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香港無釐頭殭屍片,不輸林正英,屍化秦始皇,至今很經典

2021-01-08 迷影映畫

今天是萬聖節前夜,萬聖節也被叫做西洋鬼節。

既然是鬼節,沒有理由不推薦一部適宜闔家觀看的應景「恐怖片」。

而說到這類合家歡式恐怖喜劇,迷影君最先想到的便是香港的靈幻功夫喜劇。

這類題材緣起於洪金寶的《鬼打鬼》系列,之後又興盛於林正英為代表的殭屍電影,其中的代表作是於1985年上映的《殭屍先生》,影片取材於民間的湘西趕屍的傳說,雜糅了恐怖喜劇和靈幻功夫元素,講述了一位茅山道士驅魔捉鬼打殭屍的傳奇故事。

電影於當年的中元節(中國傳統鬼節)期間上映,觀眾趨之若騖,票房狂收2000萬,列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第五位,引起巨大轟動。

不僅票房一路飈紅,影片更是在次年的香港金像獎上收穫了10項提名,並最終拿下了最佳電影音樂大獎,片中的那首主題曲《鬼新娘》至今影迷奉為恐怖片經典配樂。

《殭屍先生》大獲成功之後,使得港臺片商覺得有利可圖,掀起了爭拍殭屍片的熱潮。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風之作上映,有香港電影史學者回憶為證:

此時的香港影壇,17部殭屍電影同期趕拍,荒郊野嶺的片場大小殭屍蹦來跳去。

然而也正因為片商瘋狂跟風導致殭屍片泛濫,且內容逐漸變得同質化,很多粗製濫造的作品層出不窮極大的傷害了觀眾對於殭屍電影的新鮮感,導致殭屍片熱潮僅僅到了九十年代初便逐漸衰退,再加上林正英的去世,更加速了殭屍片的消亡。

不過,當我們回首八十年代末的殭屍片衰退期時,卻有一位導演憑藉劍走偏鋒,走出了無釐頭殭屍片的新格局,他正是導演劉鎮偉。

1987年,初出茅廬的劉鎮偉有感於當時市場上殭屍片的火熱,遂開拍了一部完全不同於林正英為代表的茅山道士施法的另類殭屍片《猛鬼差館》,影片的編劇之一還是因為寫劇本太慢而被新藝城開除的王家衛。

電影上映之後果然大受追捧,觀眾對這種「土洋結合」的新型殭屍片倍感新鮮,票房自然輕易過千萬,又於次年攜原班人馬打造了續集《猛鬼學堂》和《猛鬼大廈》,依舊非常賣座。

接連三部殭屍題材喜劇大賣之後,讓導演劉鎮偉嘗到了甜頭。

時間來到1990年,此時的劉鎮偉已在恐怖喜劇領域頗有影響力,野心更大的他試圖顛覆傳統殭屍片中的清裝造型,打造了一部融合靈異喜劇、民俗怪談、盜墓尋寶、歷史戲說的無釐頭殭屍片。

影片最腦洞大開的地方在於,該片中的千年殭屍王居然是古代的秦始皇!!!

《屍家重地》

Mortuary Blues

影片由劉鎮偉自編自導,拍攝此片時劉鎮偉同期還執導了周星馳的成名作《賭聖》。

然而相比於《賭聖》創造的票房奇蹟,本片卻因為趕上了殭屍片的衰退,因而票房遇冷,最終只收穫了500萬港幣,是劉鎮偉打造的「猛鬼四部曲」中票房最低的一部。

主演是與劉鎮偉合作多年的著名武術執導元奎,他出身七小福,和成龍、洪金寶是師兄弟,進入電影圈之後曾多次獲得金像金馬的動作指導獎,導演過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比如李連杰的《新少林五祖》、《給爸爸的信》等,還曾去過好萊塢發展,拍攝過《龍之吻》、《非常人販》系列等電影。

雖然多以動作指導身份參與幕後工作,但元奎偶爾也會客串出演一些劉鎮偉作品中的角色,比如最為觀眾熟知的是在《方世玉續集》中紅花會成員李國邦,而這部《屍家重地》則是元奎較少主演挑大梁的作品。

