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作品《一樹梨花佔年華》朗誦 長 軍

2021-02-19 薇電臺

多彩美文  專業誦讀 

精良製作  精彩呈現

[請點擊上方藍色「薇電臺」加關注]

您就能訂閱薇電臺的節目

◆ ◆ ◆

﹣點擊下方音頻收聽節目﹣


掩重門,滿園梨花似雪照人。和風細雨間,枝頭上的梨花已經悄然綻開,把南山林地點綴成清新素麗的雅致畫卷。放眼望去,春風吹綠了枝葉,千百淡粉在三月竊竊私語,嫋嫋起舞在山海林間。來到了這片春野,就會陷入了紛亂花叢……

相比寒梅,梨花棲上帷矜是陽春三月,欄杆微冷,霽雨初晴時在枝頭交相映,紛紛亂亂如同碎雪點綴在枝頭;相比牡丹,梨花自帶一身詩意,似不是燦爛的人間富貴花,而是水墨畫中仙;每當微雨過後,潔白的花瓣上綴滿了雨水,冰清玉潔中還帶著一絲調皮與靈秀。花蕊微微泛紅,似嫣然的桃色,卻又多了晶瑩剔透。梨花是綻放在時間輪廓的精靈,它是夢中的飛雪,一簇一簇在枝頭展示著純白;它是風中的精靈,細小的花瓣在風中起舞盤旋;它是陽光下的璞玉,幾乎白到透明的花瓣夾雜著花蕊,在頃刻之間揉碎了看客的心。枝頭碎雨點點,梨樹喧然呢喃,帶著無限的春色,可惜來不及都看遍。

梨花的古韻似乎是渾然天成的,它因為清新的外觀代表著純潔美好的愛情,可是在文人騷客的筆下它更多寫的是離別。古時的文人喜歡研習諧音,梨又通離,而梨花落滿地時如同頹唐的白雪被掃下枝頭,因而無數文學作品中的梨花都帶給人悲哀惆悵感。按民族的傳統花歷,從小寒時節到穀雨時節,其中每一節有三番花信,梨花就是早春時節清明節前的信號。早春時節自然是草長鶯飛,萬物復甦。林中枝條抽芽,溪旁青苔溼滑,而梨花潔白端莊地掛在枝頭,隨著微風細雨在空中盤旋,落了滿地。楊基曾作過一文稱「花月兩模糊」,指的是在一輪皎皎明月下梨花和潔白的月光融為一體。此句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借梨花展開了一副精美絕倫的畫卷。

值得一提的是,梨和柳總是成對出現的。柳又可謂留,梨又可謂離,一離一留之間抒發了無盡的哀思。如陳允平的「漠漠梨花爛漫,紛紛柳絮飛殘」,這是一首巧妙地用梨花和柳絮作為意向指代雪花的詞句,表達了作者對雪花對美景的留戀,也可以側面證明古文中梨花和柳絮以及雪之間緊密的聯繫。描述梨花最經典的是王惲名作《水龍吟賦秋日紅梨花》「纖苞淡貯幽香,玲瓏軒鎖秋陽麗。仙根借暖,定應不待,荊王翠被。瀟灑輕盈,玉容渾是,金莖露氣。甚西風宛勝。東蘭暮雨,空點綴,真妃淚。誰遣司故來相慰。燕几螺屏,一枝披拂,繡簾風細。約洗妝快瀉,玉瓶芳酒,枕秋蟾醉。」雖然和其餘名篇描述的是同一種事物,用詞也所差無幾,但梨花的內涵悄然發生了改變。只因梨花的文學意義不僅止於想像的外表,更在於抒發人心中的感情。

