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鄭州四十年發展,也可以概括為:
「90年代看高新、00年代看東區、10年代看港區」。
不誇張地說,鄭州近10年最大的驚喜,就是港區的崛起,沒有之一。
港區在河南和鄭州近十年來實現逆襲中扮演了極其重要角色。
1997年8月28日,鄭州新鄭機場正式建成通航。
前十多年,幾乎可以說默默無聞。
2010年之後,開始迅猛崛起,用一飛沖天來形容,一點不誇張。
為何能在一夜之間實現蝶變,原因何在?
——壹——
強勢崛起
1、發展突飛猛進
用數據說話。
近十多年來,鄭州航空港無論是旅客人次、貨運吞吐量,還是增速、排名都突飛猛進。截至2018年12月,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有55家客運航空公司,208條客運航線,116個客運通航城市;21家貨運航空公司,34條貨運航線,40個貨運通航城市;旅客吞吐量2733.47萬人次,同比增長12.49%;貨郵吞吐量51.49萬噸,同比增長2.43%;起降架次20.89萬架次,同比增長7.09%;分別位居中國第12位、第7位、第12位。
2、地位快速提升
從鄭州新鄭機場來看,躋身為4F級國際民用機場,是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機場、「7×24小時」「全時段」通關國際機場、國內大型航空樞紐機場、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中國中部地區第一大國際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
從鄭州航空港區來看,2012年,獲批全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在全國首開新河
航空港區未來構建以航空經濟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雙向開放重要門戶和現代航空都市,建成輻射全球的國際航空貨運(綜合)樞紐,與主城區「雙城引領」鄭州大都市區打造具有一定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區,其地位之重要可見一斑。
——貳——
港區的邏輯
取得成就固然值得慶賀,但理出背後發展邏輯無疑更具價值。剖析港區近20年崛起之路,無論對於深入理解港區自身,還是理順河南和鄭州發展邏輯都有較大的實踐意義。
回顧航空港區的發展,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空港階段(1.0時代)、臨空經濟區階段(2.0時代)、航空城階段(3.0時代)、航空都市階段(4.0時代)。
1、1.0時代:航空港區階段(1997—2000年)
該階段,總體上仍是以普通民航機場的交通樞紐功能為主作為全國的幹線機場之一;從級別上,僅是屬於新鄭市管;從運營上,以管理為主;交通運輸功能和功能居於主導,運營方式相對單一,產業經濟功能和區域功能尚未體現。
2、2.0時代:空港經濟區階段(2001—2009年)
與第一階段相比,該階段從機場自身來看,機場旅客吞吐量飛速增長,為航空港區未來的騰飛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區域性幹線機場躋身全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從功能來看,由單一的交通樞紐功能向空港和經濟複合功能轉變,圍繞新鄭國際機場積極招商引資,始終保持發展活力,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入駐企業與日俱增;從運營上,由單一向市場化運營轉型;從級別上,由隸屬於新鄭市升級為正處級鄭州市派出機構;從地位上,由普通的航空交通樞紐躋身促進中原崛起、建設大鄭州的省級地位;從產業類型上開始呈現航空配套產業、食品加工業、物流業等逐步多元化業態;從空間上由單一的機場核心區向西部新鄭薛店工業園區等空間外溢,新鄭成為第一輪實際受益者,從而開啟了其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期,順利趕超鞏義。
3、3.0時代:航空城階段(2010—2016年)
該階段無論對於港區,還是鄭州,甚至河南,都是具有決定性的時期。河南先是由申報中原城市群屢次受挫到中原經濟區順利躋身整體序列,再到實現「三區一群」多重疊加,致力於打造內陸雙向開放新高地,可以說航空港區在其中都扮演了極端重要角色、功不可沒;自此港區、鄭州和河南的經濟結構逐步由內向型經濟向外向型經濟轉型;對鄭州來說,由區域性中心城市順利躋身中心城市;從功能地位來看,由區域性樞紐上升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的區域重大功能。
從級別來看,由正處級鄭州市派出機構升級為河南省派出機構;從機場自身來看,成為中國體量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心、中部地區唯一擁有雙航站樓雙跑道的機場、最高等級4F機場;從產業類型上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向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跨境電商、航空物流等更加豐富多元轉型升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時期地產業開始在整個產業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從空間形態來看,港區從局限於機場樞紐及外圍狹小空港樞紐和產業區域逐步向北和向南拓展,並形成明確功能分工,同時,尤為明顯的是發展理念發生重大變化,不再是以往單一的臨空產業園區,更加突出生態宜居理念,通過雙鶴湖、園博園等生態設施建設,提升環境品質,凸顯產城融合理念,配套建設大量的社區樓盤,而今已成長為近百平方公裡、數十萬人的現代化城區,由鄭州都市區的重要功能組團成為而今鄭州大都市區「雙核「之一。
4、4.0時代:航空都市階段(2017年—未來)
