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寧說教育
十年磨一劍,一招試英雄。高考存在的意義就是如此,每年都有千萬的高考生在這一天裡參加這場「選拔性」的考試。
古人有科舉,現在有高考,雖然兩個是不同制度下的「產物」,但是不得不說這兩場考試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考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改變一個人命運的,尤其是那些寒門學子,通過高考完全可以改變自己所處的成長環境。
高考的重要性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
因素一:權威性高考可以說是全國所有考試中,認可度最高的一場考試,不僅僅是因為參考人數最多,同時也是因為這場考試的公平性。
近些年教育部對於高考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甚至現在很多外國大學也逐漸承認高考的成績,這對於所有的高考生來說,也是最公平的一次晉升機會。
因素二:對個人的影響對於家境貧寒的學生來說,高考就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塊「跳板」,如果能考出一個好成績,不僅僅是對自己、對父母最大的回報,同時也是開啟重點大學大門的鑰匙。
進入重點大學也就意味著畢業後的就業平臺更高、機會更多,這對於絕大多數的考生來說,都是再好不過的發展路線了。
因素三:對未來發展的影響同時高考也是國家選拔人才的考試,主要培養的也是為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高考中的優秀人才將會是未來幾十年的發展中堅力量。
7年前江蘇427分的理科狀元,曾在自主招生中「落榜」
這位考生就是來自江蘇常州的黃佳琰,她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很不錯的,所以參加了復旦大學以及「華約」的自主招生考試。
但是沒想到的的兩場考試,黃佳琰都「落榜」了,當是得知這個結果的時候,他是很失落的,畢竟沒有想到兩場考試都沒有通過。
但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黃佳琰參加了當年的高考,並且以總分427分的成績拿下了江蘇省理科的高考狀元。
要知道江蘇省的高考總分是480分,7年前能考出427分的成績,實力可見非常強,如願的報考了北京大學的法學專業。
是什麼樣的原因,能讓自主招生落榜的她,衝上「巔峰」
當年在採訪黃佳琰的時候,她表示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前,自己也沒有想到能考出這樣的好成績,後來在黃佳琰的老師那裡了解到,其實黃佳琰能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平時學習中的2個「堅持」。
第一個堅持:堅持看書這裡的看書並非單單指學校的課本,還有課外讀物,黃佳琰是一名理科生,但其實從她的高考成績來看,語文和英語的成績也是非常不錯的。
這主要就是源自他從小堅持讀書的好習慣,不管是散文還是小說,甚至是美劇,都是他學習之餘的一個興趣愛好。
這也為她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黃佳琰說,不想自己成為一個只會學習的人,想要通過不同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
第二個堅持:堅持制定學習計劃我們從黃佳琰的父母那了解到,從小黃佳琰的學習,父母就沒操過心,從來也不需要家長督促,她自己就能做的很好。
而且從小黃佳琰就有制定學習計劃的習慣,每個學期都會有一個大的目標,同時由若干個小目標組成。
在平時的學習中朝著自己的小目標努力,而且沒結束一段學習之後,自己也會進行知識的總結,從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再加以鞏固。
自主招生雙雙落榜,但黃佳琰表示並不後悔
我們都知道準備自主招生考試的話,必然會影響高考的複習進度,而自己在兩場自主招生中都落選了,但是她並不後悔自己的決定。
而且也沒有被這個「難關」阻擋到直接,自主招生落選之後雖然也會失落,但是很快他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了,在高考備考的最後階段,黃佳琰非常重視每一次和老師的交流。
同時也給自己制定了一個「非常時期」的學習計劃,讓自己快速的在最後衝刺幾段進行成績的提升,最終果然也沒有讓自己失望,以427分的總成績奪得高考狀元。
寫在最後:
其實像黃佳琰這樣的學生,現實生活中的確不多,不過同學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儘可能的提升自己的成績。
現在距離2021年的高考還有半年左右的時間,這這點時間裡,希望大家也能為自己制訂一份可行的學習計劃,每天按照計劃嚴格的實施,正確在每一次的模擬考試中,成績都能有所提升。
今日話題討論:你對於這位江蘇省理科狀元的經歷,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