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無疑是非常坎坷的一年,伴隨著前期疫情的不穩定與隱藏風險,今年的香港小姐評選終是順利落下了帷幕。奪得冠軍的是8號佳麗,被稱為「護士版迪麗熱巴」的——謝嘉怡,她同時獲得「最上鏡小姐」,成為「雙料冠軍」。
處於當下,總不免讓人回首過去,對現在的我們而言,「香港小姐」不過是一個聽過的名詞罷了。曾幾何時,那是多麼萬人空巷的選美盛事。香港人有這麼一直說法:
「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的鐘樓,不是太平山的老襯亭,不是海洋公園,也不是大富豪夜總會,而是香港小姐。」
那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是當時女性塑造美的風向標,
更是一部社會對女性審美觀的發展史。
第一屆香港小姐於1946年舉辦,當時正處於二戰結束後的第一年,主辦人是當時的地頭蛇、人稱「香港杜月笙」的李裁法。
最開始的選美程序相對於簡單,大概可以理解為普通歌舞選秀的水平,只要求選手穿著泳衣展示一下儀態,然後就由幾位所謂的「評委」決定。這期間的參賽者大多數是家境貧寒的舞廳小姐或者肄業青年,她們希望快速成名,拿到進入演藝圈的門票,一夜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一屆的冠軍就是李蘭,她家境貧寒,卻不甘心一輩子做女招待,報名參加了第一屆香港小姐大賽,以冠軍身份進入演藝圈,此後曾出演過《情焰》、《黃飛鴻鞭風滅燭》等作品。
前有李蘭,後有吳丹鳳,其父早逝,沒有依靠,在成為港姐後,接連出演了一系列電影,之後嫁給香港鐘錶大王倫天樂,息影過上了富太太的生活。
由於前幾屆相對單調的賽制以及評選疑暗箱操作等原因,港姐選美曾中斷過幾年。在1952年即從第四屆開始,重啟後的選美體制更加地規範。這屆比賽限制年齡18-28歲,且「必須具有良好品德,優美身材和健康體魄」,但「不拘是否職業女性,結婚與否」,但茱迪便是第四屆港姐的冠軍。
單從長相來看,她確是一般,其父是上世紀著名導演但杜宇,母親是紅遍上海灘的電影明星殷明珠,因而作為妥妥的星二代,這個「港姐冠軍」的名號非議頗多。然而此後她代表香港參加世界著名四大選美賽事之一的「環球小姐」,成為首位參加「環球小姐」的華人並拿了殿軍,而後籤約美國環球電影公司,此便足以證明她的實力。
但茱迪的出現提高了港姐選美的標準,舞女逐漸淡出港姐選美的舞臺,「女性魅力」之於香港女性而言不再是值得羞恥的事。此後的香港小姐選美大賽漸漸步入正軌,從1959年開始,比賽前三者更是獲得與邵氏公司的籤約機會,「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這是成名的捷徑,是出頭的餡餅,因此港姐選美一度廣受歡迎,報名參加者不計其數。
1973年,這是港姐選美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年。香港無線電視臺正式接手選美賽事,成為「香港小姐」固定的主辦方,並提出「美貌和智慧並重」的口號,TVB的造星之旅就此拉開序幕,港姐也喜迎了長達20年的黃金時代,這一年的大熱選手是趙雅芝。面容姣好的她在當年曾一度是最被看好的奪冠熱門。只可惜,趨於內斂的性格以及口才欠佳,種種原因下最終只獲得第四,輸給了儀態大方的孫泳恩。
儘管如此,殿軍出身的趙雅芝在往後給大眾留下了許多經典。有如《倚天屠龍記》裡的周芷若、《楚留香傳奇》裡的蘇蓉蓉、《上海灘》裡的馮程程等等,更是在1992年憑藉古裝神話劇《新白娘子傳奇》成為女神級別的人物,紅極一時。
與之經歷相似的,是「紅姑」鍾楚紅。在1979年選美中,鍾楚紅因為不會穿高跟鞋而走錯臺步,跌出了奪冠熱門,然而這卻並不妨礙她的成名之路。此後的八十年代,大銀幕上她的身影無處不在,1983年的《薄荷咖啡》、1987年的《秋天的童話》、1989年的《伴我闖天涯》,最愛的是紅姑1991年也就是她在影壇最後一年所拍的《縱橫四海》。
時紅豆阿妹——風情萬種,時阿佔哥——內斂爾雅,時阿海哥——詼諧幽默,「神偷豔盜,偷天換日,江湖騙子,縱橫四海」,那些經典,過目不忘,使人熱血沸騰,為之振奮。只是電影是電影,現實是現實,影片中塑造的世界觀自由開放,無拘無束,而一旦回歸真實世界,有些平等便仿佛被套上了隱形的枷鎖。當時的香港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港姐冠軍是選老婆,要賢淑大方;亞軍是選女朋友,不妨風情萬種;季軍是選小妹妹,負責天真可愛就好。」港姐冠軍,仿佛成為了達官顯貴們擇偶的標準,1973年狄波拉加冕後,正盛之時息影嫁謝賢,1974年的冠軍張瑪莉,嫁給李小龍哥哥李忠琛,1977年的冠軍朱玲玲,接受富豪霍震霆的求婚,1980年的冠軍戴月娥,隨英國丈夫遠走異鄉。由此可見,香港女性依舊被壓在背了幾千年的「賢良淑德」四字山下,港姐也成為一種「選妃式選美」。