該階段最為明顯的變化,就是鄭州開始致力於打造具有一定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性中心城市,正如虹橋國際樞紐助力上海成為世界城市同理,鄭州同樣需要同等級別的國際性門戶區域;隨著鄭州高鐵南站開通運營,航空港區開啟「雙門戶樞紐「功能,被提高到前所未有高度,受到空前重視,不再僅是作為人口和產業集聚區的城區,而是作為雙城之一,作為國際門戶型區域載體支撐,引領中原城市群、鄭州大都市區參與世界分工、對外開放的重要引擎和門戶,向未來的航空都市邁進。產業類型進一步確定為電子信息、現代物流、高端商務、高端裝備等現代化都市型產業類型。從空間來看,港區未來將是規模超400平方公裡的現代化都市區,範圍涵蓋新鄭、中牟、尉氏多個縣市。
交通四通八達
鄭州到港區的輕軌也已經開通
從高鐵東站到機場只需19分鐘
高鐵
鄭萬高鐵、鄭合高鐵、機登洛城際和機許城際
將從港區之中貫穿
並預留機場至開封、商丘城際線位
高速
累計交付安置房9.26萬套,新建學校交付16所。
截至2020年底,航空港實驗區安置房累計交付62個社區,9.26萬套房,數十萬回遷群眾喜遷新居。按照「配套同步,環境先行」的思路,航空港實驗區還大力推進安置區周邊公共資源類配套設施建設,每個安置區內均規劃有幼兒園、小學和初中等教育配套。截至2020年10月,已完成配套學校建設面積近30萬平方米,交付學校16所,提供學位近2.5萬個。
12所醫院、衛生院開診,提供多樣化醫療衛生服務。
(港區醫療布局)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港區醫院
河南省省立醫院、河南省兒童醫院
一大波醫院將在港區遍地開花
「十三五」時期,航空港實驗區以人民健康為重點,累計建成各類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個,可供床位1779張,初步形成15分鐘就醫服務圈。隨著省立醫院二期部分投用,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港區醫院開診,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區公共衛生綜合服務中心及鄭州市中醫院建設快速推進,航空港實驗區正切實做到讓老百姓病有所防、病有所醫。
2020年,航空港實驗區建成區規模突破100平方公裡。「十三五」以來,航空港實驗區在增強都市綜合承載能力上持續發力,按照「突破中部、啟動北部、做實南部、謀劃西部」總體要求,加快道路、管網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截至2020年底,航空港實驗區建成區已達100.86平方公裡,基礎設施覆蓋超過200平方公裡,區內道路通車裡程超過500公裡,鋪設供水、電力排管、燃氣等管網合計超過100公裡。
三大城市公園魅力煥發,全區綠化覆蓋率31%。
為營造生態宜居的城市環境,航空港實驗區重點打造了三大城市公園:綠野廣袤的雙鶴湖中央公園,「鶴之靈」音樂噴泉氣勢恢宏;集古今中外園林之大成的園博園,亭臺樓閣,清水微瀾;展示秦漢農耕文明的苑陵故城,城牆靜默,六圃九囿群芳盛宴……三大城市公園輔以河道水系、道路綠化景觀帶,如珠鏈串起,輝映整座城。如今的航空港實驗區,正以美麗多姿的嶄新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新建停車位12000餘個,有效解決停車難、停車亂。
隨著航空港區的人口增加,加大停車位建設迫在眉睫。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底,航空港區共建設停車場33處,泊位12598個。同時,積極推進智慧停車管理工作,建立了區級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定位上傳停車場158個,18個經營性停車場接入平臺。
便民服務中心陸續投用,打造「15分鐘」生活圈。
為使廣大市民享受到更為便捷的城市公共服務,航空港實驗區投資55億元在區內規劃了23個便民服務中心項目,計劃總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2020年,鄭港第二市民服務中心、第三便民服務中心項目建成投用,實驗區最大丹尼斯生活超市入駐其中。此外,區內首條地下商業步行街遠航步行街建成通行,都為一站式滿足周邊居民生活需求打下良好基礎。
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要求,航空港實驗區974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一網通辦,完成「一件事」流程再造300餘項。持續深化的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現了「三證一章」、獨任登記制、電子營業執照、名稱自主核准等多項改革成果,走在全省前列。
市場主體總量持續增長,民營經濟穩中向好發展。
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航空港實驗區積極開展「三送一強」,解決企業資金、人力、物流等困難,多家企業銷量逆勢上揚。截至2020年9月,航空港實驗區已有市場主體3.1萬戶,其中民營企業1.19萬戶,個體工商戶1.91萬戶。民營企業在稅收、生產總值、創新成果、就業保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成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條例》授予航空港實驗區省轄市權限。
通過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航空港實驗區近年來構不斷激發創新發展活力,戰略機遇向發展優勢持續轉化。2021年3月1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條例》將正式實施,《條例》授權航空港實驗區設立具有特定管理職能的法定機構,鼓勵實驗區探索體制機制創新。一系列利好將進一步激發航空港實驗區人才幹事創業的熱情,城市發展必將開創更為嶄新的局面,發展前景必將更將美好光明。
識別二維碼關注港區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