。鄧歷時五年獨立創作了熊貓明的劇本,並以編劇導演總製片人的身份,與資方四川某傳媒有限公司合作,從2015年起歷時兩年半做出了這部水準一流的動畫大片,鄧是該片絕對的靈魂主創人物,不僅是編劇導演,連角色的髮型甚至臉上的痦子的設計都全程主導,片中場景設計和人物動作也是如此,為讓動畫技術人員更了導演意圖,鄧把每個角色都當場表演了n遍,甚至用身體模仿片中飛機空戰的姿勢,鄧對影片抱有強烈信心,希望該片作為第一部熊貓國漫大片拿到十億二十億票房。
2018年初,資方發布的一個一年前錄製的該片宣傳視頻熊貓明合唱團嚴重違規,導致該片的過審擱置,鄧雖然在資方員工拍攝該視頻時遠在北京出差,但因為掛著策劃名字仍承擔了領導責任。此後資方和鄧交惡,多次表示是「不是我不給你署名,是上邊不讓」,而鄧對此並不認可,「之前資方葉總多次笑嘻嘻地說,導演署名你不要太在意這個,不署名大家也都知道是你導的,你是導演,到時候寫個大導演的名字好賣……可見從一開始資方就不想給我署名,當時我明確表示署名不能出讓,資方當時沒話說,後來有了宣傳視頻出事的藉口,資方居然公然奪名。」
鄧介紹說,資方一名實在看不過去的員工透露,資方的如意算盤是,先把電影合作糾紛做成刑案迫害鄧,然後趁機把鄧的導演名字換掉,無阻力地發行影片。據說準備在奪名後換上旅法導演戴思傑的名字,鄧表示,這樣的想法太天真,製作的兩年半時間戴思傑一秒鐘都沒有導演過,對該片一無所知,而目前90分鐘的動畫電影已經完全成型,除非重新做故事另起爐灶,那談何容易!「我對戴思傑是欣賞的雖然我們不認識,但不管在這部片子上怎麼微調,熊貓明導演都姓鄧不姓戴。我相信戴思傑知道奪名的來龍去脈後,也不會淌這個渾水。」
鄧表示,作為首部國產熊貓動畫電影的編劇導演,並不想毀掉自己幾年的心血,如果受到打壓後自己意志消沉像自己有些導演朋友一樣去沾染毒品變成劣跡導演,那麼首部國產熊貓電影就會胎死腹中,因為真人電影的演員出事了可以換人,而作為動畫電影的編劇導演同時也是所有環節的主創的他,如果出事,那這部電影除非全部重來,否則永無出頭之日了,那將是巨大的悲劇。
鄧表示,其實從很多細節能看出資方的不誠信,比如,鄧在2014年是被獵頭挖到資方運營的雜誌社做總經理的,資方卻用傳媒公司而而非雜誌與鄧籤約,本來該按鄧的月薪六萬支付獵頭酬勞,但資方不誠信地謊報鄧月薪是一萬多,矇騙了獵頭,合作幾個月後鄧想辭職,但鄧在雜誌社申報的熊貓動畫電影入選新聞出版總局項目庫之後,資方想從雜誌轉型電影,鄧和資方葉總單獨談了一次,希望按照慣例是項目制合作也就是承制,資方以共同做大送股權等理由,最後達成一個折中的口頭約定也就是四千萬承包製,資方每月給鄧4萬茶水費差旅費(為了避稅資方和鄧假籤勞務合同,做成了工資形式,並且代繳了一段社保),2018年合作結束後,雙方最後籤了一個協議和補充協議,強調了雙方是項目合作關係也就是四千萬承包製,資方出錢,鄧出劇本導演和技術外加一百萬現金,票房和衍生收益雙方8:2分成,否定了之前應資方要求籤訂的「不得與單位女員工發生男女關係否則違約賠償兩千萬」「須服務16年否則違約賠償兩千萬」等一系列荒唐合同和可能籤過的變相勞動合同。鄧說,僅與員工發生男女關係要賠償兩千萬這個協議,就可看出資方多麼莫名其妙,資方沒錢卻有嚴重大公司病,喜愛開會,喜歡讓員工站隊,人員流動極大,鄧在做熊貓的同時做的網絡大電影盈利近兩百萬資方卻說算上房租水電虧了,不給分成,熊貓電影做到一半資方忽然說在你來之前公司有虧空,賣掉電影後要先扣除一億五之後再分成,甚至,資方試圖哄騙鄧去為資方騙貸的一個三千萬貸款做擔保,鄧說為了電影他一直隱忍,總之一句話,鄧以項目合作也即四千萬承包的形式,幫助資方以三千多萬的投入,做出了一個市場行情不低於六千萬的高水平成片,劇本費沒拿到導演費沒拿到還自貼一百萬,而且抵押了自己的寶馬車用於支付技術團隊費用、常年拿不到差旅費等活動經費完全自貼,最後,項目做完了被一腳踢,不僅片酬和分成得不到,署名被搶奪,還面臨被資方把合作電影糾紛變成刑案,導演鄧表示,這部電影出品本來是中國西部雜誌社,資方在雜誌運營中一屁股屎,騙國有資產,腐蝕領導,還有很多妄議高層的出格言論,如果資方仍自作聰明這些材料和音頻到合適時間會提交有關部門。
鄧表示,編劇導演作為電影這個孩子的媽,喊停自己的電影內心是悲涼的,但是寧願如此也不能被按在地上摩擦,我希望其他導演接受我的教訓,慎選資方,不要心急而踏入泥潭,選了錯的資方一切都會錯的。
也提醒接盤此片的國企小心,導演都自廢武功自我毀滅電影了,電影還怎能上映呢?同時,呼籲加強文化產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杜絕導演被奪名這樣的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