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萬裡
「大象」起舞,股民吃肉。今天,被媒體稱為「化工茅臺」的萬華化學漲停,擠進百元股行列。
1月7日,萬華化學高開高走,於下午13點10分左右漲停。隨後,因大盤跳水抑制市場情緒,萬華化學又被砸開漲停板。截至發文,萬華化學股價漲幅收窄至9.3%左右。盤中實時數據顯示,超1億元主力資金呈現淨流入狀態,資金做多情緒較高。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股價大漲,萬華化學的總市值已經超過了「地產一哥」萬科A。目前,萬華化學的總市值超3370億元,而萬科A的總市值不到3340億元。
萬華化學大漲背後,可能與2個原因有關。
一是業績超預期。昨晚,萬華化學公告稱,「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96億元到101億元,三季度末隨著全球化工行業下遊需求快速好轉,部分地區需求快速增長,公司主要產品銷量提升、銷售價格上漲。」從單季度看,萬華化學四季度歸屬淨利潤預計同比增長91%到113%。
對此,券商機構分析稱,萬華化學四季度業績超預期。我們關注到,開源證券在最新研報中上調了公司盈利預測,並表示萬華化學作為MDI行業龍頭預計將充分受益,公司多元發展向綜合性全球化工巨頭邁進,維持「買入」評級。
二是市場風格轉變,大市值公司分流資金,龍頭股被投資者追捧。
現在A股的風格分為:
一是銀行、地產板塊等傳統板塊遭資金拋棄;光伏、鋰電、有色等板塊被追漲。
不完全數據統計,2021年開市以來,銀行板塊指數跌超2%,地產板塊指數跌超3%,一些個股例如成都銀行、華夏幸福等跌幅甚至超過了5%,跑輸大盤。相反,光伏板塊中的隆基股份、鋰電板塊中的贛鋒鋰業、以及有色板塊中的洛陽鉬業,相比去年股價再創新高。
二是中小市值個股遭資金拋棄,大市值龍頭股被追漲。
截至下午14點,滬深兩市上漲的公司不超過1000家,下跌的公司超過3000多家。其中,像家電龍頭美的集團、醬油龍頭海天味業、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消費電子龍頭立訊精密等大市值公司皆為上漲狀態,而一些中小票紛紛大跌,市場分化十分嚴重。
這背後的邏輯是,在註冊制大背景下,大資金將湧入業績確定性較高、流動性較好的白馬股,而一些沒有被機構調研或者關注的上市公司,或將被市場邊緣,這一點也類似於港股和美股市場的演變狀態。
有投資者在尺度股東群裡感慨,「老司機才是明白人,寡頭時代拿住看看每個季度業績就是躺贏了,這些天天看K線的哥們為了三五個點高啊低的哪能吃大肉?」
萬華化學後市能否創新高,我們將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