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鄰居阿姨在跟我交流孩子的事情時候,他說起了他家兒子的一個怪癖:「我生的明明是一個兒子,可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是希望我給他買女生的衣服,而且他說他想當個女孩,認為穿起裙子來很好看,就讓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我首先感到非常的驚訝,但是放眼這個社會,感覺這樣的現象其實並不陌生。
因為之前庾澄慶的兒子哈利就有這樣一個特殊癖好,雖然他今年已經18歲,但是已經在網絡上面有了一定的」名聲」,而這些都不是靠著他的父母,而是因為他喜歡穿女裝這樣一個癖好。有網友發出了他之前的一些照片,照片裡面的哈利穿著女裝扮著女生的樣子,讓人感覺非常難以接受,所以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明明哈利在許多人面前是一個非常陽光帥氣的男孩子,而且擁有欄杆之氣,可是在背地裡居然喜歡穿女裝,而且還打扮成了女生的樣子,化著濃妝塗著指甲,看著比現在某些女孩子都還要妖嬈萬分。在網絡上很多人都對此產生了評論,有的人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方式,認為哈利這個樣子的做法並沒有產生什麼惡劣的影響,但是有的人卻會諷刺一個男生,居然能扮演出女生的樣子,確實讓人難以接受。
然而作為哈利母親的伊能靜倒是非常支持自己的孩子,並且他從來都沒有對自己的孩子產生任何的看法,認為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能夠做自己就行了,哈利也稱自己的媽媽為小可愛,這樣的稱呼方式,是不是讓很多網友都非常的羨慕呢?這就說明兩人之間的母子關係是非常成功的,並且伊能靜在家裡也不會逼迫著哈利做他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所以哈利才能放心大膽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有人能進這樣支持自己孩子的媽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所以哈利才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
而在現實生活中卻並非如此,很多媽媽在看到孩子的一些做法過後表示不滿意,所以會讓孩子放棄這樣的做法,並且讓孩子改掉這樣的習慣,但其實這在孩子的心裡已經成為了一種興趣,而媽媽讓自己改正的話,無疑是一種煩惱,所以說有的時候孩子與媽媽之間的關係才變得越來越糟糕,並且兩人之間吵架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多,孩子也就不願意學習,並且也不願意跟媽媽一起交流了。一些父母總是會用自己的意願來代替孩子的意願,假如自己希望孩子上某個學校,他們就一定要讓孩子填這個學校的志願,不給孩子任何決定的機會,這樣或許父母幫孩子一一的安排妥當了,但是孩子卻在其中體會不到快樂,也不會好好的學習,所以強制性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正確的,應該以寬鬆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輕鬆幸福。
其實很多網友也說,哈利的這種行為算作性別認同障礙,這種行為是極其不恰當的。那麼到底什麼是性別認同障礙呢?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能分辨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了,這時候已經產生了一種性別認識,所以他們可以認識到自己是屬於怎樣的性別,並且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得越來越大,他們也就認識到自己性別與異性之間的差異了。但也不排除一些孩子不能正確的認識性別,就比如他們有時候會做一些與自己性別完全相反的行為,就如同上文中的哈利作為一個男生,卻穿著女生的衣服,而且塗指甲抹口紅都是家常便飯。也有一些女生否認自己是女生,而且穿著男生的衣服,說自己是女漢子。他們對自己的性別感到極其不滿意,並且希望能夠與異性之間的性別進行互換。而且在我們國家有性別認同障礙的人達到了300多萬作為父母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我們不能避免孩子成為這樣的人,然而如果孩子成為了這樣的人,作為父母的我們千萬不能用另類的眼光去讓孩子覺得父母已經嫌棄他了。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首先你就需要告訴孩子,到底應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行為,如果孩子出現此類問題,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性別,什麼樣的性別就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情,這樣的話孩子才能避免繼續犯錯誤,就比如說當你的孩子喜歡穿女裝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告訴他們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作為一個男孩子就必須要穿男孩子的衣服,作為一個女孩子也必須要穿女孩子的衣服,讓他們認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讓他們能夠足夠重視這些事情。
有些父母在看到孩子這樣的情況會表現非常的憤怒,所以這時候就很有可能會辱罵他們的孩子,因為孩子的這種做法很容易激怒自己的父母,畢竟父母也不理解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個樣子,特別是當孩子很小的時候,心靈很脆弱,這時候如果父母因為這種事情來辱罵孩子的話,很有可能他們就會感到更加的痛苦,也不知道這件事情的道理到底是什麼,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就必須採用比較溫柔的方式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性別,並且要給他們鼓勵,讓他們改變這樣一種錯誤。
家長還應該讓孩子多多與同性別的孩子一起玩耍,因為當孩子的年齡比較小的時候,他們的模仿能力極其強,如果他們能夠跟同性別的孩子多多相處的話,兩個人的相處方式也就會變得相似了,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喜歡穿女裝或者對自己的性別認識不清晰的話,那麼你就可以讓他多多和同性別的人在一起玩耍,這樣的話也能對孩子產生好的結果,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