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開頭,是戈壁龍城,馬特達蒙在沙海中被契丹追殺,這一幕,符合了我對西域的認識和想像,一下子讓我覺得,電影應該還是好看的。接下來的張掖七彩山,轉一轉就到長城了。也講得通,相隔不遠就有漢長城,也有明長城,先不說長城應該什麼樣,這個地理設定我是認同的。就是說,架空也要有邏輯,這個地方,是河西走廊,歷來就是漢人帝國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下掠奪的咽喉之處。同時,這個地方,也是絲綢之路之一段,是東西方文明交匯之處,這個地方出現來自歐洲的人,不奇怪,會講英語也不奇怪(當然電影沒必要呈現一千年前的歐洲口音)。
編輯
據說導演都得自家好,因為文化有地域性,自家的才「接地氣」。又據說影片還是外來香,因為人類文明有包容性,人性是共通的。一般動腦人過了25歲就會發現,說上面兩句話的是一撥人。由於沒有硬活兒真功,這撥人習慣性把話編排到催人淚下感動民族,人情緒上來了總得有一會兒才能降下去,這個一會兒,就是他們創造出的閱讀紅利時間。
張藝謀電影《長城》在全國舉行了提前點映。點映後,首波映後口碑也出爐了。可以說,慘不忍睹。朋友圈和微信群都在調侃《長城》之爛。不過,其實只要換個角度看,你就會驚喜地發現,《長城》威武地展示了我中華奧運健兒在跳水、鉛球、撐杆跳高、標槍、射箭、馬術、體操等體育項目的實力與風採。並告誡外國人:我們自古以來就是體育強國,絕不依靠興奮劑爭奪奧運金牌!
個人認為,故事一直是張藝謀電影的重點,也是其優勢。張藝謀無論早期還是晚期作品,只要劇本打磨得精湛,打動人心,那麼基本都會是一部佳作。不能忘記《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也不能忘記《山楂樹之戀》《歸來》。這些電影或許有的並不完美,但如果沒有反覆打磨、催人淚下的劇情便全無意義。
編輯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很酷。國師的電影果然畫面很美,火藥,孔明燈,熱氣球,琉璃塔,好萊塢特效和中國傳統元素相融是場唯美厚重的視覺體驗。個人英雄主義和集體英雄主義,為錢的僱傭兵和為國的無影禁軍,駐邊將士和腐朽皇權,大人物和小人物。
編輯
雖然被詬病主演是外國人,但是劇情設計中,西方人來東方竊取火藥的動機就像饕餮所象徵的只為牟取私利的貪婪。片中最初林將軍對威廉說我們是不一樣的,但最後戰勝饕餮後說我們是一樣的,這是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威廉因東方人為信念而戰的精神而選擇留下,最後一戰也因威廉的英勇而最終成功,東西方文化交融了。故事主線簡單明了,無非是「偷火藥,沒偷到,打饕餮,打贏了」的故事,是優秀的爆米花大片,我國也有了自己的怪獸大片,對西方人展現了中國的精神文化,是華夏的文化輸出,已經非常具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