女主角方面則是由香港著名女笑匠吳君如負責喜劇擔當,港姐出身的陳淑蘭在片中也戲份頗重,與吳君如飾演一對捲入殭屍危機的戲班姐妹。配角方面則有歌手出身的杜德偉以及作為影片顏值擔當的葉子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還有一位戲份頗重的主角林老師,扮演者是作曲家盧冠廷,他本人是香港影壇著名配樂大師,經典作品是《大話西遊》中的那首《一生所愛》。

而除了音樂人的身份外,盧冠廷還熱衷於在喜劇中飾演一些滑稽搞笑的小角色,在本片中,他飾演的林老師絕對是最大笑點。

介紹完背景,正式進入故事。

影片一上來,就是殭屍片的經典套路,從一位茅山道士開壇做法開場。

故事開始於一座偏僻海島漁村,這個村子裡的村民不事生產,當地也無工業支撐,可奇怪的是這個村子裡的人卻富得流油,人人都不差錢,各個家財萬貫。

原來,這座島上的人之所以會富有,皆是因為三百年前,這些村民的祖上起了貪心,殺了一條途徑此地的商船上運送物資的官兵,將所有的金銀財寶據為己有,並藏在一塔內。

死去的官兵化為冤魂,讓此地居民無法安寧,於是每年都要請道士做法鎮壓。

然而更麻煩的是,當年的官船上還運送著一具秦朝的殭屍,已經屍變了上千年。

雖然當年有一把鍾馗寶劍鎮壓著,但三百年過去,法陣逐漸失效,

一旦殭屍出關,勢必造成大禍。

道士一番做法發覺也無法鎮壓秦屍的屍氣,於是給出了一條解決辦法:

請一個戲班,在忌辰之夜唱一臺水漫金山的大戲,方能鎮壓屍氣。

於是,當地的村長就找來了一個戲班,到村裡搭臺唱戲。

與此同時,附近警察局的警長石春(元奎 飾)對當地村民們的財富來源產生了懷疑,認為村民們一定有不法資金來源,很可能是從事制度販毒,於是帶著兩名助手陳龍士(杜德偉 飾)、小鋼炮(盧大偉 飾)想方設法調查。

當得知村民們叫了一個戲班來到島上之後,石春斷定戲班必定是毒販偽裝用來接頭交易的,於是一邊喬裝來看戲,一邊命令助手陳龍士去戲班後臺打探消息。

結果這天恰好戲班眾人集體食物中毒,腦子缺根弦的陳龍士回來稟報。

石春根據多年抓毒販的經驗,立馬斷定:

shit有問題!

此時在戲班內,眼瞅著大戲將要開鑼。

可葉子楣飾演的女花旦卻被警長石春下令抓回警署。

戲班裡的女配角九姐(吳君如 飾)一心想競爭女花旦的位置,但苦於無法出頭,而此時女主角不在,剛好給了她上臺的機會,遂與小姐妹阿秋(陳淑蘭 飾)一起,臨時替補上臺演了一出《水漫金山》。

可因為戲班集體食物中毒,戲演到中途,白蛇和小青集體鬧著要「生孩子」(上廁所)。

眼看戲臺的場面越演越失控,班主趕緊叫停,讓道具塔落下收妖落幕。

結果道具塔內卻闖入了一個渾身是血的男人,交給九姐一份與神秘寶藏有關的口訣。

原來,不久前,村子裡的一位婦人在香港認識了一位情夫,並將村子裡埋有財寶的信息透露給對方。回到村裡之後,婦人因為洩露機密而被村長下令浸豬籠處死。

而情夫則帶著一名同夥,跟著口訣找到了藏寶的寶塔,結果卻遭遇神秘力量,先後一命嗚呼,只帶出這張藏寶口訣。

九姐得知有寶藏,頓時起了貪心,於是想要帶姐妹阿秋一起尋寶。

可問題是,兩人都不識字,即使寶藏口訣在手,也根本不得要領啊。

這時兩人想到了戲班班主請來的兼職家庭教師林老師(盧冠廷 飾)。

可林老師為人猥瑣且愛佔小便宜,班主請他教育孩子,結果他整天帶壞小朋友。

由此可見,林老師做人辦事都非常不靠譜,九姐自然更加不放心讓他知道寶藏口訣,於是乾脆單獨拍下口訣的每個字,讓林老師逐一辨認。

卻沒想到,林老師真不是蓋的,只辨認了幾個字之後,就發現是一首童謠,然後瞬間將被打亂的字還原成完整的句子:

