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你,過得還好嗎?聽聽60,70,80的評價吧!

2021-01-10 教育大師姐

90後過得好嗎。聽聽60後,70後,80後的評價吧。都說90後他們是中國唯一,沒有挨過餓受過凍的一代,吃穿幸福!

90後的成長。教育平民化,普及化,教育幸福!90後科技發展,原生網際網路的新一代,科技幸福!90後過的難嗎,不看評價,看看事實!說工作。九零後初入職場,就遇難題,超過三分之一的90後都上過大學,每年畢業生有八百多萬,有統計數據,90後百分之九十的年收入在五萬元以下,月薪過萬的,只有千分之六。

更讓90後焦慮的是,社會基礎設施構建完畢,想靠努力實現圈層上升,越來越難。

說生活買房是國人頭等大事。90後生不逢時。目前全國平均結婚年齡男生28.2歲,女生26.1歲,簡單一平均二十七歲,九零年的二十七歲。房價開始波瀾不驚!此時上車。基本享受不到,過去房產大幅增值的躺賺紅利。

說未來,90後獨生子女,但是開放二胎政策,下要面對養育多子,上要贍養父母,本人的養老問題,無暇顧及!輿論對於90後的評價,大多是生在蜜罐裡,但還在喊難喊苦,嬌氣矯情,扛著別人眼中的幸福,卻闖著不易人生路,這是90後的真實寫照。

其實,回頭想來,每一代人都在長輩們的眼中幸福洋溢,每一代人,卻又是冷暖自知。九零後的故事,未來還會在零零後,一零後身上上演。說白了,不管哪一代最無法接受的,就是請不要用過來人的心態和體會,來指導我的人生。

