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賺錢的方法有千百種,股市的機關我們永遠學不完,但是你如果找到了屬於你的市場,找到了令你安心的方法,接著你就是耐心的等待而已,等待什麼?
總有一些原因使人失去耐性:
其一:比較。你不賺錢,總有人賺錢。
在一個比較的體系裡,很難堅持自己的投資系統。因為任何系統都有適用性,很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你的系統都不賺錢。這可能是很多公募經理的苦惱。
其二:成本。私募基金的苦惱在於成本,租金、人員成本和離開機構的機會成本,還有客戶離開的壓力,這些都逼迫私募經理必須儘快賺錢。
如果說上述兩者壓力還情有可原,那第三種原因就有點無聊,那就是存在感。
每天都發生那麼多事,身處金融行業,緊貼時代脈搏。
其四:沒有標準,不知道該等待什麼。
缺乏投資框架就是如此,沒有標準又怎麼知道該等待什麼樣的機會呢?
「莊股」本來就具有高風險,一方面是莊家的資金情況,沒有投資者能夠了解深刻。莊家是借來的資金還是槓桿資金還是怎樣的?
不斷地湧現利好消息
從正規的媒體如各證券報刊、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出現各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大肆宣傳目標股,有些股評人士也在推薦,這些宣傳無非是想證明該個股價格與價值背離,股價嚴重低估等。
如果投資者仔細留意一下就會發現,這些報告的出現大多在股價翻番的時候。在剛開始上漲時,是不會有這些好消息的。
必須記住這一句股市格言:利好出儘是利空。這無非是證明莊家萌生退意,故意放出煙霧彈,為掩護出逃作準備。可將計就計,利用這些消息作反向分析。
收盤前30分鐘拉升
股價全天運行平穩,臨近尾市時才開始拉升,股價以掃盤的方式向上攻擊,短時間內呈現凌厲上攻態勢。
1.連續的大單掃盤
2.股價一般沒有迴蕩,呈現出一氣呵成似的斜線上攻走勢
那麼出現這樣的分時形態的股票,接下來的走勢是接下來的走勢是3天上漲了25%!
打壓洗盤
在股價上升過程中,主力採取向下打壓洗盤的方式最能達到洗籌目的。
由於股價下跌,跟風盤由於害怕到手的利潤失去,甚至害怕會因此反遭套牢,常常會恐慌性地拋出籌碼。
對於主力來說,這就是這種洗盤方式最大的優點。這表明的是主力在攻擊普通投資者的心理弱點。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主力初次拉高后,或者控盤能力較強時間比較充足的情況下。
在K線圖形上顯示為三角形縮量下跌,主要是以日線為主,因為如果時間太長的話,會被看作是股價內在的運行規律,很難達到洗盤的效果,多數人不把它當作洗盤看待,也就是不投主力的帳。
量增價跌
指是指個股在股價下跌的情況下成交量反而增加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它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發生較大的分歧,顯示出空頭佔據了上風。
情形一:股價處於階段性底部。量增價跌往往是空方繼續發力的表現。
它表明市場交易者雖然發生了分岐,但空方力量較大,導致多方莊家盤力度不如空方盤力度,因而出現了量增價跌的現象。
此類現象的出現,往往意味著真正的底部即將來臨,只要盡一步消耗空方的能量,則會出現跌無可跌的現象,即地量地價的特殊情況,則往往意味著股價反轉的拐點來臨。
此時的量增價跌也說明,多方有出現接盤的動機,主力資金開始進場接盤,但還不是價格的階段性底部。
情形二:股價處於階段性頂部。量增價跌說明主力開始出貨了,空方加大了拋售的力度。
由於前期股票價格的不斷走高,吸引了眾多不明真相的小散積極介入追漲模式,所以此時的成交量往往較前期出理放量。當空方機構開始出貨後,股價必然會出現階段性跌勢。
「高量柱」形態
「高量柱」就是某一階段最高的那根量柱,這是很容易讓人發現,很容易讓人激動,卻又很容易讓人上當的量柱。
怎樣預知「高量柱」後的走勢呢?這就要從「高量柱」的形成原理入手,探索「高量柱」形成背後的深層原因。
首先,「高量柱」的形成,一般情況下是有人大量拋出,同時又有人大量投入造成的,大部分時候是大資金的傑作。
因為一般散戶或大戶很難在一個交易日裡調動如此大量的資金和股票。
其次,根據「價在量先的規律」,「高量柱」的形成,一方面是有人對其價位產生了欲望,願意拋出;
另一方面是有人對這隻股票產生了欲望,願意投進。只有空頭方的欲望與多頭方的欲望達到雙向平衡的高峰,才能產生高量柱。
進入市場的人都是有主觀能動性的,從主觀心態和能力上講,唯有那些以大資金為代表的,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主力」、「機構」、「莊家」才是有最強烈的欲望和相對更強的能力去控制價格的,控制價格的目的,自然是視小散戶為「魚肉」,因此在這個博弈過程中,本質上講,機構與小散戶之間,是一種「敵對」關係。
人們炒股的初衷是為了賺錢,但由於「任性」充斥在股民的意識中,有些人已經患上了「情緒麻木症」,而忘記了獲取利潤的陷阱。
古人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要相信「危牆」準會倒塌,只是遲或早。既發現「風險大於機遇」又何必留戀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