「村南一支梅花發,一支梅花發石巖。花發石巖流水響,石巖流水響潺潺。潺潺滴滴雲煙起,滴滴雲煙起高山。高山流水依然在,流水依然在村南。」

事已至此,九姐兩人只得答應讓林老師加入自己,組成尋寶三人組。

隨後,林老師根據線索來到村子的南邊,果然發現一個石桌,

石桌上有個「發」字,而形狀正是一株梅花,這一發現讓三人信心倍增。

之後又根據線索,三人終於找到了寶藏的入口,可卻發現需要一把打開寶藏的鑰匙。

林老師想起還有幾句口訣沒有解開:

「駝子求明珠,八仙共扶持。兩儀生四象,乾坤亦轉移。」

按照線索,三人來到了一座廟宇前,

在寺廟的屋簷上,發現了有一顆八仙護衛的火珠裝飾,

拔出之後,果然正是一把鑰匙。

到了夜裡,三人偷偷的從戲班子溜了出去,來到了藏寶的私家重地。

這被蹲守已久的石SIR發現,認為是找到藏毒地點,遂率陳龍士跟隨其後。

寶藏被打開,結果雙方先後掉進洞中,原來這座藏寶塔竟然是倒過來的,挖在地下。

眾人還沒見到寶藏的蹤跡,卻發現這古塔內居然有很多休眠中的猛鬼,而且月光一照,就會甦醒,於是,一場混亂的人鬼追逐戰就此拉開。

五人組可出奇招,有人脫衣服蓋在鬼頭上,有人則用猥瑣招式對付風流鬼。

好不容易等月亮被雲層遮住,猛鬼再次恢復休眠,眾人才僥倖逃出生天。

而就在爬出古塔的時候,石SIR發現塔內寫的詛咒:

猛鬼出關,錢、李、楊三家斷子絕孫。

臨走之時,只見古塔內那口古井被月光照射,射出一道金光,隨後一具殭屍緩緩飛起,正是影片的終極大BOSS,已經化身為飛僵的秦始皇屍。

石SIR心知猛鬼很快會開始殺戮,於是決定讓眾人分頭去通知錢、李、楊三家。

然而人力畢竟不及會飛的猛鬼與殭屍,石SIR等人終究還是來遲一步,錢、李、楊三家都已被猛鬼屠殺。

眾人眼見無力回天,於是決定回香港搬救兵。

可石SIR卻意外從村長留下的錄音機裡,得知了能夠消滅秦屍的辦法:

