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鄭小布 鄭州發布
今天是2020年的倒數第15天。
人們常說:你用怎樣的態度看待過去,就會用怎樣的心情走向將來。
在2020年末的時候,想問一下:
2020年,你過得還好嗎?
這一年,是需要我們拿出勇氣的一年,每個人過得都不容易。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這一年都是熬過來的,但如果仔細回憶,你一定會發現:
那些在生活的漩渦中困難掙扎的時刻,其實都逼著你變得更強大。
哪怕生活再難,心裡始終遍植玫瑰。
回望2020,每個時刻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殊故事。
鄭州發布特推出特別系列策劃《你的2020故事》。
所以,讓我們來聽一聽#你的2020故事#吧!
01
主角:仝麟龍
人物標籤:他是奔赴武漢支援的醫生
疫情的時候
他的家書曾經讓無數人落淚
心裡有大愛的人
能溫暖一座城
我是全院最早遞交請戰書的。
其實在請戰之前,我就很清楚,馳援武漢會面臨著什麼。我是在湖北讀的大學,同學群裡153名同學,幾乎全在一線。所以我更為急切地想要回去,和自己的老師、同學、朋友在一起,和他們並肩作戰!
直到現在,我依然忘不了,當我背上行囊,走出家門時,父親對我說的那句話:「站出來,衝進去,好好走出來!」那時的他由於身體虛弱,半靠在沙發上,衝我揮了揮手。那是他做完食管癌手術的第41天。
那天是2020年2月9日。
經過多次請戰,院黨委終於批准了我的請戰申請,並任命我為鄭州人民醫院馳援湖北醫療隊青年突擊隊隊長,帶領一支由15人組成的青年突擊隊,逆行而上,馳援武漢。
我們家到我這代,已經是第四代行醫的了。家族傳承下來的不僅僅是醫術,還有濟世救民的信念。在武漢期間,同為黨員的父親從不提及自己的身體狀況,只是反覆地叮囑我:「要帶好隊伍,注意安全。」直到休艙,同事才告訴我,父親的病情發生了變化。癌細胞轉移了,急需做二次手術。
那一刻,我在電話裡失聲痛哭。我對父親說:「我從不後悔馳援武漢。但是現在,我真的不知道,作為您的兒子,我是不是做對了?」
父親還是一如既往的平靜。他說:「你做的很對。你現在做的,就是我想做的。兒子,我沒有機會去一線了。你更要加倍努力,連同我那一份也要做好。」
救死扶傷,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這就是一名黨員醫生的初心和使命。
推開隔離區的大門,就是另一個世界。
這裡是別人的禁區,卻是我們的戰場。
2月13日,我們整建制接管武漢青山方艙醫院,全面擔負起這裡的醫療救治任務。青山方艙醫院分為A、B兩艙,可同時收治388名患者。從開艙收治第一名病人到全艙收滿,只用了100小時。雖然早有思想準備,但看到這個數字,大家都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是一場硬仗啊!
梳理病患、消除恐懼、打消疑慮、安定人心,是重中之重。我常和隊員們說:「我們要和病毒面對面,和患者心貼心。」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病人,他是當地名校研究生,在疫情中失去了雙親。突如其來的變故和疾病使他變得偏激而敏感,不肯配合治療。根據他的情況,我開始有計劃地對他進行心理輔導。
當我再次進艙,在防護服上寫下「二七塔,黃鶴樓」。
他問我:「你們為什麼敢進來?」
我說: 「我們不進來,你們出不去啊。」
他又問:「你為什麼要來武漢?不怕死嗎?」
我向他展示背上的字,「我在湖北生活了8年,吃了湖北8年的米。現在她有難了,我理應回來還她一條命!」
(篇幅限制,此處刪去了大量感人的例子)
病人總覺得醫生一定能「妙手回春」。只有醫生才知道,我們只是在不停地搶時間。但是,我們心裡很清楚,我們在病人心裡的代名詞是——希望。而我們就是照進病人生命中那一束最溫暖的光。
02
主角:光華
人物標籤:記錄這個城市的攝影師
他是鄭州發布的特約攝影師
他的攝影作品記錄了這個城市的高光時刻
跟著他的鏡頭和筆觸
我們一起來回顧這一年
左右滑動查看作品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常常在想,除了宅在家裡抗疫,隔著屏幕去關心每日變動的數字,我能做些什麼?
