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昂·歌迪亞:當代法國影壇第一「女神」

2021-02-20 杜克電影

玫瑰,一朵盛放在懸崖旁的玫瑰,走近時它的芒刺會讓人望而生畏,輕觸時它卻令人意亂情迷。

在歷經了風霜雨露後,她的香氣愈發濃烈,好似把你吞沒,又好似你從未見過,終究是一場紙醉金迷,連同她的香氣,也都散發在夢中,只有有心人發現,才知她的美從不外露,只蘊含在花蕊中。

似乎很久以前,你就聽聞過一個為愛而痴迷的遊戲,那個遊戲叫做「敢不敢」,倘若「敢」的話,這對戀人會永不分離,倘若退縮或猶疑,其中一人必定承受活著的痛苦,永遠都沉浸在愛情的幻滅中。

那是第一次初見瑪麗昂·歌迪亞,她帶著三分倔強,三分柔情,和四分浪漫在我們的心口撒下了玫瑰花瓣。

法國從來不缺夢中人,因為法國就是一場夢,在這個藝術和自由暢行的國度,人人都崇尚著靈動的自然主義,浪漫先行的戈達爾和阿倫·雷乃早已用鏡頭記錄下了無數個動人的瞬間,安娜·卡裡娜和讓娜·莫羅也早已把生命之光獻給了電影,仿佛她們就是夢境的代言人,無拘無束,隨心所欲

也是在很多年後,這群灑脫不羈的藝術家們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而今他們早已聲名赫赫,可唯有一點從未改變過,相較於好萊塢的完美主義,法國女人的美,三分帶刺,三分隨性,四分神秘

瑪麗昂·歌迪亞,一個如紅色玫瑰般的名字,一張如白色玫瑰般的面容,因為一部《玫瑰人生》的電影,成為唯一拿下奧斯卡影后桂冠的法國女演員,正式入駐諾蘭和伍迪·艾倫的光影世界,把柔情似水和優雅隨性,把神秘危險和浪漫留香極致綻放,後來人們才明白,原來法國女人,如此令人著迷。

凱瑞·穆裡根說過:「我真的很喜歡瑪麗昂·歌迪亞,她做什麼都是那麼自然,完全沒有演的痕跡,如果我和她一起演戲,會襯託得我很假。」

就連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也都折服於瑪麗昂在《玫瑰人生》中的表演,那年她們同時入圍奧斯卡,宣布瑪麗昂得獎後,凱特貢獻了自己激動不已的表情包。

當你看過瑪麗昂·歌迪亞的表演,你就會發現,她是一個把「方法派」「體驗派」融合得恰到好處的演員,這在當今影壇來講,是一種很稀缺的表演形態。

任何電影裡,她都能轉換自己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形態,無論是商業片中的性感詭魅還是藝術片的平凡溫和,她都能把角色融化在自己的身體中,形成一種「綿裡藏針」的化學作用。

法國轟轟烈烈的新浪潮電影運動影響了包括於佩爾、比諾什、阿佳妮、德納芙等法國影壇MUSE們的表演思路,她們有幸參演過戈達爾和特呂弗或者布努埃爾的電影,而之後隨著新浪潮的逐漸結束,她們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尤其在千禧年後,好萊塢的鼎盛一度讓全世界瘋魔,幾乎沒有人再看法國電影了。

法國女人的傲骨一向令人佩服,就算讓她們呆在法國拍無人問津的藝術片,也不願拍一些無腦的好萊塢電影。

更何況好萊塢從不缺女神,且語言文化的芥蒂讓兩個地域之間產生了顯著的差異,倒不是她們不願意加入好萊塢,而是心高氣傲的好萊塢從不接受外來者

朱麗葉·比諾什早在千禧年初便憑藉《英國病人》拿下了奧斯卡女配角,而後也參演了如《濃情巧克力》《布拉格戀人》等英美製作的電影,但如她所言:我只是喜歡和更多不同的藝術家合作。

確實,在她參演過的好萊塢電影中,幾乎沒有什麼爛片和商業片。但成為好萊塢女演員並不保鮮,所幸她繼續回到了法國,和阿薩亞斯、阿巴斯等藝術大家合作,幾乎不再闖入好萊塢。

而比諾什後,法國女演員在全世界的認可度大大降低,在法國內,同樣也遭遇了斷層的局面,沒有足夠驚豔的新人讓人眼前一亮,就算奧黛麗·塔圖足夠靈動,蘇菲·瑪索觀眾緣強盛,卻也只是在好萊塢曇花一現

