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那些來自民間的「謠言終結者」

2020-12-28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這是一場和病毒的鬥爭,也是一場和信息的戰役。越早認清事情的真相,就能越快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做好準備。

文/禦寒 編輯/石燦

來源: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

當大多數人宅在家裡無所事事的時候,阿夏桑已經過了大半個月日夜顛倒的日子。特別是正月初一到初六,她幾乎每天都睡不到五個小時——凌晨三、四點入睡,早上八點就在焦慮中醒來。這一切都是從從1月24日開始的。

阿夏桑是陝西人,本科學公共管理專業,研究生讀出版專業,是一名科普作者,不定期在知乎、豆瓣上分享一些和運動理論、生理健康、性別議題相關的科普性文章。

這個春節,阿夏桑又多了一個身份。她所創建的文檔《2019-nCoV新冠狀病毒一手資訊/科普匯總目錄》(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文檔連結)已經獲得了超過60萬人次的閱讀量,這份包含了官方信息、防疫指南、闢謠信息等各類內容連結的目錄索引,在除夕當晚刷爆了微博、朋友圈、豆瓣、知乎等各個平臺,全網普及面超過100萬人次。

文檔部分目錄

除了阿夏桑,很多人都在疫情爆發之後,主動加入各式各樣的志願團隊。他們遍布在國內和國外,還有人就在武漢當地,通過網絡完成了一場跨地域的信息接力。這些來自民間「謠言終結者」們每日接收數以萬計的新聞、資訊、傳聞、流言,提取出最權威和有用的信息,並傳遞到每一個關心疫情的老百姓手裡。

這是一場和病毒的鬥爭,也是一場和信息的戰役。誰能撥開迷霧,誰就能看見真相和希望。

一位科普博主決定做些什麼

聯繫到阿夏桑的時候,她剛遛完狗回家。她養的狗叫做拿鐵,是一隻17個月大的波士頓梗,今年一月份才成為她家的新成員。

1月22日,阿夏桑在網上看到一條謠言,稱新型冠狀病毒會傳染給狗,在狗的體內進行複製繼而傳染給人,有人因此將自己的寵物丟棄或者殺害。這讓剛剛擁有愛犬的她異常憤怒。像這樣荒誕的謠言,在疫情爆發前期充斥了各大社交網站。

阿夏桑告訴刺蝟公社,她平時喜歡健身、關注健康,在疫情還未爆發的時候,她就開始關注世衛組織發布的相關指南,也做了應對的準備工作,替家人和朋友購置了口罩、消毒液、藥品,也在朋友圈和豆瓣發消息提醒網友。

「其實整件事情就是在跑信息的時間差」,越早認清事情的真相,就能越快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做好準備。認識到這一點,阿夏桑決定將網上的各類信息做一個系統匯總,方便大家查找信息,了解疫情的全貌。

大年三十那天,阿夏桑從上午10點忙活到晚上8:30,吃年夜飯的時候也在編匯總目錄。除了篩選出世衛組織、國務院、衛健委和自媒體等一手來源,搜集儘可能全面且準確的個人防控指南等,她還是第一批註意到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應對措施、醫療物資的物流信息的人。

這是一個略顯魔幻的除夕之夜。魚龍混雜的信息,夾雜在春晚的歡歌笑語之中,所有人的心情都變得異常複雜。

25日凌晨,阿夏桑的心理和體力都到了臨界值。她看到太多來源不明的負面消息,也看到這些消息正在壓垮不明真相的人們的心理防線。她絕望地把這個文檔發在豆瓣鵝組,在豆瓣廣播和朋友圈裡呼籲朋友轉發,希望這份文檔能被更多人看到,幫助他們分辨真假和是非。

阿夏桑在鵝組發的帖子以及網友回復

第二天,大年初一,阿夏桑的手機爆了。

「引爆」手機的都是好消息:在朋友、豆瓣友鄰和鵝組網友的積極轉發下,這份目錄文檔在24個小時內獲得了超過十萬的閱讀量。媒體聯繫上她,詢問文檔的授權轉載;石墨文檔、有道雲筆記主動提出為她提供免費的高級服務和技術支持;果殼網也找上了門,希望轉發她的文檔,同時提供兩位編輯協助她的工作。