相關焦點

  • 90後的你現在過得還好嗎
    2020年,第一批90後也已經是三十而立的年紀了,就連00後也都步入成年人的門檻了。90後是一個話題,90後是一個尷尬的年齡段,有時候我們出門被小孩子叫做叔叔阿姨還是不太適應,我們都會覺得自己還小啊,坦然面對這些事實吧。
  • 60後、70後、80後、90後到底哪一代的壓力更大?看完好扎心
    60後、70後、80後、90後到底哪一代的壓力更大?看完好扎心如今我們國家的經濟水平已經快速的發展,但是在這樣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是不斷的摸索著,到底是哪個方式更適合我們中國經濟的發展,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的經濟結構也是一直不段的變化。
  • 寫給人到中年的70後,你現在過得還好嗎?
    他總是和朋友們約著,一起去山上找松子,去河裡釣魚抓蝦,也去過小溝裡摸泥鰍,日子過得好快活。曾經和他在一起的那些少年,也慢慢的因為學業和生活,散落在了天涯。很多以前玩得很好的朋友,太長時間不聯繫,也都失聯了。回想這一生,周明有很多的感慨。少年的時候總覺得,日子怎麼過得這麼慢。想著有一天自己能掙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 70、80、90後童年暑假是怎麼過的,你還記得嗎?
    70後的零食很少,沒有垃圾食品,沒有營養指標,僅有隻要可以解饞,但我們照樣過的有滋有味。80後的小孩,壓力漸漸大起來,暑假不再有過不完的日子,做完暑假作業還得去上奧數班、英語班……但總算還能有時間喘息,玩自己想玩。
  • 【共同戰疫】「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10後...
    「60後」最近幾天,這個70後的敦實漢子為村民們操碎了心,這不,他又在大喇叭裡「兇」村民了。最近,幾乎每個個舊人都聽過張娜的聲音,同事們開玩笑說:「這幾天一街都是張娜!」我的聲音很溫柔,但希望能給予你信心與力量,願我們的工作,給疫情防控增添力量!「90後」
  • 一個70後對80、90、00後說的掏心窩的話
    作者 | 高琳來源 | 有意思教練(MessageCoach)我5歲上的小學,不是神童,主要是我媽尋思著上學比上幼兒園便宜,所以早早的就送我上學了。五年級的時候,我又跳了一級,不是因為學習好,是因為正好趕上了實驗班。
  • 一個70後對80、90、00後說的掏心窩的話(句句在理)
    好吧,今天是我48歲生日,就容我倚老賣老,跟70後,80後,90後和00後,說幾句掏心窩的話吧!終究我年輕過,你沒老過。但你聽說過「Reverse Mentoring」嗎?你需要找一個年輕人做你的「後浪導師」。《哈佛商業評論》有一篇文章講到,GE 的前CEO傑克韋爾奇早在90年代就在公司內,讓年輕人教老的上網知識。他認為這樣不但增加了不同代際之間的了解,對建立開放多元的企業文化也有好處。
  • 歌詞「是誰」兩個字開頭的4首歌曲,60後70後80後90後各有一首
    按照年齡的先後順序,先說60後的人,60後的人見到「是誰」開頭的歌,肯定會想到: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弦……蔡琴很多60後人都會唱這首歌曲,就算不會唱全乎,至少也能跟著哼哼,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首歌的名字,這首歌的名字叫做《被遺忘的時光》,演唱者蔡琴,發行於1979年,正是60後接觸新音樂的年紀,這首歌也陪伴了他們大半生,這是一首經得起時間洗禮的經典歌曲
  • 《你好,李煥英》:60後70後80後的集體回憶
    應該說,賈玲這個五大三粗的女漢子真的是有才華,又捨得出力,硬是做出了一個通吃60後70後80後小城鎮出身人的笑點、痛點和癢點,前半場讓人笑爆,後半場讓人哭倒,結局讓部分人揚眉吐氣、讓部分人無限悵惘。正像歌曲裡唱的,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電影裡81年出生的賈曉玲在母親騎車帶她回家的路上遭遇車禍,穿越到80年。愧疚的她用盡力氣去做一些事情讓母親高興,去修正母親的婚姻選擇。
  • 延遲退休,60後趕上一小半,70後趕上一大半,80、90……
    60後趕上了一小半1965年以後出生的男性,2025年實施延遲退休政策,也就是剛好60歲的那年開始實施,也就趕上了延遲退休實施的初期。具體延遲退休多長時間,具體還需要看是哪年出生的。比如1966年出生的男性,在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的同時,有可能只延遲了幾個月。但1969年出生的男性,則有可能需要延遲2-3年。所以說,60後出生的人,一小半趕上了延遲退休。
  • 70後80後90後的年代秀,說的不能再對了
    都說70後是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一代,80後是從貧窮到富足夾生的一代,90後是享受現代化成果的一代。
  • 郭志梅:電視劇《三十而已》何以牽住80、90後甚至60、70後的心
    為了長久地留住他們的美好,我試著寫個全劇觀後感吧。這個劇,播出期間,有關話題天天上熱搜,這在過去是沒有的現象。上半年播出的孫儷主演的火爆劇《安家》也沒有這個待遇。不能在小鎮過穩定生活,因為有夢想,還是要靠自己拼一拼,萬一實現了呢!王漫妮從小鎮重回大上海,階段性成功了。
  • 60/70/80/90/00後,你9歲時電視播了好多遍的是哪部動畫?
    你還記得,你9歲時電視播了好多遍的是哪部動畫嗎?#60後的童年,有滋有味近年來,優質國漫在熒幕上大獲成功,讓「國漫崛起」四個字傳遍大街小巷。但你可曾知道,國產動畫其實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時光。#70後的童年,百花齊放70年代世界經濟的復甦使日本經濟進入黃金時期,而日本動漫也借著東風得到高速發展。《多啦A夢》、《奧特曼》早期系列都是這一時期的產物,而最讓70後難忘的,還要屬這部《聰明的一休》。
  • 00後90後80後70後60後 跨年的不同打開方式
    昨晚的三坊七巷人氣旺 00後:考試周提前 「啃書」跨年 福州的小楊去年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熱情開朗的他昨晚約了幾位舍友在學校附近的小店慶祝新年
  • 60、70、80、90後記憶中的童年 總有一樣戳中你的淚點(內附走心視頻)
    70後對北冰洋汽水會有種特殊的感情。那時市面上最主流的飲料就是北冰洋的橘子汽水,濃度高、氣也很足,賣0.15元一瓶。屋裡人要是在二廠上班,絕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要說什麼東西能激起60、70、80後的共鳴,那就是小人書無疑了。許多人知道的三國、水滸典故都是從這些連環畫裡得來的。那個年代的孩子們嘗嘗在書店門口搬個小板凳坐著看,一不留神就看過了晚飯;一本書在一群孩子裡傳閱,這部看完了著急看下部還得排隊呢。
  • 60後董智芝70後蔣勤勤,80後佟麗婭90後歐陽娜娜
    從專家復原的照片,我從每個年代選出我心中最有代表性的幾位例舉出來,看看哪位最能擊中你的審美點,認為其甚至美過西施本人 01 60後董智芝 董智芝,1960年2月出生,她在1983年電視劇《西施》中飾演西施,當時她只有23歲,因其天生麗質和古典神韻,還被稱為是史上最像西施的"西施"。
  • 那些陪伴50、60、70、80、90後的60部經典動畫片!
    >沒頭腦和不高興如果放到現在00後眼裡也許應該叫天然呆和死傲嬌致70-80後的童年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大量商業動畫被引進中國70後的記憶中不在只有單一的國產動畫還受到從美國、日本引進的外來文化的影響……那個年代,電視走進家庭先富起來的人們把電視放在院兒裡一街坊的人一起看九寸黑白小電視
  • 70/80/90後退休年齡明確
    今年上半年,日本政府表示,正在考慮將僱員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70歲,並計劃明年向國會提交相關修正案。 幾個月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2019年國慶群眾大會上,宣布政府將在未來10年內,將國民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分別延長3年一一到2030年,法定退休年齡從現在的62歲延長到65歲;重新僱傭年齡從現在的67歲延長到70歲。
  • 從60後、70後、80後到00後都被這三張圖扎心了!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2018年,60後50多歲,70後40多歲,80後30多歲,90後20多歲,我們都在努力工作,可生活的壓力和焦慮感卻時時襲來,有可能現實的焦慮來自於對未來的擔憂,而未來真的有什麼需要擔憂麼......
  • 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到底誰最容易被騙?
    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到底誰最容易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