於是,《的士速遞》和《兩小無猜》的出現讓法國民眾歡呼道:我們有了瑪麗昂·歌迪亞。

她眨眼,她抬頭,她微笑,她低語,她吸菸,她閃動著朦朧的大眼睛,她說話時像一把溫柔的利刀,她表演中帶著強烈的真實感

比起一路摸爬滾打的好萊塢新人來講,她的幸運得益於她的天賦異稟和與生俱來的超強感悟力,當然,還有那該死的魅力。

《漫長的婚約》裡,她的仇恨和狠辣,全在一個眼神中流轉著,這個「妓女」一角蘊含著極大的能量,那是我們在她身上所探尋到的,仿佛有一種時刻在注視她的本能,就連奧黛麗·塔圖的光芒,也要和她分攤。

她拿下了法國凱撒獎最佳女配角,而接下來的幾年裡,一個巨大的驚喜在等待著她。

在「奧斯卡」貼吧裡曾舉辦過一個最佳女主角的排位賽,瑪麗昂·歌迪亞的《玫瑰人生》在數百個人的投票中擊敗了梅麗爾·斯特裡普的《蘇菲的抉擇》,凱薩琳·赫本的《猜猜誰來吃晚餐》等強大的女性表演獲得過第一名。

《玫瑰人生》

由此可見,這個表演的強大和魅力,折服了全世界所有影迷朋友,就連奧斯卡也因為一個外語片的角色而賦予了她「最佳女主角」的稱號。

 

如果艾迪絲·皮雅芙仍舊在世,大概也會驚嘆於瑪麗昂·歌迪亞的傳神表演,她的不甘和落寞,才華和焦慮如同皮雅芙靈魂附體,把一代「法國香頌歌后」的人生演繹得栩栩如生,毫無模仿做派,只有一道灰色的光芒灑向了電影四處,折射出人生的卑微和偉大。

人人都愛上了瑪麗昂·歌迪亞,這個32歲的法國女演員創造了法國的歷史,讓全世界認識並瘋狂愛上了她。如果你錯過了《玫瑰人生》,便會錯過新千年來最偉大的表演之一。

也因為《玫瑰人生》,瑪麗昂開始了自己好萊塢之旅,她比太多女演員要幸運,可她的幸運,全然依靠著自己的實力和法國女人獨有的魅力。緊接著,她頻頻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

伍迪·艾倫喜歡把異國情調營造得如痴如醉,所以在拍攝《午夜巴黎》時,他一眼便看中瑪麗昂·歌迪亞復古而神秘的氣質,這個角色演繹得太自然了,她讓我們和歐文·威爾遜一同沉迷在巴黎的黃金年代中,穿越在時空的歷史裡,去愛上一座城,和一個抽著香菸,慵懶隨性的女人。

艾德裡安娜似一個虛幻的人物,自由地穿行在巴黎街頭和派對上,她是每個藝術家的靈感MUSE,更是一個存在符號,游離在夢境與現實的界限,讓我們成為了清醒的夢中人。

這是典型的伍迪·艾倫式女郎,可諾蘭卻要把瑪麗昂顛覆,他的鏡像裡,男人才是主題,女人總像某個擺設品,就連斯嘉麗·詹森也沒能擺脫掉這種負面評價,大家都說:諾蘭真的不會拍女人。

可瑪麗昂·歌迪亞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就算萊昂納多和湯姆·哈迪以及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已氣場十足,但我們怎麼會忘了那個坐在窗邊,憂鬱而危險的瑪麗昂·歌迪亞呢?

她才是《盜夢空間》的靈魂人物,讓萊昂納多的夢境支離破碎,不需多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便足以徵服我們的感官系統。

《盜夢空間》

誰說諾蘭不會拍女人?

瑪麗昂·歌迪亞便是諾蘭電影中不可磨滅的一個印記,接連在《盜夢空間》和《蝙蝠俠前傳》出演重要角色,足以看出諾蘭對瑪麗昂·歌迪亞的喜愛,這是他第一次重複啟用同一個女演員在他不同的作品中。

諾蘭和伍迪·艾倫讓瑪麗昂的多面性呈現得淋漓盡致,商業成績上的暴利也讓瑪麗昂成為好萊塢新一代的寵兒,這在法國女演員身上,是從未實現過的,商業和藝術上的統一,讓她成為了「當代法國第一電影女神」

影迷總是很遺憾瑪麗昂·歌迪亞沒能在自家門口的坎城國際電影節拿下「最佳女主角」,但幾乎每兩年瑪麗昂都會全身心投入到一部藝術獨立佳片,坎城影展上也從不缺乏她的身影,但她總是與「最佳女主角」擦肩而過。

