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是每個人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證件。
細心的爸爸媽媽可能會發現,有的孩子身份證尾數竟然是個大大的「X」。
一連串數字後帶了個尾巴「X」,難道這代表的是男娃、女娃?
再瞧瞧別人的身份證,無論男女,也有帶「X」的,但為數不多。
一位小朋友就向爸爸發出「靈魂」提問:「『X』到底是什麼啊?」
爸爸飽含深情,鄭重其事地告訴孩子:「是時候告訴你了,因為你生下來就被選中,要去完成一個神秘任務。」
難道身份證尾數的「X」真的代表特殊人群?
今天,豆媽就和大家說說藏在身份證尾巴的「X」有什麼特殊含義。
身份證尾數為「X」代表了什麼
我們的身份證通常由18位阿拉伯數字組成,別看是一串數字, 它們的編排是有規律可循的。
前6位是你所在的行政區域代碼,7至14位代表了出生年月日期,15至16位是派出所代碼,17位才是區分性別的編碼,奇數為男性,偶數為女性。
第18位則為校驗碼,它是按統一公式計算出來的,一般居民尾號為0-9。
而當校驗碼為數字10時,會用「X」來表示,取自羅馬數字「Ⅹ」。
這就是有些人身份證是「X」的原因。
擁有一張這樣的身份證挺特別的,但在辦理業務時,稍不注意還真麻煩。
前陣子,朋友臨時想起自己還沒辦理2021年城鄉居民醫保。
趕在停繳前的最後幾分鐘,她匆忙地登錄微信平臺,在綁定個人基本信息,錄入身份證號碼後,系統一直顯示未查詢到個人社保信息!
朋友急忙退出,重新登錄,還是遇到同樣的問題,這讓她差點崩潰。
有人提醒,你是不是輸錯號碼了?
朋友才想起自己的身份證尾數是「X」,當她重新輸入大寫的英文字符"X",才順利完成填寫。
所以,在填寫身份信息時,要留意尾數「X」的輸入是否有特殊要求,才能避免諸多不便。
當心!你的身份證信息可能被販賣
前不久,「明星健康寶照片被洩露」事件衝上微博熱搜,只要花1元,就可以買到1000位藝人的身份證號,2元可以打包70張照片。
明星的身份證信息被大量廉價售賣,普通百姓兜裡的身份證也難以倖免。
早在2017年,央視就曾報導在QQ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鏈。
一個B站UP主爆料,僅花500元,他就能查詢到自己的手機機主信息,當天晚上就能得到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證。
憑一個手機號,信息販子幾乎就能查出一個人的家底!
細思極恐!這些信息是怎麼被收集起來的?我們的身份證信息是在哪洩露出去的呢?
這裡為大家揭秘幾個主要途徑:
途徑1:中介機構
各類培訓機構、裝修公司、中介公司在為客戶辦理業務時都要求登記客戶姓名、聯繫方式等信息。
稍有不慎,被利益薰心的內部人員進行非法兜售,就能輕易地利用客戶身份信息進行交易。
途徑2:管理漏洞
處在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的行蹤走向都會在網上留下「蛛絲馬跡」,住酒店、買車票、網購商品、做調查問卷、申請會員卡.
這些信息都被登記在不同的管理系統,部分公司管理不善,一有黑客破解系統漏洞,進行大量收集,就能在黑市倒賣出去。
就如層出不窮的電信詐騙案件,騙子掌握了這些信息,布下核對徵信、網購商品「退款」、快遞丟失等陷阱,就能對你實施瘋狂詐騙。
途徑3:舊手機
更換舊手機之前,沒有刪除內存、用刷機方法徹底清除信息,就有可能被商販利用簡單的工具,恢復數據,獲取機主的身份證、通訊錄、支付寶帳號等信息,再以幾毛錢一條的價格出售。
途徑4:釣魚網站
在不靠譜的網站購物、瀏覽來路不明的網頁時,犯罪分子就會發送一些連結或植入木馬的二維碼給用戶,這些都能繞開安全監控,步步設坑,騙取用戶提供身份證號等信息。
途徑5:各類單據
辦理銀行業務、乘坐飛機、買保險等業務都給我們留下很多票據,上面有很多個人信息,就如車票上有購票者的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證尾碼,購物小票裡包含了銀行卡號等重要信息。
若不經處理就隨意丟棄,就可能落入不法分子手中。
途徑6:亂丟、亂借身份證
一位22歲大學生將身份信息借給同學,同學拿去貸款7000元,之後就消失了,短短三個月,他就莫名背上35萬餘元債務。
還有人貪圖小利,「有償」借身份證給外人,被拿去註冊公司,有的人丟了身份證後被冒用,從事非法活動,結果得替人背黑鍋。
