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以第一書記黃文秀為原型創作的電影《秀美人生》在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放映,追憶緬懷文秀書記。
當天,電影導演攜主創人員來到百坭村,在村部廣場,與當地幹部群眾共同追憶心中的文秀書記。
【同期聲 電影《秀美人生》導演苗月:我們帶著影片來了,所以我們說我們是陪文秀回百坭,特別激動也特別感動,很希望給我們百坭的父老鄉親,重溫一次跟文秀在一起的日子。】
夜幕降臨,電影開場。一個個場景出現、一個個人物登場、一個個故事呈現,把大家帶回了和文秀一起奮鬥的日子。電影中的橋段,在黃文秀駐村的時間裡都能找到原型。
影片中,貧困群眾要砍掉不結果的柑橘,黃文秀急忙去阻止,並找專家解決。現實中,百坭村那用屯種植的砂糖橘,由於缺乏技術、管理不到位、市場打不開等原因,2017年產量只有3萬多公斤。黃文秀引進專業公司,引來果商,建立電商平臺,成功解決產業發展瓶頸,目前那用屯砂糖橘年產量達40萬公斤左右。
「你問我為什麼回到鄉村來,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年輕人的態度,就是鄉村的未來。」這是影片中的一段話,也是現實中黃文秀甘於紮根基層、傾情奉獻的真實寫照。
電影裡,黃文秀將女孩桂平從輟學的邊緣拉回學校、幫助整日借酒澆愁的黃大貴找到致富動力、勸說倔強的老銀匠搬出大山住進移民安置點……這些故事契合了黃文秀「扶貧必須扶志」的信念和做法。
【同期聲 樂業縣委常委 副縣長馮奇:影片基本上重現了我們文秀在扶貧期間一些生活的工作的一些片段,很真實,特別顯示出她的真情,感觸很深,非常感動。】
電影接近尾聲,心繫群眾的黃文秀冒著大雨回村。沉浸在回憶裡的村民們知道即將發生的悲劇,有人轉身離開,不忍看完。有人眼含熱淚,深切緬懷用生命詮釋使命的好書記。
【同期聲 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婦聯主席韋玉行:我非常地感動,因為導演拍這些電影出來的時候,讓文秀重生在百坭,讓群眾時時懷念著她想著她。】
【同期聲 樂業縣新化鎮那偉村駐村第一書記楊序磊:我原來是一名工作隊員,在文秀的精神的鼓舞下,我現在也擔任了第一書記,也擔起了脫貧的一份責任,不獲全勝,決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