這倒有種宿命感,人們覺得既然你已經在好萊塢成名,早已不需要一個「坎城影后」來獲得肯定。

我們可以看做這是坎城的任性,畢竟達內兄弟的《兩天一夜》,她已足夠稱得上「最佳女主角」,但坎城仍然視而不見,反而奧斯卡再度提名,彰顯了瑪麗昂在好萊塢的地位。

《兩天一夜》

《兩天一夜》完全把她明星光環淹沒,達內兄弟的鏡像,平實而有力的鏡頭語言和小人物的生存現狀都是他們著力表現的,瑪麗昂再次完美展現了一個好演員的塑造力,她把那個「下崗女工」的茫然無措表現得恰到好處。

而在這之前,她也把《鏽與骨》殘疾馴鯨師的形象刻畫得令人心碎,但坎城從未褒獎過。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瑪麗昂的叛逆心,她也傳承者自己一名演員該有的品性,一直變換著自己的身份,不斷以新的形象給我們帶來新的表演享受。

你能想像一個法國人全英文出演莎士比亞的《麥克白》嗎?你能感覺《間諜同盟》那個嫵媚多姿的特工曾經演過「下崗女工」嗎?你能了解在多蘭群戲閃耀的《只是世界盡頭》中沉默寡言的家庭婦女得過奧斯卡影后嗎?

《只是世界盡頭》

這才是瑪麗昂被其他演員稱道的一點,她從不放大自己的本色,而是任其沉浸在電影角色中,與角色共同呼吸

只是好萊塢一向比較薄情,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任瑪麗昂·歌迪亞如何轉換自己的身姿,時間總是在留給新一代的人,她存在過好萊塢,卻又從好萊塢退去。

《九》

和所有在好萊塢打拼的女演員一樣,她也不再如往日那般矚目,畢竟新人總是層出不窮。

可對她來說這並未有太多損失,因為早在很多年前,她就深知自己終究不屬於好萊塢,她只是想成為一個出色的演員,所以從不放棄在藝術片中磨礪自己的耐性,好萊塢不再需要她時,她也並無沉寂之心。

《天使臉龐》

這仍然是好萊塢所要面對的功課,作為世界第一大影視工廠,如何給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人給予平等的機會。

而另一方面,瑪麗昂·歌迪亞給很多勵志當演員的人一個警醒,想要成為一個好演員,先試著擁抱自己平淡的生活。

若干年前,她的「敢不敢」遊戲便有人接受了挑戰,那是戲裡的於連,更是現實中的吉約姆·卡內

相伴十餘年,從未有過緋聞纏身,只有相互欣賞和信任,更多的時候還相互吐槽,炮製出《搖滾學徒》這般荒誕喜劇。

家庭的安穩和幸福給予了瑪麗昂·歌迪亞成為演員更多的靈感源泉,這無疑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才子佳人,終成眷屬。

就算瑪麗昂名譽全球,可是卡內卻一直在成全妻子,他是一個製片人,一個導演,一個演員,在他看來,他們不過是兩個普通的電影人而已。這是個睿智的男人,更是個懂得生活的男人。

也許在明年,有一部電影會大放異彩,那便是瑪麗昂攜手司機「亞當·德萊弗」以及藝術大導「萊奧·卡拉克斯」共同創作的《安妮特》,這是卡拉克斯的首部英語片,更是瑪麗昂時隔5年後再次重返好萊塢。

其實她從未離去過,只是躲在了更為沉靜的光影角落,慢慢品味生活的悲喜,慢慢找到自己演員身份的價值感,把神秘和優雅安放在時光的影像中,待到歸來時,她仍然像玫瑰那般百媚千嬌,傲然不群。

