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級樹脂列印,HIK S1銀線耳機,插針式設計使用更自由

2020-12-25 明月玩數碼

在藍牙耳機火熱的當下,有線耳機似乎就要被人忘記。然而,真正的發燒友對有線耳機還是情有獨鍾,特別是萬元級耳機還是有線的居多。近期HIK出品了一款HIK S1銀線耳機,它採用了樹脂3D列印工藝和特斯拉同軸雙動圈等發燒級配置,這也難怪廠家敢拿不到300元的HIK S1對標萬元級耳機。這次,我也率先拿到了這款耳機,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款耳機的不同之處吧!

耳機採用了抽拉式設計的黑色包裝盒,內部一張印製了「一副耳機的藝術之旅」的封皮下就是耳機和它的配件了。可以看到HIK S1的音腔和線材是分離式設計,內部還有說明書和3對不同大小的耳帽。整個包裝的設計看起來比較簡單,不過這不是今天的重點,這裡就以一張開箱動圖帶過。

HIK S1銀線耳機採用的是0.78mm雙插針可拔插設計,可更換藍牙升級線變為藍牙耳機。不過,HIK S1標配為有線式設計,藍牙升級線需要再單獨購買,這裡就不作展示了。

耳機的線材為鍍銀編織線,兼顧了信號的傳輸和線材強度,並且靠近插頭的部位採用了耳掛式設計,在佩戴時可以保證耳機更加牢固。另外,耳機的雙針插頭上以紅、藍色點作為區別左右聲道的標誌,在使用時要注意區分。當然,也可以根據耳機的線控位置來快速區分聲道。

耳機的3.5mm插頭為L型設計,這和直插式設計各有千秋,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L型,這種結構設計對線材的防護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另外,耳機的線控為單鍵設計,內置有麥克風,可用於通話使用。

HIK S1銀線耳機的驚豔之處是其採用了高精度紅蠟3D列印的透明音腔,整個音腔經過了多道工序的精細打磨,表面呈暗藍色狀,中間部分通透。耳機形狀採用了體工學設計,外側猶如鑲嵌在內部的HIK品牌LOGO顯得非常高級,內側有聲道標誌和3D列印字樣。透過中間透明腔體可以清晰看到內部的引線和動圈單元,這裡不得不提的是,HIK S1採用的是特斯拉同軸雙動圈單元,對於這方面有興趣的可以在網上查看,這些聲學黑科技這裡就不科普了。

對於耳機的佩戴,這裡我先要吐槽一下。在耳機的說明書裡寫著耳機線的插頭上有L和R的聲道標誌,實際上插頭上只有紅藍的色標圓點,並且說明書裡沒有指出插針的方向,即使正確區分左右聲道,如果插反,會和耳掛打架,不能正常佩戴。正確的方法是,有色標的插針應該在外側,這樣就不會搞混了。

不過,耳機佩戴方面還是比較舒適的,雖然現在是冬天,佩戴時耳朵接觸部位不會感覺到冰冷。另外,線材採用了耳掛式設計,其實這對於耳機的佩戴牢固性並無多大作用,反倒是對於減少聽診器效應還是非常有作用的。

耳機的音質應該也算是HIK S1的驚豔之一了,只所以HIK S1敢對標萬元耳機,除了採用同等工藝外,其不俗的音質應該也能為其加分不少。剛好,我手頭上有臺備用機支持3.5mm音頻插孔,這裡我用HIK S1和我目前使用的耳機作了對比,HIK S1在對音樂的細節處理上明顯佔有優勢,特別是對於一些相似樂器的音色還原上,盡然能夠聽出明顯的不同點。

當然,耳機對於低音方面的表現,得益於石墨烯動圈單元的彈性和張力。在聽感上雖然沒有我之前耳朵的濃厚,但下潛深度和瞬態響應是藍牙耳機所不及的。另外,我比較喜歡聽中國風類的歌曲,HIK S1耳機的音色剛好是我喜歡的風格,細細品味,悠揚的音樂就如歌手在耳邊吟唱。在這方面,雖然我不敢說能夠對標萬元,但對於我手裡這條千元級耳機在細節表現方面還是有過之的。

總結:

HIK雖然是個小眾品牌,但這條HIK S1銀線耳機發燒級的配置卻非常吸引人,特別是,價格方面的優勢讓我更是青睞有加。不過,耳機在一些細節方面,比如插針聲道的標誌與說明書內容不符,耳機腔體上沒有對應色標等,雖然,看似不足輕重,但還希望廠家能夠重視。當然,對於HIK S1銀線耳機的藍牙升級線我也是非常期待,希望廠家能夠儘快讓我滿足願望。