梨花是最雅致也是最富有愁思的花,林深處薄霧是為它織出的錦衣,清風徐徐是招搖的妝點。只要立在那處就如同一幅工筆畫,為春賦了新詞。那遠遠伸出的樹枝仿佛在招引世間的美好,惹得相隔千裡的匆匆路人都好似駐足嗅聞那一抹遙迢幽香。若在白日有勁風吹過,刮墜了一地枝丫和殘碎的梨花,文人墨客們會如同觀雪一般貪一晌清歡,留下一篇墨寶。倘若在陰天或是深夜,梨花帶給人心境的轉變可謂是天差地別。舊時的梨花可以為詩人纏繞出幾多愁思,以至於大多詩詞中梨花成了哀的代名詞。風雨處,梨花春帶雨,殘香滿地,又見人間許多愁。春寒料峭之時,它抖落一身寒塵,拋下枝葉早早綻放,為人們送來春天的第一絲暖意。它有冰清玉潔的花瓣和嫵媚多情的花蕊,集齊萬物的美好卻唯獨沒有花的嬌氣。風來時,它翩翩起舞直至落地;雨打時,它沾染淚意卻拿來點綴自己;被人採摘時,連樹枝都散發著香氣。似乎它永遠都是那麼清純積極,無論遭遇什麼都會把最美好的事物播撒給人間。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梨花在文章中寄託了多少人的哀思,又在多少個漆黑的夜裡安慰失意的文人。可它依然低調地拉開春的序幕,開時春帶雨,落時春入泥。星移物轉,梨花還是意氣高潔、處境淡然而不求名利。我只盼著芳菲四月天夜夜有春風吹來,梨花在千樹萬樹枝頭綻開。


◆ ◆ ◆

作  者

王   潔

1981年生於陝西扶風,現居西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副秘書長,陝西省青年文學協會副主席。作品多見於《中國文化報》《文藝報》《中國藝術報》《光明日報》《散文選刊》《中國散文家》《延河》等刊物,出版有散文集《六月初五》、《風過留痕》;長篇小說《花落長安》。榮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散文集《六月初五》獲第二屆「絲路散文獎」最佳作品獎。代表作《永遠挺拔的白楊樹》獲全國職工散文大賽二等獎;《愛情如海不是美麗的童話》獲第七屆全國海洋文學大賽二等獎;《一頂草帽》獲第九屆華人華文散文詩歌大賽一等獎;《絲路回想》獲第三屆全國青年散文大賽銀獎;另有諸多篇文章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餘秋雨、賈平凹等多位國內知名學者、作家對其作品給予高度好評與肯定。因創作成績突出,榮獲第二屆「三秦優秀文化女性」榮譽稱號。

朗 誦 者

長    軍

天津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主持人,天津廣播電視臺十佳主持人。

音樂合成

危    羚

天津電臺高級編輯,業務指導,第五屆全國廣播電視「百優理論人才」獲得者,中宣部、教育部「千人計劃」入選專家。有多篇報告文學發表或獲獎,其中《一個終於公開的故事——中國第一顆矽單晶誕生紀實》獲今晚報2002年報告文學徵文二等獎。曾受邀在多所高校講授廣播課程多年,出版多本專著、大學廣播專業教材。

美文美聲    聲音盛宴

[ 微信號:meiwenmeisheng ]

  長按掃描二維碼添加關注!