相關焦點

  • 21世紀法國首位奧斯卡影后:「法蘭西玫瑰」瑪麗昂·歌迪亞
    hello,大家好,我是你的繆斯女神法國從來不缺夢中人,因為法國就是一場夢。在這個藝術和自由暢行的國度,人人都崇尚著靈動的自然主義相較於好萊塢的完美主義,法國女人的美,三分帶刺,三分隨性,四分神秘。瑪麗昂·歌迪亞,一個如紅色玫瑰般的名字,一張如白色玫瑰般的面容,因為一部《玫瑰人生》的電影,成為當時唯一拿下奧斯卡影后桂冠的法國女演員。讓全世界發現,原來法國女人如此令人著迷。
  • 瑪麗昂·歌迪亞(Marion Cotillard)
    瑪麗昂·歌迪亞(Marion Cotillard),1975年9月30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女演員。
  • 瑪麗昂·歌迪亞:憑藉一角色拿下三項大獎最佳女主角的法國女星
    導語:2007年,一部片名為《玫瑰人生》的法國人物傳記電影上映,講述了法國傳奇女歌手皮雅芙坎坷不平凡的四十七年人生。而電影中皮雅芙的飾演者瑪麗昂·歌迪亞憑藉這一角色的出色表演破天荒地拿下了美國金球獎、法國愷撒獎和奧斯卡獎三項電影領域重量級獎項的最佳女主角,成為三座「小金人」的獲得者。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位法國女神級別演員——瑪麗昂·歌迪亞。
  • 《355》,範冰冰攜手4位美女,組成「全女性間諜團隊」
    如果你喜歡《瞞天過海:美人計》 中的霸氣「娘子軍」竊盜組合,那即將在2021年1月上映的《355》一定也不能錯過!《355》集結了傑西卡·查斯坦、佩內洛普·克魯茲、露皮塔·尼永奧、黛安·克魯格以及範冰冰,組成一支跨國女性間諜團隊,將合作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
  • 法國影壇美女!都是人間絕色,我心中的第一,蘇菲·瑪索
    法國影壇一直不乏美女,其中不少性感美女更是成為宅男女神,她們不僅有著紮實的演技,還形象靚麗,氣質優雅,並且各個擁有魔鬼的身材,下面就來看一看法國影壇十大性感美女。蘇菲·瑪索被法國男人譽為「永遠的摯愛」「法蘭西之吻」,同時也是眾多成熟男性的夢中情人,她有著一雙清澈而憂鬱的棕綠色迷人眼睛,極致清秀標緻的面孔與修長性感的體態,《芳芳》《勇敢的心》《安娜卡列尼娜》等片出色表現,均讓影迷們為之傾倒。
  • 全球最美臉龐第一位!氣質女星瑪麗昂·歌迪亞!
    瑪麗昂·歌迪亞(Marion Cotillard),1975年9月30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女演員。
  • 兩廂「情願」:浪漫化的「性侵文化」?法國文藝圈遲來的運動#MeToo
    #MeToo 運動以來,相較於美國影壇出現一連串骨牌效應,電影工業同樣活躍的法國,為何迴響卻冷清許多?圖/路透社 2019年11月4日,以《燃燒女子的畫像》驚豔全球影壇的法國女影星阿黛兒.艾奈爾(Adèle Haenel)在獨立媒體《一方報》(Médiapart)的網路直播中,如此評論法國社會的性侵現象。
  • 法國票選的史上最美的女明星TOP10,蘇菲瑪索榜上無名!
    Top10:瑪麗昂·歌迪亞 瑪麗昂·歌迪亞,法國女演員,以2007年電影《玫瑰人生》獲得第65屆金球獎最佳音樂或喜劇類女主角獎,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得主。 她出生在巴黎的一個演藝家庭,父母一直活躍於戲劇舞臺。年幼時,瑪麗昂就表現出讓人驚訝的早熟天賦,與母親同臺表演。
  • 法國最美女星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法國「最美女星」分別都是誰吧!這位法國女星應該是最被中國人所熟知的,有一年春晚蘇菲.瑪索與劉歡合唱了一首歌,當時大家的印象都很深刻。1966年11月1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影視女演員、歌手。1980年,蘇菲首次在青春電影《初吻》擔任主角。1983年,她獲得凱撒獎「最具前途女藝人」。1995年,她在電影《勇敢的心》中塑造了伊莎貝爾公主一角。
  • 令人魂不守舍的法國最美女星!
    令人魂不守舍的法國最美女星!法國女人風情萬種,而這幾位女星算是法國最有魅力的女人。他們不僅是銀幕中的寵兒,也是時尚圈的偶像。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女星上榜。西蒙·西涅萊法國罕見的關心政治的女演員之一西蒙·西涅萊出生於德國,法國籍演員。