必須找到鍾馗寶劍和三個鎮屍錢。把鎮屍錢放入秦屍的口中,鍾馗寶劍才能誅殺它。

為了拯救世界,石SIR帶著兩名助手與九姐、阿秋以及想走卻走不了的林老師一起,冒險重新回到私家重地的洞內。

眾人闖過重重機關,經歷了一連串的鬧劇險情,最終到達地宮深處。

這裡有一段陳龍士因為中蛇毒導致意識不清醒,而誤觸機關的情節,非常爆笑。

眾人有驚無險的來到地宮深處,卻沒想到鍾馗寶劍居然藏在水下。

石SIR不會潛水,只得讓九姐、阿秋兩姐妹一起下水拿鍾馗寶劍。

兩人潛過長長的水道,卻發現水道深處有一具屍體,脖子上掛著藏寶洞的鑰匙。

九姐剛剛摘下鑰匙,水鬼當場甦醒,纏住了九姐,幸而阿秋幫忙,才讓九姐逃出生天。

兩人迅速遊出水面上岸,終於來到了藏寶洞,並拿到了鍾馗寶劍和鎮屍錢。

回到村子裡,秦屍已將村民屠殺殆盡。

秦屍也感受到了鍾馗寶劍的法力,飛來單挑石SIR。

石SIR畢竟是硬漢猛男,雖然對手比自己多活了兩千年,但依舊絲毫不懼。

手持鍾馗寶劍與秦屍打得難解難分,關鍵時刻——

利用一隻竹竿對準秦屍的嘴,將鎮屍錢打入。

秦屍吞下鎮屍錢,法力頓時消解大半,吃了大虧的他奪走了鍾馗寶劍,慌忙逃竄。

石SIR一路追蹤來到村裡的戲臺,才發現秦屍此時已經神志大亂。

石SIR心生一計,不如將計就計,來個歷史重演,重現一出「荊軻刺秦王」。

隨即眾人到戲臺後臺換好了戲服,伴著戲曲鼓點,先後閃亮登場。

有人裝大臣,有人做將軍,還有人反串做妃子,藉機打入了第二枚鎮屍錢。

秦屍的威力再一次被削弱,但卻越發的狂躁起來。

此時,眾人將戲臺上的鋼絲吊在身上,各個施展飛天遁地的絕招,五劍下天山。

並將電線纏繞在秦屍身上,想用雷電法王的技能消滅秦屍。

緊接著,林老師終於發揮出了自己的能力,利用滑輪控制了一隻巨無霸天殘腳,踩中秦屍的肚子,為其他人創造機會,順利放入鎮屍錢,秦屍最後一道靈氣被洩出。

然後石SIR將劍扔向空中,再抱住秦屍雙臂,一招蘇秦背劍,讓寶劍刺入秦屍口中。

至此秦屍已動彈不得,石SIR將其綁在戲臺頂棚,並隨著戲臺的塌陷而被埋在地下。

影片的故事至此完結。

如果說林正英的殭屍片,本質上是民初功夫片的變種。

林氏殭屍片雖有喜劇元素,但核心賣點依舊是中國傳統民俗趣味的體現,標配元素是傳統殭屍片中常見的搖鈴趕屍、師徒鬥趣,門派之別的惡作劇整蠱、茅山法術大鬥清朝殭屍的等橋段。

而在劉鎮偉的殭屍喜劇中,則更接近於後來的無釐頭喜劇。

殭屍恐怖元素只作為點綴,更關鍵的賣點是各種稀奇古怪的情節設計和荒誕鬼馬的搞笑情節,故事風格更為腦洞大開,情節也更趨向於後來的惡搞喜劇。

這部《屍家重地》可以說是劉鎮偉早期無釐頭喜劇的代表作。

雖然秦始皇變成殭屍並非此片首創,但影片在故事上融合了殭屍恐怖和奪寶冒險元素,初看之下感覺胡鬧,實則異常符合當時港產片「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精神特質。

故事的主角都是劉鎮偉慣用的平民小人物,無論是賤猛猥瑣的林老師,還是自戀虛榮的九姐,亦或是脾氣火爆的石SIR,這些鮮活的角色塑造都讓人印象深刻

而且編劇劉鎮偉非常善於利用人物的性格特點製造笑料,每個角色的身上都被信手拈來安排了很多搞笑橋段,至今看來依舊讓人爆笑十足。

此外,影片雖然是一部喜劇,但在恐怖氛圍的營造上同樣頗為出色,水鬼復活的場面可謂一大童年陰影,

而更難得的地方在於,導演劉鎮偉竟然能夠將恐怖和搞笑結合得如此融洽。也正因此,導演劉鎮偉才能和周星馳再度合作,推出了經典之作《回魂夜》。

遺憾的是,近年的劉鎮偉卻混跡於爛片當中,那些被塵封的經典終究只是過去式了!