1月26日,阿夏桑邀請了兩位編輯好友,再加上心理學和醫學領域的兩位果殼編輯,成立了一個五人的小團隊,她還在母校的出版碩士群裡找到了9個願意幫忙的學妹學弟,專門做信息搜集和錄入的基本工作,他們的團隊也因此有了一個名字:MP編輯小組。

和阿夏桑一樣忙碌的還有一個後來被取名為Simo的團隊。Simo是最早開始系統整理疫情信息的團隊之一,除夕當天,Simo製作並發布了《防疫需求與民間援助信息索引》,文檔包括了物資供應和需求信息、海內外運輸信息、各類生活援助的供需信息等,目前的閱讀量超過24萬次。

在1月30日正式宣布結束志願工作時,Simo團隊共有近100位志願者,遍布了世界各地。根據Simo團隊的介紹,他們將需求分為了不同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特定的志願者進行編輯和整理,國內和海外黨按時區24小時輪班作業,保證文檔24小時更新。

A2N(Anti 2019-nCov)團隊整理的《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的可靠信息與謠言》是最早整理官方信息和謠言的文檔之一,閱讀量超過106萬。隨後,A2N又增加了疫情實時情況、病毒科普、相關文獻翻譯等工作。

1月22號,A2N志願組織為遏止2019-nCoV相關謠言而創立,短短幾天隊伍就擴大到了上百人。A2N的志願者遍布了全國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每個省市都建立了自己的疫情信息匯總文檔。

一份系統、精煉、權威的信息匯總,在疫情信息大爆炸之時,顯得格外珍貴和實用。而這些文檔能被如此多人看到,依靠的正是共享文檔技術的普及和發展。

一群程式設計師決定做些什麼

在網際網路技術圈,關於疫情的討論也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在本次疫情中,X-lab 開放實驗室發起了一個開源項目wuhan2020,旨在建立一個信息收集平臺,收集經過審核與確認過的疫情信息。X-lab開放實驗室的官方介紹顯示,這是一群由來自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的師生所構成的「開放創新共同體」,專業背景包括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及其相關跨學科。

大年初一早上,開放實驗室成員之一Frank在團隊的微信群裡發聲,希望以開源項目的形式建立一個面向疫區的線上平臺。這個想法受到了整個團隊的認可:終於可以作為開發者,從技術層面為疫情做點貢獻。

對技術人員來說,他們對信息和數據更加敏感。團隊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是,當時的數據特別分散,數據類型不同,有的是供給,有的是需求;來源結構也不一樣,有的是文字,有的是截圖。基於這個情況,團隊決定開發一個平臺和工具,來統一和規劃所有的數據。

團隊負責人向刺蝟公社解釋了這個想法的初衷:「為什麼大家在微信、微博上到處發帖求救,就是因為缺少一個系統性的平臺。如果能有一個公共平臺,所有的供需要求都在上面發布,就能讓所有人看到,也避免信息重複。」

程式設計師的主戰場在GitHub,這是一個開原始碼庫以及版本控制系統,在全世界擁有超過900萬開發者用戶。在管理軟體開發和代碼協作上,GitHub是他們的首選工具。據了解,團隊成員建立了後臺資料庫和自動化程序,數據的錄入由自動化程序完成,採集和審核的機制則由志願者眾包完成。

圖源:wuhan2020

「我們暫時沒有對外開放數據錄入的工作,所有錄入的信息都會先經過我們的審核,並且只有唯一的責任人才有權限對數據進行添加和修改。」團隊負責人還告訴刺蝟公社,後臺可以看到所有歷史修改的痕跡和來源,萬一發生問題可以精準溯源。

據團隊負責人介紹,已經有上百人報名志願加入了wuhan2020的項目,目前還在活躍的有數十名。這些志願者會打電話給機構辦事處或相關聯繫人,一條一條地進行驗證,保證所有信息和渠道的真實有效。

程式設計師的加入,也給信息傳播帶來了更多可能,這對做文檔匯總的志願者團隊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

阿夏桑告訴刺蝟公社,文檔閱讀量的增長在4、5天後就變得緩慢起來,「流量的持續代表了文檔的可持續性,閱讀量沒有增加,也就是說明我們後來的更新的內容,尤其是用了絕大多數人力去搜集和整理的民間志願信息,沒有人看了。」

