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めは、読者なんていなかった。
でも、描かずにはいられなかった。」
ーー諌山 創
「最開始的時候沒有讀者,但是我不能不畫。」
——諫山 創
《進擊的巨人》這部作品在2009年剛剛面世的時候,誰都沒有想到它能夠在世界範圍內掀起如此瘋狂的熱潮。
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全球發行量突破100000000冊,他們用了10年的時間。
2020年接近尾聲,隨著最終季的開播,連載11年的原作漫畫也即將在同一時間走向完結。
11年恍若一瞬,似乎剛好是我們從小學生變成大學畢業生的時間。漫畫好像一下子就要完結了,我們好像一下子就長大了。
正是這樣一部陪著無數人走過青春的作品,
值得有一個人為它好好寫一篇文章。
已經不是新聞了,萬千粉絲翹首以盼的「進撃の巨人」The Final Season(進擊的巨人最終季)終於在上周開播。
成績依然不俗,甚至超越之前。2020年12月,第四季第一集上線後豆瓣2萬多人瞬間打出9.9的高分。
雖然到了最終季WIT STUDIO(霸權社)臨時更換製作公司,找了MAPPA接盤,但是就今年5月份放送的PV和目前第一集的質量來看,製作水準大可放心。
也許有關心幕後製作的同學會和我有一樣的疑問
——為什麼WIT社前三季做的好好的突然不做了呢?
關於為啥換製作公司的問題,之前5月份PV剛放出來的時候網上就有很多議論。最近因為熱度又上來了,所以很多公眾號在寫巨人的時候也都又帶了一筆,說是檔期原因。
但是在我看來,真正的原因大概率是這個項目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沒什麼錢賺所以不接。
除去為愛發電,如果有選擇餘地的話,我會更願意做一些更簡單並且賺錢更多的工作,我想WIT社可能也是一樣。
不管承載著萬千粉絲們的期望做了多少高質量的ip動漫,但說到底WIT也還是個商業公司,人家做動畫也是要賺錢養家的。
像你巨這樣的作畫量,一場普通打戲的卡數抵人家一集的量……三季了,staff們真的有點吃不消。
要知道WIT雖然是知名的動漫製作公司,但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和我們一樣的打工仔,要靠出品方(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製作委員會,包括講談社、電通、Production I.G、MBS毎日放送, etc)的製作經費來給員工發工資。
而動漫製作一旦單集卡數多了,不僅管理困難,而且很燒錢。說白了,我覺得WIT之所以咬牙堅持做了三季,其實是相比賺錢更像是為了維繫粉絲情懷打品牌了。
除此之外,對於像巨人這樣原作粉絲基數極大的動漫作品來說,偷懶是不可能的,永遠不可能的。(還記得第三季臉偶爾崩掉的那幾集被罵得有多慘嗎……)
即使不考慮粉絲反饋,像WIT社這樣的大公司,本來就是對自己有高要求的優等生,你不說他也會做的很好。
所以大家有目共睹,WIT STUDIO在巨人這個項目上一直兢兢業業,並沒有因為你巨的作畫量大、製作困難而划水,相反,從前幾季的部分重點片段的表現來看,WIT可以說是超級用心地在認真搞製作。
比如第三季第2集部下被團滅後兵長和肯尼對戰的那一個經典長鏡頭。如果照搬漫畫,原本是不必要用這麼多篇幅的,但是荒木老師就是要這麼拍(可能這就是大佬吧)!於是staff只好照著要求畫,所以我們才能看得這麼爽。
甚至可以說,你巨之所以能夠火出日本,火遍全世界,很大一部分功勞要算在動漫的頭上。
感謝WIT STUDIO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
不過話雖如此,製作巨人的這7年間的辛酸可能也只有WIT社自己知道了。根據近期日媒的報導,雖然第四季才對外正式公布更換製作公司,但其實WIT在巨人第二季播出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放棄的念頭。
當時他們問了全日本幾十家有能力的動漫製作公司無果後,只有MAPPA給出了「可以稍微考慮一下」的答覆。
至於MAPPA為什麼敢接,有網友戲稱:因為MAPPA的宗旨是主角不死我們不做。(霧
hhh開個玩笑,
MAPPA嘛,眾所周知也是個厲害的角色。
該社成立於2011年,並在2014年憑藉一部現象級的《東京殘響》在日本動畫界嶄露頭角。2017年緊接著推出堪稱顏藝神作的《狂賭之源》,更是收穫了大量粉絲。接下來的18、19兩年,像大家耳熟能詳的《多羅羅》《碧藍幻想第2季》《佐賀偶像是傳奇》均出自他手。以及今年的7月新番《高校之神》、10月新番《咒術回戰》更是人氣爆棚,好評不斷。
總之就是因為MAPPA的製作實力真的很能打,所以才敢接手WIT的旗幟吧。
####
至於換社後大家津津樂道的畫風問題,我個人倒還挺喜歡現在的畫風的。
而且其實由於第四季主題本身的特殊性,原作的整體風格本來也就有所改變,就算你還是讓WIT社來做,也很難保證維持原樣。所以安心接受就好~
當然啦,第四季確定更換製作公司,WIT自己的檔期問題也的確是一部分原因。畢竟不像MAPPA一直主張多開(同時製作多部動漫),WIT一般都是一個時間段只做一部的。
不過總而言之,如果沒有MAPPA這家公司,我們可能就看不到巨人最終季了。
所以也要感謝MAPPA,為你加油!