途徑7:信息登記
進入智能時代,實名制也在不斷推進,進網吧、買電話卡、寄快遞、住賓館、甚至登錄網站,都要認證個人信息。
疫情期間,出於防控需要,小區、寫字樓、醫院等場所都對出入人員的信息進行登記,對於不會掃碼的老年人,手工登記信息的更多,工作人員若疏忽大意,就容易洩露公民的大量隱私。
身份證信息一旦洩露,你就要承擔未知的風險,這種風險,小則破財,大則牽涉到經濟糾紛,甚至犯罪活動中去,後果不堪設想。
如何保障身份信息的安全
1.身份證信息洩露怎麼辦
你有沒有收到過一些騷擾電話,對方能準確叫出你的姓名,甚至還知道你的家人信息?這說明你的身份信息已經洩露了。
處於信息化時代,很多活動不可避免地要我們註冊個人信息,當信息洩露了,不用慌張,我們能做的,是及時止損。
情況輕微的,可以把騷擾電話設置到黑名單裡進行屏蔽,向手機運營商舉報垃圾簡訊。
遇到冒充同事領導、謊稱「低成本高回報」投資活動等涉及金錢往來的,要保持冷靜,及時與親朋好友多溝通,多詢問,防止落入「圈套」。
情況嚴重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2.身份證丟失了怎麼辦
9年前,貴州一男子就丟失了身份證。
後來,當他登錄「個稅APP」時,才發現自己被入職了16家公司,讓他震驚不已,這件事還登上微博熱搜。
所以,丟了身份證,千萬別大意,一旦被冒用,可能被用來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註冊公司、辦信用卡、虛開增值稅發票······後果不堪設想。
由於身份證的晶片裡存儲了個人信息,一旦丟失,只能掛失,不能註銷,而已掛失的舊身份證仍能繼續使用。
所以,還要及時補辦,並開具相關證明。
如果因被盜、被搶丟失身份證,第一時間要到案發地派出所報案。
3.如何給身份證複印件標註最安全
別以為只有身份證才能「做手腳」,身份證複印件一樣具有法律效應。
把身份證複印件交給別人之前,一定要進行有效的標註。
第一,用藍色或黑色筆標註複印件。
第二,複印件要標註用途。一般辦理時可寫上:「本複印件僅用於辦理**使用,再複印無效」,以及當天日期。
第三,標註可分三行寫,末尾加橫線,以免被偷加其他文字。
第四,標註要與身份證上的字有部分接觸,但不要遮住身份證號、姓名等關鍵信息。
4.防患於未然,是最好的保護
在資訊時代,安全文明的網絡環境建設仍在不斷完善中,對個人而言,最好的保護利器,就是自身樹立一定的防範意識。
在此,豆媽想給大家提個醒!
上網時,儘量不瀏覽不正規網站。
在朋友圈曬照片,先對孩子的姓名、學校等個人信息進行模糊處理,或者進行分組再分享出去。
碰到商家搞活動,慎重「薅羊毛」,別不加思索就掃二維碼、下載APP。
在公共場所,來路不明的免費WIFI就別亂「蹭」了,它也許就是騙子設下的陷阱。
另外,收到快遞後,第一時間把快遞單撕掉或塗掉個人信息。
乘坐火車、高鐵後,別把車票亂扔,二維碼裡也隱藏了個人信息。
身份證將伴隨每個人一輩子。
管好它,守住它,用對它,才能給自己多一分安全,多一分保障。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生活中卻有防不勝防的時候。
對此,豆媽更想向監管部門呼籲:加強公民信息安全的管理和防範。
不斷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洩露、買賣信息等違法行為加強問責力度,絕不姑息!
只有給資訊時代建立牢固有力的的安全閥,才能讓暢通無阻的信息共享時代,安全有度。
點個「在看」 ,把這篇文章轉發出去,身份證信息伴隨每個人的一生,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繫,千萬不要一時大意,讓壞人有機可趁!〖歡迎轉發、評論和點在看〗
作者簡介:小豆子媽媽(ID:xdz-mm),媽媽的格局藏著孩子的未來,你的眼界,決定孩子的境界,在這裡與200萬媽媽共同「進化」(申請轉載開白,請添加微信xdzmm01)〖推薦閱讀〗
面部被砍19刀:2021年,第一個因「離婚冷靜期」被砍死的女人
三個女兒和爸爸同睡,一組大膽照片曝光,寶媽立馬決定分床:沒有界限感的愛,是最深的傷害!
孩子名字裡用這個字,竟然沒法買房和保研?
北大精神科醫生:你們用焦慮養出來的娃,最後都送到我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