相關焦點

  • HIK S1銀線耳機都能滿足你
    現在提到耳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藍牙耳機,各種類型的藍牙耳機,讓你無從下手。但是在藍牙耳機出來之前,大家用的還是有線耳機,大家習慣了各種有線耳機,要說到底哪種耳機更好呢?藍牙耳機比有線好收納,有線的低延遲,高音質比起藍牙的更勝一籌。今天筆者帶來一款價格不高,顏值,音質都有的HIK S1銀線耳機-HIFI入耳式!
  • 聽音質還得看有線耳機,HIK S1雙插式銀線耳機體驗
    身邊也有不少拿beats和AirPods的人會說,無線耳機的音質不比有線耳機要差,每每聽到這句話,我有一句「不講武德」想送給說這句話的朋友。千元左右的藍牙耳機還有音質可講,但百元級的無線耳機只能聽個響。同價位的有線耳機的音質和延遲表現遠遠要比藍牙耳機表現要好,最近入手一款3.5mm接口的HIK S1銀線耳機,下面藍木給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半個月的使用體驗。
  • 對標萬元級,樹脂同工藝的入耳式銀線HIK S1有線耳機
    一、常規開箱視角這款HIK S1雙動圈有線耳機盒子跟一貫的HIK包裝一樣,顏色採用了黑色,正方形的包裝紙,這次包裝紙很有材質和手感,正面靠上部分印了金色的HIK標誌,靠下部分印了HIK S1小字樣,還有3D Printed Hifi headphones(3D列印高保真耳機)。
  • 揚言對標萬元級工藝,這款百元有線耳機飄了?HIK S1體驗
    當然,就算是其他牌子的耳機,在這百元價位上也沒有給到我什麼眼前一亮的感覺。推開之後有一段醒目的文案:一副耳機的藝術之旅,看到這段文案你想起了誰?歡迎留言評論。HIK S1採用可雙插針可拔式設計,通過耳機上的0.78mm針口可以根據個人聽歌習慣DIY更換耳機線,或者更換藍牙線變成藍牙耳機。耳機這玩意真是萬物皆可燒,還記得耀哥以前介紹過一款運動藍牙耳機嗎?
  • 逆流而上,看HIK S1銀線耳機如何突破重圍
    對於一款有線耳機來說,出色的線束材質對於音質的提升至關重要,而HIK S1則是配備了直徑0.78mm的雙針鍍銀線,好處自然是可以保證音頻的乾淨清晰。而銀相比於其他材質來說,不管是解析力還是細節的還原都要比銅線更優秀。
  • HIK S1有線耳機體驗,音質能成為它殺手鐧嗎?
    外觀外包裝這些就不多說了,開箱之後HIK S1的配件十分簡單,兩個耳機、一條編織線、說明書、不同尺寸的耳塞,雖然配件不多,但也基本滿足需求。然後耳機設計不得不說真的有質感,因為它將耳機和編織線採用分離式設計,但看耳機本體,那種看得到裡邊零件的通透感相當難得。
  • 外觀一樣的耳機,要如何區分它的音質?
    愛聽歌的朋友經常會說,許多耳機外觀看起來一模一樣,為什麼有的賣幾十元,有的卻要幾百元上千元呢?它們不是同樣的產品嗎?當然不一樣了。雖然現在許多耳機都是公模產品,但內部結構卻有極其巨大的差別。這能夠與直接影響耳機的聽感和體驗。
  • 玩客體驗|冬日暖陽邂逅HIK S1 享受美好音律跳動
    文 / 玩客小騰來源 / 趣玩客(Quwanke)哈嘍大家好,這裡是趣玩客,歡迎收看本期《玩客體驗》內容,本期給大家帶來一款來自HIK的S1耳機,全名HIK S1特斯拉同軸銀線HIFI 3D動圈耳機。只有上下班路上才能利用碎片化時間帶上耳機聽上一首半首,耳機可以讓我們專注地聆聽美妙的音樂,好的耳機可以使我們沉浸在美妙的世界裡,在周末逃離城市,帶上HIK S1回到老家,伴著暖陽用心聆聽享受獨處的時刻,同時接著這個機會體驗一下HIK S1這款為音質而生的耳機,讓我們一起領略這款耳機的藝術之旅。
  • HIFI發燒級體驗——HIK S1有線耳機
    你是否還記得有多久沒有使用有線耳機了?在無線藍牙耳機越來越普及的今天,我幾乎忘記了有線耳機的存在。但是,那些對耳機音質有著極致追求的音樂發燒友還在執著的用著有線耳機。HIK S1耳機的包裝簡約不花哨,耳機看上去很高端又內斂。耳機也是飾品,高顏值的耳機絕對為自己加分。耳機腔體外觀設計特別的好看,流線型設計,採用了樹脂材料,這種透明的材料,非常透徹,耳機內部構造一覽無餘。使用了3D列印技術,經過多道細緻打磨和油光工序,充分釋放的樹脂材料的質感。這也是將萬元耳機的工藝用在了百元耳機上。因此,耳機看起來也非常的高級,很上檔次。
  • 習慣了無線藍牙耳機,重回有線耳機帶來的聽覺享受