#林正英#

相關焦點

  • 30年前的香港無釐頭殭屍片,不輸林正英,屍化秦始皇,至今經典
    10項提名,並最終拿下了最佳電影音樂大獎,片中的那首主題曲《鬼新娘》至今影迷奉為恐怖片經典配樂。>此時的香港影壇,17部殭屍電影同期趕拍,荒郊野嶺的片場大小殭屍蹦來跳去。,且內容逐漸變得同質化,很多粗製濫造的作品層出不窮極大的傷害了觀眾對於殭屍電影的新鮮感,導致殭屍片熱潮僅僅到了九十年代初便逐漸衰退,再加上林正英的去世,更加速了殭屍片的消亡。
  • 殭屍片除了林正英的之外,這11部殭屍片也同樣很好看
    提到殭屍片,我們自然就會想到林正英,其實早在林正英之前,就已經有不少殭屍片出來了,只是製作較差,沒有形成風格,由於市場反饋不好,所以沒有人願意去拍,而林正英正是將殭屍片推向了輝煌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帶動了香港殭屍片風潮。
  • 殭屍片除了林正英的之外,這11部殭屍片也同樣很好看!
    ,而林正英正是將殭屍片推向了輝煌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帶動了香港殭屍片風潮。
  • 周星馳和林正英合作出演的無釐頭喜劇殭屍片,非常搞笑和經典
    林正英時期的殭屍電影是非常火爆的,小編小時候就喜歡看小時候既覺得恐怖也覺得搞笑,長大後也多次重溫,現在雖然也拍攝了幾部殭屍類電影但基本都反響平平,在現在看來曾經輝煌的殭屍片的確是沒落了。1985年,在電影圈發展多年的林正英憑藉一部靈幻類恐怖片《殭屍先生》走紅香港和東南亞,開始了他的「殭屍道長」之路。通過這部電影,林正英也正式從幕後轉向臺前,從此迎來了他事業的巔峰, 殭屍類電影也在香港開始風靡一時。隨著《殭屍先生》的票房大賣,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商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翻拍。
  • 論殭屍片,我只服林正英
    該片成為香港殭屍電影的開山之作,也是奠定了「殭屍電影」這一類型的裡程碑作品。  他們靠活人身體的氣息來辨別方位,所以只要憋氣就可以躲避喪屍。 這個橋段據說來自於香港殭屍電影的著名編劇、小說家黃鷹的設計,這種本土化的設定靠著香港殭屍電影的走紅而一度被很多人信以為真。
  • 如今的香港殭屍電影,林正英也救不了!
    而港片的特色電影,那絕對是殭屍片。同時還有繞不開的標杆: 「九叔」林正英。可以說,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殭屍片,是由林正英一個人撐起來的。在他的演員生涯中,從來沒有拍過文藝愛情片,只有20多部殭屍片。隨著林正英的離世,香港殭屍片的輝煌也一去不返!
  • TOP50 | 林正英50部經典殭屍片合輯
    1985年,在電影圈發展多年的林正英憑藉一部靈幻恐怖電影《殭屍先生》走紅香港和東南亞影壇,並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其後拍攝了多部殭屍類影片,並獲得了觀眾的肯定。1988年,林正英因電影《七小福》而獲得了第2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1989年,林正英首次獨立執導靈幻恐怖電影《一眉道人》。 1992年,林正英再次搭檔錢小豪、許冠英主演靈幻殭屍片《新殭屍先生》,續寫師徒情。
  • 一代殭屍道長——林正英
    紅繩糯米今猶在,不見當年林正英。 我們這一代人看過的影視作品裡,談到無釐頭到喜劇就是周星馳,提到武打動作就是李連杰和成龍,而談到殭屍電影可以說,林正英憑一己之力帶火了一個片種。手持桃木劍、用著茅山術、經典一字眉,試問有幾個八零後九零後的童年沒看過九叔鬥殭屍降妖魔呢?
  • 除了英叔的殭屍片 香港還有這7部超經典的殭屍電影 港片迷必看
    陳友,糯米,殭屍曾經的林正英,很有懷念味道的一部電影,電影也很精彩,故事卻不簡單,一邊看一邊回憶,喜歡殭屍片的不妨看一下,與老一點的片子比起來這個片子很有當下電影的特點,帶有很強的時代感,張弛有度,是近幾年少有的恐怖電影和殭屍電影,如今看著牆突突殭屍的電影太多了偶爾看看這個算換換口味。
  • 永遠的「九叔」林正英,殭屍片鼻祖,創立規矩至今無人超越
    在香港電影最巔峰的八十年代,有三個人的電影,最具個人標籤,成龍的功夫片,周星馳的惡搞片,還有林正英的殭屍片。林正英他是殭屍片的開山鼻祖,他為香港影壇留下了濃厚的一筆。李小龍的左膀右臂更是為他在片場放過話,只要林正英不在場,一場戲都不能拍,可見二人的關係如同手足。