阿夏桑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信息都是條目的積累,而不是可視化的信息。開發團隊的出現,則讓這些條目和整個文檔有了更多元的呈現方式,也有了更強大的傳播力度和長尾效應。

1月27日開始,MP、Simo、A2N等志願團隊和wuhan2020、E起支援(湖北物資需求平臺開發團隊)建立了合作,以志願團隊整理的匯總文檔作為數據來源,再以開發團隊的後臺程序作為技術支持,讓信息和諮詢能出現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之中。

志願者們的合作,和一家武漢的科技公司脫不了關係。當所有人都還在自己的跑道上進行信息接力的時候,是這一支位於疫情中心的團隊將他們聚集在了一起。

一家武漢的網際網路公司決定做些什麼

湖北省武漢市是疫情最嚴重的地方。

石墨文檔的大本營——武漢初心科技有限公司就駐紮於此。疫情爆發後,80餘位公司員工因封城令被「困」在武漢,還有幾位在北京、上海辦公室工作的武漢同事留在當地,沒有回家過年。所有人都帶著對家人、好友和同事的掛念,沉浸在疫情的恐慌和陰霾之中。

很快,這片陰霾被大家的熱情和忙碌的工作所驅散。

石墨文檔市場總監劉叢禮告訴刺蝟公社,這是石墨的小夥伴們最活躍的一個春節。疫情爆發之後,群裡的很多小夥伴都開始行動起來。每一個人都在思考,作為身處疫區的網際網路技術公司,如何憑藉自身的優勢,為疫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這個特殊時期,信息成了最關鍵的要素。他們就是在這個時候注意到MP、Simo在內的一批志願團隊,以及他們匯總整理的信息文檔的。巧合的是,因為特有的文檔共享和在線協作的功能,幾乎所有團隊的文檔都是用石墨文檔所製作,這也讓石墨的小夥伴們驚喜不已。

身處武漢的石墨員工的志願科普記錄

據劉叢禮介紹,在疫情支援的隊伍裡,有些機構原本就是石墨的客戶,但是像這樣的個人志願者大多都是個人版的用戶。石墨很快聯繫到這些志願團隊,主動提出為他們開放高級版的權限,並願意全程提供提供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實現數據的整合和呈現。

來自全國各地、做著不同工作的志願團隊都找上了石墨。為了減少信息重複整理,提高工作效率,合作的想法不約而同地出現在所有人的腦海裡。

也就是在石墨的努力下,MP、Simo、A2N、wuhan2020等志願團隊們互相搭上了線。每個團隊從一開始就有自己的側重方向,彼此建立聯繫、開始溝通之後,可以最大化地避免信息重複,將大家各自的優勢發揮到了最大。

很快,一個地圖可視化項目map-viz誕生了。除了最基本的疫情地圖、疫情數據以外,各類醫院位置、酒店信息也能在這份地圖上呈現,還提供了各個省市帶時間軸的疫情發展趨勢圖(類似於丁香園H5中的地圖)。

2月3日到2月9日的那一周,map-viz和wuhan2020的項目分別登上GitHub熱榜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同時得到了Linux中國的首頁推薦。目前,wuhan2020已經擁有了官網、開源社、App,微信小程序也正在研發當中。

2月8日,元宵節當天,X-lab正式發布了「wuhan2020新型冠狀病毒防疫信息收集平臺社區版」,這也是所有團隊貢獻的綜合體現。

平臺手機端首頁

據團隊負責人介紹,疫情結束之後,該項目還會繼續為與疫情相關的分析和開發工具的設計提供支撐,最終目的就是開發一套工具,在很多場景之下,特別是這種大規模的應急公共事件的時候,都可以利用類似的工具快速搭建出這樣一套系統。

與此同時,志願團隊的文檔內容也越來越豐富。阿夏桑刪掉了初版中的陝西信息匯總,將「民間志願信息匯總」作為第四部分,包括MP編輯團隊所整理的供給信息,和Simo整理的需求信息;A2N所做的闢謠信息則成為了文檔的第五部分。

隨著國內物資越來越缺乏,MP還在文檔最後加上了境外採購和捐贈的相關信息,包括捐贈標準、醫療物資中英文對照表、海外供應商和物流等內容。這部分內容也為之後相關團隊購買和捐贈海外物資提供了參考和支持。