【出品人】

張東光     張夢薇

節目監製 / 危羚

責任編輯 / 楊娟

投稿郵箱:wdtmwms@qq.com

(薇電臺美文美聲首字母)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青藏三江源優品商城

相關焦點

  • 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故事
    實不相瞞,小弟我就是人稱玉樹臨風勝潘安,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小淫蟲周伯通!從此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話就成了一個典故,也成了一句十分經典的臺詞。那麼這句話,是從哪裡來的?難道是編劇自己寫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禹寶東朗誦作品《一棵樹,高高站著》
    一棵樹,站在那裡一棵偉岸的紅星楊站在那裡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站在那裡在這個陽光如水的午後以它獨有的姿態同我會晤一棵樹,朝我走來一棵樹,就這麼朝我走來它堅毅而豪邁的步伐執意踏出某種韻律和節奏在滿臉皺紋的太行山深處在老區這個老得不能再老的山村
  • 《一樹梨花壓海棠》
    《一樹梨花壓海棠》文/徐傑 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以中國特有的封建家庭模式為框架
  • 一樹梨花為誰開?
    一樹梨花李國清1三月,春風醇如酒。清明,花開了,一樹一樹。桃花、杏花粉嫩如姑娘的臉,嬌豔地綻放在枝頭,伴著春風輕輕顫動,欲滴的花瓣淡淡地好像情人淺淺的腮紅。讓人有一種忍不住想吻一下的衝動。過冬的蒿草早已乾枯,瘦骨嶙峋的身軀依然高傲地向上,在初春的杏花微雨中,儘量完美地進行著最後一場表演。
  • 朗誦 | 藤 樹
    一條藤 一棵樹 生長在一起 腳踏一塊貧瘠的土地 頭頂一片多變的蒼天 >樹的生存 是給藤一生的庇蔭 和終身的支撐 網絡作家、中華文藝名人榜名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華文藝學會理事、荊州分會會長、中國朗誦聯盟特邀詩人、聲動誦讀聯盟成員。出版發行詩集《鷹》,散文收錄《散文精選典藏》卷首篇、詩歌入選《當代詩歌精品薈萃》頭條、《中國詩歌名家》。作品既有豪放之氣又有婉約之美。央視新聞主播崔志剛、朗誦藝術家詹澤、一舟、李進、磊明、及眾多知名誦友朗誦其作品。成功舉辦「金聲玉振——吳豐詩歌朗誦會」。
  • 一樹梨花壓海棠
    一樹梨花壓海棠西嶺雪 北宋「白衣卿相」柳永因為風流而為士大夫們所不恥,儘管名滿天下
  • 「一樹梨花壓海棠」
    ————————————————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蘇軾的一句詩。初看上去,一幅雨後春光畫面。一夜春雨過後,梨花散落一地,覆蓋著先前凋零的殷紅海棠。紅白兩色,浸淫大地,新雨過後,空氣鮮美潤肺。悉心品味詩鏡,不單有視覺的畫面感受,更有諸多感官的集體分享。
  • 王潔作品《人生如旅途,我亦是行人》朗誦 林 平
    《人生如旅途,我亦是行人》作者:王潔 夜晚的蛙聲,是夏日獨有的聒噪,探頭看向窗外,早已是夜色深深。即使是凜冽如冬日,也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愜意與舒暢。四季有情,如若不是這些詩詞,我們又怎能感知到那些凝練於短短數行裡的歲月之美呢?以詩詞之美,窺見本心。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雖然生活的本來面目是瑣碎平淡的,但我們可以自行選擇面對生活的態度。有人選擇詩意地終其一生,將人生的所有階段都活成詩中的模樣。世界那麼大,我可能沒有勇氣出去看看。
  • 驚豔四座了,「一樹梨花壓海棠」原來是這個意思
    文/宇鍋2020-10-06「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流傳至今的名句,是出自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的一首調侃友人的詩:十八新娘八十郎,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蘇東坡為什麼寫這首詩調侃老友呢?原來,蘇東坡的朋友張先,老來桃花運不斷,娶了一個十八歲的女孩為妾,新婚良夜,自鳴得意之時自吟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 「一樹梨花壓海棠」詩句賞析
    「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詩的深意,就是做詩的人意有所指,作者採用比喻的寫作手法,代指一種年齡差距較大的婚姻關係。鴛鴦被裡成雙對,一樹梨花壓海棠。詩文的前兩句說明了兩者的年齡差異,也描寫了兩者之間在容貌上的懸殊。一個是白髮老者,一個是青蔥紅妝。詩的後兩句描寫洞房之夜新人同房時的情景,在這裡出現整首詩的神來之筆——一樹梨花壓海棠。作者用一樹梨花來形容好友的鬚髮皆白,用粉紅的海棠花來比喻新娘的姣美。一白一紅形成意識形態上的視覺對比,使人感受到強烈的反差認知。