    體驗過眾多的無線藍牙之後,讓我回憶起來有線耳機的時代,面對手機線孔的取消,使用有線耳機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都說現在無線耳機的音質並不比有線耳機差,但也要看具體的價位,百元級的無線耳機在音質方面的體驗總會出現一點瑕疵,這次換上HIK S1有線耳機之後,也讓我有一個獨特的感受,算是在追憶有線耳機的時代,重新感受有線耳機從外到內帶來的與眾不同。有線耳機在很多人看來其實也很普通,但是在不同品牌產品設計的優化下,首先在外觀上就拉高了檔次感和顏值魅力。
  • 那這4款耳機你要好好考慮
    說NUFORCE HEM1是千元價位中顏值排前三的入耳式耳機,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贊成。除了有相當出色的顏值,NUFORCE HEM1所使用的這種材質的硬度高,能有效抑震諧振,減少音染。值得一提的是,HEM1的插針在0.782pin插針基礎上加了一截帶卡口的管套提高插針的耐用性,同時也兼容普通的0.782pin插針。
  • 藝術之旅·HIK S1耳機
    ——泰戈爾《吉檀迦利》筆者從類目繁多的眾耳機裡,邂逅了HIK S1耳機,拋棄用慣了的藍牙耳機,回到耳機的最終意義:音質。音樂愛好者都知道,優秀的萬元耳機相比優秀的千元耳機,提升可能只有不到10%。但是優秀的千元耳機相比普通的百元耳機,可能有300%的提升,這次,不到300的HIK S1耳機,也讓我感受了巨大的提升。包裝的盒子是啞光的,黑、金撞色的配色風格,簡約明了,略帶嚴肅,頗有厚重的感覺。打開外包裝,一行金字格外醒目:一副耳機的藝術之旅。
  • 耳機他人都選無線款,我卻偏偏選有線耳機?HIK-S1使用有感
    一 前言:2019年2020年可以說是國內耳機圈的豐收年,各種樣式的藍牙耳機、無線耳機、骨傳導耳機。主打著或運動或降噪的功能,在手機圈這個紅海裡搏殺!為了音質,尋找一款好的耳機,一款好的有線耳機也就成了必然選擇!
  • 漲知識:如何清潔與保養入耳式耳機|入耳式耳機|耳機|耳塞|插頭|...
    為了讓好的耳機可以陪您更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耳機清潔與保養的要點,讓每一個喜愛音樂的朋友都可以輕鬆的保養自己的耳機。1.耳機插頭:耳機插頭是連結耳機與播放器間最重要的一個部件,不當的使用方式容易造成線材的斷裂及受損,而導致聲音出現異常。在此歸納幾點常見的錯誤使用方式以及可能造成的不良現象。
  • 誰說耳機只有頭戴式的好?淺談入耳式耳機 | 專題
    CX3.00 的設計奠基於備受歡迎的 CX 300II 耳機,音質面加重了層次感與低音表現,頻率響應為 17~21KHz 。造型整體採用簡約設計,而耳機表面又以鏡面、霧面質感交織而成,具有鮮明的對比效果,看起來光澤感更強,也更有氣質。而除了平時所提供的黑白兩色之外,CX3.00 還有紅色款式。
  • 音質好的有線耳機如何購買,有線耳機品牌排行榜
    雖然目前藍牙耳機市場一片火熱,但由於藍牙耳機的傳輸特點,必然會導致音質細節的丟失。所以才會有「藍牙耳機聽個響」的說法。對於耳機發燒友來說,這是不能忍受的。什麼樣的耳機音質最好呢?首先細節還原要高,其次三頻延展性要好。一起看看發燒級音質好的耳機有哪些品牌?
  • 暢銷德國頭戴式藍牙耳機HIK D1!
    許多朋友在購買頭戴式藍牙耳機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一個問題,夾頭或者夾耳朵!不得不選擇退貨。因為市面上大部分的頭戴式藍牙耳機採用的是塑膠支架,夾力比較固定,如用外力掰開則會斷裂。如果購買比較寬鬆款式的頭戴藍牙耳機,夾力不夠則又容易鬆脫,影響佩戴。
  • 掛耳式設計,久戴不痛耳,這款黑科技藍牙耳機太強了!
    都說生命安全擺在第一,但凡是開車,還得遵守法規戴上車載藍牙耳機。可是要想佩戴舒適,體驗極好?不如試試這款掛耳式藍牙耳機,真正的不痛耳,續航持久,一鍵實現多種功能。市面上的車載藍牙耳機均採用入耳式設計,不僅久戴會痛,而且只能右邊使用,很不方便。
  • 頭戴大耳塞藍牙耳機HIK D1,一場屬於秋天的私人音樂會
    通勤上下班,乘地鐵,飛機和在宿舍學習都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但是主動降噪耳機的價格通常比較貴,因此是否有其他耳機也能滿足降噪的需要?需要嗎? 有!一種是入耳式耳機,它使用耳塞來阻塞耳道,從而實現物理隔音和降噪。第二個是包裹耳朵並隔離噪音的入耳式耳機。它自然不會戴在耳朵裡就更舒適,但便攜性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