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的逼格無非就是又老又美,那麼如何才能盤玩出一串老星月,讓自己的手串有逼格呢?其實要練成老「星月」就好像把大象裝冰箱裡分幾步一樣,第一步得了解「星月」,第二步得買「星月」,第三步得盤「星月」。別著急,咱一步一步分開講。
第一步:了解「星月」
1,星月菩提從種類看,分成三種,元寶籽、摩尼籽、金蟾籽。
看圖說話很容易區分這三種籽,從密度上講按照元寶籽、金蟾籽、摩尼籽依次排開。
2,星月菩提從做工來看,分為倆種,正月和玄月。
看圖說話也很容易區分,目前做星月的工藝提升很大,出正月的難度降低了,早些年一條正月價格可是不菲,不像現在正月已經滿大街都是了。
3,從磨製方式來看,分成幹磨和水磨兩種。
這裡學問就大了,幹磨的話廢料,畢竟是樹籽,直接上磨機容易蹦。水磨過程中添加了水和其他溶劑,做出的籽更白,看起來品相更好了。水磨因為添加了溶劑,更容易包漿上色,但是到後期也更容易酥,更容易碎。因為玩家都追求天然的東西,都希望買到幹磨的珠子,還要順白,還要高密。目前來看幾乎不太可能,有人說通過車痕來區分幹磨和水磨,也有一定道理。
如果硬要區分幹磨和水磨,可以從如下幾點入手:
(1)看星,如果星星凹陷嚴重,星連成片則說明密度非常差,通常這種星星凹陷的很厲害的星月多半是用水處理過的
(2)看色,幹磨的星月一般是呈乳白色的,水磨星月一般是非常非常白的,如果看見一串星月,沒有任何色差的慘白,多半是水磨星月
(3)看車痕,一般幹磨星月如果不是品質特別好的都會有一道一道的車痕,這是因為在磨製過程中車刀不鋒利造成的,而水磨星月表面沒有這種車痕。
(4)看手感,水磨星月在磨製的過程中加入水冷卻、漂白,密度被嚴重破壞,所以同樣大小的星月,水磨的手感會非常飄,沒有墜手的感覺,而幹磨星月密度大,相應手感會沉很多。
第二步:買「星月」
1,尺寸:現在市場上賣的星月菩提都是用真空包裝的,上面會標註尺寸。
2,選制式:圓珠、蘋果圓珠、藥片珠等等。
3,看做工:做工是否細緻,貨比三家便知道了,有種工藝叫喇叭口是精工星月的標誌之一。
4,看星看月:記住一條「月朗星稀」,所謂「月朗」就是指月的周圍有一片空白地方,「星稀」就是指星星點點分布均勻,且沒有「連星」的現象,如果有連星玩到後期容易裂、碎。
5,墊分量:同樣大小制式相同的星月,分量越壓手相當於密度越大,品相就越好。
6,陰皮星月:有人喜歡這種樣子的,小火覺得綠了吧唧的不太好看,至今沒有看到哪位高手盤出一條包漿的陰皮星月。
7,色差:108顆珠子,在盤玩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有出現色差,因為密度不可能完全一樣,可以買星月的時候多要幾顆備用籽,便於後期調劑。
第三步:盤「星月」
先拋光,再掛瓷,再上手,怕大汗,自然黃,等開片。
1,拋光可以用布袋或者棉布擼星月菩提;
2,拋光的過程中,也是星月菩提掛瓷的過程;
3,掛瓷了以後再上手盤玩;
4,如果你出汗太多,前期萬萬不要直接掛到脖子上帶著,汗水容易把星月菩提漚爛了;
5,樹籽這東西不要著急它上色,如果不信你買來以後放在那一段時間自己就會氧化發黃;
6,密度越大開片越慢,需要耐心。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