  • 一夜春風一樹花,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碭山梨花記憶
    一夜春風一樹花,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四月草木萌動,桃紅柳綠,曠野既清又明,正適合旅遊踏青,疫情後期出門踏青的人漸漸多了。一夜春風一樹花,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陽光下,千畝梨花宛若祥雲;月光中,萬頃白雪縹緲朦朧,大有「佔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之氣勢。
  • 一樹梨花壓海棠百度雲網盤資源,高清中字,一樹梨花壓海棠電影完整版在線觀看
    一樹梨花壓海棠百度雲網盤資源一樹梨花壓海棠 Lolita (1997
  • 看過「一樹梨花壓海棠」前一句,就明白了!
    有句話說得好,就怕有文化的流氓,看過「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前一句,你肯定就明白了。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您可能會覺得這意境很美,純白清透的梨花和嬌豔欲滴的海棠爭奇鬥豔,前者似乎更勝一籌。不管怎麼想來,這都是一副充滿了無盡想像力的畫面,不過讓我們更全面的看這首詩詞,它是出自於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之手,說起它的由來,其實起源於一個故事。
  •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句話,很多人認為是在描述梨花和海棠花的自然美景,可是這句話可不能隨便用在寫景的文章裡。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句詩的創作背景。《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用來調侃好友張先在八十歲時迎娶十八歲小妾。
  • 「一樹梨花壓海棠」,八十歲老頭,十八歲姑娘,和蘇東坡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蘇軾見此情形,沒耐住性子,隨口應和了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梨花借指白頭老翁,海棠借指嬌豔的姑娘,一個「壓」字傳神又達意。於是,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故事就傳開了,被用來形容老夫少妻。而這句詩本身也很傳神,形象、生動、畫面感很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更被廣泛流傳。
  • 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
    1998年版本的《Lolita》被譯為《一樹梨花壓海棠》。在網上得知出處:「一樹梨花壓海棠」典自宋代蘇東坡嘲笑好友詞人張先(990-1078,字子野)的調侃之作。據說張先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東坡就調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梨花指白頭新郎,海棠指紅妝新娘。
  • 王潔作品《願此生終老溫柔》朗誦 黃 浦
    《願此生終老溫柔》作者:王潔 我喜歡旅遊,喜歡去看不一樣的風景,看不一樣的人,去遇見不一樣的自己。我想再來看一眼,璀璨年華裡,最真摯的誓言。到蘇州時已近傍晚,晚霞鋪了漫天,猶如織女的衣裳,絢麗得沒有方向,正好是十一月。蘇州果然是一塊風水寶地。小橋流水,陽光明媚。十一月,不算冷,也算不上熱。都說江南好,美人遍地,個個溫柔多情,一個眼神過來那種媚態都會讓你酥麻到骨子裡。
  • 文人墨客那些事:蘇東坡「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如何賞析
    蘇軾01前言「一樹梨花壓海棠」字面意思是:一棵梨樹,盛開著白色梨花的枝條,壓在了盛開著紅色海棠花的海棠樹枝條上「一樹梨花壓海棠」暗喻一個滿頭白髮八十多歲的老翁,新婚之夜與十八歲新娘共度良宵的情景,充滿調侃之意。02「一樹梨花壓海棠」出處「一樹梨花壓海棠」出自蘇軾的一首格律詩,七言絕句《戲張先》。此詩是蘇軾調侃忘年交張先所作。
  • 梨花開了 作者:巴凌志 朗誦:關山越
    梨花開了 作者:巴凌志朗誦:關山越梨花開了 盛開春天的潔白 綻放清純的幽香 芬芳我童年的記憶蜜蜂採集花粉 飛來飛去嗡嗡地忙碌聲中 外婆微笑著向我走來 外公的香菸繚繞 大舅的面容清瘦 二舅的脊背彎曲 三舅的目光堅毅一個個親人 離我遠去 梨花流出痛苦的淚滴
  • |原創|王潔說:她能聽見花開的聲音
    愛,像山地裡的油菜花、桃花和梨花,大片大片的,有黃有紅有白,漫山遍野生長,只要心底有愛,就能接受到這種愛的傳遞愛的芬芳。那些花,像小女孩頭上的蝴蝶結,像男孩子手裡放飛的風箏。而那個傳授花粉的蜜蜂,就是來自江南水鄉的劉曉慧,她的美,與鮮花有關,與她奔赴的事業有關,與她美麗的心靈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