這一時期的港姐,大多是能被封神的存在,有如83年亞軍張曼玉、87年熱門選手邱淑貞、88年冠軍李嘉欣、89年冠軍陳法蓉、90年冠軍袁詠儀、91年冠軍郭藹明、91年季軍蔡少芬,或明豔動人、或清純可愛,或雍容華麗、或端莊賢淑。
她們的美,一眼萬年
驚豔時光,芳華絕代
87年港姐邱素貞,因為被質疑整容而退賽,但她塑造出的經典人物讓人難忘,《賭神2》裡一襲紅衣靚麗登場,嘴叼紙牌派頭十足,清純且性感。
88年冠軍李嘉欣,當時年僅18,港姐中的港姐。她的美,若夢,空洞得也像夢。但李嘉欣的美驚豔了世人,連一向毒舌的港媒,都用「石破天驚」來形容她的美貌。《醉拳3》裡那一個絕美鏡頭,梨花帶雨伊人淚,成為了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
除了驚世駭俗的容顏外,那個年代的港姐大多有著令人豔羨的高學歷。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女性知識水平整體提升,港姐選拔也步入了巔峰時期,陳法蓉便是第一個有大學學歷的港姐冠軍。她以一己之力將智慧與美貌的天枰扯平,時被評為「最有都市氣質的港姐」。此後,港姐選舉開始重視學歷。1990年港姐袁詠儀,是畢業於香港排名前三的香港理工大學的高材生,當年她獲得香港小姐冠軍並被評選為最佳上鏡小姐,之後就有了「靚靚」這個稱呼。1991年贏過季軍蔡少芬的冠軍郭藹明,將港姐的學歷推向新高度,當時她已是美國南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學碩士,且曾去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實習。
不可否認,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小姐,千嬌百媚,各具風韻,美與智慧並存,有氣質有內涵,在香港影視業鼎盛的時期大放異彩。然而受金融危機的波及,九十年代末期的香港經濟進入了滯脹期,曾經冠有「東方好萊塢」之名的香港電影猶如人到晚年,港姐成名的媒介很大程度是依靠電影或電視劇,香港影視的沒落制約了港姐的發展,此後的香港小姐漸漸淡出大眾的視野,那些能被叫出名字的港姐,如今大多到內地發展。譬如91年港姐季軍蔡少芬,大概很多人熟悉她是因為其在《甄嬛傳》裡飾演的皇后娘娘一角,一句「臣妾做不到啊」再配上誇張的表情,成為當時的網絡流行詞彙,其在劇裡精湛的演技絲毫不遜色於孫儷,令人折服。
再有一位便是97年港姐季軍佘詩曼,前期的溫柔賢淑,後期的狠絕毒辣,細膩的表演令人震撼,於媽的《延禧攻略》火了魏瓔珞吳謹言,更讓大家記住了嫻妃佘詩曼。今年還出演由於媽監製的民國劇《鬢邊不是海棠紅》裡的二奶奶範湘兒,雖戲份不多卻演出了角色該有的質感。被稱為「TVB黃金時代最後一位花旦」的佘詩曼,當之無愧,只是這「最後」一詞,卻實在讓人惋惜。
今夕,已不同往昔。
2000-2019年的港姐選美,已不再能激起什麼水花,畢竟網絡時代的到來,成名的途徑已不再像過去那般單一,這一時期的港姐顏值整體頗低,辨識度普遍不高,甚至出現了「35年來史上最醜港姐」,即07年爆冷奪冠的張嘉兒。2020,也就是在今年,香港小姐選舉落下帷幕,謝嘉怡的冠軍加冕仿佛讓人看到了一場久違的「審美回春」。
謝嘉怡,25歲,爸爸是香港人,媽媽是蘇格蘭人。她自幼在國外長大,去年從蘇格蘭愛丁堡納皮爾大學畢業後成為當地的手術室護士。身高160cm的謝嘉怡膚色有著健康的小麥色,沒有當代審美纖細的身材,甚至可以說是微胖,和其他選手並排站在一起,略顯矮小粗壯。因為從小生活在蘇格蘭,粵語講得不算標準,可進行才藝表演時,她用不流利的廣東話唱完了《上海灘》,中氣十足並不怯場。謝嘉怡這種由內而外散發的自信美,足以掩飾她其他瑕疵,或許這也是最打動評委的地方。
很多人都說:如今的港姐已經沒有了當初的味道,那些溫柔了歲月的美人已一去不復返,那麼現在,真的就沒有驚世駭俗的美女了嗎?此之觀點,其實不然,無論何時,完美之皮總抵不過時光的摧殘,好似曇花,一現而已。真正能被世人銘記的,是皮囊下有趣的靈魂,是由內而外散發的魅力,從普通的石破天驚美人到端莊賢淑的氣質美人,再到智慧型港姐,一路走來,港姐選美更偏向於內在美,這也正是其值得稱道的地方。畢竟始於顏值很容易,然而當青春不再,紅顏枯憔,那些真正使人淪陷的,是人格與才華。這個世上最不缺的就是美女,看多了,也就那樣,在這種普遍人都出現審美疲勞的時代,有質感的內在,難能可貴,除去表面看本質,那些有趣的靈魂,獨立的大腦,笑容中散發出的自信,都是女性魅力,是萬裡挑一的港姐情懷。
策劃 / 內容編輯組
編輯 / 麥靜儀 陸瑋彤
視覺 / 王思婕
審核 / 李曇湉 周子涵 陸星彤
責審 / 苗光奕