  • 瑪麗昂·歌迪亞|全球時尚性感漂亮美女圖集欣賞|法國|39集
    ⚜ 瑪麗昂·歌迪亞(Marion Cotillard)1975年9月30日出生於法國巴黎,身高169cm,歌手、演員。⚜ 瑪麗昂·歌迪亞⚜ 瑪麗昂·歌迪亞是可以比肩法國女演員蘇菲·瑪索的著名女影星。
  • 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還可以等候 當代傳奇劇場 * 話劇「等待戈多」開票
    2009應獲法國國寶級劇團——陽光劇團的邀請,攜該劇前往陽光劇團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學術交流,引起了法國戲劇界的高度關注,表示「原以為是專屬西方的作品,卻又好像是專為你們東方而寫。」◤ 十年之後,我們還在等待戈多嗎?戈多究竟來不來,戈多究竟何時來?
  • 同樣是「法蘭西玫瑰」,這位女神卻比蘇菲·瑪索多出一座奧斯卡!
    清純冷豔、風姿綽約的蘇菲·瑪索,一直是無數人心中的銀幕女神,她的美貌簡直東西方「通吃」,是法國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女星之一。其實法國還有一位女神級的演員,同樣被稱之為「法蘭西玫瑰」,比起蘇菲·瑪索,她還多出一座奧斯卡影后的獎盃!沒錯,這位女神正是瑪麗昂·歌迪亞。
  • 當代活躍於國際舞臺的頂尖雙簧管演奏家「弗朗索瓦‧勒勒」
    專輯收錄的降B大調管樂組曲作品四則是史特勞斯應指揮家畢羅的要求,以巴洛克的曲式寫成。首演在1884年11月,得到相當熱烈的正面評論。弗朗索瓦‧勒勒與香港城市室內樂團音樂會勒勒的演出集中在獨奏與室內樂的合奏演出,並且熱衷雙簧管的曲目擴展,除了許多當代作曲家委託他演出新創作的雙簧管曲目之外,他也演奏給雙簧管的改編曲,例如:他為索尼音樂錄製的專輯就是改編莫札特的「唐喬望尼」&「魔笛」。
  • 「法國音樂之光得主」---豎笛騎士「保羅·梅耶」
    曾獲得法國著名「青年音樂家大賽」的大獎、德國《Fonoforum》音樂音響雜誌選為「每月之星」,也獲得法國的「音樂啟示獎」,以及法國樂壇最高榮譽「1999年法國音樂之光」大獎  。梅耶特別擅長各知名作曲家創作的協奏曲,包括布列茲、摩頓.顧爾德、韓策等人的作品,甚至許多當代作曲家的新作品首度公開發表時,梅耶都是不二人選,例如在薩爾斯堡藝術節中,捷得.庫爾的協奏曲首演,就是由梅耶擔任豎笛獨奏的重任
  • 臺灣進好萊塢第一人 傳奇女神李麗華 連成龍都要下跪喊媽
    其實早在60年代,臺灣就已出現首位進軍好萊塢的女主角,那是就是當時風靡兩岸三地的已逝傳奇影后李麗華,她1958年受邀飛到好萊塢演出《飛虎嬌娃》(China Doll),還被外媒譽為「亞洲的伊莉莎白泰勒」。就連國際巨星成龍看到她,都得跪著喊聲「媽」。
  • 法國影壇第一美人!銀幕上才華橫溢,現實中飽受爭議
    法國影壇第一美人!銀幕上才華橫溢,現實中飽受爭議最近寫了不少法國女星,從蘇菲·瑪索到伊娃·格林,再從瑪麗昂·歌迪亞到朱麗葉·比諾什。唯獨錯過了法國影壇第一美人:伊莎貝爾·阿佳妮。有人曾把蘇菲·瑪索視為伊莎貝爾·阿佳妮的「接班人」,事實上,論獎項榮譽和藝術造詣,兩人根本不處於同一重量級。
  • 瑪麗昂·歌迪亞 法語電影盤點
    滬江法語君按:她是熱情的代表,她是活力的代表,她也是法國古典美人的代表。她就是瑪麗昂歌迪亞。
  • 李佳芯嫌棄「氣質女神」神級稱號:做「師奶女神」先好!
    被大會稱作「氣質女神」,Ali表示自己更想做「師奶」:「因為我發覺《BB來了》之後,多了媽媽鍾意我,而我自己亦都演好多師奶的角色,所以做一個『師奶女神』都幾好呀!」李佳芯(Ali)表示比起「氣質女神」、「宅男女神」等稱號,更希望大家叫她做「師奶女神」。
  • 如影隨形 | 法國電影周
    法國是發明電影的國度,又是一個飽含藝術情懷的土地。她的電影當然是世界電影王國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本次選片中包含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電影,使得五天內影片的時間跨度達到了近一百二十年之久。本次選片在類型上儘量多樣,有現實主義的,也有表現這個國家浪漫的一面的,因此像《這個殺手不太冷》、《放牛班春天》、《觸不可及》、《魔術師》這些好片,只能大家自己找機會從網盤中獲取來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