從2009年來鄭州,到2020年末,我在這座城市已經生活了11年。11年間,無論是我自己,還是身邊人,恐怕都從未見過那麼冷清的鄭州。平時人群熙攘之處,安靜得讓人恐慌。我想讓自己記住那種恐慌,以此在以後的日子裡時刻提醒自己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
就這樣,我利用每天每戶一人可進出小區買菜的時間,把自己包裹嚴實,用相機記錄下那個特殊時期的鄭州。拍每張照片的時候我都在等待,等鏡頭裡哪怕會出現一個人。城市只要有人,便有故事、有溫度。這便是後來命名為《一個人,一座城》組圖的由來。
一個人,一座城
當萬物生長的暖春、盛夏時節到來,鄭州街道巷陌也終於慢慢迎來了車水馬龍和熱鬧人群。或許是深刻體會了可能會失去的焦慮,我比以往都更加迫切地想要用鏡頭去捕捉屬於這個城市的瞬間。逐漸復工,白天沒有時間,那便多拍夜景吧。從初復工時的料峭初春到揮汗如雨的盛夏,從涼風怡人的金秋到寒風刺骨的冬日,感謝自己用鏡頭又再次記錄了這座城市。
而最被大家所熟悉的立交橋系列,也是由此而來。一開始只是想看看我們平日熟悉的立交橋是否已經恢復了往日的擁堵,後來發現換了「上帝視角」後,平日大家所熟悉的鄭州立交橋竟變得很陌生。所以就萌生了一個想法:索性把三環內的立交橋都給拍了吧……於是每天下班後我總是「神出鬼沒」地出現在各大立交橋附近,神似大金表、回形針、圓規、四葉草等形態各異的立交橋也陸續出現了。就這樣斷斷續續拍了一個月,終於拍完了,整套大概有30來張,選出對外發布的有23張。
點開下方連結
第二波「天空視角」的立交橋奉上,考驗眼力的時刻到了!這9張「天空視角」的立交橋,不許你沒看過!!下面想說說黃河。作為一個河南人,我一直想拍黃河,我在黃河沿線待了3天。尋找拍攝場景和角度,拍了很多,也棄了很多,最後只留下了10張相對滿意的照片。在厚重的中原文化和民族情感面前,始終覺得自己拍得不夠、差得太遠。
這一年,縱有短暫的阻隔,還是走過了一些地方,湖南、江西、湖北、四川、江蘇……我們的祖國依然山川秀美、世事如常,我們的生活依然瑣碎匆忙、喜樂哀傷。
不知不覺囉嗦了這麼多,但仍然有很多想說的留在心裡。
誰還不是個熱愛生活的平凡人呢?
生生不息。走過2020,我們2021見!
03
主角:董小懂
人物標籤:給生活比心的社區志願者
她的笑臉很可愛
她其實是個宣傳工作者
卻在市民需要的時候
充當了一名志願者
翻開日曆,馬上就進入2021年了。每到一年尾聲將近的時候,總會回頭看看過去的時光,那些沮喪不安、那些豁然開朗的日子,組成了我們斑駁而又閃著光的生活。
今年,更加特別。因為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打破了生活的既定軌跡,我們每個人也因此多了一些難得的經歷。大年初二回到工作崗位,初四分配到南陽路209號院值守,一邊堅守在卡點做大爺大媽們的「最後一道防火牆」,一邊負責「金水發布」每日更新做屏幕後方的「金小布」。
早上7點到卡點接班,中午13點換班,簡單吃過飯,開始今天發布號的信息編輯,以及回復平臺各種留言問詢。這就是我的每一天,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只是在以自己的職責、以自己的方式溫暖身邊人。
朋友戲稱我,上午是卡點「守門員」,下午是金小布,晚上是笑笑媽。從一開始在卡點的諸多不適應(熬不過冷、餓,找不到衛生間),到最後的戀戀不捨。從一開始新媒體小白到最後一個人策劃、編稿、修圖、做海報、做視頻。這一年很難,但我們都在不同的地方獲得成長,都在不同的地方發光發亮。
每當暖陽普照大地,我總會聽見:「小懂,這是個太陽地兒,你來這裡,這裡暖和。」
希望在2020年結束之前,我們能永遠記住生活裡的美好,用它照亮接下來的日子。
你的2020故事
你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呢?
可以寫一寫你的故事
小布在這裡聆聽
聆聽郵箱:37401507@qq.com
左右滑動瀏覽海報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關注「鄭州發布」官方微信(微信號:zzfabu),在聊天對話框內回復關鍵詞,即可查詢以下內容:
回復【暖氣費】即可查詢暖氣繳費等相關辦理信息
回復【同名】即可查詢「河南有多少人和你同名同姓」
回復【天氣】查詢你所在地的天氣信息
回復【ETC】即可查詢有關ETC的一切詳情
回復【路況】即可看到最全面的高速路況
回復【地鐵】即可查詢地鐵的運營時間以及車票
回復【違章】即可查詢愛車的違章記錄
回復【身份證】即可在線預約辦理身份證及進度查詢
回復【公積金】即可進行公積金查詢和辦理
回復【學位】即可查詢與學位相關的信息指南
回復【婚姻登記】即可查詢婚姻登記點和詳情
若有其他想要查詢的內容,歡迎與鄭小布溝通交流!
編輯∣黃修成 韓娟
視覺設計∣王超塵 周高虹
長
按
關
注
了解最新鄭州動態
原標題:《2020年,你過得還好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