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讓英國最鬧心的,當屬獨立意識最強的蘇格蘭,按理說英國發展不錯,為什麼蘇格蘭卻想獨立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英國,英國全名叫做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其中的四大主體就是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正因為是聯合組成的國家,導致英國總是處於隱患之中,其中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一直想要獨立,並且蘇格蘭如果再次舉行公投,很有可能就會脫離英國。
至於蘇格蘭為什麼想要獨立,那我們就來好好講一講。
民族和信仰的不同
首先,蘇格蘭人主要是凱爾特人,他們曾經是一個強大的民族,有著很高的文明程度,其古羅馬人都無法與之抗衡,而蘇格蘭的凱爾特人因為留在英倫三島,逐漸落後於歐洲大陸,造成進步緩慢現象。
蘇格蘭人主要信仰基督教的長老會教派,少數人信仰天主教。
其次是英格蘭人,他們認為自己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裔,也就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
而英格蘭人多信基督新教分支中的英國國教,極少數人信仰天主教。
雙方民族和信仰的不同,也就導致雙方對待歷史的起源和心中的信仰不同。
沒有被英格蘭徵服
這就不得不說一說英格蘭和蘇格蘭的歷史,雙方之間的淵源頗深。
英格蘭在英倫三島上野心比較大,想要徵服整個島嶼,打服了威爾斯,讓它徹底服氣的加入到了聯合王國中,但對於蘇格蘭來說,就不一樣了。
在13世紀初,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關係因為《約克條約》的籤署和兩國王室的聯姻變得比較密切,可是1290年時,蘇格蘭女王瑪格麗特一世去世,蘇格蘭內部對於國王的爭奪開始變得激烈起來,此時英格蘭的愛德華一世作為仲裁人,來為蘇格蘭做出仲裁,卻不想愛德華一世想要吞併蘇格蘭,於是助年輕的巴裡奧爾登上國王寶座。
愛德華一世想控制年輕的巴裡奧爾,好讓其聽命於自己,卻不想巴裡奧爾並不願意做傀儡,最終惹怒了愛德華一世,於是1296年,愛德華一世率軍攻打蘇格蘭,從這開始,拉開了長達18年的英蘇大戰,蘇格蘭長期處於下風,但蘇格蘭戰爭也將英格蘭拉入戰爭泥潭之中,直到蘇格蘭的羅伯特·布魯斯在班諾克本戰役戰勝英格蘭之後,英格蘭再無力遠徵蘇格蘭,也預示著蘇格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電影《勇敢的心》就描述這一時期的事情。
最後,英格蘭不得不承認蘇格蘭獨立的地位,英格蘭沒有征服蘇格蘭,這也是蘇格蘭不服氣英格蘭的底氣之一。
利益之爭
蘇格蘭沒有被英格蘭徵服,卻被經濟窘境所折服,在18世紀初,英格蘭人在世界上建立了很多的殖民地,賺了很多的錢,這讓蘇格蘭人十分的羨慕,已經加入聯合王國的威爾斯發展也十分的好。
眼紅的蘇格蘭人,被英格蘭人完全落下了,再看國內的窘境,此時還是同一國王的蘇格蘭也想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於是打造船隻出海,可不想風暴阻止了步伐,自己賠的是血本無歸,最後英格蘭出手挽救了蘇格蘭的經濟危機。
蘇格蘭最終決定跟著英格蘭幹,而英格蘭同樣認為兩家合在一起實力也會大增,於是雙方討論過後,在1707年籤訂《聯合法案》,正式成為一家,合併之後,雙方也建立了強大的「日不落帝國」。
為利益在一起,那勢必會為利益而分裂,在一戰過後,英國的國力開始衰弱,蘇格蘭民族主義卻興起,在1932年蘇格蘭民族黨正式建立,等二戰過後,英國更是元氣大傷,其殖民地不斷獨立,英國的經濟發展所需資源越來越少,經濟也就變得停滯不前,蘇格蘭更加的不樂意。
等到六十年代,英國經濟發展困難的時候,蘇格蘭還要為英格蘭提供大量的資源,以保證英國的整體發展,這讓蘇格蘭人民認為英國這是首保英格蘭,沒有精力管蘇格蘭,蘇格蘭人民自然不高興。
隨著蘇格蘭境內北海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蘇格蘭更是沒沾什麼光,倫敦中央政府將油田牢牢控制在手中,這個話題經常被蘇格蘭民族黨拿來說,認為「北海油田歸蘇格蘭所有,油田上繳的巨款稅金,直接歸英國政府,沒有普惠蘇格蘭」,看著隔海的挪威,將石油資源匯福於人民,建立數萬億的石油基金,蘇格蘭人能不眼紅嗎?
雙方因經濟利益合併一起,而現在也因利益面臨關係破裂。
政治鬥爭
蘇格蘭民族黨的成立,也為蘇格蘭帶來了很強的民族感,蘇格蘭民族黨也一直為蘇格蘭獨立而做努力。
1999年,出生蘇格蘭的布萊爾當選英國首相,他恢復了蘇格蘭和威爾斯的地方議會,這一下給予了地方高度的自治,更加滋生了蘇格蘭獨立的念想,隨著2007年主張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在蘇格蘭議會上擊敗親英格蘭的工黨之後,蘇格蘭民族黨更是致力於蘇格蘭的獨立,並在2014年9月舉行了第一次獨立公投,結果最終失敗。
不過,蘇格蘭民族黨表示,以後還會在繼續為獨立而努力,再加上英國脫歐,對於反對脫歐的蘇格蘭來講,這又是一次獨立的機會,蘇格蘭方面表示:獨立之後,將會回歸歐盟,以尋求發展。
總結:蘇格蘭真的獨立,對於英國來講是致命的,蘇格蘭有很多海軍、空軍基地,能源方面蘇格蘭更是輸出大戶,蘇格蘭是整個英國發展的重要命脈;再加上如果蘇格蘭真的獨立,勢必會刺激北愛爾蘭的獨立意識,屆時將會帶來很可怕的後果,蘇格蘭如果真的獨立,英國實力也會大跌,國際影響力也會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