最後再來聊聊作品本身吧~
進擊的巨人漫畫目前出到了134話,感覺可以用「意外の展開」(意外的展開)這個詞概括最終季的走向。
就連作者本人在接受TBS獨家專訪的時候也說:
「不畫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會畫出什麼樣的結局。」
在這裡由於篇幅原因對第四季的具體情節我就不贅述也不劇透了,大家感興趣可以自己慢慢看。
####
但是一想到這是最後一季,看一集就少一集,心裡還是會有一點失落。而且不僅是動畫,據日媒報導,進擊的巨人漫畫也會在動畫結束播放的幾乎同一時間完結。
對此,日本的很多網友也表示,會感到難過:
「いやー、結構アニメでずっと観てたんで、終わるのは悲しいですね」
「僕海外にいたんですけど、やば『進撃の巨人』って海外でもすごく人気なんで、寂しい...」
那麼對於漫畫即將完結這件事,作者現在又懷著怎樣的心情呢?
諌山:そうですね、終わりたいっていう気持ちですね。(大概是想要結束的心情吧。)
記者:終わりたい?
(想要結束?)
諌山:マラソンのゴール前の感じなんですかね。
(就像是即將到達馬拉松終點線的感覺吧。)
的確,自己花費了十多年心血凝結成的作品,究竟會以怎樣的形態完整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究竟會得到怎樣的評價,作者一定也會感覺到緊張和期待吧!
####
我們很懂的記者還幫廣大讀者朋友問出了目前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漫畫還剩多少完結?
記者:殘り何%ですか?
(大概還剩百分之多少?)
諌山:6%、5%とかですかね。
(大概還剩6%,或者5%這樣子吧。)
####
以及諫山創老師最初創作《進擊的巨人》的契機是什麼。
記者:そんな進撃な巨人が生まれたきっかけ、原點は何だったのだろうか?
諌山:19歳ぐらいのときに、あの、ゲームがありまして、「宇宙人が地球に攻めてきて、人類がほとんど絶滅して」、こういう世界観いいなと思いまして…
大概是19歲左右的時候,有個遊戲,我覺得那裡面的「宇宙人攻擊地球,人類幾乎全部滅絕」這樣的世界觀還不錯(所以想畫類似的)
####
採訪的最後,作者還說到:ちゃんと納得のいく形で終わりたいという感じです。
希望漫畫能夠以(讀者)可以好好接受的形態結束吧。
在最終季,艾倫終於將牆內的人們從巨人的陰影中解放了出來,終於帶著夥伴們跨過了圍困艾爾尼亞人100多年的高牆。他們揚帆過海去往新的大陸,那裡會有怎樣的未知在等待他們,牆內人的未來究竟何去何從,一切都將馬上迎來答案。
我想,進擊的巨人全篇想要表現的並非巨人和普通人種之間的對立。
而是一種不斷追求自由和不斷思考的精神。
牆壁外面的那片大海,真的是自由的象徵嗎?
究竟在水平線之外的彼岸存在的是什麼?是自由嗎?還是……
無數人之所以如此喜愛《進擊的巨人》,是因為它其實早就突破了一部漫畫作品的格局,而且給予了我們太多意料之外的東西。
給予堅定並且努力前行的人以勇氣。
給予不畏懼困難的人以力量。
そう、『進撃の巨人』は教えてくれた。
ーーその壁は、越えられる。
沒錯,《進擊的巨人》讓我們相信。
——那座牆壁,可以被跨越。
作者 | Kiyo
排版 | Kiyo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百度百科,MAPPA官網
部分參考資料
なぜアニメ進撃の巨人の製作會社がWIT STUDIOからMAPPAに変わったのか?
https://eveydayanime-9rakura.hatenablog.com/entry/singeki_mappa_wit
進撃の巨人完結へ、諌山先生の思いと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uax8gAD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