  • 從《殭屍叔叔》到《屍家重地》,林正英的離開卻成就了元奎
    香港影壇在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末可以說是輸出了大量的經典影視作品,其中最受大眾喜愛的應該就是林正英拍攝的殭屍系列。搞怪的表演和恐怖的劇情都吸引了很多人,一時之間在香港也是掀起了一股「殭屍熱」。說起殭屍片大家都只知道林正英,可能對於元奎這個名字有些陌生。
  • 除了林正英殭屍電影以外,還有6部經典殭屍片
    1、《殭屍》;致敬和懷念了從前的殭屍片,但林正英的殭屍片是靈幻類型,包含很多喜劇因素。
  • 7年前,香港富二代拍了一部林正英之後最佳殭屍片,至今無人超越
    而九叔林正英則引領了這個時代,他身穿道袍,頭貼黃符的那個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他出演的《殭屍先生》、《殭屍家族》、《一眉道人》可謂是當中的佼佼者。1997年,九叔林正英離我們而去,於是就有人說港片再無殭屍。
  • 除了殭屍道長林正英,香港殭屍片裡的經典道士法師還有誰?
    《殭屍先生》 【除了殭屍先生林正英,香港殭屍片裡的經典道士法師還有誰?】 作為香港殭屍片的一代宗師,林正英可以說是一人撐起了香港殭屍鬼片的大半壁江山,從最初的《人嚇人》、《人嚇鬼》,到封神的《殭屍先生》,及至之後一系列的衍生殭屍電影,林正英早已是殭屍類型片的靈魂代言人。
  • 香港五大經典殭屍片,林正英的就佔三部,你最喜歡哪個?
    香港五大經典殭屍片,林正英的就佔三部,你最喜歡哪個?說到國產恐怖片,最想想到的自然是香港的殭屍電影了。而說到殭屍電影,就不得不說上個世紀林正英主演的殭屍片可謂是國內恐怖片的鼻祖了。然而,林正英主演的殭屍電影還是非常多的其中五部經典電影,有三部都是他主演的。
  • 盤點林正英10部經典殭屍片,紅線糯米今猶在,不見當年林正英
    說起殭屍片,「殭屍道長」林正英是絕對繞不開的人物,他是香港電影的傳奇人物,也是殭屍片的開山祖師,開創了殭屍片的美好時代,殭屍道長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紅線墨斗今猶在,不見當年林正英」,林九叔雖已離世20餘年,他的離開也標誌著屬於香港電影經典殭屍片的黃金時代終結,但如今再回頭看看九叔曾給我們帶來的殭屍片,仍有滿滿的新鮮感。
  • 盤點林正英10部經典殭屍片,紅線糯米今猶在,不見當年林正英
    「喜劇、動作、黑幫」題材構成了香港電影三原色,隨著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開啟,各種類型影片百家爭鳴,殭屍片也成了潮流大軍中不可或缺的一員。說起殭屍片,「殭屍道長」林正英是絕對繞不開的人物,他是香港電影的傳奇人物,也是殭屍片的開山祖師,開創了殭屍片的美好時代,殭屍道長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 香港殭屍片裡的經典道士法師,除了林正英,還有哪些高手?
    《殭屍先生》作為香港殭屍片的一代宗師,林正英可以說是一人撐起了香港殭屍鬼片的大半壁江山,從最初的《人嚇人》、《人嚇鬼》,到封神的《殭屍先生》,及至之後一系列的衍生殭屍電影,林正英早已是殭屍類型片的靈魂代言人。
  • 林正英的殭屍片為何能成為無法超越的存在:時代落幕但依舊經典
    中國的殭屍片令你想起誰?我想一定是林正英。日積月累,造就紮實功底1963年,輟學後的林正英與成龍,洪金寶等7人進入香港春秋戲劇院,成為了同門師兄弟,後來被稱為7小福。林正英的殭屍片為什麼如此經典?《殭屍先生》也被後人稱之為殭屍片的鼻祖。2000萬對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經濟情況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 《一眉先生》開拍,錢小豪再度出演殭屍片,林正英卻再也回不來了
    《殭屍》在當年大獲成功,錢小豪的出現不得不說為這部電影加了許多分,當林正英和許冠英都不在了的時候,他成了殭屍片的「活化石」。林正英一直是殭屍片中的靈魂人物,在我們小時候,無論看到多麼可怕的殭屍,只要林正英一出現,心中即可大大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