在錄入海外醫療物資信息的過程中,團隊看到有個廠商在官網寫道:「中國的朋友們你們好,我們暫時沒有庫存了,但是請放心,一旦有貨我們會第一時間想辦法轉運到中國的。」

你我可以做些什麼

對阿夏桑來說,1月27日是打仗般的一天。

這一天,她周轉在MP編輯、Simo、wuhan2020、E起支援等多個志願團隊之中,整合現有信息,為後續的平臺開發鋪路。光是在群裡協調和溝通,她一共敲出了1.8萬個字,還打了數不清的電話,發了無數條59秒的語音。

「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組織架構和工作方法,協調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在這個過程之中,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文檔內容和團隊分工也在發生不停的變化。隨著內容的更新,文檔的閱讀量再次呈現了增長的趨勢。

截止2020年1月29日23:59,Simo和MP的73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志願者們,共計錄入需求信息1293條,交通運力供給信息134條,醫療物資信息133條,防護服信息44條,其他信息899條,95%的信息都有專門的核驗小組經過一對一的人工核驗。

現在,很多志願者已經回到了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之中,Simo小組只剩下一個小分隊在統計床位和求助信息,MP的主要工作也已經完成。但是,文檔裡的每日闢謠消息、最新官方新聞還在保持更新。阿夏桑還將新增的治癒案例添加到文檔裡面:「我覺得在整個事件中,不管外界的聲音是什麼樣子,有的東西是我們所有人不能忘的,就是一定要給大家希望。」

民間的信息戰場裡可以看到更多普通人的身影。

一個志願者小分隊翻譯並搬運了目前的科普訊息,包括一些武漢當地的實用信息,希望能擴散幫助到更多需要的在武漢/國內外國人;

一位北郵學生製作了一個關於新冠狀病毒實施疫情的站點,經歷了搜集整理、確定域名、網站開發,在七個小時後成功上線;

一群醫生及公益人發起了「NCP生命支援」(原稱:nCoV支援),在他們的委託下,阿夏桑根據醫學專家和協和、湖北婦幼等醫院的建議,編撰了《防疫期間孕產婦自我照料手冊》,幫助全國的孕產婦度過疫情難關……

孕婦手冊部分內容

從1月21日開始算起,這是疫情爆發的第25天。一線醫護人員的日以繼夜,快遞員、外賣員的風雨兼程,企業和個人的慷慨解囊,很難有人不會為這樣的場景動容。無論是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做貢獻。

MP和Simo的成員做這件事都不為名利,也不想藉此出名。MP編輯團隊的名字是出版碩士(Master of Publishing)的縮寫,Simo是石墨文檔的拼音(Shimo)去掉了字母h,wuhan2020的相關負責人不願意向刺蝟公社透露姓名,A2N團隊到現在還志願工作在信息搜集的一線,並在他們的公眾號上每日分享有關疫情的最新信息。

現在的阿夏桑也沒有閒著。除了日常更新文檔和聯絡志願團隊以外,在剛剛過去的那個周末,她還作為模特出鏡拍攝了一套健身動作教學視頻,製作了一套免費的公益課,幫助大家緩解長期「宅」在家裡造成的腰背疼痛、肌肉緊張等問題。

根據疫情發展的變化,人們對疫情信息的關注點也會發生變化。接下來,阿夏桑計劃做一些復工後的辦公室防禦的信息整理,準備寫一篇紫外線殺毒的科普文章。「起碼在2月底之前大家都不應該放鬆,對於每個人來講可能任務都不是很重,大家各司其職,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而對普通人來說,保持理智,在層出不窮的信息中分辨出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就是這場信息戰「疫」中的勝者。

相關焦點

  • 疫情中,那些來自民間的「謠言終結者」
    這些來自民間「謠言終結者」們每日接收數以萬計的新聞、資訊、傳聞、流言,提取出最權威和有用的信息,並傳遞到每一個關心疫情的老百姓手裡。這是一場和病毒的鬥爭,也是一場和信息的戰役。誰能撥開迷霧,誰就能看見真相和希望。
  • 「A2N」疫情志願小組 一群網友成為了民間「謠言終結者」
    疫情肆虐,各種涉及疫情的謠言也在網絡四處蔓延。如何迅速、有效地「去偽存真」,引導群眾科學防護,成了一個現實問題。「A2N」志願小組作為較早參與這一工作的民間組織,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科普闢謠貢獻了群眾智慧。
  • 四川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上線 做謠言「終結者」
    原標題:一起來做謠言「終結者」 「我承諾,主動發現謠言,堅決遏制謠言,有效治理謠言,聯動闢除謠言……」5月19日,由省委網信辦主管、省網際網路不良與違法信息舉報中心主辦、封面新聞承辦的四川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上線儀式在四川日報報業集團舉行。
  • 3.31日中經謠言粉碎機 做謠言終結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3月31訊 (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疫情防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然而有人卻在網絡空間捏造事實、撒播謠言、製造恐慌。為此,中國經濟網推出中經謠言粉碎機系列報導,為公眾還原真相。我們呼籲:科學防控,抗擊疫情,做謠言終結者!  謠言粉碎機一:大批留學生取道東南亞,廣西口岸一天入境10萬人?謠言!
  • 2.27日中經謠言粉碎機 做謠言終結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月27日訊 (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疫情防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然而有人卻在網絡空間捏造事實、撒播謠言、製造恐慌。為此,中國經濟網推出中經謠言粉碎機系列報導,為公眾還原真相。我們呼籲:科學防控,抗擊疫情,做謠言終結者!
  • 「視頻」學做謠言「終結者」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前言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大家有信心打贏這場防疫保衛戰。在這場戰爭中,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基層社區工作人員和人民警察成為了最美逆行者。2月3日開始,市委政法委聯合市廣播電視臺《法治柳州》欄目推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特別節目,帶大家全面了解我市政法幹警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的硬核操作。第三集 《學做謠言「終結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疫情的發展牽動著人們的心,大家通過網絡、電視、新媒體了解疫情的最新情況。
  • 3.6日中經謠言粉碎機 做謠言終結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3月6日訊 (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疫情防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然而有人卻在網絡空間捏造事實、撒播謠言、製造恐慌。為此,中國經濟網推出中經謠言粉碎機系列報導,為公眾還原真相。我們呼籲:科學防控,抗擊疫情,做謠言終結者!
  • 4.22日中經謠言粉碎機 做謠言終結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4月22日訊 (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疫情防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然而有人卻在網絡空間捏造事實、撒播謠言、製造恐慌。為此,中國經濟網推出中經謠言粉碎機系列報導,為公眾還原真相。我們呼籲:科學防控,抗擊疫情,做謠言終結者!謠言粉碎機一:哈爾濱市道裏區人民醫院有8名醫護人員感染?謠言!
  • 5.29中經謠言粉碎機 做謠言終結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5月29訊 (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疫情防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然而有人卻在網絡空間捏造事實、撒播謠言、製造恐慌。為此,中國經濟網推出中經謠言粉碎機系列報導,為公眾還原真相。我們呼籲:科學防控,抗擊疫情,做謠言終結者!
  • 5.25中經謠言粉碎機 做謠言終結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5月25訊 (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疫情防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然而有人卻在網絡空間捏造事實、撒播謠言、製造恐慌。為此,中國經濟網推出中經謠言粉碎機系列報導,為公眾還原真相。我們呼籲:科學防控,抗擊疫情,做謠言終結者!
  • 區塊鏈技術是「謠言終結者」嗎?
    而此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初期警方對「8名疫情造謠者」處罰所引發的輿論質疑尤為強烈,這更表明了危機事件中謠言追責應當審慎明斷、尊重事實與民意。而作為一種民間的輿情生態,謠言不僅涉及事實性信息元素,同時也包涵了意見要素,如情緒、願望、態度、立場。如果我們能夠拋棄對立或非此即彼的思維來看待謠言,就可以得到一種突破表象的認識:其一,謊言可以成為謠言,但謠言不一定等於謊言。
  • 【唐山好網民】讓我們一起做網絡謠言終結者!
    【唐山好網民】讓我們一起做網絡謠言終結者! ▼▼▼很多謠言會披上情感的外衣
  • 走近網絡謠言「終結者」!雲南網警查處網上違法行為214起
    網警守護數字空間 雲南省公安廳供圖網絡謠言「終結者」1月25日,一條龍某感染新冠肺炎的「緊急通知」在微信群中瘋傳,引起了眾多不知情民眾的恐慌。在獲悉情況後,雲南網警依託「巡查執法微矩陣」,第一時間加強網絡巡查,發布《闢謠公告》並向網民發出「不信謠、不傳謠,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倡議書,及時封堵了謠言的擴散。在舉國抗疫的關鍵時期,一條疑似「快遞員截獲他人口罩販賣」的視頻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引發了廣大網民的極大反響與憤慨。
  • 辣媽課堂 | 謠言終結者上線!辣媽帶你破除孕期的五大謠言
    感覺身邊的一切東西都可能傷害到寶寶,或者是聽信各種謠言偏方。今天辣媽就要化身為謠言終結者,帶大家一起破除那些年最經典的五大孕期謠言! 謠言二 錯!保證寶寶的營養攝入,不一定要吃兩個人的量這也是條經典謠言。很多寶媽在孕期總是被餵成豬豬,搞的有些人產後恢復不能,喪失往日風採什麼的案例,辣媽也是屢見不鮮…
  • 他們是網絡謠言的終結者
    現在我們足不出戶就可知天下事交流互動、休閒娛樂、盡情購物這些都可以在網絡上實現網際網路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多彩但同時網絡謠言線上戰疫 與謠言爭速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各類網絡謠言層出不窮,涉網案件日益攀升。1月25日,網上一則「深圳封城」的謠言被廣泛傳播。時值武漢封城不久,此信息讓網民一時間十分恐慌。發現這一情況後,網警部門立刻與疫情防控部門核實信息。
  • 每個人都有責任做謠言終結者!
    持續粉碎謠言為公眾還原真相科學防控 抗擊疫情謠言一、春節假期再次延長至2月20日?此外,搜索發現,在中國政府網上信息公開版塊「最新政策」中,關於春節假期延長的通知仍然只有1月26日發布的「延長至2月2日」這一條,2月7日並無相關新政策發布,網傳信息系謠言。謠言二、千名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空降江蘇省人民醫院?
  • 疫情社會學:治病毒,治謠言,更要治人心
    信息比較透明的微博相對還好,但中老年人有著自己固定的社群,而且習慣於從社群中獲取消息,並對社交網絡的相關套路完全不熟悉。這一次關於疫情的信息如爆炸般產生,闢謠的速度很難跟上謠言產生的速度。就比如下圖這個飛機消毒的,我看這個謠言從雲南省到黑龍江都有流傳,可以說是讓人感到頗為無力。
  • 海綿課堂 | 張濤:疫情中的謠言,你究竟信了幾個?
    疫情期間的網絡謠言對個體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生活層面,如喝白酒、洗熱水澡、吃大蒜等可以預防新冠肺炎的荒謬言論。就社會秩序而言,有些謠言容易引起公眾情緒恐慌和外出搶購行為,增加疫情防控的成本和治理難度,如前一段時間,大批民眾凌晨上街搶購雙黃連的鬧劇。
  • @全體網友 一起來做謠言「終結者」
    封面新聞記者 於婷 吳冰清 攝影 楊濤「我承諾,主動發現謠言,堅決遏制謠言,有效治理謠言,聯動闢除謠言,淨化網絡生態,清朗網絡空間。」這一平臺正式上線,今後將為治理網絡謠言、遏制網絡謠言、澄清網絡謠言,搭建一個權威的渠道、公開的窗口、聯動的平臺。活動上,出席領導共同推動啟動杆。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房方宣布四川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正式上線。隨後,來自全國的網友代表以及四川55家網站籤署「共同抵制網絡謠言承諾書」,在線「雲承諾」,一起行動,共同抵制網絡謠言,清朗網絡空間。
  • 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謠言
    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謠言保護理智 拒絕謠言 不要恐慌忙亂!如今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時期,全國戒嚴,可是網絡並沒有癱瘓,普通民眾缺乏專業的醫療知識,有些似是而非的謠言就在網路上流傳起來。這些謠言,有的出自所謂的「專家」之口,似真似假,有些人信以為真;有的荒誕可笑,擾亂了社會秩序。下面這些謠言你相信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